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报告期末为2021年6月30日[13] - 公司代码为688088,公司简称为虹软科技[2] - 公司负责人为Hui Deng(邓晖),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为林诚川[5]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虹软科技,代码688088[21] - 报告为2021年半年度报告[59][60][63] 公司治理与重要事项声明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5]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5] - 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300,641,487.9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8%[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18,186.6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55%[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920,242.0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45%[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88,124,580.57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96%[2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1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27.59%[2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41%,较上年同期增加9.82个百分点[24] - 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677,846.97元[28]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33,520,670.39元,上期数为109,341,660.27元,变化幅度为22.11%[68]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数和上期数均为0元,变化幅度为0%[68]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133,520,670.39元,上期数为109,341,660.27元,变化幅度为22.11%[6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44.41%,上期为34.59%,增加9.82个百分点[68]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和上期均为0%,变化幅度为0%[6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64.15万元,同比下降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1.82万元,同比下降27.55%[7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0064.1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81.8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55%[116] - 营业成本2452.4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17%;销售费用4748.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9%;管理费用2896.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99%;研发费用13352.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92.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45%[119] - 投资收益2623.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347.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17%[12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13804.77万元,占总资产38.39%,较上年期末增长19.27%;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21519.56万元,占总资产40.99%,较上年期末下降24.77%;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6580.79万元,占总资产5.59%,较上年期末增长72.08%[125]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实际出资金额2776.52万元,投资金额同比增长63.20%[1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业务本期营收28,007.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6%[24] - 智能驾驶业务本期营收1,30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93.95万元[24] -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28,007.4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93.16%[105]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1 - 6月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约为6.59亿台,第二季度弱于第一季度[35] - 2020年平均每部智能手机镜头数量在3.7以上,四颗及以上摄像头的手机占智能手机市场的29%,预计到2023年,多后置摄像头的手机比例将达到90%以上[36] - 2019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64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461亿美元,中国预计到2025年,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可达1030亿元[39] - 普通乘用车上搭载8颗以上摄像头较常见,高端智能车型搭载的摄像头数量可达12颗以上[41] 公司业务与技术情况 - 公司是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企业,2019 - 2020年度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安卓系统头部手机厂商主流机型均有搭载其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42][4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源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授权许可使用,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小米等知名手机厂商及部分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商[46] - 公司拥有丰富智能手机视觉算法产品线,可提供单/双/多摄等重要核心功能[46] - 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可提供驾驶员检测、车载交互等智能座舱视觉解决方案及多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47] -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是授权计算机视觉算法技术收取费用,也销售软硬一体视觉解决方案[48] - 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代码为“I65”[34] - 公司研发过程分9个步骤,销售采用直销方式,向多类制造商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50] - 软件收费有固定费用和计件两种模式,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采用计件模式[51] - 日常采购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研发设备和境外销售咨询服务费,软硬一体方案委托第三方组装[51] - 公司积累大量计算机视觉底层算法,构建完整技术体系,多数新创技术首发周期领先[52] - 公司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除苹果外,在主流手机品牌大部分旗舰机型使用[52] - 公司在人体分析等技术上准确性超95%,部分技术达业界先进水平[52] - 人脸分析技术用于多平台和多种解决方案,基于深度学习[54] - 人体分析技术用于手机、车载等平台,基于数据驱动深度学习[54] - 行为分析技术用于手机、车载等平台,基于数据驱动深度学习[54] - 人脸识别技术由公司自主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提供支付级别解决方案[54] - 活体检测技术攻击拦截率大于99.75%,真人误判率低于3%,客户端耗时低于0.2秒[56] - 场景识别算法支持人像、宠物等20多类场景的识别[56] - 公司拥有三维重建、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等多项原始创新核心技术[58] - 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和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平台及智能3D扫描、美颜解决方案[58] -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用于AR和机器人定位导航等应用及智能测量、三维建模解决方案[58] - 虚拟人物动画技术用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和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平台及AR/VR等解决方案[58] - ADAS为车载辅助驾驶,由公司自主研发,包括前车碰撞报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碰撞预警等功能[58] - AVM主要用于车载、安全倒车、自动泊车及虚拟现实等领域[58] - 深度恢复技术用于手机、车载等平台及三维建模、人像拍摄解决方案等[58] - 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用于手机、医疗、自动驾驶等行业及智能美颜、人像拍摄解决方案等[58] - 暗光图像增强技术用于手机、车载等平台及智能暗光增强解决方案等[58] - 公司拥有防抖、人像虚化等多项原始创新核心技术[61] - 光学变焦技术支持2倍、5倍等多种变焦组合[61] - 超分辨率图像增强技术可实现类似光学变焦2倍到5倍的效果[61] - 报告期内净增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5项,截至期末拥有专利188项(发明专利177项)、软件著作权117项[67] - 本期发明专利新增申请数17个、获得数14个,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数1个、获得数0个,外观设计专利新增申请数3个、获得数3个,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数2个、获得数5个,其他新增申请数5个、获得数2个[68]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35,000万元,本期投入13,352.06万元,累计投入91,114.52万元,涉及智能手机、智能驾驶等领域[7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5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66.08%,薪酬合计10,244.20万元,平均薪酬22.97万元[74]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25人占5.53%,硕士270人占59.73%,本科141人占31.19%,专科及以下16人占3.54%[7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267人占59.07%,31 - 40岁147人占32.52%,41岁以上38人占8.41%[74] -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公司推出暗光画质提升、暗光人像提升、人脸细节增强等解决方案[78] - 公司智能深度摄像解决方案持续出货,新推出智能3D深度融合技术[78] - 公司携手硬件提供商开展屏下TOF Face ID开发[78] - 公司自2018年开始研发智能驾驶产品,已形成八类解决方案[83] - 视觉互动系统手势产品预期2022年有成熟产品落地,视线多区域检测技术持续优化中控唤醒产品[83] - 乘客监控系统儿童检测召回率提升、误检率降低,新支持宠物检测,OMS产品已量产,娱乐化功能预计2022年多款量产车型上市[84]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扩展多项感知结果,提升感知准确性[87] - 盲区检测系统正进行POC基本功验证,为量产做准备[87] - 360°环视视觉子系统优化功能,力争本年内实现AVM量产定点项目签约[88] - 公司与各主流芯片公司合作,定点项目涉及多家车厂多款量产车型[88] - 公司加大屏下光学领域投入,优化供应链管理,镜头式光学屏下指纹解决方案加强安全性指标并开发监测功能,三合一芯片处于电路设计环节[82]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风险 - 公司在超过20年发展中形成人才、技术积累、产业链合作、客户及品牌等核心竞争力[75][77] - 智能手机相关技术迭代周期约为1 - 2年,若未及时更新升级或开发新产品,可能致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94]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泄密风险,若相关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或出现违规行为,核心竞争力将受影响[96] - 公司新业务开发和拓展可能不及预期,受行业、市场、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98] - 若主要客户采购量下降,会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99] - 公司人力成本投入增长速度若高于收入增长速度,会影响短期经营业绩[101] - 公司管理能力若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将给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04] - 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疫情影响,可能使公司主要客户采购需求下降,影响经营业绩[106] - 募投项目若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新增折旧摊销费用可能导致公司利润下滑[113] 其他财务相关信息 - 境外资产59458.42元[128] - 视觉产业化大楼项目建设总投资额计划不超过43326.00万元,报告期末累计已投入16580.79万元[13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21519.56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2976.90万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5062.00万元[133] - 公司营业成本下降主要系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降;销售费用增长因股权激励费用和差旅等费用增加;管理费用下降因上年诉讼律师费较多;研发费用增长因加大投入和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因销售回款增加[120] 子公司财务信息 - 公司持有ArcSoft US、MISL、AMTL、上海多媒体100.00%股权[137] - ArcSoft US总资产27,431.82,净资产7,789.69,营业收入6,299.54,营业利润10,652.14,净利润9,553.42[137] - MISL总资产32,757.49,净资产9,657.27,营业收入0.00,营业利润 -53.81,净利润 -53.81[137] - AMTL总资产39,382.81,净资产24,803.50,营业收入11,912.11,营业利润2,880.18,净利润2,480.52[137] - 上海多媒体总资产37,513.75,净资产34,076.87,营业收入695.97,营业利润6,237.42,净利润5,335.67,注册资本3,000,000.00美元[137][138] 股东大会与利润分配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17日召开,各项议案均审议通过[141] - 公司2021年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42] 股权激励 - 2020年9月11日确定为首次授予日,授予价格为38.88元/股,向312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353.60万股限制性股票[146] 环境相关信息 - 公司业务不涉及环境污染及处理问题,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行政处罚[149] 股份限售与减持承诺 - 邓晖自2019年3月23日起长期作出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153] - 刘宏阳、HomeRun、HKR自2019年3月23日起长期承诺,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相关股份,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5] - 向新毕、孔晓明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相关股份,担任董事或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的25% [158] - 王进、徐坚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相关股份,担任董事等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的25%,锁定期届满后四年内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 [158
虹软科技(688088)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