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虹软科技(68808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虹软科技虹软科技(SH:688088)2022-08-26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11] - 公司负责人为Hui Deng(邓晖),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为林诚川[5]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情况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2022年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 [129] 重要事项说明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5]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2.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78%[2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73.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06%[2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79.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26%[2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19.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2%[2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3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49%[2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8.9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74%[2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33.33%[23]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6.66%,较上年同期增加2.25个百分点[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下降12.78%[69]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降35.06%[69]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6223.0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73.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06%[102] - 营业成本33392474.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16%;销售费用38142993.8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67%;管理费用29171535.5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2%;研发费用122354899.8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36%[1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191104.6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7651494.3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28%[105] - 投资收益4023764.7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6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326540.27元,上年同期为 - 3471284.42元[107] - 货币资金期末数1466899141.95元,占总资产50.76%,较上年期末增长68.23%;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680832917.94元,占总资产23.56%,较上年期末下降49.78%[111] - 应收账款期末数108501234.54元,占总资产3.75%,较上年期末下降24.7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97487810.66元,占总资产3.37%,较上年期末增长55.31%[111] - 在建工程期末数350666608.14元,占总资产12.13%,较上年期末增长15.79%[111] - 境外资产72204.3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4.99%[114]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实际出资金额合计2865.01万元,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19%[1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18%[26] - 2022年上半年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营收2.29亿元,同比下降18.18%[69] - 2022年上半年智能驾驶及其他IoT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营收0.26亿元,同比增加0.13亿元[69] - 2022年上半年智能驾驶业务整体收入2640.97万元,其中前装收入707.56万元(含一次性工程费用)[76] - 报告期内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2,916.41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87.39%[8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72.94万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1525.27万元[27] 行业市场数据 -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64亿台,同比下降8%;第二季度出货量为2.945亿台,同比下降9%、环比下滑10%[3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34] - 到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68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超1,600亿人民币[37] - 欧盟DDAW草案自2022年7月6日起对车速超过70公里/小时M类和N类新认证车型强制实施DDAWS要求,2024年7月7日起对所有新注册车型强制安装DDAW系统[37] 公司业务与技术情况 - 公司是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企业,2019 - 2021年度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安卓系统手机主流机型大多搭载公司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38]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授权许可使用,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及部分汽车主机厂商[39] - 公司针对智能手机可提供单/双/多摄摄像头拍摄等核心功能的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产品[42] - 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可提供驾驶员监控系统等十一类解决方案[42] - 公司目前拥有专利228项(发明专利211项)、软件著作权127项,较2021年末净增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8项[52] - 公司本期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17个,获得数13个;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2个;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数1个;软件著作权获得数8个;其他获得数11个,合计获得数35个[53] - 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22,354,899.89元,上年同期数为133,520,670.39元,变化幅度为 -8.36%;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122,354,899.89元,上年同期数为133,520,670.39元,变化幅度为 -8.36%[54]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46.66%,上年同期为44.41%,增加2.2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和上年同期均为0.00%[54] - 公司本期终止实施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冲回“研发费用 - 股份支付费用”1,280.97万元,上年同期确认721.03万元,剔除影响后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1%[55] - 公司在人体分析等技术的中段平台正确率超95%,具备毫秒级实时性,部分技术达业界先进的低功耗、高性能、强鲁棒水平[49] - 公司大部分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达国内外先进水平,多数新创技术首发周期国内外领先,除苹果外主流手机品牌大部分旗舰机型使用其方案[50] -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是授权算法软件使用并收取费用,也销售软硬一体视觉解决方案[43] - 公司计算机视觉算法软件收费模式分固定费用和计件模式,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采用计件模式[44][47] - 公司采用直销方式,向智能手机等设备制造商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44]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6亿元,本期投入1.22亿元,累计投入11.7亿元[5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459人,占总人数比例63.05%,薪酬合计1.07亿元,平均薪酬23.38万元[62]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硕士占比57.08%,年龄结构中30 - 40岁占比45.32%[6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228项(发明专利211项),软件著作权127项[65] - 报告期内净增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8项,截至期末拥有发明专利211项、软件著作权127项[70] - 智能手机相关技术迭代周期约为1 - 2年[79] - 虹软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面向舱内、舱外的十一类解决方案内涵越发丰富[72] - 公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规控算法已实现自动紧急刹车(AEB)、横向居中驾驶(LCC)和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功能[74] - 前装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Tahoe项目产品化工作完成,正处推广阶段[74] - 截至目前前装量产定点项目涉及长城、长安等多家车厂多款量产车型,部分车型已量产出货[76] - 2022年搭载公司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的理想L9、哪吒S已对外发布[76] - 公司启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01续证以及隐私信息管理体系ISO/IEC 27701认证工作[77] - 公司所处视觉人工智能行业技术升级迅速,产品更新换代频繁[79] 客户与市场风险 -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5,565.44万元,占销售总额的59.36%[85] - 公司新业务受行业、市场、合作等因素及芯片短缺影响,开发和拓展可能不及预期[82] - 若主要客户采购量下降,会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85] - 公司人员增加、费用增加及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影响短期业绩[86] - 公司所处行业人才竞争激烈,核心人才流失、招募不足或人力成本投入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会产生不利影响[87] - 公司资产规模扩张,若管理能力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将影响持续发展[88] - 智能手机和智能驾驶业务若出现不利情况,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92] - 募投项目若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新增折旧摊销等费用可能导致公司利润下滑[99] 子公司经营情况 - ArcSoft US持股100.00%,总资产37903.28万元,净资产16369.00万元,营业收入6320.89万元,营业利润5688.46万元,净利润3429.23万元 [123] - MISL持股100.00%,总资产37680.19万元,净资产4476.18万元,营业利润 - 12.74万元,净利润 - 12.74万元 [123] - AMTL持股100.00%,总资产37532.77万元,净资产15721.71万元,营业收入6562.86万元,营业利润 - 5933.60万元,净利润 - 5938.99万元 [123] - 上海多媒体持股100.00%,总资产33828.10万元,净资产30980.42万元,营业收入1530.27万元,营业利润 - 968.49万元,净利润 - 993.50万元 [123] 人员变动情况 - 2022年1月7日王涌天独立董事离任,王展独立董事当选 [128] 环保情况 - 虹软科技以技术授权盈利,日常经营不涉及环境污染及处理问题,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行政处罚[135] 股份限售与减持承诺 - Hui Deng(邓晖)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锁定期届满后担任董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的25%;锁定期届满后四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上市时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不再担任董高或核心技术人员,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40] - Xiangxin Bi、孔晓明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担任董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的25%;不再担任董高,半年内不转让股份;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上市后六个月内,若股价触发条件,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146] - 王进、徐坚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担任董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的25%;锁定期届满后四年内,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146]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核心技术人员每年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49] - 公司监事每年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本人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49] - 瑞联新兴产业作为持股比例5%以上股东,限售期满后2年内每年减持所持发行人股份数不超过上市时持有发行人总股份的50%[155] - 杭州虹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持股超5%股东,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年内每年减持不超发行人总股本的5%,减持价格不低于120亿人民币[158] 稳定股价与利润分配承诺 - 虹软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遵守《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稳定股价预案》履行稳定股价义务,时间为2019年7月22日至2022年7月21日[161] - 发行人上市后三年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承诺在股东大会对回购股份议案投赞成票并增持股份稳定股价[161] - 公司董事承诺在发行人上市后三年内,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在符合条件下对回购股份议案投赞成票[164] - 公司承诺促使各级子公司及时向上分配利润,确保实施当年利润分配方案,若法规变化及时修订子公司章程[164] - ArcSoft US董事会现任董事承诺根据股东需求及时向上分配利润,若法规变化配合修订公司章程[164] 股权转让承诺 - AMTL承诺于2023年12月31日前将持有的上海多媒体全部股权转让给虹软科技[164] - AMTL于2019年5月30日承诺2020年6月30日前将持有的上海多媒体全部股权转让给虹软科技,2020年4月申请延长,新承诺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让[176] 其他长期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等相关方于2019年3月23日作出多项长期有效承诺,包括不占用公司资金资产、不损害公司利益等[167,170] - 公司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