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众精工(688097) - 2021 Q2 - 季度财报
博众精工博众精工(SH:688097)2021-08-31 00:00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负责人吕绍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韩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邓锦榆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半数以上董事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7] 风险因素与未来计划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面临的风险,投资者应关注"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风险因素"[3] -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因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6] 利润分配与资金占用 - 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财务数据与业绩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32亿元,同比增长141.4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49.9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89亿元有所改善[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847.4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99亿元有所改善[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2亿元有所下降[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2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70%[25] - 总资产为55.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43%[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31%,较上年同期的34.11%减少14.80个百分点[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1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525元/股有所改善[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7%,较上年同期的-13.44%有所改善[2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49.9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大幅减少14,460.94万元[2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631.5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477.47万元[26] - 公司2021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2,071.33万元,较2020年末增长20.70%[26] - 公司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为555,930.79万元,较2020年末增长28.43%[2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31%,较上年同期下降14.80个百分点[2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1,857.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69%[28] - 公司2021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3,974,684.90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15,778,401.30万元[2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44%[10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56%[10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9%[107]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现金流出增加[1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03%,主要由于新增银行融资和科创板募集资金[11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存货为2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63%,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导致量产备货增加[11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12.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8%,主要由于客户回款较好[11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12.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80%,主要由于在产订单较多导致采购规模增加[11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为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3%,主要由于销售规模扩大带来资金需求增加[11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合同负债为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66%,主要由于订单增加导致预收款增加[115] 业务领域与市场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设备已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WS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等全系列终端产品[33]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注液机、模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等锂电池制造标准设备,以及智能充换电站等设备[35] - 公司在关键零部件方面的布局围绕机器视觉软硬件系统展开,包括3D智能相机、超高分辨率相机、光源、镜头、伺服驱动、直线电机、机械手臂及相应软件系统[37] - 公司主营业务属于智能装备制造业,涵盖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等产品[44]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的2272.9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4380.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56%[45] - 公司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下游行业需求直接影响公司市场容量[47] - 消费电子行业对自动化设备需求巨大,产品更新速度快,生产线周期一般为1.5年[48] - 公司自动化设备在消费电子领域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组装和检测,服务于大型厂商[49] -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目标2025年达到20%[50] - 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并取得量产订单[89] - 公司智能充换电站设备已开拓蓝谷智慧、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等客户[89] - 公司核心零部件开始应用于蓝牙耳机生产,实现从手机生产线向消费电子全系列终端产品的突破[92] - 公司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市场实现突破并批量交付[92] - 公司在半导体检测、量测高端设备方向加大投入,目前在研产品包括硅片检测设备、晶圆检测设备、固晶设备等[94] - 公司对苹果产业链依赖较高,苹果产业链销售收入占比较高[94] 研发投入与技术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1,857.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9.31%[55] - 公司共取得有效授权专利1,904项,其中发明专利885项[55] - 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长36.69%,达到218,576,139.91元[59]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57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3.23%[55] - 公司参与制定了机器人领域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4项[56] - 2021年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69项,获得37项[58]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与上年持平[60]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上年34.11%下降至19.31%[60] - 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343项,其中发明专利885项[58] - 高速自动上下料清洁组装检测一体机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8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387.3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387.38万元,处于产品研发验证阶段[62] - 手机电池APMT量测设备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290.1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910.15万元,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62] - 软包电池注液机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629.5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629.54万元,处于产品研发验证阶段[62] - Portable高速检测设备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45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518.8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518.85万元,处于设备研发验证阶段[62] - 高温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项目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8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647.7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647.71万元,处于产品研发中阶段[62] - 全自动智能设备组装生产线技术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3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930.6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907.45万元,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62] - 外观瑕疵检测及量测标机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1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99.1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003.88万元,研发已完成[62] - LED AOI检测技术研发完成,产品良率达99.9%,设备精度为±0.03mm,完成一次产品检测所需时间为5秒[64] - 半导体产品检测系统研发中,采用独特光学设计方案,结合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检测精度和速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4] - 3D空间点胶项目处于产品样机阶段,通过镭射和相机测量引导,机械手进行点胶密封,市场前景广阔[64] - 在线式电磁线圈自动检测及上下料技术处于小批量量试产阶段,设备运行良好,达到客户验收标准,可兼容多种不同大小的线圈[64] - 电芯PACK高精度模块组装技术已进入产品量产阶段,生产效率成倍提高,成品良率显著提升[64] - 视觉标准检测技术研发完成,结合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手机外观检测系统量产,成本低,效率高[64] - 嵌入式视觉核心技术处于产品小批量生产阶段,掌握低功耗模块设计、视觉传感器应用等核心技术,市场应用广泛[64] - 机械手驱控一体技术处于产品研发验证阶段,集成伺服驱动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降低成本30%以上,减小体积40%以上[64] - 高精密微量泄露检测技术研发完成,用于电子产品防水性能测试,提高产品密封性能判断的精度和效率[64] - 高精度固晶机处于研发调试阶段,设备综合贴装精度为3μm@3σ,满足半导体、5G芯片、光通讯等行业需求[64] - 公司研发投入为21,857.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31%[71] - 公司取得1,904项专利,其中包含885项发明专利[71] - 研发人员数量为1,5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3.23%[7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6,246.69万元,平均薪酬为10.96万元[70] - 5G供电模块的工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投入900万元,研发调试阶段[66] - 高柔性智能化锂电池二轮车PACK自动生产线技术研发项目投入840万元,研发调试阶段[66] - 新能源换电系统技术研发项目投入760万元,研发完成[66] - 新能源圆柱动力电池Pack装配技术研发项目投入760万元,研发已完成[66] - 面向芯片封装的精密贴装系统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投入760万元,产品研发阶段[66] - 新能源高速叠片机技术研发项目投入700万元,样机调试验证阶段[66] - 公司研发团队总人数为1,57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3.23%[72] 销售与订单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订单金额合计为322,782.82万元,同比增长170.95%[8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92.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1.44%[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49.9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14,460.94万元[85] - 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营业收入89,156.70万元,同比增长196.00%,占总营业收入的78.78%[86] - 新能源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3,724.24万元,同比增长93.91%,占总营业收入的12.13%[88]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非手机类营业收入占比达64.25%[87]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模组端的营业收入占比达48.36%[87]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订单43,520.06万元,同比增长419.86%[88] - 公司核心零部件销售收入为10,456.59万元,同比增长131.95%[9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7日召开,所有议案均审议通过[123] - 公司董事胡彦平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125] - 公司2020年6月10日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1,101万股股票期权,占公司总股本的3.06%[128]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等承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期限为长期[14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股份锁定,承诺期限为三年[14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股份锁定,承诺期限为三年[140] - 公司股东苏州众之三承诺股份锁定,承诺期限为一年[140] - 公司股东招银成长贰号等承诺股份锁定,承诺期限为三年[14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持股意向和减持意向,承诺期限为锁定期满后两年[14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45] - 公司控股股东乔岳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44]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在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且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45] - 公司控股股东乔岳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在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4]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在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45] - 公司控股股东乔岳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在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44]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在担任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4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在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4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时,将在首次减持的十五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14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吕绍林、程彩霞承诺通过其他方式减持股份时,将提前三个交易日予以公告[145] - 公司股东苏州众之三承诺自公司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147] - 公司股东招银成长贰号等承诺自公司A股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147] -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公司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且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25%[148] - 公司监事承诺自公司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且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25%[149]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自公司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150] - 公司控股股东乔岳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53]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减持股份时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154]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在30天内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60] - 公司承诺若存在欺诈发行情形,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57]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存在欺诈发行情形,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57]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若存在欺诈发行情形,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新股[157]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在30天内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62]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160]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促成公司启动回购程序[160]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促成公司启动回购程序[160]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62] - 公司承诺若违反相关承诺,将在股东大会及中国证监会指定报刊上公开说明未履行的具体原因并道歉[160] - 公司承诺在未履行公开承诺时,将公开说明原因并向股东和公众道歉[163] - 公司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调减或停发相关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或津贴[163] - 公司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向投资者提出补充或替代承诺,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3] - 公司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若造成投资者损失,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63] - 实际控制人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将及时披露原因并向股东道歉[163] - 实际控制人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将提出补充或替代承诺以保护股东权益[163] - 公司股东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将披露原因并向其他股东道歉[165] - 公司股东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将提出补充或替代承诺以保护其他股东权益[165]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未履行承诺时,将停止领取薪酬并用于赔偿损失[165] - 公司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168] - 公司承诺在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实施完毕前,若中国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