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众精工(68809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博众精工博众精工(SH:688097)2022-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众精工[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吕绍林[19] - 公司注册地址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心西路666号[19] - 公司办公地址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心西路666号,邮政编码为215222[19] - 公司网址为http://www.bozhon.com/[19]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博众精工,股票代码为688097[20]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1号四楼[21]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字的保荐代表人为陈劭悦、米耀,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5月12日至2024年12月31日[2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19]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部办公室[19]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1年度报告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2021年度报告已由全体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4] - 公司2021年度报告已由公司负责人吕绍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良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邓锦榆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2021年度报告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公司2021年度报告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公司2021年度报告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5] - 公司2021年度报告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请投资者予以关注[4] - 公司2021年度报告已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8] 利润分配与股本 - 公司2021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82,708.16万元,同比增长47.37%[25]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33.10万元,同比下降19.18%[29]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39.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675.27万元[29]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9,855.03万元,同比增长36.52%[29] - 公司2021年末总资产为564,025.63万元,同比增长30.30%[30]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07%,同比下降2.22个百分点[30]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为46,180.25万元,同比增长24.41%[30] - 公司2021年销售订单金额合计为505,189.65万元,同比增长53.52%[36]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615.79万元,同比下降32.25%[37] - 公司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717.31万元[32] 业务领域与订单 - 消费电子领域实现销售订单383,364.35万元,同比增长38.89%;营业收入324,502.99万元,同比增长57.61%,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4.80%[38] - 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订单76,904.98万元,同比增长283.00%;营业收入36,147.46万元,同比增长29.32%,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45%[41] - 核心零部件外部销售收入10,750.79万元,同比增长60.62%[4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为46,180.25万元,同比增长24.41%,占营业收入的12.07%;研发人员1,751人,占总人数的34%[45] - 公司在摄像头模组组装检测技术、MiniLED和真空灌胶技术、动力电池注液机设备等多个研发项目上取得进展[45] - 公司新增可投入使用的厂房面积28万多平方米,提升整体交付能力[51] - 公司新成立了越南子公司,加大印度子公司、美国子公司等海外子公司的资源投入和能力建设[52] - 公司主要提供锂电池制造标准设备,包括注液机和模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注液稳定、运行效率高、运行精度高、功能齐全[62] - 公司进入充换电站领域,为蔚来汽车提供全自动充换电站,在充换电站领域具有先发优势[62] - 公司在关键零部件方面的布局围绕机器视觉软硬件系统展开,包括3D智能相机、超高分辨率相机、光源、镜头、伺服驱动、直线电机、机械手臂及相应软件系统[63] - 公司基于机器视觉系统的AOI光学检测设备和量测设备已进入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6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设备(线)、治具类产品和核心零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过程[67] - 气密性自动检测设备采用智能压力传感器,压力精度为+/-2%,测试精度为+/-1.5%(测试压力)[70] - 高精度标准块漏气孔检验设备采用超高精度的检测仪器,测试精度为+/-0.5%(测试压力)[70] - 超高精密按键部件断差自动量测设备配备高精密激光位移感应器+/-0.005mm,重复精度<0.01mm[70] - 汽车座椅调角器功能测试站设备能够兼容10种产品,产品换型时方便快捷[70] - 转向器扭矩校准及性能测试设备通过更换产品载具,适用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装设计为快换式,更换简单、高效[70] - 高精密按键密封圈组装设备的定位精度小于0.01mm,贴装压力精度为+/-2%[73] - 高精密垫片组装设备的定位精度小于0.01mm,贴装压力精度为+/-2%[73] - 超高精密摄像头安装支架自动组装机的定位精度小于0.008mm,良率达到99.9%[73] - 手机触摸屏组装设备可兼容4.5寸至7寸手机屏组装使用[73] - 高精密泡棉及隔膜自动组装设备的定位精度小于0.01mm,贴装压力精度为+/-2%[76] - 笔记本电脑触控板高精密量测、组装与复测流水线的量测精度为+/-0.02mm,产品输出良率达到99.5%[76] - 铝壳注液机的运行效率和注液精度高,功能齐全[76] - 软包注液机的运行效率和注液精度高,功能齐全[76] - 电芯模组自动装配线的冲坑精度、焊接位置精度、封印厚度精度等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76] - 石墨片组装设备的流线宽度可调120-260mm,可满足最大370*260mm载具[76] - 汽车胎压传感器自动化组装线产能可达8000pcs/天,产品良率高达99.8%[83] - 自动化高速焊接测量流水线生产效率高,UPH为1400pcs[83] - 汽车继电器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单个继电器生产节拍低于3s,生产效率大幅提高[80] - 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节省人力资源,运输方式主要有链式和滚筒两种[83] - 高精密按键垫片组装设备载具关键部位公差为+/- 0.03mm[85] - PAM自动焊接治具平面度要求<0.10mm,设计人性化且耐用[85] - RAW手自动线治具平面度要求<0.10mm,设计高技术含量且耐用[85] - 乘用车换电站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接入各级运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80] - 电动客车控制器组装检测和包装线采用RFID技术与MES系统数字对接,进行数据追踪[80] - 离合器执行机构组装生产线采用流水线在线生产方式,实现各工位连续化生产,无缝衔接[80] 主营业务与销售模式 -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自动化关键零部件以及工装夹(治)具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97][99] - 公司销售模式主要为直接销售,由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订单并直接发货给客户[90]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直接采购模式和定制件采购模式,生产所需的标准件采用直接采购方式,部分耗时较长、工艺较为简单的结构件采用定制件采购模式[92][94] - 公司生产模式为订单导向型,即以销定产,生产过程由各个事业中心、品质中心、供应链中心协调配合完成[95]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应用端的研发和行业基础技术的研发,主要分为从客户技术需求出发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调研对标准设备、标准零组件的研发设计[96]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018年为2,272.9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4,380.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56%[100] - 2020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76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650亿美元[100] - 公司所销售的核心部件通过具有准入资质的经销商进行销售,由经销商采用代销的方式进行销售[90] - 公司根据产品生产所需的材料成本为基础,并考虑产品的创新程度及综合技术含量、研发设计成本、客户的后续业务机会等因素确定产品价格[91] - 公司建立了各事业中心下属工程部和研发中心相结合的研发体制,研发设计工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客户的技术需求出发所进行的研发设计,二是经过市场调研对标准设备、标准零组件等的研发设计[96] - 公司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消费电子行业对自动化装备的需求巨大,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周期一般为1.5年[109] -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迎来快速发展,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目标到2025年达到20%[111] - 锂电生产设备行业订单快速增长,2020年三季度开始国内锂电池厂大规模扩产,海外电池厂加快建设[114] - 半导体检测设备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116]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已成为国内智能制造行业领军企业,获得多项国家级认定,如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117] - 公司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如苹果、华为、宁德时代等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保证了业务量稳定快速发展[117] - 智能装备制造业技术壁垒高,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如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技术等[102] - 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精密性对下游产品生产有重要影响,客户更青睐有丰富项目实施经验和成功案例的设备制造商[103] -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掌握多种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107]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在需求拉动和国产替代浪潮推动下不断推进,国家鼓励类产业政策和产业投资基金不断落实[116] 研发投入与专利 - 公司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为11.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08%[129]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011项,其中发明专利918项[129]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数量为1,751人,占员工总数的34%[129] - 公司2021年新增发明专利215项,累计申请数1,855项,获得数918项[132] - 公司2021年新增实用新型专利99项,累计申请数1,039项,获得数973项[132] - 公司2021年新增软件著作权133项,累计申请数370项,获得数368项[132] - 公司参与制定了1项机器人领域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130] - 公司自主研发了MES管理系统,应用于机加工车间,提升设备稼动率和产品良品率[127] - 公司拥有5-15微米3D视觉检测设备和15亿像素超大分辨率工业相机等先进设备[126]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产品为3C电子产品整机装配生产设备[130] 研发项目与成果 - 高速精密组装检测一体机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4,260.50万元,达到国际同等先进水平[138] - 高速贴装设备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3,539.17万元,贴装良率达到99.7%,生产效率达到1600UPH[138] - 目蓝高精密自动点胶设备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936.39万元,用于电子产品高精度点胶[138] - 精密位置检测计算设备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2,292.07万元,应用于面板行业精密位置检测[138] - 超精密加工设备研发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318.38万元,实现玻璃类光学镜面的超精密加工[138] - 智能移动平台技术研发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717.42万元,应用于制造业车间内部物流[138] - 新能源换电系统技术研发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615.43万元,满足新能源车快速换电要求[138] - 外观瑕疵检测及量测标机研发项目研发完成,累计投入1,998.59万元,应用于3C消费产品的外观瑕疵检测[138] - 汽车电子智能装配线技术研发完成,样机阶段OEE达到60%以上[141] - LED AOI检测技术研发完成,产品良率达到99.9%,设备精度为±0.03mm,检测时间为5秒[141] - 视觉标准检测技术研发完成,国内首家实现量产的手机外观检测视觉检测系统[141] - 新能源高效电机生产线技术研发完成,拣选效率提高60%,定位精度为±2mm,拣选准确率为100%[141] - 高精密微量泄露检测技术研发完成,用于电子产品防水性能测试[141] - 嵌入式视觉核心技术研发完成,掌握低功耗模块设计、视觉传感器应用等核心技术[141] - 工业检测AI技术研发完成,开发面向工业检测领域的通用AI软件平台[141] - 全自动智能设备组装生产线技术研发完成,实现高产能无作业员操作的目标[141] - 多功能立体检测技术研发完成,实现多种型号产品自动化检测,系统成本低、效率高[141] - 在线式电磁线圈自动检测及上下料技术研发完成,实现自动化测试、贴装、下料,设备运行良好[141] - 耐高温网带输送系统技术的研发投入1,000万元,实现自动打码、贴标、检测、数据追踪等功能,提高产能和良率[144] - 全自动平面一次性医用口罩机技术的研发投入200万元,实现每分钟80片的自动化生产效率[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