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8] - 报告期末为2021年6月30日[18] 气体纯度定义 - 高纯气体常指纯度等于或高于99.999%的气体[21] - 超纯气体常指纯度等于或高于99.999%的气体[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6月)营业收入778,887,868.33元,较上年同期548,332,094.54元增长42.05%[3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921,599.52元,较上年同期82,700,099.27元增长5.10%[3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437,790.58元,较上年同期71,161,108.34元下降3.83%[3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537,971.51元,较上年同期158,125,850.70元增长21.76%[3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46,128,994.56元,较上年度末2,770,706,493.97元下降0.89%[3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710,096,134.16元,较上年度末3,455,309,995.35元增长7.37%[30]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较上年同期0.18元/股下降21.74%[33]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40%,较上年同期3.13%减少6.27个百分点[33]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50%,较上年同期4.26%增加0.76个百分点[33]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33,153,035.89元,上期数为19,211,802.95元,变化幅度为72.57%[97]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33,153,035.89元,上期数为19,211,802.95元,变化幅度为72.57%[9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4.26%,上期为3.50%,增加0.76个百分点[9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778,887,868.3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05%,主要因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使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大宗气体增长55.56%,特种气体增长40.67%[155][1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921,599.5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0%[155]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530,213,743.9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79%,因销售收入增加及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运费所致[157][158] -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61,293,930.6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13%,因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运费所致[157][158] - 报告期内管理费用66,439,045.9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81%,因职工薪酬增加所致[157][158] -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 -4,950,871.6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0.33%,因利息收入增加所致[157][158]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33,153,035.8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57%,因研发投入增加所致[157][158]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537,971.5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6%,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157][158]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631,969,255.10元,占总资产比例0.17%,较上年期末变动-36.12%[162] - 应收款项本期期末数为206,403,703.61元,占总资产比例0.06%,较上年期末变动29.47%[162]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70,043,550.95元,占总资产比例0.02%,较上年期末变动31.88%[162]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952,181,275.53元,占总资产比例0.26%,较上年期末变动17.92%[165]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77,546,635.03元,占总资产比例0.05%,较上年期末变动25.94%[165]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76,708,345.61元,占总资产比例0.02%,较上年期末变动56.01%[16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887,868.3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05%[13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921,599.5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0%[13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710,096,134.1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2,746,128,994.56元[13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710,096,134.1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46,128,994.56元[155]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483,808.94元,其中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取得的投资收益15,360,765.86元[39] 全球与国内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 2018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约为1220亿美元,按保守8%增长率计算,2019年达到1318亿美元[43] - 2010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410.38亿元,较2005年的245.75亿元增长66.99%,在全球市场占比10.62%[48] - 2013 - 2017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815亿元上升至1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16%[48] - 2019年我国工业气体规模为1477亿元,2010 - 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5.29%[48] - 2019年我国工业气体销售规模约为1477亿元[56] 国内外企业市场表现 - 2020年第三季度林德集团全球业绩同比下滑1%,美洲地区同比下降5%,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同比下降1%,亚太地区同比增长2%[48] - 2012 - 2016年国内电子气体企业生产销售额占中国晶圆制造电子气市场需求由3.8%增加至25.0%[54] - 2018年中国工业气体外包率约为45%,预计2020年第三方现场制气在整体现场制气中占比达57%左右[55] - 海外大型气体公司占据国内电子气体市场85%以上份额[62] - 电子气体领域几大外资气体巨头凭借技术优势占据85%以上市场份额,公司总体市场占有率较低[142] 公司业务基本情况 - 公司是环保集约型综合气体供应商,能提供三大类100多个气体品种[62] - 公司生产经营的气体达到100多种[6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超纯氨等特种气体、氧气等大宗气体和天然气[63] - 公司生产经营的气体涵盖三大品类,具体品种达100种以上[123] 气体应用领域 - 高纯氧化亚氮用于半导体光电器件研制生产的介质膜工艺等领域[66] - 干冰可用于模具行业清洗、冷藏保鲜运输等[66] - 硅烷用于制造高纯度多晶硅等,是重要特种气体[66] - 氦气在超导领域、航天、医疗等行业有广泛应用[66] - 混合气在半导体电子、照明、医用等领域有应用[66] - 氟碳气体包含一氟甲烷等,在电子、制冷等行业有应用[66]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订单驱动的经营模式,销售是中心环节[74] - 公司采购原材料和设备,特种气体原材料主要供应商为大型国企等,尾气回收原材料与供应商签长期协议,空分气体原材料从大型企业稳定采购,其他按需求招标采购[75] - 公司采购订单计划流程为各部门填申请单,经审核、制作计划、签合同、再审核后执行采购,已建立稳定供应渠道[76] - 公司生产采用“以销定产、订单驱动、合理库存”方式,按订单和销售情况确定库存,储备安全存货应对紧急订单[80] - 公司生产方式分两类,一类外购液态气体充装销售,一类外购原料或回收尾气经反应提纯充装销售,2018年空分项目投产[80]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下游客户分终端用户和气体公司[81] - 公司获取订单方式有现场或电话拜访、客户介绍、参加展会和年会[81][82][83] 公司行业排名与专利情况 - 2018 - 2020年公司销售额连续三年在协会的民营气体行业企业统计中名列第一[8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取得各项专利228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88][93][134]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93] - 气体纯化技术有21项发明专利、70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40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89] - 尾气回收提纯技术有3项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89] - 气体生产、提纯、充装全过程安全管控技术有1项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92] - 公司拥有228项专利,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120] 公司研发项目情况 - 正硅酸乙酯纯化项目的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000.00元,本期投入金额为4,761,433.40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761,433.40元[99] - 5N电子级溴化氢纯化已完成小试与中试阶段提纯精馏实验,正进行溴素纯化、合成点火试验,目标纯度9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800万美元,已花费187.188289万美元,剩余538.92525万美元[102] - 液态有机储氢材料研发已完成催化剂制备工艺及活性组份的优化,正进行固定床上加氢脱氢连续化生产试验,存储密度达5%以上,加氢脱氢温度小于300℃,投入650万美元,已花费172.826677万美元,剩余526.020573万美元[102] - 超高纯氩气回收及纯化已完成阶段性收尾工作,纯度达99.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800万美元,已花费243.511032万美元,剩余1067.77013万美元[102] - 超高纯羰基硫研发正在进行中试化试验生产,纯度达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700万美元,已花费105.722651万美元,剩余330.161645万美元[102] - 超纯氨精馏塔填料技术研发已完成结构设计,正进行中试规模试验,实现超纯氨塔填料自主开发并提高质量稳定性,投入1000万美元,已花费335.04376万美元,剩余964.108233万美元[102] - 高纯一氧化氮研发已完成小试试验路线,正进行中试化生产试验,纯度达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500万美元,已花费101.703967万美元,剩余263.968567万美元[106] - 高纯硒化氢研发已完成小试试验路线,正进行中试化生产试验,纯度达9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300万美元,已花费109.054296万美元,剩余310.030084万美元[106] - 高纯六氟丁二烯研发正在进行中试化生产试验,即将进行在建工程化建设,纯度达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300万美元,已花费222.444958万美元,剩余480.264163万美元[106] - 高纯四氟化硅研发正在进行中试化生产试验,即将进行在建工程化建设,纯度达9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260万美元,已花费101.879336万美元,剩余279.087821万美元[106] - 高纯三氟化氯研发正在进行中试化生产试验,即将进行在建工程化建设,纯度达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投入1000万美元,已花费80.174938万美元,剩余259.035657万美元[106] - 公司研发项目总预算1.358亿美元,已投入3315.303589万美元,累计投入7796.265588万美元[114] - 4N高纯乙炔研发已完成相应设计技术路线,目标纯度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111] - 半导体电子混合气体研发已完成相关资料调查研究,各气体含量可符合不同要求[111] - 高纯氢气提纯系统及提纯方法研发正在进行中试化生产试验,目标纯度99.999%并实现规模化生产[111]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5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53%,上期数量为235人,占比17.41%[11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105.49674万美元,平均薪酬81293.31美元,上期薪酬合计1095.458649万美元,平均薪酬46615.26美元[116]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4人占1.55%,硕士15人占5.79%,本科82人占31.66%,本科以下158人占61%[11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51岁以上18人占6.95%,41 - 50岁61人占23.55%,31 - 40岁93人占35.91%,30岁以下87人占33.59%[119] 公司项目进展情况 - “年充装392.2万瓶工业气体项目”土建主体工程
金宏气体(688106)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