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芯股份(68811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东芯股份东芯股份(SH:688110)2022-04-2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芯股份,股票代码68811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9][32] - 公司隶属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需不断创新研发和技术迭代[59] - 公司以“提供可靠高效的存储产品及设计方案”为使命,以“成为中国领先的存储芯片设计企业”为愿景[1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11.34亿元,较2020年的7.84亿元增长44.62%[3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亿元,较2020年的0.195亿元增长1240.27%[3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较2020年的2.28亿元减少48.54%[36]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20亿元,较2020年末的5.01亿元增长661.91%[36] - 2021年末总资产41.78亿元,较2020年末的7.59亿元增长450.68%[36]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77元/股,较2020年的0.06元/股增长1183.33%[36]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49%,较2020年增加25.32个百分点[36]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0%,较之前增加0.54个百分点[36]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28.13万元,同比增长44.62%[38]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79.62万元,同比增长1240.27%[38] - 2021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526.61万元,同比增长1354.24%[38] -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2,025.27万元,较上期末增长661.91%[38]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17,842.80万元,较上期末增长450.68%[38]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52.21万元,同期减少48.54%[38] - 2021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0.77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183.33%[38] - 2021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1400.00%[38]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802,518.54元,2020年为984,980.56元,2019年为44,639.00元[43]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351,967.23元,期末余额495,163.34元,当期变动143,196.11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 - 6,757.01元[46]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62%[47]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40.27%[47]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4.24%[47]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7481.3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6.60%,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57.37%[47] - 营业成本65651.93万元,同比增长6.49%;销售费用1591.87万元,同比增长2.41%;管理费用5970.82万元,同比增长31.23%;研发费用7481.38万元,同比增长57.37%;财务费用 -903.14万元,同比增长 -129.48%[10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752.21万元,同比下降48.5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229.56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3718.26万元,同比增长5035.09%[104] - 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13344.23万元,同比增长44.83%;主营业务成本65641.25万元,同比增长6.73%;毛利率42.09%,较上年上升20.67个百分点[106] - 2021年度大中华地区营业收入为92,072.85万元,同比增长57.32%;非大中华地区营业收入为21,271.38万元,同比增长32.29%[111] - 2021年度经销模式营业收入33,140.69万元,同比减少1.16%;直销模式营业收入80,203.54万元,同比增长79.29%[111] - 2021年度集成电路原材料成本50,619.63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7.12%,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4.09%[117] - 2021年度NAND产品原材料成本25,156.49万元,占总成本比例38.33%,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4.53%[117] - 2021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6,906.2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0.17%[122] - 2021年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2,836.5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6.35%[124] - 销售费用为15,918,706.02元,同比增长2.41%;管理费用为59,708,245.68元,同比增长31.23%;研发费用为74,813,809.31元,同比增长57.37%;财务费用为 -9,031,424.09元,同比下降129.48%[1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522,087.87元,同比下降48.5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2,295,631.00元,同比增长63.6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7,182,578.99元,同比增长5,035.09%[128]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3,431,098,521.70元,占总资产比例82.11%,较上期增长1,040.77%;应收账款期末数为254,878,893.11元,占总资产比例6.10%,较上期增长184.63%[129] - 预付款项期末数为2,713,346.69元,占总资产比例0.06%,较上期增长5,312.62%;其他应收款期末数为818,967.31元,占总资产比例0.02%,较上期下降83.32%[129]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数为17,012,480.33元,占总资产比例0.41%,较上期增长274.29%;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数为495,163.34元,占总资产比例0.01%,较上期增长40.68%[132]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62,952,232.90元,占总资产比例1.51%,较上期增长53.29%;在建工程期末数为5,374,080.25元,占总资产比例0.13%,较上期增长27,354.22%[132] - 短期借款期末数为24,530,790.00元,占总资产比例0.59%,较上期增长65.94%;应付账款期末数为95,895,208.02元,占总资产比例2.29%,较上期增长135.44%[132]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为17,511,098.75元,占总资产比例0.42%,较上期增长160.94%;应交税费期末数为23,629,608.53元,占总资产比例0.57%,较上期增长2,516.38%[132] - 境外资产为539,163,379.61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90%[1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NAND产品营业收入65971.78万元,营业成本32279.66万元,毛利率51.07%,营收同比增长65.63%,成本同比增长4.44%,毛利率增加28.67个百分点[108] - DRAM产品营业收入7907.63万元,营业成本4645.74万元,毛利率41.25%,营收同比增长68.73%,成本同比增长46.6%,毛利率增加8.87个百分点[108] - 2021年度NAND产品生产量10,756.64万颗,同比增长120.51%;销售量9,032.96万颗,同比减少5.97%;库存量5,125.80万颗,同比增长50.72%[112] - 2021年度公司整体产销率为99.40%,其中NAND产销率为83.98%,NOR产销率为109.15%,DRAM产销率为151.98%[114] - 2021年度NAND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5.63%,毛利率增加28.67个百分点[111] - 2021年度DRAM、MCP和技术服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8.73%、34.19%和30.93%[111] 公司经营与业务模式 - 公司经营采取Fabless模式,专注集成电路设计、销售及售后服务,将制造、封装和测试外包[58]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接销售与经销,经销提高运作效率,直销助于把握市场需求[58] 公司研发情况 - 2021年下半年公司基于SMIC 19nm工艺平台完成SLC NAND Flash首颗流片[50] - 2021年公司基于SMIC 24nm工艺平台实现新产品最大至32Gb产品设计流片,覆盖1Gb到32Gb系列产品设计研发[50] - 2021年公司实现大容量NOR Flash设计流片及PSRAM产品的设计流片[50] - 公司设计研发并量产的24nm NAND、48nm NOR为大陆目前领先的NAND、NOR工艺制程[51] - 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NAND Flash等产品多项核心技术已量产使用,如局部自电位升压操作方法等[68] - 公司针对提高测试效率的芯片设计方法可同时测试超1000颗裸片[68]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获专利授权3项(发明专利3项);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26项,获14项;申请注册商标3项,获1项。截至期末,拥有境内外有效专利78项、软件著作权1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48项、注册商标9项,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87项,获授权69项[71]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74,813,809.31元,上年度47,541,528.31元,变化幅度57.37%;研发投入合计74,813,809.31元,上年度47,541,528.31元,变化幅度57.3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6.60%,上年度6.06%,变化0.54%;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72] - 2021年研发人员、设备增加致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重大变化[73] - 24nm NAND Flash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6,000.00万元,本期投入1,073.36万元,累计投入4,391.58万元,个别产品已量产[75] - 28nm NAND Flash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5,000.00万元,本期投入1,043.82万元,累计投入3,772.78万元,个别产品已量产[75] - 48nm NOR Flash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5,000.00万元,本期投入1,508.96万元,累计投入4,185.51万元,个别产品已量产[75] - 19nm NAND Flash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19,940.00万元,本期投入2,795.21万元,累计投入3,161.45万元,处于研发阶段[75] - 车规产品预计总投资14,273.88万元,本期投入202.23万元,累计投入202.23万元,处于研发阶段[75] - 本期研发人员87人,上期67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比例47.28%,上期40.61%;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6,683,860.55元,上期30,515,453.26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536,596.10元,上期455,454.53元[79] - 公司建立以研发部为核心、多部门协同的研发体系,有可查询比对的产品研发平台,建立针对不同工艺制程的设计模块[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研发与技术人员8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7.28%[85][88] - 公司目前持有覆盖主流存储芯片的境内外发明专利78项[85] - 公司已将NAND Flash工艺制程推进至19nm[84] - 公司与中芯国际建立战略合作,在高可靠性、低功耗存储芯片特色工艺平台展开多年深度技术合作[84] - 公司与力积电建立多年紧密合作,在其多个存储芯片先进制程节点实现产品稳定量产[84] - 公司多款产品获得高通、博通、联发科、中兴微和紫光展锐等主流厂商验证认可[85] 公司人员与治理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 董事长蒋学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1.41万元[162] - 董事兼总经理谢莺霞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00万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65.70万元[162] - 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AHN SEUNG HAN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18.83万元[162]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蒋雨舟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93.13万元[162] - 董事蒋铭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92.63万元[162] - 独立董事黄志伟、余滨、JOSEPH ZHIFENG XIE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均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