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测科技(68811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联测科技联测科技(SH:688113)2023-04-27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92元现金红利(含税)[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3700000股[5]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230400元(含税)[5] - 本年度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15.06%[5] - 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5] -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373,502,264.24元,较2021年增长10.20%[3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26,093.73元,较2021年增长6.16%[3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335,244.73元,较2021年增长36.52%[3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5,099,178.09元,较2021年末增长12.95%[34] - 2022年末总资产1,134,500,482.70元,较2021年末增长15.63%[3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28元/股,较2021年减少2.29%[34]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16%,较2021年增加1.89个百分点[3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972,262.68元[36]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350.23万元,同比增长10.20%[38]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9,216.79万元,同比增长6.31%[38]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2.61万元,同比增长6.16%[3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50.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0%;净利润8,122.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6%;扣非净利润7,225.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3%[146] - 营业成本213,031,319.2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8%;销售费用15,854,995.3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58%;管理费用24,108,015.9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04%;研发费用30,484,013.0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51%[1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335,244.7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5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28,521.2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1.56%[14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56.72万元,同比增长10.11%;主营业务成本21,285.41万元,同比增长5.68%[15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231,109,910.54元,占总资产20.37%,较上期期末变动-29.06%[1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73,249,196.49元,占总资产15.27%,较上期期末变动146.07%[166]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32,164,901.94元,占总资产2.84%,较上期期末变动293.55%[166]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40,819,245.63元,占总资产3.60%,较上期期末变动1,247.50%[167] - 报告期投资额为34,375,510.2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 [170] - 2022年合计金额为3014.55万元,较之前的2864.25万元减少150.3万元[183] 各季度营业收入情况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1,528,743.10元、92,137,945.66元、83,856,113.61元、115,979,461.87元[35] 金融资产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70,407,424.66元,期末余额173,249,196.49元,当期变动102,841,771.83元,对当期利润影响5,353,109.97元;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57,292,217.10元,期末余额42,341,989.78元,当期变动 -14,950,227.32元[37] 业务线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提供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37][39] - 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39] - 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包括测试台架、测试线、测试保障设备、环检系统和设备升级改造[40] - 公司提供的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分为耐久测试验证和性能测试验证[41] - 截至本年报期末,公司在南通地区、上海地区共建有73个测试台架[41] - 公司主要通过出售智能测试装备、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实现收入和利润,采用“以产定采”采购模式,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实行订单式非标生产[53] - 公司产品包括船舶领域测试线、新能源和燃油汽车测试保障设备、环检系统等,测试验证服务分耐久和性能测试验证[48][49][50][51] - 动力系统测试验证可模拟 -40℃~150℃的环境温度以及 5%-95%的环境湿度进行测试,性能测试验证含新能源汽车整车能量流试验[51] - 公司所属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我国厂商与国际知名企业有差距,高端市场被国外把持[54][55] - 动力系统测试产业链涵盖精密仪器、电子元件等领域,具有工艺复杂、需求多样等特点,行业发展对装备提出更高要求[56] - 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系统测试主要技术门槛包括信息融合、多元动力系统信号来源融合等技术[56] - 为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高速加载测试要求,需开发低惯量瞬态响应高速电机、高频控制四象限变频器等软硬件技术[56]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NVH 试验室测试需对隔声仓本体、吸声材料等持续优化调试,提高吸声能力、降低背景噪声[56] - 新能源汽车能源消耗需高精度能源消耗测试系统精确分析能量流,涉及模拟电池等设备及能量流分析仿真软件[56]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生产测试线需自动快接技术实现可靠自动对接,按节拍批量生产并搭建相关系统[56] - 公司为新能源和燃油汽车领域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证服务,在行业内树立良好信誉和品牌形象[60] - 2022年度前十大汽车品牌中上汽是公司客户[60] - 2022年度前十大国产汽车品牌中上汽是公司客户[60] - 2022年国内前十大汽车品牌、前十大国产汽车品牌均为公司客户,前十大新能源汽车厂商中有6家,前十大纯电动汽车厂商中有7家,前十大多缸柴油机企业均为公司客户,前十大多缸汽油机企业中有4家[61][62] - 公司航空用水力测功器实现多个首次国产应用,包括在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实现航空发动机试验台首次应用,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等签订首台国产设备供货合同[6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在手订单含税合同金额为5.75亿元,相比2021年末增长约18.28%[37] - 新能源汽车业务营业收入17,952.45万元,营业成本10,721.81万元,毛利率40.28%,较上年减少3.25个百分点[153] - 燃油汽车业务营业收入6,625.66万元,营业成本4,804.56万元,毛利率27.49%,较上年减少2.73个百分点[153] - 航空领域收入5341.98万元,增速75.77%;工程机械及其他领域收入5207.69万元,增速41.03%[154] - 智能测试装备营业收入27050.53万元,营业成本16215.01万元,毛利率40.06%,较上年增加3.58个百分点[154] - 测试验证服务营业收入5562.13万元,营业成本2655.23万元,毛利率52.26%,较上年减少10.75个百分点[154] - 境内营业收入37198.90万元,营业成本21276.20万元,毛利率42.80%,较上年增加2.33个百分点;境外营业收入57.82万元,营业成本9.21万元,毛利率84.07%,较上年增加10.36个百分点[154] - 直销营业收入35590.27万元,营业成本20118.54万元,毛利率43.47%,较上年增加2.44个百分点;经销营业收入1666.45万元,营业成本1166.87万元,毛利率29.98%,较上年增加7.19个百分点[154] - 智能测试装备材料成本12995.65万元,占比80.15%,较上年变动-16.29%;人工成本832.76万元,占比5.14%,较上年变动27.38%;制造费用2386.60万元,占比14.71%,较上年变动27.51%[157] - 测试验证服务材料成本254.43万元,占比9.58%,较上年变动265.67%;人工成本341.42万元,占比12.86%,较上年变动90.71%;制造费用2059.38万元,占比77.56%,较上年变动119.3%[158]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66]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促进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发展,原因包括加大研发和资产投入、厂商倾向国产设备、提高国产化率、人均保有量低、发展新基建、政策推进等[66]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测试项目,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全球产业链正向我国转移[66][67] - 2022年我国燃油汽车产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对燃油乘用车产生挤出效应、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油价升高等是主因[68] - 2022年全国造船完工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承接新船订单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68] - 国外发动机研制所需试车时间:美国F100发动机地面试验12000小时、飞行试验5750小时,约18000小时;美国F404发动机地面试验14000小时、飞行试验5000小时,约19000小时;英国RB199发动机地面试验14500小时、飞行试验6500小时,约21000小时;俄罗斯AL - 31F发动机地面试验14425小时、飞行试验6275小时,约22900小时[69] 公司技术能力 - 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技术可实现新能源汽车多项测试,能精准控制混合动力输出转速和扭矩[71] - 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技术能适应多通道CAN接口通信模块,构建仿真测试平台缩短开发研制周期[72] - 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技术通过自主开发软件实现对发动机等模块单独和混合控制[72] - 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技术可调节测功器扭矩精确模拟路况、风阻[72] - 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技术具有自主研发的电机高精度冷却温控模块[72] - 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技术通过控制程序实现能量释放和回馈双向电源控制及通信[72] - 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高动态和能量流测试技术通过高动态电力测功器模拟实车路谱实现室内仿真高动态测试[74] - 动力系统快接、快装、磨合测试技术实现传动轴98%以上自动对接成功率,接口通径最大达直径150mm[78][79] - 船舶动力综合测试技术的低速大扭矩测试能力可实现最低50转/分以下转速高精度测量,最大测试扭矩1,660KN.m[85] - 高速水力测功器的高速响应进排水伺服执行器最快响应时间小于12毫秒[87] - 高速水力测功器的扭矩测量精度可达0.1%F.S[87] - 新型集装箱式试验房的试验室集成辅助测试系统精度优于±1℃[83] - 新能源汽车整车高动态和能量流测试技术构建仿真测试平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75] - 电力测功器集成测试技术可满足“国六”排放标准试验要求[77][78] - 变速箱测试技术可测试输入输出功率并计算传动效率[80] - 船舶动力综合测试技术的高功率密度大扭矩水力测功器内置5 - 20毫秒高速响应进排水伺服执行器[85] - 船舶动力综合测试技术的高功率密度大扭矩水力测功器具有10毫秒级高速数据采集控制能力[85] - 动力系统功率排放测试分析统一平台软件具有自动测试、可减裁或扩展规模等多项先进性,应用于公司各领域智能测试装备和测试验证服务[90][91][92] - 测试保障设备集成技术能集成和控制1万千瓦船用发动机及多领域温控测试保障设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和船舶领域[95] - 公司开发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模拟台架可实现四电机同时高动态模拟道路加载测试[133] - 公司在燃油汽车领域能制造集成快接设备的汽车测试线和集装箱试验房[134] - 公司在船舶领域能提供高功率密度大扭矩水力测功器[134] - 公司在航空领域突破高速水力测功器制造技术并实现首次应用[134] - 公司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可用于航空发动机测试,具备高速数据采集等多种功能,还支持多层次报警和预警功能[135] 公司知识产权与研发投入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11项,新增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11项[97] - 公司知识产权累计申请数217个、获得数158个,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8个、获得14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29个、获得94个[98]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30484013.04元,上年度为21241620.04元,变化幅度43.51%[98]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3048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