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0] - 公司负责人为潘延庆,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陈益坚,会计机构负责人为沈利勤[7]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潘延庆、王颖琳[10] - 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德国先惠、美国先惠、武汉先惠等[10] - 公司控股子公司有递缇智能、昆仑京测[10]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门类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5),产品和服务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26] - 公司主要生产场地位于上海、武汉和长沙等地[111] 公司治理与重要事项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6]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0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03] - 2022年1月18日徐强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同日公司聘任何佳川为董事会秘书[104][106] - 2022年4月6日徐强被选举为第三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104][106] - 2022年4月29日戴勇斌、李柏龄、薛文革被选举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04][106] - 2022年1月12日公司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107] - 2022年1月18日公司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08] - 2022年2月7日公司审议通过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及授予数量等议案[108] - 2022年4月8日公司审议通过作废处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限制性股票等议案[108] - 2022年4月21日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的股份登记工作,归属上市流通时间为4月27日[108]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423,155,640.4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05%[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6,805,507.7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1.05%[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9,712,111.5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9.88%[19]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85,922,409.9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151.58%[1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82,733,413.64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60%[1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404,224,896.22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54%[1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 0.48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50.53%[20]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 - 0.48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50.53%[20]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 0.6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79.27%[2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32%,较上年同期增加12.49个百分点[2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85.16 [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886,427.93 [24]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2,233,701.36 [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72,380.81 [24] - 所得税影响额为2,279,953.12 [2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5,868.00 [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2,906,603.82 [25]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8592.24万元,较上年同期85.66万元减少45151.58%[79] - 报告期内存货账面价值为53155.63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为26.91%,期末未完工交付的在产品占存货比74.69%[80]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8.12%,较上年同期减少12.89个百分点[81] - 营业收入423,155,640.40元,较上年同期535,983,175.13元下降21.05%,主要因上海母公司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停产及各地业务受管控影响[86][87] - 营业成本345,887,552.86元,较上年同期369,286,070.57元下降6.34%,因营业收入减少同步减少[86][87] - 销售费用12,490,639.19元,较上年同期9,328,146.90元增长33.90%,因报告期规模扩大费用增长[86][87] - 管理费用41,199,323.82元,较上年同期34,398,461.16元增长19.77%,因规模扩大人员工资及日常经营费用增长[86][88] - 研发费用81,750,750.17元,较上年同期36,628,791.87元增长123.19%,因扩充研发规模增加团队人数和人均薪酬[87][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85,922,409.97元,较上年同期856,623.39元下降45,151.58%,因疫情期间业务经营和集团扩张使现金支出增加[87][8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240,252.61元,较上年同期8,795,659.22元增长3,927.44%,因公司经营性资金需求大增加银行贷款[87][88] - 应收票据5,810,630.00元,较上年期末9,424,940.00元下降38.35%,因期末非15大银行票据余额减少[90] - 存货531,556,271.30元,较上年期末332,966,864.73元增长59.64%,因公司业务增长[90] - 在建工程64,641,440.02元,较上年期末7,628,290.69元增长747.39%,因长沙先惠募投项目增加投入[90] - 应付职工薪酬从8,443,614.97元降至5,649,909.95元,降幅33.09%[91] - 其他应付款从7,956,256.08元增至10,531,100.54元,增幅32.36%[91] - 租赁负债从9,516,425.56元降至6,582,223.94元,降幅30.83%[91] - 预计负债从6,068,301.11元增至8,590,505.37元,增幅41.56%[91] - 递延所得税负债从287,765.34元降至177,402.04元,降幅38.35%[91] - 境外资产74,382,208.90元,占总资产比例3.09%[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备业务增长迅速[34] 公司业务与产品信息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覆盖新能源及燃油汽车智能制造领域[33] - 公司产品为智能自动化装备和工业制造数据系统,二者软硬件交叉互补[35]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生产线生产节拍最高可达20.58秒/个,电池包(PACK)生产线生产节拍可达51秒/件[36] - 公司是少数直接为欧洲当地主要汽车品牌(大众斯柯达(捷克))提供动力电池包(PACK)生产线的中国企业[33] - 公司已成功开发并销售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生产线[33] - 燃油汽车底盘系统生产线中汽车后桥前束外倾自动调整台生产节拍小于72秒/台套[39] - 汽车后桥前束外倾自动调整台调整精度不低于0.02分,拧紧扭矩差不大于3%[39] - 工业制造数据系统应用核心技术为工业制造大数据分析技术[39] - 公司产品应用机器人、激光、视觉识别等多种高新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36][37] - 2022年公司工业制造数据系统可提升智能自动化装备智能化水平,具备兼容性和易扩展性,可改造升级客户已有自动化生产系统[43] - Dat@ IDLS室内定位系统基于UWB技术,在20X20X20米工业环境内定位精度≤0.1米[43] - CAN通讯时间戳精度最高到1um、平均反应时间250um,基于该技术开发的动力电ETS1000新能源动力电EOL测试系统V1.3已取得软件著作权[47] - 充电回路测试能量回网能量AC DC效率≥95%,操作温度0 - 40摄氏度[47] - 车桥负载震动模拟自动测量和调教前束角和外倾角的调整精度≥0.02',显示精度0.01',调整节拍≤60秒[47] - 工业制造数据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数据采集处理层、数据中心、分析和计算层、智能处理层五层架构,后两层是智能应用核心[41] - Dat@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覆盖OPC、PLC等主流自动化生产端口,能与客户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无缝对接[43] - SCADA系统是生产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源,为MES系统提供大量实时数据[44] - MES系统在ERP系统生产计划指导下,根据采集数据对短期生产作业进行管理或优化[44] - 智能预警系统基于多种技术对设备参数实时分析,为生产设备提供预测性维护[44] - 运行温度为 -10 - 40 摄氏度,相对湿度为 10% - 90%,定位精度为 +/-10 mm[48] - 高速机械手组装技术标准周期时间不大于 0.49 秒[49] - 六轴机器人组装技术旋转速度不小于 90 度/秒[49] - 多种胶纸贴装技术最大进给速度不小于 300mm/秒[49] - 高精度气密性检测技术自动封堵时间不大于 2 秒[49] - AGV 技术可实现工厂级的 AGV 系统运行管理、交通管制等功能[48] - MES 系统运用 SPC 统计分析技术模块,实现计数和计量的变化分析等[48] - 工业制造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关键设备关键参数信息可做到毫秒级存储[48] - 高速机械手组装技术采用料盘自动供料,占地面积小[49] - 高精度气密性检测技术形成密封测试自动对接封堵机构专利,减少人工成本[49] - 机器人流体涂抹技术最大流体工作压力3000Psi,最高操作温度70摄氏度,流体流量控制精度+/- 5%[50] - 电芯组装处理技术单线生产节拍3.33秒/电芯[50] - 激光焊接技术监控宽度为320nm - 1650nm[50] - 视觉检测及测量技术相机为2000万像素,分辨率5440X3648[50] - 连接器自动插接技术一次对接成功率大于99.99%[51] - 自动拧紧技术CMK大于1.67,CPK大于1.33[51] - 压装技术采样频率不小于4K[51] - 自动等离子清洗技术最大清洗速度22米/分钟,单次清洗宽度40mm[52] 研发相关信息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96件,授权软件著作权50件,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8件,授权软件著作权0件[54] - 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81,750,750.17元,上年同期36,628,791.87元,变化幅度123.19%[56]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合计81,750,750.17元,上年同期36,628,791.87元,变化幅度123.19%[56]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32%,上年同期为6.83%,增加12.49个百分点[56] - 公司于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23.19%,原因是扩充研发规模,增加研发团队人数和人均薪酬[57] - 高自动化率软包电芯模组线技术研发预计总投资4500万美元,本期投入723.051487万美元,累计投入3993.309228万美元[60] - 大功率氢燃料动力总成装配技术研发预计总投资200万美元,本期投入5818.78美元,累计投入5818.78美元[60] - 大容量储能系统智能装配线研发预计总投资1700万美元,本期投入355.411502万美元,累计投入355.411502万美元[60] - 高端新能源电控电子技术产线研发预计总投资200万美元,本期投入31.482267万美元,累计投入31.482267万美元[61] - 高节拍PACK智能产线预计总投资3680万美元,本期投入905.731322万美元,累计投入905.731322万美元[61] - 高柔性CTP技术新能源电池产线技术研发预计总投资1.31亿美元,本期投入3197.993263万美元,累计投入3197.993263万美元[61] - 高速型电芯物流输送技术研发预计总投资5300万美元,本期投入1223.434674万美元,累计投入1223.434674万美元[61] - 高柔性CTP技术新能源电池产线电芯产能从2880JPH提升到3600JPH[61] - 高自动化率软包电芯模组线技术研发贴胶精度控制在±0.2mm之内,误差可控制在0.1mm之内,绝缘耐压4800V[60] - 高节拍PACK智能产线AGV定位精度达到上下左右前后0.5mm以内[61] - 高自动化率高柔性动力总成装配技术研发投入400万美元[6
先惠技术(68815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