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埃夫特(688165) - 2020 Q4 - 年度财报
埃夫特埃夫特(SH:688165)2021-04-23 00:00

财务业绩与亏损 - 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98万元[7] - 公司尚未盈利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风险[4] - 2020年营业收入为11.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扩大[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5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扩大[26]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1.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9%[2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69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增长295.9%)[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为3.05亿元,同比增加1.91亿元(增长167.9%)[28] - 第四季度扣非净亏损达1.80亿元,显著高于前三季度[30] - 公司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898.4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30,546.13万元[110] - 截至2020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4,548.81万元[110]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113,358万元,同比下降10.6%[127]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898.45万元[171] - 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268.28万元[171] - 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211.07万元[171] 收入与成本变化 - 2020年收入同比下降10.6%,主要因海外收入下降约1.62亿元[27] - 营业成本99,459万元,同比下降5.5%[127] - 主营业务毛利率12.1%,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127] - 高端装备制造业收入111.6亿元,同比下降10.7%[129][130] - 机器人整机收入21.45亿元,同比下降7.2%,毛利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23.2%[129][130] - 系统集成收入90.15亿元,同比下降11.5%,毛利率下降5.7个百分点至9.4%[129][130] - 直接材料成本51.2亿元,同比下降12.1%,占总成本51.5%[135]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6]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26] - 2020年末总资产为33.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26] - 科创板IPO募集资金净额7.26亿元,致总资产及所有者权益增加[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6.80亿元,主要因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34][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44亿元[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409.1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061.97万元[14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3,598.86万元,占总资产10.2%,较上期增长39.8%[85][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9,708.90万元,占总资产21.1%,较上期大幅增长4055.6%[85][87] - 存货期末净额16,233.50万元,占总资产4.9%,较上期下降71.7%[86][87]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28,990.91万元,占总资产8.8%,为新增报表项目[86][87]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5,668.41万元,占总资产1.7%,较上期增长109.4%[86][87] - 境外资产达1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3.1%[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激增至69,708.90万元,较期初增长4,055%(68,031.41万元)[1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带来当期利润正面影响1,869.77万元[158]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40.6%(-1,234.57万元)至1,805.25万元[158] - 金融资产总额期末达72,514.15万元,较期初增长1,168%[158]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下降43.2%至6,799.38万元(占比2.1%),主要因上市服务费及理财产品减少[148]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55.3%至156.62万元,因装备喷漆线项目完工转固[148] - 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比增长35.5%至12,691.35万元,因海外子公司亏损导致未弥补亏损增加[148] - 合同负债新增7,927.19万元(占比2.4%),因新收入准则调整导致预收款项重分类[148]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同比激增601.3%至8,589.18万元,因长期借款到期部分增加[148]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60.3%至15,469.58万元,为补充流动资金需求[148] - 受限资产总额7,691万元,其中货币资金5,160万元为保证金,固定资产2,530万元为借款抵押[151][152] 费用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04%,同比增加0.75个百分点[27]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36亿元,其中政府补助5,834.25万元[32][3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844.93万元,含8,025万元或有对价调整[33] - 2020年研发投入总额为7982.68万元,较上年仅增长0.1%[61] - 费用化研发投入7734.91万元,同比增长2.6%[61] - 研发样机销售金额247.77万元,同比下降42.9%[6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4%,较上年增加0.75个百分点[61] - 销售费用6,295.09万元,同比增长3.8%[142] - 研发费用7,734.91万元,同比增长2.6%[142] - 财务费用1,030.04万元,同比下降10.4%,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142] 资产减值与商誉 - 计提商誉减值7,647.52万元及无形资产减值2,463.17万元[28][30] - 商誉账面价值30,672.32万元,已计提减值14,384.05万元[123] - 客户关系账面价值16,298.22万元,已计提减值2,463.17万元[12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5.3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5亿元[124] - 存货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4.5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0.38亿元[124] 业务与产品线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37] - 核心零部件产品包括运动控制器和伺服系统,由控股子公司瑞博思生产[37] - 整机产品分为轻型桌面型(负载小于10公斤)、中小型负载(负载小于80公斤)和大型负载(负载大于80公斤)[38] - 主力机型包括3公斤负载、7公斤负载、20公斤负载和50公斤负载机器人[38] - 20公斤负载机器人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具制造、陶瓷卫浴等行业[39] - 50公斤及以上大负载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光伏和建陶行业[39] - 系统集成业务为汽车、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提供焊接、搬运、喷涂、打磨等解决方案[39] - 公司采用“换道超车”盈利模式,重点发展通用工业领域[40] - 公司桌面机器人产品负载≤10公斤且自重<50公斤[15] - 公司中小型机器人产品负载≤80公斤且自重>50公斤[15] - 公司大型机器人产品负载>80公斤[15] - 大型负载机器人销量215台,同比增长79.2%[132][133] - 中小型负载机器人销量1093台,同比下降20.9%[132][133] - 面向PCB/光伏行业及打磨应用的平台产品获市场高度认可[103] - 境外柔线主拼技术、辊边技术等成功应用于长城、合众汽车主线项目[104] - 公司系统集成业务中汽车行业占比约85%[116] 技术与研发项目 - 公司拥有16项核心技术,其中8项独立自主研发、7项并购境外企业吸收再创新、1项引进海外技术吸收再研发[55] - 公司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863计划项目5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5项[51] - 公司4款喷涂机器人获得欧盟ATEX防爆认证,为国内首家[52] - 公司技术中心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设有中意研发中心[51] - 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293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58] - 2020年申请发明专利32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58] -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0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6项[58]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因疫情导致定制零部件到货延期[56] - 云机器人系统因人员招聘不及预期导致产品推出延期[56] - AGV小车及AGV Manager研发项目获得700万元订单[62] - 激光切割机控制系统开发项目预算370万元,实际支出292.21万元,完成度94.51%,基本功能完成90%[63] - 技术开发EC2A项目预算900万元,实际支出871.74万元,完成度96.91%,已实现小批量制造[63] - 2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喷涂机器人项目预算274.5万元,实际支出149.51万元,完成度54.47%,2020年12月通过中期验收[63] - 钢结构机器人智能喷涂研发项目预算265万元,实际支出273.85万元,超预算3.34%,2020年12月通过初步验收[64] -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型防爆喷涂机器人项目预算282.5万元,实际支出143.09万元,完成度50.65%,成功研制2款防爆喷涂机器人[64] - 桌面式力控抛光标准工作站项目预算82.25万元,实际支出81.95万元,完成度99.64%,已完成样机并结案[64] - 桌面式力控打磨标准工作站项目预算80.75万元,实际支出80.53万元,完成度99.73%,已完成3D结构设计及电控系统设计[64] - 激光切割机控制系统配套方案在自动化落料领域完成完整配套,目标市场年度销售额潜力达2亿元[63] - 喷涂机器人研发成果支持6种以上产品共线生产,实现示范线模块化可快速复制推广[63] - 智能喷涂技术减轻机器人本体运动部件重量30%,实现任意位置动态平衡[64] - 主动力控制装置拓展版项目投入23.84万元,已完成样机结构3D设计并应用于家具床头板打磨[65] - 桌面手表壳打磨抛光工站项目投入7.8万元,完成样机3D结构设计并结案[65] - 伺服力控闭环砂带机项目投入23.68万元,已完成样机3D结构设计,力控精度达±2mm[67] - 砂带机优化拓展版项目投入21.47万元,已完成样机3D结构设计并投入实际春立打磨应用[67]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项目总投入12,538万元,其中827.02万元用于优化新型激光切割头设计[67]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项目累计投入4,256.4万元,已完成第一轮样机测试并满足性能指标[67] - 主动力控制装置拓展版通过压力传感器实现控制系统闭环反馈,提高精度和灵敏度[65] - 伺服力控闭环砂带机主轴转速可调,覆盖2.9米至3.5米砂带长度[67] - 砂带机优化拓展版增加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实现行程闭环控制[67]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基于国际发明专利开发,解决大曲率变化情形下切割效率低问题[67] - 三维激光切割机样机切割效率相比国际主流产品提升30%以上[68] - 机器人智能接插组装系统原型成功率相比基线方法提高约2%[68] - 机器人智能接插组装系统原型效率相比基线方法提升约11%[68] - 滚边岛项目研发投入资金为387.94万元[69] - 五金行业国产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计划应用国产机器人1000台以上[69] - 五金行业国产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研发投入资金为575万元[69] - 自动往复杆项目研发投入311.23万元,已投入144.87万元,实现263.65万元收入[70] -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电子皮肤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投入943万元,已投入554.68万元[70] - 喷涂机器人技术项目投入717.44万元,已投入100.47万元,实现674.7万元收入[70]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项目投入1029.02万元,已投入107.34万元,实现116.24万元收入[72] - 高刚高精密减速机项目投入1000万元,已投入2.33万元,实现56.11万元收入[72] - 喷涂机器人已完成防爆认证并通过第三方认证[70]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项目开发出7款机器人及新一代高集成驱动器[72] - 高刚高精密减速机项目完成16款电机齿轮开发[72] - 机器人视觉安全控制系统实现工业场景示范应用16套[70]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目标实现3000套批量应用[72] -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完成累计20000小时等寿命测试[73] - 谐波减速器背隙(齿隙)≤0.6 arc.min,传动效率≥83%,噪声≤70dB[73] - 控制器最大控制轴数256轴,支持Ethercat、Profinet等工业以太网总线接口,功能安全等级SIL2[73] - 驱动器功率范围2kW至20kW,支持3.5倍过载,最高速度6500r/min,转矩环带宽≥8kHz,速度环带宽≥3kHz[73] - 卫浴陶瓷机器人修坯效率提高50%,质量缺陷率下降1%以上[74] - 卫浴陶瓷机器人喷釉效率提升10%,釉料回收率提高5%,单线产能≥3000件/天[74] - 模具寿命达到1~3万次[74] - 钣金制造机器人路径优化效率提升≥10%[74] - 项目24总投资额823.75万元,其中128.52万元计入当期损益[73] - 项目25总投资额760.37万元,其中117.6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74] - 机器人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项目预算603.4万元,累计投入403.16万元,完成进度67.9%[75] - 面向炼钢工艺流程的机器人自动化作业系统项目预算510万元,累计投入506.57万元,完成进度33.58%[75] - 底盘摩擦线输送机项目预算260万元,累计投入199.49万元,完成进度82.04%[75] - 面向特钢棒材精整作业的机器人系统预算95.09万元,累计投入56.26万元,完成进度44.98%[76] - 机器人云平台与智能作业原型系统预算2000万元,累计投入129.5万元,完成进度49.92%[76] - 喷涂机器人单根喷漆时间≤10秒,直径范围50-200毫米,长度范围4-12米[76] - 机器人本体防护等级IP65,腕部防护等级IP67[75] - 6-DOF机器人专用控制系统开发完成[75] - 基于国产实时操作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软件开发完成[75] - 机器人云平台实现喷涂轨迹自主规划及焊接轨迹自主规划技术[76] - 新型协作机器人项目预算400万元,累计投入134.9万元,完成小批量上市并应用于涂胶场景[77] - 机器人关节性能分析与优化项目预算120万元,累计投入16.99万元,建立减速器性能参数数据库及测试方法[77][79] - 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整机优化项目预算440万元,累计投入10.31万元,实现刚度提升及轻量化优化[79] - 偃师云平台系统开发项目预算101.91万元,累计投入50.45万元,实现机器人远程监控及程序升级[79] - 五金行业机器人制造加工系统研发预算1,216.67万元,累计投入604.98万元,提升生产线自动化率30%以上[79][80] - 公司拥有16项核心技术,其中2项尚未量产[114] - 公司7项核心技术为并购境外企业后吸收创新,1项为引进海外技术后吸收再研发[114] 研发团队与人员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288人,占总员工比例20.3%[8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5,625.73万元,人均薪酬19.53万元[83]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6人(2.08%),硕士69人(23.96%),本科144人(50%)[8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37人(47.57%),31-40岁114人(39.58%)[83] - 常备研发人员288人,含9名核心技术人员[84] - 研发技术人员288名,占总员工人数20.31%[94]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 - 2020年公司自主控制器导入20款工业机器人,自主控制器覆盖率达83.33%[100] - 自主伺服驱动器EC-A覆盖桌面机器人系列,自主伺服驱动器覆盖率为29.17%[101] - 受益于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机器人整机毛利率提升1.3个百分点[101] - 控制器自主化率26.95%,减速器自主化率35.77%[118] - 减速器自主化率提升至35.77%(2019年10.32%),覆盖率57.89%[155] - 控制器自主化率26.95%(2019年30.18%),但覆盖率提升至83.33%[154][155] 市场与客户 -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包括发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