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亏损与未分配利润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42.29万元[5] - 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3891.10万元[5] - 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2827.68万元[5]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8]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实现盈利[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7]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422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27329亿元[14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5.38911亿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282768亿元[1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同比增加2,443.84万元[3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25.22万元[32] 收入与利润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1.19%[26]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29] - 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111,969.15万元,同比增长0.33%[164] 成本与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11,117.98万元,同比增长43.74%[30] - 研发投入总额为11,279.31万元,同比增长41.30%[85]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1,117.98万元,同比增长43.74%[8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83%,同比增加2.79个百分点[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74%至111.1798百万元人民币[162] - 主营业务成本99,565.44万元,同比增长1.47%[164] - 机器人整机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05.60%,达到27,574.9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27.11%[173] - 系统集成业务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下降32.89%,至11,198.00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1.01%[173] - 外包成本总体同比下降52.83%,其中机器人整机外包下降54.13%,系统集成外包下降52.80%[173] - 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635.57万元,上年同期为收益338.60万元[163] 业务线表现:机器人整机 - 机器人整机业务销售收入达39,929.43万元,同比增长86.1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5.66%[29] - 公司机器人整机业务2021年销售收入达3.99亿元,同比增长86.12%[40] - 机器人整机业务收入39,929.43万元,同比增长86.12%[167] - 机器人总销量4,821台,同比增长123.71%[170] - 机器人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35.66%[154] - 机器人业务毛利率20.85%[154] - 机器人整机毛利率20.85%,同比下降2.33个百分点[167] 业务线表现:系统集成 - 系统集成业务销售收入72,039.71万元,同比下降20.0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64.34%[29]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72,039.71万元,同比下降20.09%[167] - 系统集成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64.34%[154] - 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5.66%[154] - 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5.66%,同比下降3.78个百分点[167] 地区表现:中国大陆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56,343.95万元,同比增长18.58%[167] 地区表现:境外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556.252百万元占比49.68%[148] - 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55,625.20万元,同比下降13.20%[167] - 境外资产规模为124569.0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0.48%[185] 毛利率变化 - 整体毛利率从12.26%下降至11.32%[30]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亿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增加5,281.56万元[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96.9072百万元人民币[15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76亿元,同比下降11.05%[27] - 2021年末总资产为30.77亿元,同比下降6.95%[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36.74%至44,096.16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183]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大幅增长306.21%至7,333.05万元,因银行承兑票据增加[183] - 存货同比增长55.13%至25,183.02万元,主要因机器人销量大幅增加[183] - 预付款项同比下降40.10%至3,395.45万元,因采购完成转为原材料[183] - 其他应收款同比下降52.61%至1,631.33万元,因收到上年政府补助款[183]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至6588.45万元,同比增长48.76%,主要由于新增一家联营公司投资[18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长至2240.5万元,同比上升124.05%,因被投资公司公允价值上升[184] - 在建工程余额增至470.47万元,同比增长200.4%,反映在建项目正常推进[184] - 无形资产减少至16921.13万元,同比下降34.82%,因正常摊销及客户关系减值[184] - 短期借款增至33960.01万元,同比增长32.46%,因业务回升增加银行借款补充营运资金[184] - 商誉账面价值252.2477百万元人民币[156] - 政府补助金额45.1379百万元人民币[156]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489百万元人民币[156] - 存货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545百万元人民币[15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83%,同比增加2.79个百分点[28] - 公司为保持竞争力将持续投入研发费用[5]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长41.30%,主要因加大对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86] - 研发样机销售金额为161.33万元,同比下降34.89%[85] - 新申请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9项[82] -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9项[82]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78项,实用新型专利287项,外观设计专利49项,软件著作权42项[83] - 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236项,外观设计专利48项,软件著作权42项[83]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38名,占总员工人数的22.8%[13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139.04万元平均薪酬21.12万元[128] - 研发投入总额为36459.97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20704.79万元[125] - 公司研发体系调整为"平台机型+客户需求配置"模式 提高研发资源复用性和经济回报性[58]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联合研发[65][66] - 公司拥有16项核心技术,其中8项为自主研发,7项为并购后吸收再创新,1项为引进后吸收再研发[77] - 16项核心技术中2项尚未量产7项通过并购境外企业吸收创新[145][144] 技术与产品发展 - 公司控制器自主化率2021年达到78.02%[45] - 公司驱动器自主化率2021年为8.1%,其中桌面机器人驱动器自主化率近50%[46] - 控制器自主化率78.02%减速器自主化率37.62%驱动器自主化率8.10%[151] - 控制器自主化率提升至78.02%(2020年:26.95%),覆盖率达84%[189][191] - 减速器自主化率达37.62%(2020年:35.77%),其中国产RV减速机使用率73.35%,同比提高24.09个百分点[190][191] - 伺服驱动器自主化率小幅提升至8.1%(2020年:3.05%),桌面机器人自主化率近50%[190][191] - 公司宣布2022年3月收购ROBOX外方股东9%股权并获取控制平台底层源代码[45] - 公司开发了智能喷涂系统AXPS2.0提升柔性生产能力[51] - 公司持续推进M型电柜和S型电柜研发并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48] - 公司主力机型包含3kg 7kg 15kg 20kg 50kg和210kg负载机器人 覆盖3C 汽车零部件 光伏等行业[61] - 公司产品核心性能指标接近国外品牌 在智能快速示教等特定场景更贴近通用工业需求[61] - 公司生产的桌面机器人产品负载小于10公斤且自重小于50公斤[15] - 公司生产的中小型机器人产品负载小于50公斤且自重大于50公斤[15] - 公司生产的大型负载机器人产品负载为50公斤及以上[15]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和控制器[16] 市场与行业趋势 - 中国机器人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5] - 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36.6万套,同比增长44.9%[41] - 2021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预期增长超过40%,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9][70] - 中国机器人使用密度从2015年49台/万人增至2020年246台/万人,增幅超4倍[200] - 十四五规划要求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200] -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为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瑞士ABB和德国库卡[16] 客户与行业应用 - 公司国内机器人业务在光伏行业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19%[43] - 公司机器人产品在中国3C行业销售同比增长383%[43] - 公司六关节工业机器人销量在自主品牌企业中保持前三[41] - 公司六关节工业机器人销量在2021年自主品牌企业中保持前三[74] - 打磨抛光机器人应用于箭牌卫浴 凌丰家居 春立医疗 特变电工 永光刀剪等灯塔客户[53] - 公司深耕3C和新能源(光伏行业)两个万亿级赛道,抓住中国市场发展机会[64] - 公司以通用工业领域(家具、卫陶、五金、钢结构等)为发展重点,通过性能、功能及商业模式差异化实现竞争优势[64] - 智能共享工厂模式在家具行业推广 已在赣州南康完成二期试点 与三地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5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4,088.4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8.44%,其中三名为新进入前五名的历史客户[176][177] - 第一大客户Stellantis集团收入占境外收入60.59%其应收款项占境外资产19.62%[149]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38.44%应收款项总额317.2795百万元占比33.55%[152] - 第一大客户Stellantis集团收入占比29.38%应收款项占比25.84%[152] 境外业务表现 - 公司境外汽车集成业务受疫情和供应链短缺影响 新订单获取进度延迟 产能未充分利用[54] - 公司境外业务重组后获得Stellantis集团重大订单 焊装线体解决方案适应性拓展至PSA旗下品牌[54] - 境外业务完成重组 打通组织边界 实现技术降维打击和管理能力复用[57] - 境外子公司持续经营亏损需财务资助或增资[150] - 俄乌战争对波兰子公司Autorobot造成负面影响[151] - 境外子公司WFC报告期营业收入43819.88万元,净利润-3060.49万元(未含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7268.16万元)[187] - WFC总资产83682.38万元,净资产48048.89万元,净利润亏损3060.49万元(未含商誉减值7268.16万元)[198][199] - EVOLUT总资产11945.65万元,净资产2454.63万元,净利润亏损3980.95万元(未含商誉减值123.2万元)[198][199] - CMA总资产8143.42万元,净资产1896.18万元,净利润盈利462.65万元[198] - ROBOX总资产7075.17万元,净资产3376.26万元,净利润盈利494.57万元[198] 国内业务表现 - 公司国内汽车集成业务应用CUBO和滚边技术 已与吉利 奇瑞 长城 合众等车企展开合作[54] - 芜湖希美埃总资产5730.68万元,净资产610.56万元,净利润亏损593.33万元[198] - 江西希美埃总资产1241.85万元,净资产亏损62.25万元,净利润亏损105.5万元[198] - 芜湖埃华路总资产8906.46万元,净资产3572.19万元,净利润亏损1500.01万元[198] - 瑞博思总资产2881.88万元,净资产1716.51万元,净利润盈利600.95万元[198]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6] - 公司经营规模效应若无法充分体现可能导致持续无法盈利[5] - 公司未来盈利的前提是实现高成长[5] - 公司维持高研发投入以支撑核心竞争力,但对短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43] - 全球新冠疫情若持续失控,将影响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143] - 芯片短缺及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供应链[152] - 公司境外子公司位于欧洲、南美及南亚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业绩[142] - 2021年2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146] 公司治理与投资 - 芜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14] - 公司参股安徽海螺中南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14] - 公司参股安徽工布智造工业科技有限公司[14] - 公司参股江西汇有美智能涂装科技有限公司[14] - 公司参股江苏世之高智能装备有限公司[1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132.0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65%,关联方采购占比2.81%[178][17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4,513.79万元[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11,006.00万元[37] 研发项目进展 - AGV小车及Manager研发项目已实现订单1500万元人民币,并有超过80台AGV配置控制系统在现场稳定运行[90] - AGV项目在化纤行业的全国目标市场容量超过2亿元人民币[90] - 激光切割机控制系统开发项目已完成90%的基本功能,其目标市场全国年度销售额潜力为2亿元人民币[90] - 自主伺服驱动器EC2A技术开发项目预算1300万元,累计投入1265.1万元,已完成国产化版本的小批量制造和机器人整机试验[90][91] - 钢结构机器人智能喷涂研发项目预算265万元,累计投入321.08万元,已完成系统研发、样机研制及测试,并待验收[91] - 基于机器学习和快速示教的智能型防爆喷涂机器人研制项目预算282.5万元,累计投入273.12万元,已完成2款防爆喷涂机器人的研制,并在家具、金属喷涂等行业推广应用[91][93]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项目预算12538万元,累计投入5541.23万元,已完成第1轮和第2轮样机的测试和设计,切割效率相对于国际主流设备提升30%以上[93][94] - 机器人智能接插组装系统研发项目总投入1865万元,已完成所有关键技术研发和原理样机搭接,并已结项[95] - 机器人智能接插组装系统相比基线系统成功率提升约2%,效率提升11%[97] - 五金行业机器人集成及应用示范项目总投入1353.2万元,应用国产机器人1000台以上[99] - 五金行业机器人集成项目在两家企业分别示范应用了面向五金办公文具和五金锅具的智能化生产线[99] - 自动往复杆项目总投入311.23万元,研发的往复杆系统运行能耗低,维护成本降低[101] - 自动往复杆系统满足30JPH白车身产线输送需求,传输精度和设备稳定性符合要求[101] - 五金行业机器人项目攻克了异形工件抓取与加工、异形锅具自动化砂光打磨等技术难点[99] - 五金行业机器人柔性化智能生产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9] - 公司产品相对于欧日主流产品预计有30%提升,竞争优势明显[95] - 机器人智能接插组装系统基于SOTA机器人控制、视觉及机器学习技术开展原型系统研发[95] -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电子皮肤研发项目预算为943万元,实际投入402.2万元,完成额956.88万元[102] - 喷涂机器人技术项目预算为991.94万元,实际投入175.46万元,完成额998.98万元[103] - 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项目预算为1029.02万元,实际投入1566.31万元,完成额1682.55万元[105] - 核心零部件项目目标在焊接、打磨、装配等场景实现不低于3000台套的批量应用[107] - 高刚高精密减速机项目预算为4000万元,实际投入1859.12万元,完成额1915.23万元[107] - 精密减速机项目完成16款电机齿轮开发,包括42N、60N、160N、320E等3个系列10种规格[107] -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完成累计20000小时等寿命测试[109] - 控制器最大控制轴数达256轴,支持Ethercat、Profinet等工业以太网总线接口[109] - 驱动器功率范围2kW-
埃夫特(68816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