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埃夫特(68816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埃夫特埃夫特(SH:688165)2022-08-30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60,821.76万元,同比增长6.40%[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6.4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32.50万元,同比下降24.81%[27] - 研发投入4,731.95万元,同比下降4.77%,占收入比重7.78%[28][29] - 整体毛利率14.45%,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2,887.93万元,同比下降2.53%[27] - 总资产321,884.61万元,同比增长4.59%[27] - 机器人业务毛利率下降约1.6个百分点[29] - 股份支付费用增加1222.4万元[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增加2869.02万元[30] - 营业成本5.20亿元,同比增长9.00%[116] - 销售费用3496.74万元,同比增长17.47%[116] - 研发费用4564.34万元,同比下降7.36%[1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机器人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7.33%,但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8] - 系统集成业务整体同比增长约10.16%[28] - 机器人产品在中国3C行业和新能源行业销量同比增长22.7%[84] - 公司境外汽车集成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38%[92] - 机器人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6.30%,系统集成业务占63.70%[108]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为29301.47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48.18%[101] - 境外子公司WFC报告期营业收入2.64亿元,净亏损1.27亿元[122] - 控股子公司江西希美埃净亏损235.26万元[128] - 参股公司ROBOX实现净利润289.43万元[128] 核心零部件与技术研发 - 控制器和伺服驱动产品构成公司核心零部件业务[46] - 控制器自主化率为89.69%,同比提升18.49个百分点[130][131] - 减速器自主化率为57.87%,同比提升20.62个百分点[130][131] - 伺服驱动器自主化率为3.39%,同比下降1.91个百分点[131] - 公司拥有18项核心技术,其中10项为自主研发,7项为并购后吸收再创新,1项为引进后吸收再研发[49] - 2022年上半年新增2项核心技术[49] - 基于动力学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技术提升机器人节拍25%[52] - 基于动力学的轨迹规划技术提升机器人节拍约25%[87] - 开发完成M型和S型两款平台化电柜并进入批量生产[87] - 墨斗IDE研发项目完成并在码垛场景落地应用[88]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生产的桌面机器人产品负载小于10公斤且自重小于50公斤[16] - 公司生产的中小型机器人产品负载小于50公斤且自重大于50公斤[16] - 公司生产的大型负载机器人产品负载为50公斤及以上[16] - 公司主力机型含3kg/7kg/15kg/20kg/50kg/210kg负载机器人[47] - 整机产品分为轻型桌面型/中小型负载/大型负载三大类别[47] - 公司产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光伏/家具制造等超10个行业[47][48] - 2021年公司六关节工业机器人销量在自主品牌企业中保持前三[41] - 公司子公司4款喷涂机器人获得欧盟ATEX防爆认证证书(国内首家)[41] - 2022年上半年新增8款机器人获欧盟CE认证 累计达9款[41] - 2022年1-6月公司机器人整机销售量同比增长17.33%[83] - 2022年1-6月公司实现整机销售收入2.17亿元[83]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研发投入合计为4731.95万元,同比下降4.77%[5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8%,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58]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4564.34万元,同比下降7.36%[57] - AGV小车项目已实现订单18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65.68万元[59]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538万元,累计投入5991.82万元[60]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切割效率预计较国际主流产品提升30%以上[60] - 自主伺服驱动器EC2A技术开发项目累计投入1423.84万元[59] - 三维激光切割机器人量产时间延期至2023年底[49][50] - 基于云端架构的机器人柔性作业架构推出时间延期至2023年底[50] - 完成了M型和S型两款平台化电柜开发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52] 政府补助与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1851.3万元[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99.43万元[3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80.53万元[32] - 其他营业外支出407.21万元[32]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388.22万元[32]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35.78万元[3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00.05万元[32] - 报告期内政府补助金额为1851.35万元,对净利润影响较大[10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2.56亿元,占总资产0.79%,同比下降65.10%[119] - 预付款项余额为5.72亿元,占总资产1.78%,同比增长68.41%[119] - 长期借款余额为15.08亿元,占总资产4.68%,同比增长61.93%[119] - 境外资产规模达128.06亿元,占总资产39.78%[120] - 公司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2.45亿元,已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9亿元[109] - 收购WFC产生的客户关系账面价值为8013.84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999.31万元[109]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5.35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37亿元[109] - 存货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6.55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0.55亿元[109] - 公司针对海外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金额1.68亿元[94] 风险因素 - 公司详细阐述了尚未盈利风险、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等重大风险因素[5]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的投资风险[9] - 公司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及国产化率不高影响毛利率[98] - 公司拥有18项核心技术其中2项尚未量产[98] - 公司计划从ROBOX获得控制器底层源代码技术但未获意大利政府审批[98] - 公司境外子公司位于欧洲南美及南亚等地受地缘政治影响[9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47.88%[105] - 第一大客户Stellantis集团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34.30%[105] - 来源于第一大客户Stellantis集团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占公司境外资产总额的27.70%[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亏损6.09亿元[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69亿元[94] 公司治理与股东承诺 - 公司董事会决议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8] - 公司确认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1] - 公司确认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1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 公司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7] - 控股股东芜湖远宏及一致行动人承诺上市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53][156]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情况下控股股东自上市日起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股份总数2%[156] - 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若收盘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5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上市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股份[153] - 间接控股股东芜湖建投承诺上市后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股份[15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包括发那科、安川、ABB和库卡[17] - 焊装是汽车制造四大工艺流程中自动化程度最高且应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环节[17] - RV减速器具有传动精度高、刚度高、输出扭矩大、耐冲击等特点[17] - 谐波减速器具有传动精度高、质量轻、体积小等特点[17] - 3C行业指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首字母合并简称[17] - 白车身指完成焊接但未涂装之前的车身[17] - 轨迹精度是机器人的动态精度指标指实际运动轨迹接近指令给定轨迹的程度[17] - 国产核心零部件应用程度提升 新能源/卫浴陶瓷等领域成新增市场主力[42] - 协作机器人在非工业场景(餐饮/健康理疗等)应用持续落地[42] - 2022年1-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幅仅1.5%[82] 知识产权与认证 - 2022年上半年新申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2项[55] - 2022年上半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31项[55]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019年)[51] - 公司专利获得中国第二十三届专利优秀奖[55] - 公司本期新增发明专利获得数为12个,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为59个[56] - 公司本期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为27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为263个[56] - 公司本期软件著作权获得数为31个,累计软件著作权获得数为73个[56] - 拥有境内外专利370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软件著作权73项[74]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34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3.90%,较上年同期增加47人[7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811.67万元,平均薪酬14.07万元/人,同比增长27%[71]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6人(1.75%),硕士78人(22.81%),本科174人(50.88%)[7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46人(42.69%),30-40岁150人(43.86%)[71]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生产消耗能源主要为电力并积极推进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145] - 公司报告期内通过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并取得证书[148] - 公司生活废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149] - 公司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149] - 公司危险废弃物交由专业资质公司处理[149] - 公司金属和非金属废弃材料统一回收利用[149] - 公司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并持有《排污许可证》[149] - 公司各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总量控制要求[148][149] - 公司照明系统已改造为LED光源[145] - 公司不属于重点排放单位且未被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核查范围[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