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1.34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4] - 公司总资产为459.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10%[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3%,较上年同期减少0.24个百分点[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15%,较上年同期减少1.30个百分点[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6.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负债合计为10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1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同比增长3.4%[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9409.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6%[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4140.8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19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15%,较上年同期减少1.30个百分点[15] - 公司拥有3,375项有效境内外注册专利,保护其核心技术[24] - 公司在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电气系统技术、变流及控制技术等[24] - 公司攻克了多电平变流技术、多重串并联或级联技术等变流器关键技术,开发了满足轨道交通和工业变流领域需求的变流器产品[25] - 公司突破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先进电机控制技术,完成了电机及变流器故障的智能预测、诊断与保护[25] - 公司攻克了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技术,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多电压等级IGBT器件应用技术平台[25] - 公司聚焦矿山、冶金、暖通、新能源四大行业,攻克了多器件、多功率模组、多变流机组并联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25] - 公司攻克了列车网络控制与诊断领域高安全、强实时、高可靠、多网融合、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搭建了系列化高性能列车显示器平台[25] - 公司在“双碳”背景下,积极布局新能源发电产业,构建风、光、储、氢与电控技术深度融合的端到端技术生态体系[23] - 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已批量应用于机车、动车、城轨等领域[23] - 公司在“双碳”政策推动下,能源低碳转型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光伏逆变器、半导体器件和传感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23] - 公司攻克了确定性以太网通信、虚拟化、高性能计算等关键技术,设计了新型融合式列车控制系统架构,为整车功能最优化和智能化提供基础[9] - 公司实现了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多机协同控制,涵盖了2+0、1+1、2+2等多种编组模式,批量运用于万吨、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10] - 公司构建了轨道工程机械整车研发能力,打造了具有快速检测、高效作业、一机多能的专业化整车及系统产品平台[11] - 公司攻克了内燃驱动、电传动和混合动力驱动等动力传输技术,相关产品已批量应用于铁路双动力打磨车、地铁双动力打磨车等[13] - 公司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低压IGBT及配套FRD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全系列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电网、新能源等领域[15] - 公司构建了全套特色先进碳化硅工艺技术的4英寸及6英寸兼容的专业碳化硅芯片制造平台,全电压等级MOSFET及SBD芯片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工业传动等多个领域[16] - 公司开发了高性能、高可靠的750V-6500V IGBT器件和750V-3300V的SiC器件,产品批量应用于机车、动车、城轨、柔性输电、矿用变频、风电、光伏、高端工业装备等领域[17] - 公司完成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在城轨和铁路领域交付了30套以上的大数据平台产品[22] - 公司攻克了多目标约束最优运行规划、精准跟随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安全、平稳、正点、节能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累计安全运行超过100万公里[24] - 公司完成了国铁3000HP重混机车电气牵引系统核心牵引变流器、动力电池等部件装车及车载调试[40] - 公司优化升级了复兴号高原双源制动力集中动车组电气系统[40] - 公司完成了基于"再生能量利用+储能"的标准型6MW能量调度系统在业主分区所成功投运[40] - 公司完成了矿用卡车无人驾驶系统第三方安全测评及验证[40] - 公司完成了汽车用双面水冷模块电控、扁线电机样机开发与验证[40] - 公司完成了全球首个大功率IGBT制氢电源研制以及实证测试[40]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61件,目前授权且有效专利数量337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50%[41]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727,531,094元,同比增长10.29%[4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5%,同比减少1.30个百分点[43]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4.33%,同比增加1.50个百分点[43] - 智能列检系统研制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336万元,本期投入165万元,累计投入1,796万元,已在无锡2号线示范应用[46] - 综合检修列车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820万元,本期投入164万元,累计投入2,523万元,已完成国铁集团方案评审[46] - 二代地铁打磨车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41万元,本期投入19万元,累计投入1,079万元,已完成样机组装及静态、动态调试[46] - 下一代时速400公里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32万元,本期投入198万元,累计投入1,024万元,已完成牵引变流器样机试制[46] - 国铁3000HP重混机车电气牵引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25万元,本期投入56万元,累计投入667万元,已完成电气牵引系统、动力电池地面调试[46] - 复兴号高原双源制动力集中动车组电气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52万元,本期投入102万元,累计投入1,280万元,已配合线路正线运营[46] - 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平台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61万元,本期投入32万元,累计投入267万元,已完成平台规划、样机技术设计及施工设计[46] - 铁路牵引供电能量调度系统平台研制完成3-9MVA能量调度装置平台规划和开发,并成功在大秦铁路挂网应用[49] - 矿卡无人驾驶系统研究及应用完成核心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支持多种车型,实现矿区集群调度、规划和安全防护[49] -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研制完成车载机柜设计及生产试制,优化TACS系统功能方案设计[49] - 基于双面水冷模块的电控及扁线电机的研制完成电机、电控样机开发与验证,掌握关键制造工艺并实现关键批量制造设备的国产化[51] - 集中式1+X模块化逆变器研制完成逆变器整体方案设计,满足光伏电站1.1MW~4.4MW太阳能方阵需求[51] - 高功率密度3300V IGBT模块产品开发完成产品方案、技术设计及首样试制,达到行业先进水平[51] - 面向光伏的U系列IGBT关键技术与平台开发完成首样试制与评测,电参数基本实现目标[51] - 城轨SiC永磁一体完成产品的方案与技术设计,探索升级SiC+永磁机电一体化新设计方案[5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68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5.21%[5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1,995万元,平均薪酬为11.9万元[55]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3.83%,硕士研究生占比34.23%,本科占比58.15%[55]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40岁占比58.18%,30岁以下占比21.32%[55]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数量3,375件,其中发明专利1,904件[58] - 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并发布的国际标准41项、国内标准107项[58] - 公司拥有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7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个博士后工作站[58] - 公司研制250kW电机-控制器-减速箱一体电驱动系统总成样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4] - 公司完成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牵引控制系统、高浮重比高速磁浮悬浮电磁铁、磁浮地面定位测速系统的设计[52] - 公司研发团队现有2,688名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35.21%[63] - 公司上半年新建14条传感器生产线,新增超过1000万只/年的生产能力[64] - 公司功率半导体器件板块中,高压器件外部供应取得历史性的订单突破[64] - 公司新能源车用SiC模块在持续验证过程中,SiC技术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进度正常[64] - 公司风电变流器持续交付,集中式和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陆续投放市场[64] 市场与业务表现 - 公司新兴装备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00%[20] - 公司在城轨牵引变流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稳居第一[21] -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累计装机6.3万套,排名行业前六[21] - 公司在城轨领域连续十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2022年上半年持续领跑国内市场[58] - 公司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市占率稳定,海外市场开拓有所斩获[6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27亿元,同比增长23.19%[74]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46.00亿元,同比增长4.65%[74]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135.34%[74]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25.28%[74] - 公司资产总额459.62亿元,同比增长4.10%[74] - 轨道交通电气装备业务收入36.33亿元,同比下降4.99%[75]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97.11%[75] - 传感器件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43.94%[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交付量同比增长超过130%[64] - 公司新能源车用器件交付较2021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5倍,市占率迅速增长至超过10%[64] 现金流与投资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2亿元,同比下降578.36%[74] - 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减少47.61%,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持有量同比大幅增加所致[78][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增加22.62%,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同比增加所致[78][79]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增加24.75%,主要系本期收入新增的应收账款所致[78][79] - 存货较上年期末增加23.27%,主要系在产品及产成品的同比增加所致[78][79] - 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19%,金额为1,465,822,483元[80] - 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余额分别为537,768,330元和117,400,000元[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结构性存款)期末余额为9,294,891,435元,较期初增加1,714,902,946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6,422,710元[86] - 应付职工薪酬较上年期末增加92.65%,主要系年终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季度进行暂估计提所致[78][79] -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期末增加99.14%,主要系本期应付股利同比增加所致[78][79]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3.06亿元,较期初的82.19亿元减少47.6%[1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2.95亿元,较期初的75.80亿元增长22.6%[19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1.70亿元,较期初的65.49亿元增长24.7%[194] - 存货期末余额为60.66亿元,较期初的49.21亿元增长23.2%[194]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507.83亿元,较期初的3464.30亿元增长1.3%[194]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088.38亿元,较期初的950.78亿元增长14.5%[194]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4596.21亿元,较期初的4415.07亿元增长4.1%[194]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083.13亿元,较期初的915.12亿元增长18.4%[194]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236.20亿元,较期初的1085.81亿元增长13.9%[1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289.95亿元,较期初的3262.10亿元增长0.9%[19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研制的6MW能量调度装置在太原局成功投运,日均节省电1.5万千瓦时,再生能量利用率超过50%[105] - 公司策划开展三电平大功率风冷双馈风电变流器研制项目,预计单台变流器可实现每小时8MW的发电量,大风条件下日均可发电192MWh[105] - 公司上半年建设了田心工业园光储一体化系统,降低电力碳排放[105] - 公司积极推进节能技改措施,淘汰高能耗设备并进行节能技改来降低能耗[105] - 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碳排放核查、碳中和规划咨询、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工作[105] - 公司主要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2022年1-6月废水总量为46.52万吨,中水回用量为4.52万吨,危险废物处理量为435.92吨[95]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6月废水总量为7.8万吨,危险废物处理量为24.59吨[10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中车集团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09] - 中车集团承诺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09] - 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后6个月内如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09] - 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公司、中车投资租赁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10] - 铁建装备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11] - 北京懋峘承诺自中车时代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内资股股份[111] - 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公司和中车投资租赁承诺减持中车时代电气A股股份时,每年转让股份总数不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且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13] - 公司、控股股东中车株洲所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A股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14] - 稳定股价措施包括控股股东增持A股股票、公司回购A股股票以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A股股票[114] - 控股股东在启动稳定股价措施条件触发后20个交易日内需公告增持计划,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115] - 公司董事会将在控股股东未如期通知增持计划后20个交易日内公告回购计划,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11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A股股份的金额不低于其上年度自公司领取的薪酬总额(税后)的10%[116] - 公司稳定A股股价措施实施后的120个交易日内,控股股东、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A股增持或回购义务自动解除[11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未能履行A股增持义务时,公司将冻结相关人员每月薪酬的30%及现金分红[117]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全部A股股票[118] - 公司承诺若A股股票已完成上市交易后出现虚假记载等情形,将在10个工作日内启动股票回购程序[118] - 中车株洲所承诺若中车时代电气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将督促中车时代电气依法回购全部A股股票[119] - 中车集团承诺若中车时代电气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将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20] - 公司承诺若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购回程序[121] - 中车
时代电气(68818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