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719,653.61元,母公司净利润为-177,456,839.10元[6] - 母公司2022年度期初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71,450,291.33元,扣除股东分红78,965,218.80元后,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15,028,233.43元[6] - 公司2022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5.80%[24]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1,489.59万元,同比增长4.76%[41]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871.97万元,同比降低145.80%[41]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076.11万元,同比降低180.65%[41]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231,489.59万元,同比增长4.76%[145]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1,972,674,097.81元,同比增长24.98%[146]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111,309,776.53元,同比增长63.30%,主要由于销售团队扩充和工资薪酬增加[147]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206,675,881.05元,同比增长54.36%,主要由于研发测试材料及测试线搭建成本增加[148]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440,908.8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11%[148]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5,151,752.1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49%[148]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551,827.90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08.72%[148]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14.78%,同比下降13.79个百分点,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售价下调[153] - 公司2022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1,725.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3.94%,其中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64.06%[137] - 公司2022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150,000.00万元,占总资产的27.01%,主要由在产品构成[139] - 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45%,同比下降13.79个百分点[140] - 公司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461,257,642.63元,较上期期末减少69.20%[163] - 公司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380,829,616.86元,较上期期末增加2,095.15%[165] - 公司无形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50,103,685.56元,较上期期末增加257.81%[165] - 公司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636,982,480.50元,较上期期末减少30.57%[165] - 公司境外资产为4,728,205.61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9%[166]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为326,102,809.2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8.94%[171] - 公司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248,763,114.45元,较期初增长251,973,537.25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53,243,408.46元[175]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无花果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截至2022年底持有份额29,791,543.66,净值为30,199,687.81元,报告期损益为199,687.81元[175] - 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安徽微至2022年营业收入为89,981.67万元,净利润为2,890.17万元;微至研发营业收入为5,857.66万元,净利润为579.66万元[17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93%,同比增加2.87个百分点[26]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为206,675,881.05元,同比增长54.36%[84]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93%,较上年增加2.87个百分点[84]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基于大分辨率图像的条形码/二维码高精度识别算法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定位及目标检测技术、3D动静态物体体积测量技术等[77] - 公司核心技术应用于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涉及图像传感及处理技术、伺服型电机驱控一体化技术等[77] - 公司软件开发方面,采用工业物联网高性能通用边缘计算技术,缩短了高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果输出时间延迟[79] - 公司软件设计方面,涵盖了WCS系统、WMS系统和MES系统,实现了从信息采集到库存管理的全流程覆盖[79] - 公司硬件设计方面,自主研制了多品种多型号的支撑智慧物流综合集成的关键设备单机[79] - 公司系统集成方面,测量物流包裹技术将感光芯片、调理电路及低功耗处理器设计成一体化系统[79] - 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交叉带智能分拣设备[81] - 公司研发费用为20,667.59万元,同比增长7,278.17万元,增幅54.36%[85] - 研发人员增加244人,工资薪酬同比增长3,373.40万元[85] - 研发材料投入增加4,395.37万元,增幅135.54%[85]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8.93%,同比增加2.87个百分点[85] - 基于机器视觉的物流智能分拣系统项目累计投入43,667,637.55元,已完成M型大件六面读码视觉系统等多项技术研发[88] - 面向物流快递行业的高端智能化分拣系统项目累计投入335,807,267.61元,已完成3.5m/s线速600节距高速交叉带分拣系统的研发设计[88] - 3.5m/s线速600节距高速交叉带分拣系统分拣效率由12,000件/h提升至21,000件/h[88] - 基于自动称重扫描的大件自动分拣系统项目累计投入28,173,603.78元,动态秤五/六面读码系统已实现产业化[88] - 动态秤五/六面读码系统分拣准确率达到99.99%[88] - 动态秤五/六面读码系统速度由1.5m/s提升至2m/s[88] - 摆轮分拣机和单件分离系统已实现每小时6000件的效率指标[91] - 高速摆轮产品已超过5000台,单件分离系统超过1000套[91]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已完成28米超高堆垛机的单机和联调,并交付客户使用[91] - 行走双驱型超高速堆垛机速度可达240m/min[92] - 新能源防爆堆垛机已完成设计100%,新增自动灭火器、卷帘门等供应[92] - 单立柱托盘堆垛机已完成设计100%,并成功应用于三个实际项目中[92] - 双立柱转轨堆垛机已完成设计100%,待实际项目验证[92] - 料箱四向穿梭车系统已完成两台样机试制,运行性能满足要求[92] - 料箱四向穿梭车已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处于试运行验收阶段[92] - FDT2016双起升托盘搬运AGV技术研发针对常规AGV搬运效率低、续航时间短等问题[92]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FC1530平衡重式叉车AGV技术研发已完成机械结构设计,样机正在加工中[93]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FDT2016双起升托盘搬运AGV技术研发已完成机械结构设计,样机正在加工中[93]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叉车式AGV通用导航控制器系统软硬件架构已确定,并已搭建完成核心软件系统框架[93]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一种托盘式四向穿梭车的研发已完成,达到批量稳定生产目标,并已在项目中使用[94]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一种机械式四向托盘穿梭车的研发已完成,140四向托盘穿梭车第一代样机已经投产[95]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面向多场合、多机型应用的货叉迭代升级研发已完成,单伸、双伸货叉已在实际项目中应用[95]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面向果蔬行业自动化立库设备研发已完成单伸、双伸堆垛机的研发设计以及AGV对接式输送线的设计[95]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输送设备迭代升级研发已完成,包括顶升移载机、料箱穿梭车提升机、连续式料箱提升机等[94]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一种托盘式超薄四向穿梭车的研发已完成,124超薄四向穿梭车第一代已进入稳定性耐久测试阶段[95]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中的叉车式AGV通用导航控制器集导航、运动控制、功能安全于一体,已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叉车AGV[94]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已完成托盘式四向穿梭车的研发,满足国内外四向托盘穿梭车立库系统应用需求[97] - 智能仓储研发项目已完成机械式四向托盘穿梭车的研发,适用于医疗、果蔬、冷链等特殊场合[99] - 自动分离排序系统研发已完成低压伺服电滚筒单件分离版本的开发设计,满足客户使用需求[101] - 机场一车双带分拣系统研发已完成并通过民航相关认证,正在进行市场推广[102]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ES系统研发已完成现场部署,并根据需求进行新版本开发[104] - 面向农产品高端智能分拣系统研发已完成多品种水果分选线研发,实现无损输送、品质检测、动态称重和精确分拣[104] - 完成橙子翻转装箱设备研发,已有样机[105] - 完成红薯分选设备设计[105] - 完成草莓分选设备设计[105] - 完成苹果柔性装箱设备设计[105] - 基于无线通讯功能的窄带控制器在客户场地批量使用中[105] - 研发相机触发器并小批量生产中[105] - 供包台、摆轮控制器实现国产化物料替代并投入使用[105] - 研发对标因特诺50滚筒一拖一控制卡并投入使用[105] - 研发一款TM50控制器,用于对标原英特诺控制卡,采用国产芯片和自研程序[107] - 72v/750w驱动器以及机场包裹分拣机专用驱动器完成研发,目前在马来西亚项目和张家界机场项目中使用[108] - 无线供电技术已在河源申通网点和中通金华网点投入使用,用于义务邮政项目和3.5米速度交叉带项目[109] - 窄带红外驱动器小批量生产1500套,已发货500套用于中通网点项目[109] - 摆臂驱动器小批量生产1200套,用于3.5米速度交叉带下料口使用[109] - 穿梭车750W伺服驱动器正在研发中[109] - 面向民航的全自动行李分拣系统已完成研发并通过样机设备测试,达到行业先进水平[109] - 6k摆轮电柜标准化研发已完成外壳设计,正在进行分拣效果验证[111] - 包胶摆轮结构标准化优化研发已完成电滚筒接口和子驱的转型,便于安装[111] - 包胶摩擦轮单元支架稳定性优化研发已完成,达到稳定成果[111] - 客户自动供包包胶项目已进行针对性研发,解决易磨损和频繁更换的难题[111] - 光电支架开模已完成,安装位置优化,缩短摆轮维护时间[11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50人增加到594人,增加了244人,研发人员占比从27.87%提升至38.93%[117]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9,096.75万元,平均薪酬为15.31万元[117] - 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25.76%,本科占比64.48%[117] - 公司自主研发图像型条码识别技术、视觉位置检测技术、分拣控制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少数能提供从核心软硬件到系统集成的智能物流输送分拣装备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之一[122] - 公司自主研发图像型条码识别技术、视觉位置检测技术、分拣控制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的研发投入[189] - 公司将继续加强快递分拣、智能仓储、民航机场行李分拣等系统的技术研发,并开拓智能分拣系统在机场、烟草、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193] 市场与行业分析 - 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达到829.9亿元,同比增长16.1%[62] - 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同比增长4.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59] - 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60] - 2027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920.2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3%[63] - 智能物流装备市场未来将持续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能源领域增长最快[62] - 智能物流装备技术门槛高,需具备核心软硬件能力,且对供应商制造交付能力要求高[64] - 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655GWh,同比增长100%,其中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480GWh,储能电池出货量130GWh[68] - 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68] - 到2027年,新能源行业的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可达514.9亿元[68] - 单层智能分拣系统效率可达每小时超1万件,多层智能分拣系统效率可达每小时超3万件[67] - 立体库等高密度存储系统可将存储空间拓展3倍以上[67] - 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预计至2025年将超过1,200亿元,2022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69] - 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需求同比增长16.1%,达到829.9亿元,其中快递快运领域市场规模为121.5亿元,新能源领域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约为70.0%[181] - 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达300亿件,比2022年提前18天,预计将带动智能分拣系统市场需求[182] - 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7年突破1,900亿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18.3%[183]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2022年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以智能物流装备为主体,以智能视觉和动力科技为两翼[41] - 公司计划通过丰富产品矩阵、强化生产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能力,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布局,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物流装备和智能制造企业[185] - 公司计划通过丰富产品矩阵,提升快递物流、电商等传统优势领域的渗透率,并拓展新能源、衣服鞋帽等大消费类新领域客户[186] - 公司将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覆盖业务,建立全球市场销售、运营管理及产品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国际化[187] - 公司计划优化生产能力,打造自动化精益排产体系,提升供应链综合管理效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190] - 公司将重点关注智能物流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链公司的投资机会,寻求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产业链公司的合作[191] - 公司启动了南陵二期制造基地项目,以扩充产能,并布局江西赣州中科微至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华南)基地项目[194] - 公司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包括新加坡、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泰国、德国、英国等,并计划加强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洲、美洲等海外市场渠道建设[195] - 公司计划通过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研发创新、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并招聘装备制造工人以适应产能扩张[198] 产品与技术应用 - 公司自主研制了基于8K线阵图像传感器的自适应调焦高速读码系统、基于衍射光学元件(DOE)的三维体积测量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叠件自动识别等系统[42] - 公司成功完成了对江西绿萌、荧光磁业的投资,进一步将智能分拣领域的优势拓宽至农业领域,并完成在电机上游的永磁材料行业的布局[43] - 公司提供面向输送、分拣、仓储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并通过自主研发及部分生产相机、分拣小车、动态称重、电滚筒等核心部件,实现了智能物流装备系统全产业链的布局[44] - 公司的交叉带分拣系统运用了自主研发的视觉识别装置,可实现条形码/二维码信息的高速率读取,同时对条码污损、褶皱变形、倾斜、模糊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46] - 公司的大件分拣系统由动态称重设备、3D尺寸测量仪、高精度条码识别系统和分拣摆轮等核心部件组成,具有对于中大包裹的高速传送的能力支持[46] - 公司的智能仓储系统产品包括堆垛机、穿梭车、重载机器人等仓储核心单机硬件,结合WCS、WMS等软件系统,可为客户实现仓配一体流程的全自动化[47] - 公司针对物流行业应用的开发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基于此,自主研制了基于8K线阵图像传感器的自适应调焦高速读码系统、基于衍射光学元件(DOE)的三维体积测量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叠件自动识别等系统[48]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直销模式下直接参与中通、顺丰、极兔等国内物流集团型企业的集中采购[50] - 公司产品为定制化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52] - 公司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原材料包括分拣小车、供包机、电滚筒等[55] - 公司产品为定制化产品,采购伺服电机、滑触线、通讯元器件等标准件,供应商会少量备货[55] - 公司所有
中科微至(68821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