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与发展情况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91亿元,同比增长26.91%[1] - 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5%左右[1]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市场拓展、产业并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发展[1] -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毛利率,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1] - 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拥有超过300项专利技术[1] - 公司在2022年新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新一代基因测序仪、新型分子诊断试剂等[1] - 公司在2022年完成了对Akonni Biosystems Inc.的收购,进一步拓展了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布局[1] - 公司在2022年进一步加大了在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市场拓展力度,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 - 公司拥有员工1,5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1] 财务业绩 - 2022年营业收入为4.24亿元,同比增长45.83%[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47.36万元,同比下降14.4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59.91万元,同比下降2.68%[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06.90万元,同比下降6.2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37亿元,同比增长5.41%[14] - 总资产为10.83亿元,同比增长14.29%[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3元,同比下降23.16%[1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18%,同比下降8.41个百分点[14] 公司治理 - 公司聘请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境内会计师事务所[16] - 公司聘请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为持续督导保荐机构[17] - 公司拥有高度稳定的股权架构,形成了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有效治理结构[22] - 公司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资产化管理[23]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熊慧持有1,017.64万股公司股份[147]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181,182] -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等内部控制制度[200] 技术与研发 - 公司已建立上海、武汉、长春三大研发中心,具备完整的产品研发到产业化能力[22] - 公司拥有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或经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备案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盒产品102项,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30项[32] - 公司在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和传染病等领域拥有多项国内首家获批或独家产品[32] - 公司已建成自动化实验室日承接检测量可达2万例,通过AI云平台结合相关算法可在10分钟内快速生成检测报告[29] - 公司积累了超过20万人的血液肿瘤患者数据库,组建了50人以上的生信团队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29] - 公司掌握了3项前端核心技术、6项先进的分子诊断应用技术和2项富有前瞻性储备技术[61][62][63] - 公司已取得55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6项[65] - 公司已取得69项软件著作权,2022年新申请11项并全部获得[6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血液病分子诊断的领军企业[22] - 公司已成功打造出覆盖300家三甲医院的直营式营销网络[22] - 公司与阿斯利康、默克、诺诚健华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22,23] - 公司在白血病分子诊断领域和免疫诊断领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71] - 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国内各大知名医院,受到客户一致认可[71] - 公司在白血病和淋巴瘤分子检测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46][48][51] - 公司的淋巴细胞基因重排产品具有"更早、更快、更精准"的特点,有望进一步扩大淋巴瘤疑似患者筛查人群[5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86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186亿美元,2021-203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131] -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5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243亿元,2016-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132] - 体外诊断检验体系标准化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实现检验结果的相互认可[134] - 国产替代将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主旋律,国内企业将向高端仪器等高壁垒领域发力[134] - 多元场景推动体外诊断产业向自动化、小型化、系列化、专科化方向发展[134] - 封闭式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掌握仪器与试剂双重技术的企业将占据优势[134]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以"让每一个患者都负担得起精准医疗"为使命,专注于肿瘤和传染病诊断产品及服务[135] - 公司将持续创新推动技术发展,生产高质量低价格的肿瘤检测产品,降低医疗费用支出[136] - 公司将完善中国患者数据库,运用AI大数据构建中国患者精准医疗体系[136] - 公司将通过使用医患软件平台等措施加大初诊患者的粘性,提高跟踪及存量复诊市场的占有率[137] - 公司将通过与大冢医药的密切合作,加大WT1产品在国内的医患教育,开拓该部分市场[138] - 公司将进一步推动建立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在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学术重要性认知[138] - 公司T790M试剂盒产品预计将于2023年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公司将深化同知名药厂的合作模式[138]
睿昂基因(68821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