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普云(688228) - 2023 Q2 - 季度财报
开普云开普云(SH:688228)2023-08-2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228 [1][2] - 公司中文名称为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开普云,外文名称为Ucap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缩写为UCAP[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汪敏,注册地址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中山东东升路1号汇星商业中心5栋2单元1805室,办公地址在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东莞大道428号寰宇汇金中心凯旋大厦9B座33层[17] - 董事会秘书为马文婧,证券事务代表为蔡雪君,联系电话均为0769 - 86115656,传真均为0769 - 22339904,电子信箱均为Board - of - directors@ucap.com.cn[18]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19]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在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东莞大道428号寰宇汇金中心凯旋大厦9B座33层[19] - 公司股票为A股,上市交易所及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简称开普云,代码为688228[20]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半年度 [2]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5] 报告相关声明与保证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法律责任 [5]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6]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6] 利润分配与重要事项说明 - 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7]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7] 资金与担保情况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786.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28.29万元,降幅17.86%[2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069.7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7.04万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556.99万元,较上年减少717.17万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357.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66.08万元[2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4682.16万元,较上年末减少3272.82万元[22][24] - 总资产较上年末下降5.84%[22][24] - 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较上年下降0.09元/股[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44个百分点[23][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54个百分点[23][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上年同期增加21.4个百分点[23][25]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40,883,813.68元,上年同期数为34,925,160.48元,变化幅度为17.06%[101]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8,737,864.20元[101]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49,621,677.88元,上年同期数为34,925,160.48元,变化幅度为42.08%[10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50.71%,上年同期为29.31%,变化21.4%[101]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17.61%[101]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2.08%,原因是投入研发开悟行业大模型和虚拟电厂等技术产品、研发人员增加致职工薪酬增加、本报告期有股份支付费用和资本化研发投入[10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2.08%,技术人员数量增长约24.30%,新增1项发明专利和15项软件著作权[12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86.29万元,同比减少17.86%[147]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069.79万元[147]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4962.17万元,同比增长42.0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50.71%[147] - 营业收入为97,862,905.78元,较上年同期119,145,818.32元下降17.86%[191] - 营业成本为43,230,548.95元,较上年同期61,578,730.17元下降29.80%[191] - 销售费用为23,697,292.83元,较上年同期22,510,698.35元增长5.27%[191] - 管理费用为35,129,890.74元,较上年同期22,678,767.21元增长54.90%[191] - 研发费用为40,883,813.68元,较上年同期34,925,160.48元增长17.06%[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178,223,337.24元,较上年期末315,725,563.36元下降43.55%[196]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为283,602,898.88元,较上年期末410,233,038.05元下降30.87%[196] - 存货期末金额为211,387,341.40元,较上年期末101,075,027.06元增长109.14%[196] - 报告期投资额为1,000,000元,较上年同期2,500,000元下降60%[199] 行业政策环境 - 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要基本形成一体化推进格局并取得重要进展,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30][34] - 2023年中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基本形成网络法律体系[35] - 2020 - 2022年是党政信创需求爆发期,2023 - 2027年行业信创将接力并向多行业扩散[37] - 《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国家标准于2023年5月实施[37] - 2023年《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有望正式出台[37] - 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38] - 2022年8月9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40] -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42] - 2023年7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42] 业务布局与模式 - 公司基于开普云开悟行业大模型,为多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和运营服务,形成五大业务板块综合布局[52]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产品为客户提供数智能源、数智内容、数智安全、数智政务和元宇宙的解决方案、运维服务和运营服务[60] - 公司数智能源、数智安全和元宇宙业务部分产品基于云平台提供SaaS服务模式,客户复购率高[61] - 公司各产品线可提供产品及实施服务交付模式,信创内容安全产品已上架华为云商城[62][63] - 公司控股子公司文趣星球形成元宇宙产品矩阵,通过线上运营产生用户付费或营销收入;数智能源业务虚拟电厂智慧调控平台以运营分润模式服务客户[64] - 公司为数智能源、数智内容、数智安全、数智政务产品交付后提供运维服务,客户持续服务粘性高[65] - 公司拥有独立销售体系,以直销模式向多类客户提供服务,主要通过公开招标和商务谈判获取业务[67][68] -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项目采购和固定资产购置,采购产品和服务包括软硬件和云服务、委外开发服务[6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智能源业务签单同比增长213%[55] - 数智安全业务板块在手订单同比增长6%[57] - 公司数智内容业务推出新一代“智能数字内容融合管理云平台”产品,服务多行业客户[56] - 报告期内数智能源板块子公司天易数聚新增签约额5982.32万元,同比增长213%[152] - 报告期内数智内容业务实现收入3366.35万元[156] - 报告期内数智安全业务实现收入5031.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57] - 上半年数智安全业务增长率为8%,签约同比增长31%[191] 技术研发成果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功研发开悟行业大模型,通过自有人工智能算力支撑其训练和研发[54] - 公司通过“开悟行业大模型伙伴计划”,与合作伙伴推进大模型在多领域应用[54] - 公司成功推进研发虚拟电厂智慧调控平台产品,首个案例已完成协议签署[55] - 公司与多个战略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围绕虚拟电厂及相关业务推进落地[55] - 公司通过虚拟电厂智慧调控平台产品研发和推广,进入新能源数字化领域市场[55]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与推理增强技术、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等新核心技术[70] - 虚拟电厂智慧调控技术首次取得时间为2019年[71] - 基于大数据敏捷开发、智能算法及安全管控底座技术首次取得时间为2017年[72] - 大数据采集、治理、监控、分类、展示技术中部分技术首次取得时间为2017年[72] - 大规模多形态高性能采集技术部分技术首次取得时间为2012年[72] - 虚拟电厂智慧调控技术中分布式储能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产品应用该技术[71] - 基于大数据敏捷开发、智能算法及安全管控底座技术应用于互联网内数据识别及认证等产品[72] - 大数据采集、治理、监控、分类、展示技术应用于海量数据实时动态采集、管控等产品[72] - 大规模多形态高性能采集技术应用于大数据服务平台的云监测、内容安全、云搜索等产品[72] - 公司拥有多种自主研发技术,如基于平衡语料库的文本智能分析技术等[73] - 公司有多个年份的技术研发成果,如2005年有基于版式智能文档的数据交换技术等[75] - 公司有大数据服务平台的云监测、内容安全等产品[73] - 公司有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的统一信息资源库等产品[73] - 公司有开普云智能语义检索机器人V2.0等智能语义分析与检索产品[76] - 领域基础模型自监督训练利用百亿级以上领域数据[79] - 领域微调模型监督训练使用万级领域指令微调模型[80] - 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技术以百亿级参数基础模型架构为基础[81] - 海量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PB级数据秒级处理效率[88] - 图数据库支持对超10亿条记录大数据表的检查[88] - 单机半小时内完成3000万个节点、10亿条边大图的加载[88] - 单机1秒内完成3000万个节点、10亿条边大图k - NN两步域查询[89] - 开普云自研行业大模型训练平台按四步骤开展模型训练[78] - 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生成开悟行业大模型并在多方面应用[81] - 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实现多模态内容智能化生成[8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专利2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2个[100]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专利1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5项[100]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6个,获得数1个;软件著作权申请数15个,获得数15个;合计申请数21个,获得数16个[100] - 开悟大模型训练采用精选采样的4.7TB高质量数据,进一步利用493GB优先训练数据持续预训练[127] - 公司对千万级开源指令微调及政务、法律类问答数据筛选后,优选187万条指令数据对开悟大模型进行监督微调[127] - 公司掌握包括行业大模型训练平台技术、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与推理增强技术等18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125] - 开悟大模型基于百亿级参数的基础模型架构,开展全参数训练,形成专业领域能力优于通用大模型的成果[125] - 公司建立严谨有效的技术研发管理规范和流程体系,通过CMMI5等系列认证[125] - 公司子公司北京开普通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125] - 公司开悟大模型入选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3大模型和AIGC产业图谱》[125] - 公司以模型观察员身份入选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第二批成员单位[125] - 开悟大模型平台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可灵活接入各类基础模型并提供多种服务形态[130] - 公司存储数据规模达1.3PB,覆盖多领域,来源多渠道,类型为多模态[137] - 公司积累超500万覆盖涉政、涉黄等的中心词库,有亿级变种词纠错能力[141] - 公司自主研发统一的数据智能平台,采用“大中台 + 小前台”架构,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140] - 公司打造全生命周期内容安全生态治理体系,在词库、算法、产品层面有优势[141][142] - 公司数智能源业务推进虚拟电厂和开悟能源行业大模型研发,建立“虚拟电厂调控技术研究中心”[148] - 2023年6月光功率、负荷超短期预测准确率≥90%,调峰模型调度偏差≤中标调峰电量±3%,实时优化决策时间<10s,稳态控制偏差≤额定功率±3%[150] - 2023年8月首个虚拟电厂智慧调控平台案例“郎溪虚拟电厂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完成合作协议签署[151] -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开悟大模型训练平台,投入研发开悟能源行业大模型和开悟政务领域专用大模型[151][161] - 公司基于开悟行业大模型发布“幻影”数字人AIGC服务平台等,实现多领域元宇宙解决方案[163] - 公司AI数字人能力平台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人产品评测[165] - 公司与太初(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国产软硬件一体化大模型产品[172] - 公司与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提供国产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与服务[172] - 公司数智内容业务推出的“智能数字内容融合管理云平台”适配国产信创厂商基础软硬件环境[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