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与业绩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951,596,645.17元,同比增长31.1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40,962.48元,同比增长34.5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594,455.88元,同比增长76.59%[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158,090.78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00,507,431.82元,同比增长456.05%[24] - 2022年末总资产为3,168,319,685.43元,同比增长178.17%[2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951,596,645.17元,同比增长31.1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40,962.48元,同比增长34.52%[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594,455.88元,同比增长76.59%[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00,507,431.82元,较报告期初增加456.05%[26] - 总资产为3,168,319,685.43元,较报告期初增加178.17%[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股,同比增长18.42%[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增长60.00%[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43%,同比减少8.63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41%,同比减少0.85个百分点[25]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34,663,216.69元[28]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51,596,645.17元,同比增长31.11%[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40,962.48元,同比增长34.52%[3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594,455.88元,同比增长76.59%[39]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951,596,645.17元,同比增长31.11%[1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40,962.48元,同比增长34.52%[107] - 应收账款为339,768,489.63元,占总资产的10.72%,其中97.97%账龄在一年以内[103] - 存货为466,262,127.97元,占总资产的14.72%,较2021年末增加101.34%[103] - 公司高温合金营业收入为474,012,879.62元,同比增长54.72%[115] - 航空航天行业营业收入为296,852,261.50元,同比增长130.42%[114] - 公司研发费用为61,007,642.30元,同比增长15.83%[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158,090.78元,主要由于高温合金产销量大幅增长导致经营性应收项目和存货增加[111]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5,285,148.61元,同比增长1,113.57%,主要由于首发获得募集资金增加[111] - 公司取得的政府补助为42,065,633.52元,具有不可持续性[103] - 高温合金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6.12%,合金管材销售毛利率减少3.63%,主要因主要元素料市场价格波动[116] - 镍基耐蚀合金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6.18%,因公司调整产品结构,由代加工为主转为自主生产销售为主[116] - 境内营业收入838,704,121.32元,同比增长33.47%,主要因高温合金销售规模增长及变形高温合金销售放量[116] - 境外营业收入50,666,730.23元,同比减少29.22%,主要因国际环境影响导致出口订单减少[116] - 高温合金生产量同比增长47.28%,销售量同比增长48.45%,库存量同比增长307.51%,主要因销售订单增加[118] - 镍基耐蚀合金生产量同比减少33.90%,销售量同比增长36.61%,库存量同比减少37.15%,因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并加快存货周转率[119] - 航空航天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66.42%,主要因变形高温合金和铸造高温合金销售订单增加及主要元素料价格波动[124] - 油气化工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15.28%,主要因变形高温合金和铸造高温合金销售订单增加及主要元素料价格波动[12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51,561,335.0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6.44%,其中高温合金客户占主要部分[126][12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558,281,753.3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0.66%,无关联方采购[129]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16,897,074.11元,同比增长9.02%,主要由于销售人工成本和业务费用增加[131] - 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为33,514,899.71元,同比增长17.11%,主要由于办公设施折旧费和管理人工成本增加[131]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850,618.28元,同比下降91.20%,主要由于募集资金到位导致存款利息增加[131] - 公司2022年货币资金为916,349,145.54元,同比增长924.90%,主要由于募集资金到位[134] - 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为339,768,489.63元,同比增长101.48%,主要由于高温合金销售收入增加[135] - 公司2022年存货为466,262,127.97元,同比增长101.34%,主要由于高温合金业务增加及有色金属价格上涨[135]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5,285,148.61元,同比增长1,113.57%,主要由于首发募集资金增加[134] - 公司2022年向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00,000.00元,同比增长100.00%[143] - 公司2022年短期借款为30,031,166.67元,同比下降90.14%,主要由于归还银行贷款[135] - 公司2022年应付票据为57,089,347.38元,同比增长88.91%,主要由于票据信用证业务增加[135] - 江苏隆达总资产为24.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8.07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5.9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8187.29万元人民币[146] - 无锡诚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040.18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700.62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2.4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52.18万元人民币[146] - 江苏隆翔特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为60%[146]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含税),总股本为246,857,143股,共计拟派发88,868,571.48元(含税)[192] - 2022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94.10%[197]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41%,同比减少0.85个百分点[25] - 高温合金总产能达到6000吨,其中铸造高温合金及镍基耐蚀合金产能为3000吨,变形高温合金产能为3000吨[39] - 变形高温合金生产线总产能预计2023年初增加至5000吨[39] - 公司与法国赛峰签订十年长单,稳固国际市场[40] - 铸造合金多个牌号产品已完成发动机装机考核认证并批量供货[40] - 变形合金共6个牌号产品预计2023年完成装机考核并开始批量供货[40]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6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发表论文7篇[42]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42] - 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上的用量超过50%,主要用于燃烧室、涡轮盘、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51] - 我国航空市场预计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53] - 国内C919大飞机项目正在推进国产发动机替代计划(长江-1000发动机)[53] - 燃气轮机核心部件如燃烧室、燃气透平主要使用高温合金制造[53] - 我国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配置率约为50%,预计将持续提高[55] - 我国高铁里程预计到2035年达到7万公里,是2019年末的2倍[59] - 铜及铜合金在军用和商用船上的用量可占到舰船自重的2%-3%[58] - 石油化工行业对铜换热管的需求将随着石油消费量的稳步增长而增加[59] - 高温合金在核电领域主要应用于核岛内,工作温度需承受600-800℃[55] - 高温合金在航天领域可用于涡轮泵、燃烧室等部件,十四五规划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55] - 公司牵头承担了2项与高温合金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和"大型飞机材料研制与应用研究项目"[60] - 公司牵头承担了1项与高温合金相关的国家重大项目,项目类型为"工业强基工程"[60] - 公司变形高温合金三联工艺路线已贯通投产,该路线为国际公认的生产航空转动件用大规格变形高温合金棒材的路线[61] - 公司构建了高温合金技术研究院,设立了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发平台获评江苏省高温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温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高温合金联合创新中心[61] - 公司开发了高铁贯通地线用铜合金无缝盘管和大型舰船用高强耐蚀铜合金无缝管新产品,并先后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62] - 公司实现了等轴、定向和单晶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超高纯真空冶炼技术、均质化稳定性冶炼技术以及化学成分超低含量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突破[65] - 公司掌握了先进的"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真空自耗"三联熔炼工艺,实现了真空感应熔炼技术、稳定化重熔技术、多阶段均匀化处理技术和高频高速细晶锻造技术的突破[68] - 公司GH4169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作为变形高温合金技术水平的代表、两机领域用量最大的产品[68] - 公司通过稳定化重熔技术,确保[S]等有害元素及非金属夹杂的深度去除,并获得致密电极[69] - 公司通过高频高速细晶锻造技术,实现直径100400mm规格的变形高温合金棒材68级晶粒度的均匀化控制[69] - 公司通过真空熔炼等技术,实现镍基合金管抗拉强度≥360MPa、屈服强度≥80MPa、延伸率≥40%[71] - 公司通过镍基耐蚀合金管材生产工艺,实现[O]、[N]、[S]总含量≤50ppm,偏心控制精度提升至"壁厚的±3%"以内[71]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60项,其中发明专利127项,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73]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为61,007,642.30元,同比增长15.83%[76]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41%,同比减少0.85个百分点[76] - 公司在航空级高品质变形高温合金研制项目中,累计投入1,121.39万元,达到国际主流制备商指标要求[79] - 公司在低O低N低S铸造高温合金研制及应用项目中,累计投入1,552.61万元,达到国内主流用户要求[79] - 公司在多牌号变形高温合金棒材开发及应用项目中,累计投入1,336.98万元,材料性能满足通用标准[79] - 公司已完成第一批Φ550mm大规格难变形GH4738合金棒材的锻造,并完成了第二批含60%返回料的Φ690mm自耗锭的熔炼[80] - 公司已完成GH4720Li合金三联冶炼技术优化,并通过敏拔+径锻联合开坯工艺制备了Φ150mm均匀细晶棒材[80] - 公司已完成2炉批返回料VIM制备技术研究,重熔后GH4169合金主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晶粒度等技术指标达到全新料水平[80] - 公司已完成3炉批返回料VIM制备,并开发了大锭型变形高温合金三联熔炼技术,优化了细晶锻造及均匀化退火工艺[80] - 公司完成了GH4169合金三种痕量元素含量梯度及GH4738、FGH95、FGH96合金一种痕量元素含量的标准样品制备[82] - 公司完成了高纯净度K452、MarM247 CC(UGTC48)合金的制备工艺研究,合金纯净度水平、力学性能等满足技术指标要求[82] - 公司已完成空调与制冷装备的工艺研发及工艺验证,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5人,占总人数的12.06%,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336.38万元,平均薪酬为17.82万元[89] - 公司主导起草了国家标准GB/T26024-2021《空调与制冷系统阀件用铜及铜合金管》,产品已批量生产[84] - 航空发动机用关键管材研发完成新牌号N06625镍基航空管交付,拓展了管材应用领域[84] - 石油化工用哈氏合金C276高耐蚀性管材开发完成,酸洗溶液及酸洗工艺研究取得进展,产品满足国际主流标准[84] - 长寿命卧式挤压机用高温合金内衬研发完成,目标产品力学性能满足优质Incol718合金棒材要求[84] - 镍基小口径管材减量化工艺研究完成,小口径镍基合金薄壁管材成本降低5%[84] - 工频炉铜镍合金硫含量控制技术研发完成,采用新型脱硫剂,降低熔炼过程中铜镍合金的硫含量[85] - 低流速下大换热效率蒸发器管研发完成,总传热系数达到9800W/m²·K以上[85] - 特种舰船用B10合金管材研发完成,建立了一整套特种舰船材料用合金管材的研究体系[85] - 低成本节能环保的工艺开发完成,目标产品炉渣由50kg/炉减少到34.5kg/炉以下[85] - 公司掌握了先进的"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真空自耗"三联熔炼工艺,具备航空转动件用变形高温合金大锭型、超高纯、低偏析、高稳定的工程化生产能力[91] - 公司实现了等轴、定向和单晶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超高纯真空冶炼技术、均质化稳定性冶炼技术以及化学成分超低含量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突破[90] - 公司检测实验室已通过CNAS和NADCAP认证,痕量杂质元素测量不确定度达到0.1ppm级[94] - 公司高温合金产品已进入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Safran、柯林斯宇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体系[95] - 公司已取得ISO 9001、IATF16949、ISO 14001、ISO 45001等多项国际认证[97]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普遍拥有10年以上高温合金或合金管材研发或一线生产管理经验[98] - 公司定制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真空感应熔炼炉、真空自耗熔炼炉、保护气氛电渣重熔炉等设备[99] - 公司部分高温合金产品用于军用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部件,十数个高温合金牌号尚在验证中[102] -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镍、铜、钴等金属材料,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102] - 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人才的投入,组织形成满足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梯队,厚植高端技术专业人才储备[188] - 公司培训方式包括内外训相结合,培训对象涵盖中高层管理人员、销售序列人员、技术序列员工等[189] - 公司建立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薪酬政策,实行岗位薪酬与绩效和能力素质挂钩的薪酬体系[187] 股东与分红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含税),总股本为246,857,143股,共计拟派发88,868,571.48元(含税)[5]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由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2022年共召开了四次股东大会,相关议案全部审议通过,会议决议合法有效[161] - 公司董事长浦益龙2022年持股88,375,869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69.09万元[164] - 公司董事浦燕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48.05万元[164] - 公司董事钱建国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50.65万元[164] - 公司独立董事干勇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16.00万元[166] - 公司监事会主席刘钢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39.64万元[166] - 公司副总经理王师最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120.67万元[166] - 公司副总经理马列东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47.55万元[167] - 公司副总经理顾振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47.11万元[167] - 公司董事会秘书目斌2022年持股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35.22万元[167] - 公司董事长浦益龙自2004年9月起担任执行董事/董事长、总经理[168] - 公司财务总监浦翡自2018年8月起担任财务总监[168] - 公司董事钱建国自2004年起历任副总经理、合金管事业部总经理等职[168] - 公司董事卡滕峰自2018年
隆达股份(68823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