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春立医疗(68823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春立医疗春立医疗(SH:688236)2022-03-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春立医疗[23]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代码688236;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码1858[27]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通州区通州经济开发区南区鑫觅西二路10号[23] - 公司网址为www.clzd.com,电子信箱为ir@clzd.com[2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www.hkex.com.hk[2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北京市通州区通州经济开发区南区鑫觅西二路10号[24]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邮箱为shichunsheng@clzd.com[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2,236.07万元,年末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32,298.95万元[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84,280,000股[4]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人民币1.30元现金股利(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4,995.64万元(含税)[4] - 现金红利占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50%[4] - 2021年度公司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4] - 公司2021年度实施现金分红比例低于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0%[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10,813.95万元,同比增长18.18%,主要因关节假体产品收入增长[28][3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236.07万元,同比增长13.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769.30万元,同比增长11.22%,因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带动[28][3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78.58万元,同比降低36.79%,因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28][30]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6,907.7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28.71%;总资产为299,965.7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4.55%,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和净利润增加[28][30]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93元、稀释每股收益0.93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89元,同比分别增长13.41%、13.41%、11.25%,因净利润增长[30]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98%,较2020年减少4.12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80%,较2020年减少4.59个百分点[30]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6%,较2020年增加1.72个百分点[30] - 2021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高于其他季度,因春节假期、手术季节和气候影响[33] - 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89,003.73元,2019年为 - 123,483.10元[34] - 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399,151.30元,2019年为3,253,883.17元[34] - 2021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23,902.18元,所得税影响额为2,588,425.46元,非经营性损益合计为14,667,744.31元[37] - 2021年非经营性损益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原因是收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批重点企业“通八条”政策奖励增加[3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813.95万元,同比增长18.18%[11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236.07万元,同比增长13.76%[11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769.30万元,同比增长11.22%[117]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1.08亿元,同比增长18.18%,主要因关节假体产品收入增长[118] - 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2.54亿元,同比下降1.30%,因量产降本、外协成本减少和原材料自产[118] - 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3.42亿元,同比增长41.92%,因两票制配送收入增加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大[118]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1.05亿元,同比增长44.41%,因重视研发和新管线产品研发投入增加[118]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5亿元,同比降低36.79%,因研发和市场推广支出增加[118] - 医疗器械产品直接材料本期金额18,569.02万元,占比73.22%,较上年同期变动1.74%[13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6,581.7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3.99%,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13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436.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9.49%,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13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1,736,493,995.38元,占总资产57.89%,较上期期末变动151.62%[141]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400,193,012.58元,占总资产13.34%,较上期期末变动80.85%[141]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281,558,992.24元,占总资产9.39%,较上期期末变动411.30%[141]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142,415,529.82元,占总资产4.75%,较上期期末变动57.73%[141] -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期末数46,267,095.42元,占总资产1.54%,较上期期末变动49.73%[141] - 其他应付款本期期末数75,055,164.38元,占总资产2.50%,较上期期末变动27.03%[143] - 其他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75,818,491.35元,占总资产2.53%,较上期期末变动40.74%[1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医疗器械制造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18.10%,成本2.54亿元,同比下降1.27%,毛利率上升[121][124] - 2021年关节类假体产品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14.21%,脊柱类产品收入6809.98万元,同比增长145.59%[121][124] - 2021年内销业务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18.93%,主营业务成本降低1.84%[121][125] - 2021年标准关节假体产品 - 髋销售量545,639件,同比增长12.80%,库存量下降11.56%[126] - 2021年脊柱类植入产品销售量308,332件,同比增长191.71%,库存量下降32.68%[126] 公司业务相关信息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骨科医疗器械厂商,主营业务是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41] - 公司主要产品为关节假体产品及脊柱类植入产品,关节假体涵盖肩、肘、髋及膝四大人体关节,脊柱类为脊柱内固定系统全系列产品组合[41] - 公司主要采购内容包括原材料、能源动力和外协加工服务[42] - 成品及原材料采购流程主要以招标方式进行,需筛选3家或3家以上有资质单位或供应商邀标[43] - 供应商入选按公司招标制度执行,合格供应商纳入《合格供方名单》并经公司管理层批准生效[44] - 公司在合同约定质量赔偿事项并签《质量协议》,与供应商常态化沟通质量问题[44] - 公司对主要供应商定期现场考察或临时抽检,保证供货质量[44] - 公司每月与供应商对账,按合同约定付款时间结算,长期合作且有采购量的供应商有赊销额度[46] - 公司生产模式有单元化、多产品批量化、定制化三种,部分环节引入自动化设备,还将部分工序委托外协厂商[47]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模式以传统经销模式为主,两票制经销模式和配送商模式收入逐年提升[47] - 传统经销模式下经销商协议期通常为一年,每年续签,回款按赊销账期和额度考核[49,50] - 公司直销客户终端主要为各大医院,在北京等地开展高端产品直销[52] - 2019年8月公司与Syntellix Asia PTE. LTD.订立合作和分销协议,合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正式执行[52] - 公司研发工作按ISO13485、ISO9001/GB/T 19001等质量标准审查原则管理[52] - 研发流程包括项目论证与立项、计划与评审、设计开发与控制、验证评审与注册检验、临床评价与研究、提报与注册申请[53,56,57,58,59] - 单元化生产管理模式用于品种多、中小批量产品,可缩短加工和换产时间[47] - 多产品批量化生产模式用于品种少、产量大产品,生产周期较短[47] - 定制化生产模式以模块化设计、零部件标准化为基础,可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效率[47] 行业市场信息 - 预计2024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607亿元,2019 - 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51%[60] - 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中,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细分市场合计占85.80%,其中创伤类占29.80%,脊柱类占28.23%,关节类占27.77%[60] - 预计2024年我国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87亿元,2019 - 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87%[60] - 预计2024年我国脊柱类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71亿元,2019 - 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2%[63] - 预计2024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70亿元,2019 - 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15%[64] - 截至2018年11月底,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仅为1997家,与2013年底2676家相比,家数下降25.37%[66] - 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整体市场前五大公司分别为强生、美敦力、捷迈、史赛克及威高骨科,市场份额分别为17.24%、9.70%、5.97%、5.19%及4.61%,合计为42.71%[68] - 2017 - 2019年中国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外资企业份额分别为67.88%、66.71%、65.06%,本土企业份额分别为32.12%、33.29%、34.94%[72] - 2019年春立医疗占领我国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8.96%的份额,本土企业中排第二,全行业排第四[72] 公司研发相关信息 - 公司引入EBM、MJF、送粉金属等多种3D打印设备[73] - 2020年8月公司担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3D打印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73] - 公司牵头的“多孔钽骨修复材料及植入性产品开发与临床应用”项目获批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75] - “钽技术系列产品研发项目”已取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75] - “齿科系列产品研发项目”处于设计送检阶段[75] -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系列产品研发”项目正处于设计阶段[75] - 公司陶瓷内衬与臼杯锁合结构直线度和圆度加工精度控制在0.007mm[76] - 个性化生物型股骨假体含127°和133°两种颈干角,每种颈干角分两种偏心距,间隔0.5mm为一个规格,共4个型号、100种规格[76] - 髋关节翻修假体填充物多孔结构孔径可达500±200μm,骨小梁多孔结构丝径可达500±200μm,孔隙率50 - 80%[79] - CR型后倾3°平台垫的垫片自带3度后倾角[80] - CR深盘型台垫采用0°后倾角、垫片后唇提高设计[80] - 全向大角度螺钉技术使椎弓根螺钉获得单侧50度的摆动角,方便连接棒植入[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于中国持有49项用于生产医疗器械的注册证和备案凭证,其中Ⅲ类16项、II类4项、I类29项[86]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90个、新增获得数15个、累计获得数31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137个、新增获得数153个、累计获得数245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2个、新增获得数0个、累计获得数1个;软件著作权申请数5个、新增获得数5个、累计获得数6个;合计申请数234个、新增获得数173个、累计获得数283个[86]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04,843,140.53元,上年度72,602,836.55元,变化幅度44.41%;研发投入合计104,843,140.53元,上年度72,602,836.55元,变化幅度44.41%;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9.46%,上年度7.74%,增加1.72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均为0.00% [87]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加主要因公司重视研发、加大新管线产品研发[88] - 髋关节系列产品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8,14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425.1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6,109.14万元[91] - 膝关节系列产品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6,64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449.6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5,439.56万元[91] - 钽技术系列产品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94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405.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