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铂力特(688333) - 2020 Q4 - 年度财报
铂力特铂力特(SH:688333)2021-04-30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4.12亿元,较2019年增长28.10%[18][20][21]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70.23万元,较2019年增长16.74%[18][21]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63.77万元,较2019年增长25.04%[18][21]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07.40万元,较2019年增长107.25%[18][21]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62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8.63%[18][21] - 2020年末总资产16.79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3.45%[18][21]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1.08元/股,较2019年下降0.92%[19][21]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76元/股,较2019年增长7.04%[20][21]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1%,较2019年减少3.07个百分点[20][22] - 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55%,较2019年增加3.49个百分点[20][22] - 2020年度公司营业收入41216.81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8.10%;营业利润8315.25万元,较上年度增长35.15%;营业毛利率约52.72%,较上年增加2.45个百分点[81]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412,168,053.8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0%;营业成本194,875,152.26元,增长21.78%;销售费用25,716,827.44元,增长23.97%;管理费用53,512,945.38元,增长48.37%;研发费用68,230,484.11元,增长62.32%;财务费用3,949,110.56元,增长750.10%[90] - 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074,013.61元,较上年增长107.2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427,889.59元,上年为 -491,935,152.33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0,604,098.08元,上年为577,019,148.92元[90] - 2020年公司总营业收入4.12亿元,较上年增长21.78%,各地区中,华中、华南地区增长显著,分别为135.11%、339.79%[93][94] - 销售费用2571.68万元,增长23.97%;管理费用5351.29万元,增长48.37%;研发费用6823.05万元,增长62.32%;财务费用394.91万元,增长750.10%[104][1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07.40万元,增长107.25%[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42.79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060.41万元[10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42.79万元,增长51536.30万元[10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060.41万元,减少63762.32万元[107] - 货币资金期末数241344727.60元,占总资产比例14.38%,较上期增长30.16%[107] - 应收票据期末数65843325.97元,占总资产比例3.92%,较上期增长273.16%[107] - 存货期末数195312620.04元,占总资产比例11.63%,较上期增长84.49%[107] - 在建工程期末数260587821.03元,占总资产比例15.52%,较上期增长749.53%[108] - 长期应付款期末数145745240.94元,占总资产比例8.68%,较上期增长89.22%[109] - 未分配利润期末数207554600.20元,占总资产比例12.36%,较上期增长51.71%[109] - 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达127.58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7.5%,低于2019年21.2%的增长率[113] - 2020年3D打印服务市场规模约为74.54亿美元,占整个3D打印行业规模的58.4%[1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3D打印定制化产品营业收入21204.90万元,增长3788.69万元,增幅21.75%[81] - 2020年3D打印设备及配件(自研)营业收入15105.10万元,增长7185.69万元,增幅90.74%[81] - 2020年代理销售设备及配件营业收入3370.59万元,下降1615.11万元,降幅32.39%[81] - 航空航天行业营业收入216,774,970.76元,同比增长7.31%,营业成本86,931,039.92元,同比 -1.63%,毛利率59.90%,增加3.65个百分点[91] - 工业机械行业营业收入115,148,826.30元,同比增长81.04%,营业成本72,226,959.48元,同比增长73.70%,毛利率37.28%,增加2.65个百分点[91] - 3D打印设备及配件(自研)营业收入151,051,018.69元,同比增长90.74%,营业成本74,590,310.37元,同比增长84.78%,毛利率50.62%,增加1.59个百分点[92]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营业收入212,049,027.03元,同比增长21.75%,营业成本85,432,656.62元,同比增长19.77%,毛利率59.71%,增加0.67个百分点[92]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133,305,129.43元,同比增长9.63%,营业成本60,753,762.90元,同比增长3.75%,毛利率54.43%,增加2.58个百分点[92]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89,030,870.51元,同比增长14.05%,营业成本63,172,242.41元,同比增长51.92%,毛利率29.04%,减少17.69个百分点[92]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44,905,965.88元,同比增长43.22%,营业成本14,114,606.72元,同比增长26.22%,毛利率68.57%,增加4.23个百分点[92] - 航空航天领域为主要营收来源,占比52.60%,工业机械及科研院所领域营收分别增长81.04%、69.17%[93] - 自研类产品中,3D打印定制化产品、3D打印设备及配件(自研)、3D打印原材料营收分别为2.12亿元、1.51亿元、0.13亿元,增长21.75%、90.74%、34.33%[94] - 自研3D打印设备生产量153台(套)、销售量81台(套),较上年增长206.00%、131.43%[95][96] - 3D打印设备及配件(自研)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增长86.37%、32.52%、81.55%;3D打印定制化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分别增长51.40%、21.61%,直接人工下降20.84%[9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6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9.72%,关联方销售额为0[9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9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0.10%,关联方采购额为0[102] 公司业务与技术情况 - 公司是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27] - 公司自主研发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激光立体成形等金属3D打印设备[28][30] - 公司开发10余种专用粉末材料,解决传统牌号材料问题[36] - 公司提供工艺咨询、设计优化等金属3D打印技术服务[38] - 公司拥有员工7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26.88%,拥有增材制造装备150余台,相关分析检测装备50余台[46] - 2020年公司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申请专利327项,拥有授权专利153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46] - 公司自主研发并生产了十余个型号的增材制造装备,部分核心关键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7] - 公司已完成3条增材制造专用高品质金属粉末生产线建立,设备正常运行[48] - 公司成功开发多种高品质钛合金球形粉末材料,自主研发专用粉末材料10余种[48] - 公司与德国EOS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报告期内代理销售部分EOS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并提供相关维护服务[39] - 公司围绕金属增材制造产业链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提供全套解决方案[40] - 公司产品及方案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领域的零部件制造及相关装备、服务[41]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化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多个研发平台[46] - 公司自主研发的部分产品获得陕西省“工业精品”“首台套”荣誉,部分装备获国际设计大奖[46][47][48] - 公司可成形材料60余种,定制化金属增材制造产品涵盖多个种类[49] - 2020年6月,公司与陕西增材制造研究院合作项目获科技部重点专项滚动支持[49] - 公司开展2个型号大尺寸成形装备研制,BLT - S600已对外发售,BLT - S800实际运行超1000小时[51] - 公司突破高强铝合金成形工艺技术,性能高于500MPa,成形精度达0.2mm/100mm[51] - 公司开发高强高韧钛合金激光立体成行及修复技术,修复强度不低于新件90%[53] - 公司通过2017年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项目验收,建成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化工厂[53] - 公司主要开展激光选区熔化、激光立体成形技术以及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研究[50] - 增材制造工艺各技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如SLM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及后处理全套技术有发明专利30项[57] - 增材制造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等[58] - 快速增材修复全套技术开发了激光选区熔化自动嫁接修复技术等[57] 公司研发情况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68,230,484.11元,上年度为42,034,265.70元,变化幅度62.32%[64] - 研发投入合计68,230,484.11元,上年度为42,034,265.70元,变化幅度62.32%[6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16.55%,上年度为13.06%,增加3.49个百分点[64]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6,823.05万元,相比上年增长2,619.62万元,主要因研发人员及薪酬和研发活动支出增长[65] - 2020年公司SLM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申请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专利总数为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55] - 2020年公司LSF激光立体成形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在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专利总数为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55] - 2020年公司电弧增材制造装备在申请发明专利6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专利总数为实用新型专利3项[55] - 专利申请与获得情况:发明专利申请19个,本年新增获得9个,累计获得51个[63] - 2020年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89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25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7282万元[73] - 800mm大尺寸SLM设备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本期投入500万元,累计投入1530万元,已达到项目目标[67] - 大型金属结构电弧增材制造设备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550万元,累计投入1270万元,已达到项目目标[67] - 等离子(PAW)增材制造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270万元,累计投入570万元,已达到项目目标[67] - 堆内构件整体式反射层结构样件试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20万元,本期投入35万元,累计投入220万元,实现项目预期结果[69] - 新型钛合金球形粉末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30万元,本期投入200万元,累计投入372万元,专用设备研发升级完成[69] - 大尺寸激光选区熔化设备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本期投入650万元,累计投入2000万元,已达到项目目标[69] - 高导热高/反射材料工艺参数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150万元,累计投入250万元,制件致密度高于99% [71] - 易裂材料工艺参数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200万元,累计投入300万元,试制产品消除多个内部微裂纹[71] - 增材设备国产化元器件验证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本期投入500万元,累计投入500万元,已完成部分元器件国产化选型及测试验证[73] - 2020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9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6.88%,上期分别为154人、27.65%[74] - 2020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957.78万元,平均薪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