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淼科技(688350) - 2021 Q2 - 季度财报
富淼科技富淼科技(SH:688350)2021-08-10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0] - 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 - 公司子公司包括苏州富淼膜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博亿化工有限公司等[10] - 公司中文简称为富淼科技,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代码为688350[15][18] 报告审计与保证情况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负责人熊益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邢燕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丽花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情况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2021年半年度拟定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104] 公司治理重要事项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6]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667,460,031.8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0%[2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09,220.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0%[2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974,432.9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19%[2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185,810.7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05%[2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49,141,133.6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06%[2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95,181,381.1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37%[2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53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15.87%[2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1%,较上年同期减少1.40个百分点[2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53%,较上年同期增加0.02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09,220.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0% [23] - 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974,432.9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9% [23] -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185,810.7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05% [23] -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49,141,133.6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06% [23]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695,181,381.1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37% [24]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162,894.45元 [2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264,210.77元 [2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085,487.68元 [27]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2,113,710.96元 [2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134,787.51元 [2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746亿元,同比增加29.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10.92万元,同比增加7.90%[71] - 营业收入为667,460,031.8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0%,主要因加强市场开拓,水溶性高分子销量增长22.30%[92] - 营业成本为526,450,504.3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54%,系收入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92] - 销售费用为23,339,045.4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85%,因执行新收入准则及增加营销费用[92] - 营业外收入为9,115,441.0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2.77%,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94]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263,640,651.89元,占总资产比例15.55%,较上年期末增长136.02%,系首发募集资金到账[9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96,140,082.19元,占总资产比例11.57%,较上年期末增长546.26%,系购买保本型理财[95] - 南通博亿化工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120.20万元,苏州富淼膜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 - 1,079.87万元[99] - 苏州聚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2.13万元,苏州金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9.16万元[99] - 盐城富淼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 - 1.04万元,盐城市大丰区丰阳水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56万元[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为165,790,273.97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3,191,198.64元[97] 公司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规模化功能性单体生产商,DMDAAC产品品质和产销量市场领先[34] - 公司在制浆造纸领域有较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污泥处理产品技术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水处理膜市场开拓推进[34] - 2020 - 2021年公司高效能MBR拿下台湾市场大额订单并在国内多个项目推广[34] - 公司定位于服务水基工业领域,从事功能性单体、水溶性高分子、水处理膜及膜应用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能源外供[41] - 水溶性高分子和水处理膜产业市场需求将稳健增长,行业朝集约化方向发展[40] 公司产业链与业务模式 - 公司构建了从关键原料到核心产品再到应用技术服务的产业链[42] - 公司构建了从关键原料到核心产品,再到应用技术服务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68] - 公司生产的功能性单体有四大类,除自用外也对外销售[43] - 公司生产的水溶性高分子产品品类多,细分品种上百种,分水处理化学品和工业水过程化学品[43] - 公司生产的水处理膜产品有多种类型,开展以膜法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工程及运营服务[43] - 公司建有热电联产装置和天然气制氢车间,向索尔维、阿科玛等区内企业供应蒸汽、电力和氢气[44] - 公司采购模式为市场化采购与战略化采购结合,与优质供应商签长期框架协议并把控订货数量降成本[44] - 功能性单体和水溶性高分子采用月度计划生产模式,水处理膜产品结合月度计划与项目定制生产模式[44] -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销售模式,直销对大型终端客户“产品 + 技术服务”,对国内多数中小型终端客户“产品 + 远程技术支持”[45][46]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执行总裁分管技术研发,设技术委员会和多个研发中心,主体研发以课题或项目开展[46][47]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导、外部协作为支持”研发策略,开展产学研合作[47] - 公司在功能性单体制造等多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承担多个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48] - 公司多款产品获江苏省相关认定和鉴定,PDMX阳离子改性高效絮凝剂达国内领先水平[48] - 公司参与十六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2项国标与8项行标已颁布实施[49] - 公司水处理剂用有机絮凝剂系列标准制定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49] - 丙烯酰胺单体(AM)生产技术反应转化率和纯度达99.9%以上[50] - 烯丙基类单体(DMDAAC)生产技术有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0] - 连续化单体生产技术将间歇法变革为连续化生产[50] - 特种阳离子单体(DMAEMA等)制造技术有4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0] - 制膜专用单体(SACM)制造技术为专有技术[50] - 固体型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有3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0] - 水分散型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有2项发明专利[50] - 乳液型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有7项发明专利[50] -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生产技术有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1] - 造纸施胶专用高分子乳化剂、促进剂合成及乳化技术有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1] - 高选择性纳滤膜材料二价盐截留率大于98%,一价盐截留率小于30%[52]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在研项目14项,新增授权专利10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期末合计拥有授权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54]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30,239,506.16元,上期23,197,799.70元,变化幅度30.36%;研发投入合计30,239,506.16元,上期23,197,799.70元,变化幅度30.36%[5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4.53%,上期4.51%,变化0.02%[56] - 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36%,原因是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和试产领用材料价格上涨[57] - 季铵化反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32万元,累计投入132万元[59] - 新型微生物催化剂研究产物浓度达20%,投入300[60] - 固体聚丙烯酰胺工艺研究投入600,提升产品滤水性能等[60] - 特种固体聚丙烯酰胺工艺研究投入300,提高二次纤维综合强度[60] - 聚丙烯酰胺结构研究投入400,提高产品耐盐性[60] - 新型聚丙烯酰胺材料研究投入70,研究保水性能等[60] - 乳液聚丙烯酰胺工艺研究投入500,提升乳液产品稳定性[61] - 膜阻垢剂开发工艺研究投入200,产品达进口同类技术水平[61] - 水溶性高分子与综合应用技术开发业务推广投入200,产品综合性价比行业领先[61] - 抗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材料小试投入300,项目技术水平行业领先[61] - 帘式膜组件自动化浇注工艺研究投入300,提高生产效率超5倍,节降膜丝原材料消耗超8%[61] - 聚砜超滤膜制备的纳滤膜二价离子截留率大于98%,一价离子截留率小于30%[62] - MBR及纳滤膜在难处理化工与制药废水处理领域降低离线化学清洗频次和药剂消耗10%,膜使用寿命延长10%[62][63] - 标准化膜堆模型设计(软件)构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设计效率与质量[6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0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3.08%[6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8370143.33元,平均薪酬为82060.23元[65]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8.43%,本科占比41.18%,专科及以下占比30.39%[66] - 研发人员中30及30岁以下占比36.27%,31 - 40岁占比36.27%,41 - 50岁占比19.61%,50岁以上占比7.84%[66] - 公司拥有硕士47人,博士5人,报告期内引进博士人才1名,硕士人才4名[69]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在研项目14项,新增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正在参与6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拥有授权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累计参与制定和修订并已颁布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共10项[71] 募投项目进展 - 募投项目——年产3.3万吨水处理及工业水过程专用化学品及其配套1.6万吨单体扩建项目已完成大部分产线详细设计与主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工作[76] - 950套/年分离膜设备制造项目已完成土建、工艺技术方案及主要设备采购工作[76] - 年产3.3万吨水处理及工业水过程专用化学品及其配套1.6万吨单体扩建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10.09%[189] - 950套/年分离膜设备制造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34.55%[18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0.00%[18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15.01%[190] 公司人才培养计划 - 公司针对中高层管理者开展的“凌云计划”一期有27名学员[77] - 公司针对中基层管理者开展的“梧桐计划”二期有34名学员[77] 公司业务订单情况 - 公司成功中标全球领先的制浆造纸企业APP集团多台大型纸机助留助滤剂业务[73] - 公司与国内大型水务公司签订了全有机水溶性高分子污泥脱水剂业务订单[73] 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占比 - 报告期内,水处理膜及膜应用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在5%以下[8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的占比在80%以上[84] 应收账款情况 -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2.54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2.98%[87]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风险,生产中涉及危险物质和高温高压设备,操作等不当可能致安全事故[81] - 公司属环保重点管理企业,环保政策变化若不能达标,可能被限产、停产或受处罚[81] - 2016年以来公司拓展新业务,新业务开拓受多因素影响,可能不及预期[82] - 外销是公司收入重要来源,进出口业务受国际因素影响,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利润[82][83] - 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上升,若市场拓展不及或折旧增加,会影响公司业绩[83] - 行业监管政策可能变化,公司可能面临经营和项目实施风险[84] - 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可能影响市场份额和业绩[86][87] 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4月20日召开,决议于2021年4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102] - 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包括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在内的9项议案[102] 公司环保情况 - 公司按排污许可证管理类别属于重点管理企业,通过污水处理站与零排放升级改造项目实现中水回用,无废水外排[107] - 公司子公司南通博亿属于重点管理企业,废水由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接管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