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 - 6月,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沈锦良[13]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青海路10号,邮编215600[13] - 公司网址为http://www.sinohsc.com/,电子信箱为bod@sinohsc.com[13]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为沈锦良(代),证券事务代表为陆海媛[14] - 联系电话为0512 - 58782831[14] - 公司A股(科创板)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华盛锂电,代码为688353[16] 公司项目及产能信息 - 公司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还涉及20,675吨盐酸、49,089吨次氯酸钠、7,977吨氯化钠、4,265吨氯化钾和氟化钾混合盐[11] - 公司年产80,000吨氯代碳酸乙烯酯项目,涉及70,360吨盐酸及164,100吨次氯酸钠[11] - 公司VC、FEC产品共达到年产5000吨的生产能力[24] - 2004年公司建立产能为60吨/年的电子级碳酸亚乙烯酯生产线[26] - 公司将建设年产6,000吨碳酸亚乙烯酯、3,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90] 公司发展历程及荣誉 - 公司历经3年自主开发FEC工艺路线,2008年FEC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8] - 2008年公司环保型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被授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同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0] 公司业务流程 - 新供应商或新物料小试合格后在生产车间小批量中试导入试产,连续2个批次均合格可纳入合格供方名单[36] - 公司对重要原材料如碳酸乙烯酯每三年现场评审一次,其他原材料五年现场评审一次[36] - 海外新客户认证过程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大客户基本每年检查产品供货能力保障体系[38] - 公司研发项目开发途径一是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与客户交流提《项目建议书》,二是研发部通过行业展会或与院校研讨提《项目建议书》[32] - 公司采购业务根据客户合同开展,销售部编制月度销售计划或订单计划表给生产部,生产部编制《物资月度需求计划表》给资材部采购[35] 公司客户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寄售模式向深圳市比亚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VC和FEC[39] - 公司客户包括三菱化学、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锂电池产业链厂商,终端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39] - 公司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三菱化学等国内外厂商[8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670万辆,同比增长102.4%,带动全球动力电解液出货量40.25万吨,同比增长124.4% [44] - 2021年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锂电池电池)装机规模66.3GWh,同比增长132.6%,带动储能电解液出货量7.19吨,同比增长122.2% [45] - 2021年全球小型锂电池出货量125.2GWh,同比增长16.1%,全球小型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13.58万吨,同比增加11.0% [47] - 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33万吨,同比增长63%,预计2022年全年超75万吨 [42]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8万辆,同比增长160.1%;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215万辆,同比增长57.3% [42] - 2021年中国小型消费类锂电池出货量71.9GWh,同比增长20.23% [47] 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及添加比例 - 2021年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19年全球产量市场份额为22.19%排名第一,2020年全球电解液添加剂企业市场份额为20.89%排名第一[55] - 公司主要产品VC和FEC合计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份额接近60% [50] - VC添加比例在1wt%-3 wt %左右,FEC添加比例在2 wt %-10 wt %左右 [51][53] - 电解液中添加剂质量占比一般在2%-10%,成本占比约10%-30%[94] - 主流添加剂VC添加比例在1%-3%左右,FEC添加比例在2%-10%左右[94]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 - 公司氯代碳酸乙烯酯合成技术产品纯度高,可达90%以上 [56] - 碳酸亚乙烯酯合成后精馏产品纯度可达98%以上,收率在80%以上;精制提纯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大于99.99%,有机氯残留小于5ppm [57] - 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产品纯度在99.9%以上,收率在90%以上;精制提纯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在99.99%以上,水份小于30ppm,游离酸残留小于20ppm [57] - 双草酸硼酸锂制备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收率可达70%以上 [57] - 异氰酸酯基烷基硅烷制备硅基氨基甲酸酯脱醇反应程度可达95%以上,异氰酸酯硅烷反应选择性可达98%以上,产品纯度达99%以上 [57] - 甲烷二磺酸亚甲酯合成产品收率可达70%以上 [57] - 新含氟电解质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产品纯度可达99.5%以上,水份小于100ppm,金属杂质离子小于10ppm [58] - 二氟草酸硼酸锂新型锂素高效转化技术提升收率20%以上 [58] - 二氟磷酸锂产品合成选择性提高近10% [58] - 2004年公司建立60吨/年电子级碳酸亚乙烯酯生产线 [58] - VC合成工艺提升产品收率近10%以上 [60] - 报告期内FEC产品合成工艺技术攻关使产品收率提升近10%以上[62] - 报告期内BOB产品优化工艺技术使产品收率提升10%左右[64] - 特殊有机硅产品工艺产品收率达90%以上,产品中氯离子含量小于20ppm[65] - 特殊有机硅异氰酸酯基硅烷产品收率达到90%以上[81]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知识产权86项,其中专利授权85项(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1项软件著作权[67]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67]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31,501,832.86元,上年同期数为18,631,698.33元,变化幅度为69.08%[70]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31,501,832.86元,上年同期数为18,631,698.33元,变化幅度为69.08%[7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6.14%,上年为4.87%,增加1.27个百分点[70] - 二氟草酸硼酸锂的制备和产业化研究预计总投资5,000,000元,本期投入1,403,025.78元,累计投入4,469,236.56元[72] - VC精馏系统蒸发效率的提高研究预计总投资8,000,000元,本期投入5,322,614.29元,累计投入5,322,614.29元[72] - 低含量碳酸亚乙烯酯除酸提纯研究投入400万美元,试产中提高回收率并达行业先进水平[73] - 低含量氟代碳酸乙烯酯除酸提纯研究投入400万美元,试产中提高回收率并达行业先进水平[73] - 合成双草酸硼酸锂的耐腐蚀设备研究投入600万美元,试产产品金属杂质离子在10ppm以内,纯度达98%以上[73] - 异氰酸酯硅烷工艺优化研究及尾气系统升级改造投入500万美元,试产产品氯含量小于20ppm,收率达70%以上[73] - 三(三甲基硅基)磷酸酯的工艺优化研究及尾气系统改造投入70万美元,试产产品纯度达99.5%以上,收率达75%以上[73] - 酯交换法制备含氟碳酸酯的研究开发投入50万美元,小试反应收率达70%以上,产品纯度达99.5%以上[73] - 双草酸硼酸钠的研究开发投入40万美元,完成工艺设计并小试,产品纯度99.5%以上[73] - 双氟磺酰亚胺钠的研究开发投入30万美元,完成工艺设计并小试,产品纯度99.5%以上[73] - 一种碳酸亚乙烯酯合成后回收三乙胺的方法投入306万美元,小试/中试提高回收收率,达国内领先水平[73] - 一种提高碳酸亚乙烯酯合成收率的方法投入300万美元,小试/中试提高合成收率,达国内领先水平[74] - 新型负极粘结剂使硅负极循环性能提升3倍以上[75] - 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投入430万美元,费用分别为192,509.98美元和905,752.62美元[75] - 高性能长寿命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投入700万美元,费用分别为630,871.24美元和9,010,871.24美元[75] - 公司研发投入总计7455万美元,费用分别为30,679,255.21美元和43,645,063.55美元[76]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本期研发人员数量89人,上年同期6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分别为11.49%和11.75%[7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本期892.88万元,上年同期682.26万元,平均薪酬分别为10.03万元和9.89万元[78]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10.11%,本科学历占比37.08%,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52.81%[78]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24.72%,31 - 40岁占比48.31%,41 - 50岁占比20.23%,51岁以上占比6.74%[78][79] 公司成本及消耗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约40%,碳酸乙烯酯供应价格及稳定性对业务经营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106] - 公司三乙胺消耗下降85%以上,溶剂消耗下降75%以上[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2.46元/股,同比增长66.22%;稀释每股收益2.46元/股,同比增长66.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43元/股,同比增长67.59%[19]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16%,同比减少0.59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99%,同比减少0.34个百分点[19]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4%,同比增加1.27个百分点[19] - 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33.93%[19][2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6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68.06%[2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2亿元,同比增长576.89%[2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40亿元,同比增长20.55%;总资产15.88亿元,同比增长2.50%[20]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5.66万元[2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51,278.08万元,较去年同期38,287.65万元同比增长33.93%[84]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36.09万元,较去年同期12,142.62万元增长65.83%[8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930.00万元,同比增长68.06%[85] - 期末应收账款比期初减少7,000多万,期末贷款余额比期初减少6,800多万[85] - 营业收入为512,780,802.08元,较上年同期382,876,528.28元增长33.93%,原因是销售价格上涨[109][111] - 营业成本为202,937,931.32元,较上年同期185,669,582.97元增长9.30%[111] - 销售费用为3,795,783.59元,较上年同期3,441,991.97元增长10.28%[111] - 管理费用为51,185,502.48元,较上年同期28,121,881.22元增长82.01%,原因是新项目投产新增人员致工资薪酬上升[109][111] - 财务费用为 - 11,482,329.41元,较上年同期1,965,127.04元下降684.30%,原因是贷款减少、利息支出减少及美元升值汇兑收益增加[109][111] - 研发费用为31,501,832.86元,较上年同期18,631,698.33元增长69.08%,原因是研发投入增加[109][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425,216.57元,较上年同期50,587,774.18元增长576.89%,原因是销售回款增加[109][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0,001,811.16元,较上年同期 - 15,851,841.74元变动不适用,原因是募投项目和盛美锂电项目建设投入增加[109][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8,135,972.57元,较上年同期12,152,584.81元下降496.10%,原因是偿还到期银行贷款[109][11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87,418,062.61元,占总资产比例24.40%,较上年期末增长65.16%,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12] - 应收款项期末余额112,211,077.60元,占总资产比例7.07%,较上年期末减少39.79%,
华盛锂电(688353)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