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为深圳深云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1] - 公司前身是洛阳市建龙化工有限公司[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有洛阳健阳科技有限公司、建龙(泰国)有限公司、上海建龙微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全资孙公司是洛阳健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参股正大建龙高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参股比例为49.00%[11]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建龙微纳,代码为688357[19] - 控股股东李建波、李小红夫妇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4.23%、6.75%的股份[77] - 李建波通过持有深云龙62.00%的股权间接控制公司8.44%的股份[77] - 李建波、李小红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本次发行前合计39.42%的股份[77] - 洛阳健阳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500万元,公司持有的权益比例为100%[97][98] - 建龙(泰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4.4亿泰铢,公司持有的权益比例为100%[99] - 洛阳健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实收资本0万元,公司通过健阳科技持有其100%股权[100] - 正大建龙高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实收资本0万元,公司持有的权益比例为49%,暂未实际经营[101][10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2家直接持股的全资子公司健阳科技、泰国建龙,1家全资孙公司洛阳健诚,1家参股企业正大建龙[97]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半年度,即2022年1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11]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利润分配与预案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09] 资金与担保情况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1.39元/股,上年同期1.76元/股,下降21.02%[22]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1.39元/股,上年同期1.76元/股,下降21.02%[22]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23元/股,上年同期1.47元/股,下降16.33%[2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5%,上年同期10.00%,减少3.95个百分点[2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45%,上年同期5.39%,减少0.94个百分点[22]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04,312,047.28元,上年同期310,460,219.63元,增长30.23%[2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64,092.40元,上年同期101,842,905.15元,下降19.81%[2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2,765.35元,上年同期158,987,621.96元,下降99.61%[2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14,493,507.62元,上年度末1,224,339,993.62元,增长15.53%[22]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为18,004,601.07元,上年同期为16,735,105.90元,变化幅度7.59%;研发投入合计本期为18,004,601.07元,上年同期为16,735,105.90元,变化幅度7.59%;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4.45%,上年为5.39%,变化 - 0.94%[5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431.20万元,同比上涨30.23%[6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9,435.06万元,同比下降9.12%[6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8,166.41万元,同比下降19.81%[6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7,231.79万元,同比下降约15.01%[67]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3%,主要因分子筛市场应用广、新建生产线产能释放、产品供应和销售增加[84]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成本2.73亿元,较上年增长67.49%,主要是产品销量增加及原材料、动能价格上涨所致[8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9.61%,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8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910.67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23.99%,主要系销售收入增加[88] - 存货期末余额2.33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95.98%,主要因产能和订单增加[88]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2.47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38.99%,主要系采购规模增加,票据支付采购款金额增加[88]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8941.98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69.62%,主要因订单增加,客户支付预付款[8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76,351,999.20元,期初余额为150,067,531.83元[1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40,000,000.00元,期初余额为450,000,000.00元[188]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60,735,196.22元,期初余额为98,269,071.48元[18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9,106,715.21元,期初余额为39,781,058.01元[188] - 存货期末余额为233,328,399.80元,期初余额为119,055,861.25元[18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069,118,173.17元,期初余额为919,230,186.16元[188]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652,986,072.13元,期初余额为543,736,198.18元[1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末资产总计20.03亿元,较期初16.82亿元增长19.0%[189] - 非流动资产合计9.34亿元,较期初7.62亿元增长22.4%[189] - 流动负债合计5.42亿元,较期初4.29亿元增长26.4%[189] - 非流动负债合计4608.42万元,较期初2809.17万元增长64.0%[190] - 负债合计5.89亿元,较期初4.57亿元增长28.7%[190] - 所有者权益合计14.14亿元,较期初12.24亿元增长15.6%[190]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末资产总计20.11亿元,较期初16.79亿元增长20.9%[194] - 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0.66亿元,较期初9.06亿元增长17.6%[193] - 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5.39亿元,较期初4.15亿元增长29.6%[194] - 母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4608.42万元,较期初2809.17万元增长64.0%[195]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404,312,047.28元,2021年半年度为310,460,219.63元[197]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321,837,007.34元,2021年半年度为212,501,211.11元[197] - 2022年半年度利息收入1,474,328.15元,2021年半年度为1,027,387.01元[198] - 2022年半年度其他收益6,342,970.26元,2021年半年度为1,656,288.24元[198] - 2022年半年度投资收益5,488,469.22元,2021年半年度为4,333,250.70元[198] - 2022年半年度营业利润94,350,550.04元,2021年半年度为103,820,804.70元[198] - 2022年半年度利润总额93,350,163.54元,2021年半年度为117,337,914.70元[198] - 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81,664,092.40元,2021年半年度为101,842,905.15元[198]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80,940,521.06元,2021年半年度为96,548,498.17元[199] - 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39元/股,2021年半年度为1.76元/股[19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346180.13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32020.57元,政府补助6266579.22元,与正常经营无关或有事项损益5000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5488469.22元,其他营业外收支-1050386.50元,所得税影响额1640502.38元[23]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氧气、能源化工等领域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产品涵盖全产业链,多种产品实现进口替代[26] - 公司采购建立招标、比价议价制度和相互制衡采购控制体系,有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能源动力与当地公司签中长期合同[28] - 公司生产采取以销定产、适当备货模式,销售以直销、内销为主,先款后货,部分客户有信用期或分阶段收款[29] - 公司研发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多机构组建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9][30] 行业市场规模与需求 - 2021年全球分子筛市场规模为128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157亿美元,2021 - 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17%[31] - 2021年全球分子筛消费量超170万吨,高价值消费领域主要在催化剂[31] - 2021年公司分子筛销量占分子筛吸附和干燥剂消费量比例约8%,消费量为31万吨[32] - 2021年中国制氧领域分子筛市场规模约为31.0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03%,预计2026年将达50亿元左右[32] - 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达1亿,占成年人口的8.6%,家用制氧机在国内慢阻肺患者总数的渗透率仅为10%左右[35] - 2021年我国制氧机产量约为416万台[36] - 2020年全球医用制氧机市场规模达24亿美元,2021 - 2027年将以12.10%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将达57亿美元[36] - 截至2020年底,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039家,实现营业总收入11.08万亿元[37] - 芳烃联合装置产能将从2018年的约1,500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5,800万吨[37] - 中国汽油年消费量12000万吨,约需1200万吨燃料乙醇,目前产能与产量为200 - 300万吨级,缺口约1000万吨[40] - 我国已建成总计产能146万吨MTP生产装置,但因催化剂问题开工不足[41] - 2019年全球移动源催化剂整体市场规模为124亿美元,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增长至37.7亿美元[42] - 预计2022年中国环境治理领域分子筛消费量约7.40万吨、市场规模约41亿元,2026年将分别达到约15.94万吨、84亿元[43] - 预计到2026年中国市场移动源脱硝分子筛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0亿元,2020 - 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59%[43] 行业政策与标准 - 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44] - 世界范围内乙醇产量的60%用作汽车燃料,添加10%的燃料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CO排放量的30%、烃类排放量的40%,以及减少NOx的排放[39] - 自2023年7月1日起重型柴油车6b阶段标准中NOx排放上限较6a标准降低了41%[41] 产品优势 - 公司Li - LSX产品相比传统5A产品,氮气吸附容量和氧氮分离系数提高1倍以上,氧气回收率是2倍以上;第三代JLOX - 300产品切换周期从4小时提升到6小时;第五代产品切换周期由6小时延长至8小时[48] - 公司Li - LSX产品相比传统变压吸附制氧分子筛5A产品,氮气吸附容量和氧氮分离系数提高1倍以上,同样工况条件下氧气回收率是5A分子筛的2倍以上[61] - 公司第三代深冷空分制氧分子筛产品JLOX - 300切换周期从4小时提升到6小时[62] - 公司第五代深冷空分制氧分子筛产品切换周期由6小时延长至8小时[62] - 公司定制化开发的固定源脱销系列分子筛产品在5万m³/h的示范工程项目中应用[69] 知识产权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3项,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累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1项及其他知识产权合计99项[51] 研发项目情况 -
建龙微纳(68835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