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9.34亿元,较上年同期12.05亿元增长60.46%,主要因产能扩大、业务订单增加[3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较上年同期2.44亿元增长17.92%,因营业收入增加[3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0亿元,较上年同期2.30亿元增长21.47%,因营业收入增加[3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0.89亿元,较上年同期1.87亿元下降147.54%,因产能增加备货致原材料采购增加[3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96亿元,较上年度末35.91亿元增长5.71%[3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1.31亿元,较上年末60.60亿元增长17.66%,因推进项目建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长[3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1.23元/股,较上年同期1.06元/股增长16.04%,受净利润增长影响[3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3%,较上年同期9.00%减少1.17个百分点[3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37%,较上年同期4.65%增加0.72个百分点[3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08.88万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553.54万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478.72万元[39][4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416.2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01.7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92%[9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铜箔业务销售收入为1,934,161,981.4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46%[9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92%[124] - 营业成本为14.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49%,主要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相应配比增长[125][126] - 销售费用为503.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13%,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大及股权激励等待期内摊销费用所致[125][126] - 管理费用为5090.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43%,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大及股权激励等待期内摊销费用所致[125][126] - 财务费用为3146.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48%,主要系银行借款利息费用增加、理财产品利息收入减少所致[125][126] - 研发费用为1.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20%,主要系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加大研发项目投入所致[125][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875.0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7.54%,主要系产能增加备货致原材料采购大幅增加[125][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42%,主要系收回投资及取得投资收益增加、投资支付现金减少[125][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82%,主要系取得借款现金减少、偿债及分配支出增加[125][126]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9.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84%,较上年期末减少21.59%,因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增加[1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0.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49%,较上年期末减少92.56%,因收回债务工具投资[129]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4.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79%,较上年期末增长23.93%,因营业收入增长[129] - 存货本期期末数6.1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69%,较上年期末增长91.63%,因产能扩大和业务订单增加[129]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19.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92%,较上年期末增长42.22%,因推进项目建设进度[133]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14.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78%,较上年期末增长116.44%,因推进项目建设进度[133]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2.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9%,较上年期末增长1686.57%,因产能扩大采购付款增加[133]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6.1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62%,较上年期末增长119.08%,因项目建设应付工程设备款增加[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467,144,167.71元,期末余额34,746,949.81元,当期变动 -432,397,217.9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4,787,182.30元[143]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20,221,393.73元,期末余额50,342,110.19元,当期变动30,120,716.46元[14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66,704,942.72元,期末余额166,701,271.85元,当期变动99,996,329.13元[14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15,028,595.15元,期末余额125,028,595.15元,当期变动10,000,000.00元[1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超薄和极薄锂电铜箔,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6][9] - 公司主要产品以≤6微米极薄锂电铜箔为主[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的研究、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高性能锂电铜箔专业生产企业[51] -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用4.5~12μm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及PCB用电解铜箔的研究、生产和销售[52] - 报告期内公司盈利来自高性能电解铜箔产品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差额,通过研发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盈利[54] - 公司外购原材料主要是铜线和硫酸,采购有稳定供应渠道,制定了采购相关规章制度[55] - 公司生产采取“以销定产”原则,根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56]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部分经销,客户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57] -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结合为辅,建立了面向市场需求和多部门、公司内外协同的研发体系[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超薄和极薄电解铜箔的制造技术、添加剂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其中添加剂技术为特有技术[62][63] - 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新增4项技术专利,其中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工艺技术成果转化新增2项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70] - 报告期内申请技术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含国际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70] - 发明专利本期新增申请数50个,获得数24个,累计申请数208个,获得数113个[70] - 实用新型专利本期新增申请数5个,获得数8个,累计申请数166个,获得数155个[70] - 软件著作权累计申请数12个,获得数12个[73] - 其他本期新增申请数2个,获得数21个,累计申请数32个,获得数32个[73]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申请数57个,获得数53个,累计申请数418个,获得数312个[73]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03,836,209.30元,上年同期数为56,068,322.83元,变化幅度为85.20%[74]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103,836,209.30元,上年同期数为56,068,322.83元,变化幅度为85.20%[7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5.37%,上年同期为4.65%,增加0.72个百分点[74] - 报告期研发费用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5.20%[75] - 报告期共有16项主要研发项目,7个为延续开发项目,9个为新立项项目[75] - 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合计3.9215亿美元,本期投入金额合计1.038362093亿美元,累计投入金额合计2.4923774195亿美元[8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本期为227人,上年同期为159人[82] -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本期为10.99%,上年同期为15.27%[8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本期为2948.58万元,上年同期为754.66万元[82]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本期为12.99万元,上年同期为4.75万元[82]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研究生5人,占比2.20%;硕士研究生4人,占比1.76%;本科70人,占比30.84%;专科121人,占比53.30%;高中及以下27人,占比11.89%[8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66人,占比29.07%;30 - 40岁97人,占比42.73%;40 - 50岁49人,占比21.59%;50 - 60岁14人,占比6.17%;60岁以上1人,占比0.44%[82] - 公司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拥有超二十多年相关行业经验[85] - 公司主要生产超薄和极薄锂电铜箔,少量生产PCB用标准铜箔产品[86] - 公司每日关注原材料市场行情,定期分析价格走势,把握采购时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89] - 公司贯彻技术营销理念,参与客户产品设计,减少投产沟通磨合时间,提升样品成功率[89] -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9.87%[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八大风险,或影响经营业绩[4][5][6][7][8][9][10][11][12] - 锂电铜箔行业竞争加剧,或影响公司盈利水平[10] - 公司产品毛利率受售价和成本影响,存在下降风险[11] - 公司有在建和拟建铜箔项目,产能扩大后或面临消化难题[12] - 公司面临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若技术研发未达预期或延误,会影响盈利能力[97]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会使公司产品研发和制造受不利影响,处于市场竞争不利地位[98] - 若下游客户大批量应用≤6微米极薄锂电铜箔,公司不能提升产品性能,经营和市场地位将受影响[99] - 公司营业规模扩大,现有管理架构和团队面临挑战,可能带来管理风险[100]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下游应用领域集中,锂电铜箔销售下滑会对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04] - 公司多个在建和拟建项目建成后产能扩大,若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产能过剩,会影响经营业绩[105]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替代、环保、人力、募投项目实施、疫情等风险[114][117][118][119][122][12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预案[13][16] - 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情况[1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保证报告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13]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26] - 公司中文名称为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嘉元科技[2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廖平元[29]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文社[29] - 公司网址为www.gdjygf.com,电子信箱为mzjykj@163.com[29] - 董事会秘书为叶敬敏,证券事务代表为赖戈文,联系电话均为0753 - 2825818[30]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31]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31]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档案室[31]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嘉元科技,代码为688388[32] - 2021年我国锂电池铜箔产能29.3万吨,同比增长27.9%;产量23.8万吨,同比增长55.6%;销售量24.0万吨,同比增长60%;销售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109.1%[46] - 2021年我国电子电路铜箔产能42.5万吨,同比增长13.0%;产量40.2万吨,同比增长20.0%;销售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8.2%;销售收入371.6亿元,同比增长58.5%[47][50] - 截至报告披露日,梅州“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已建成并逐步投产,山东嘉元“年产3万吨高精度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项目)”第一条年产5,000吨生产线已建成投产[90][93] - 公司与宁德时代(CATL)等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关系持续稳定[93] - 公司2022年7月2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文件[94] - 公司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有序建设中[94]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48415.47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8.69%,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前五名占应收账款总额的58.41%[110]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61929.06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99068.81万元[111] - 公司2020 - 2022年度享受减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112] - 2022年2月公司与宁德时代共同设立广东嘉元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公司出资4亿元占80%,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136][138][140] - 报告期末公司主要受限资产3.25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15亿元为保证金及质押,受限应收票据2.10亿元为未到期票据[135] - 公司2022年3月以5000万元
嘉元科技(68838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