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黄敏,注册地址为苏州市高新区紫金路90号[13]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固德威,代码688390[15]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有南京小蓝、昱德新能源[10] - 公司持股30%的参股公司为江西原能[10] - 公司持股100%的全资子公司有北京爱德新能源、澳洲固德威、荷兰固德威等[10] - 公司持股26.33%的参股公司为Redback(澳洲)[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2,678,113,764.75元,较2020年的1,589,084,062.93元增长68.53%[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535,000.04元,较2020年的260,285,504.55元增长7.40%[1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737,975.21元,较2020年的240,672,928.16元增长1.69%[1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6,059,990.52元,较2020年的439,758,484.10元减少32.68%[1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55,924,629.28元,较2020年末的1,456,681,532.34元增长13.68%[19] - 2021年末总资产3,714,703,328.03元,较2020年末的2,559,664,007.27元增长45.12%[19]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3.18元/股,较2020年的3.64元/股减少12.64%[20]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12%,较2020年减少16.87个百分点[20]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4%,较2020年增加1.25个百分点[20]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959,401,796.37元,为四个季度中最高[22]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4,797,024.83元、19,612,576.39元,2019年为6,322,731.83元[24] - 2021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0,448,852.74元,较期初减少201,540,658.37元[25] - 2021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合计期末余额125,435,673.11元,较期初减少425,829,943.08元[25]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811.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5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53.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0%[28]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额为371,470.3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5.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65,592.4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3.68%[28] - 2021年营业成本1,830,169,171.8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58%[99] - 2021年销售费用210,819,470.5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17%[99] - 2021年管理费用105,894,714.1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30%[99] - 2021年财务费用41,539,819.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1.65%[99] - 2021年研发费用188,465,218.2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85%[99]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310,263,092.33元,占总资产8.35%,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9.37%[116] - 存货本期期末数854,972,355.90元,占总资产23.02%,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44.59%[116]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110,756,142.15元,占总资产2.9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603.67%[116] - 应付票据期末金额8.30亿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37.09%,主要因原材料备货增加[117] - 应付账款期末金额8.53亿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53.39%,主要系新增应付货款所致[117] - 其他应付款期末金额6185.02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36.50%,主要系收取代理商提货保证金增加[117]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金额497.40万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247,622.83%,主要系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金额增加所致[1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7044.89万元,期初公允价值金额为198.95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为 - 154.07万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余额为4535.0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为0万元[1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光伏行业营业收入26.61亿元,同比增长68.10%,营业成本18.19亿元,同比增长84.12%,毛利率31.66%,减少5.95个百分点[101] - 光伏并网逆变器营业收入19.54亿元,同比增长43.28%,营业成本13.46亿元,同比增长56.79%,毛利率31.15%,减少5.94个百分点[101] - 储能产品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201.28%,营业成本2.86亿元,同比增长266.00%,毛利率40.18%,减少10.58个百分点[101] - 境内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92.02%,营业成本8.04亿元,同比增长91.28%,毛利率16.32%,增加0.33个百分点[101] - 境外营业收入17.00亿元,同比增长57.05%,营业成本10.15亿元,同比增长78.82%,毛利率40.33%,减少7.26个百分点[101] - 光伏并网逆变器生产量449,725台,同比增长24.85%,销售量447,227台,同比增长35.49%,库存量63,656台,同比减少6.26%[103] - 光伏储能逆变器生产量83,302台,同比增长218.65%,销售量60,789台,同比增长173.12%,库存量29,973台,同比增长258.40%[103] - 公司逆变器出货量约为50.80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出货量约为44.72万台,占比约88.03%;储能逆变器出货量约为6.08万台,占比约11.97%[29][104] - 公司境外逆变器出货量约为35.58万台,占比约70.04%;境内逆变器出货量约为15.22万台,占比约29.96%[29] 公司业务布局与产品情况 - 2021年公司开始布局BIPV业务和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系统[27] - 报告期内,公司相继推出GW50K - BTC三相交流耦合逆变器和GW50K - ETC三相光储逆变器[30] - 公司全新推出两款家用储能锂电池,高压Lynx Home F系列和低压Lynx Home U系列[30] - 公司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涵盖0.7kW~250kW功率范围[37][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研发并网及储能全线多个系列光伏逆变器产品,功率覆盖0.7kW~250kW[39] - 公司产品销往德国、意大利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40] - 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昱德新能源布局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从二件套供货升级至三件套供货[40] - 昱德新能源选用的组件效率高达21.5%,可承载5400Pa雪荷和2400Pa风压[40] - 2021年公司推出Lynx Home U系列低压电池和Lynx Home F系列高压电池两款锂电池产品[41] - 公司Home F系列高压锂电池可实现7.5 - 20kWh电池容量扩展[4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电池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产品[42] - 公司掌握并离网无缝切换技术,无缝切换时间控制在毫秒级,应用于多个系列光伏储能逆变器产品[65][121] - 公司从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企业向能源互联网方向发展,掌握多领域核心技术[65] - 公司售后服务能力达五星级最高标准,一次性通过客户满意度指数评价体系七星级权威认证[82] 公司研发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知识产权163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82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7项,其他类知识产权2项[31]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已授权知识产权65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4项,其他类知识产权2项[31]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18,846.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85%[7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为615人,较上年同期280人增长119.64%[7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4%,较上年度5.79%增加1.25个百分点[69]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1270万元,本期投入9697.17万元,累计投入14324.68万元[72][73][75] - 智能化户用单相光伏储能混合逆变器预计总投资2100万元,本期投入2169.97万元,累计投入3242.92万元[72] - 工商业并网型三相光伏逆变器预计总投资1600万元,本期投入809.17万元,累计投入1478.22万元[72] - 新一代高功率密度工商业并网型光伏逆变器预计总投资1570万元,本期投入1454.28万元,累计投入2056.31万元[72] -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研发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本期投入1547.62万元,累计投入1547.62万元[73] - 研发人员数量从280人增加到615人,占比从17.87%提升至27.67%[7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5036.70万元增加到11324.40万元,平均薪酬从17.99万元提升至18.41万元[76]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3人、硕士117人、本科406人、专科87人、高中及以下2人[77]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262人、30 - 40岁302人、40 - 50岁49人、50 - 60岁2人[7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615人,占员工总数27.67%,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部研发人员85.53%[79] - 2021年公司研发总投入18,846.52万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7.04%[79] 行业环境与市场情况 - 2021年美国拟计划投资5550亿美元于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50 - 52%[53] - 2021年欧盟2030年减排目标上修,较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由40%上修为55%,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供能比例由32%上修为40%[53] - 2021年中国年度新增光伏装机量达53GW,2009 - 2019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年均增长率达85.9%[53]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350GW[54] - 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达170GW,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54.88GW,同比增加13.90%[55] - 2021年中国分布式新增29.28GW,占比53.40%,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21.60GW,占新增装机量的39.40%,同比增长113.30%[56] - 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57] - 2019年公司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位列第十一位,市场占有率为3%[59] - 2019年公司三相组串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市场排名第六位,市场占有率为5%[59] - 组串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市场排名第五,占有率7%;户用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占有率15%[60] - 储能与分布式光伏配合快速增长,理论上1瓦光伏需配置3 - 5瓦时储能电池[62] - 国内逆变器市场呈现国产替代趋势,国内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61] -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截至2021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136] - 2021年我国水电新增2349万千瓦、风电新增4757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4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808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3%、27%、31.1%和4.6%[136] - 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水电1340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风电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光伏发电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生物质发电1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136] - 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54.8
固德威(68839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