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简称为安必平,股票代码为688393,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9][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蔡向挺,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风信路科信街2号[10]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8] 报告保证与审计情况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利润分配与预案情况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半年度拟定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89] 合规情况说明 - 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前瞻性描述声明 - 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业绩情况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下降13.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0.47万元,同比下降48.57%[11] - 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2.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5%,总资产13.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16%[11]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50%,研发投入占比15.64%,同比增加2.74个百分点[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95.39万元,同比下降13.02%,净利润1,810.47万元,同比下降48.57% [7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95.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02%[59]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0.4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57%[59]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96.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95%[59]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109539299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42525206亿元[18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0950768537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106188811亿元[18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4444583.93元,2022年同期为29573913.12元[182]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04658.50元,2022年同期为35205636.06元[18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9元/股,2022年同期均为0.38元/股[183]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151377602.16元,2022年同期为169564872.85元[184]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净利润20536214.34元,2022年同期为33924802.89元[185] 业绩下滑原因 - 业绩下滑因市场需求未稳定恢复、研发投入增加、市场差旅费用增长和管理费用上升[11][12]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87.54%,主要受预付材料款等增加影响[11][1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8829101.05元,2022年同期为250471622.68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59277716.69元,2022年同期为238536348.61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448615.64元,2022年同期为11935274.07元[18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251.51元,2022年上半年为46,981,582.65元[187]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1,382,032.88元,2022年上半年为 - 24,092,944.77元[18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31,555,092.49元,2022年上半年为34,908,030.41元[18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65,352.98元,2022年上半年为9,391,649.95元[188]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47,313.62元,2022年上半年为60,343,599.14元[188]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5,345,248.77元,2022年上半年为 - 25,954,490.15元[189]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5,511,277.65元,2022年上半年为43,864,877.40元[18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14.00万元,包含政府补助、委托投资损益等项目[13] 业务与产品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聚焦肿瘤筛查与精准诊断,应用科室主要为病理科[20] - 公司开发720余个病理诊断相关注册/备案产品,覆盖国内2200多家医疗机构[15] - “爱病理”APP实名注册用户3.17万人,完成7000多节实时病例讲解和4万多次远程咨询[16] - 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即将进入三类产品注册证申报工作[16] - 公司通过病理服务业务加强与医联体核心医院业务联动,深化合作关系[17][18] - 公司肿瘤筛查业务主要是宫颈癌联合筛查产品,2020年全球新发宫颈癌60.4万例,中国新增10.97万,占全球18.2% [21][22] - 目前国内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不到30%,2025年要达到50%,2030年要达到70% [22] - 肿瘤精准诊断需求不断提高,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FISH、IHC、PCR技术的肿瘤精准诊断公司[24] - 伴随诊断已成为用药前不可或缺的检测环节,国家药监局发布相关指导原则规范其管理[24] - 公司掌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二代测序(NGS)在研[25] - 公司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临床科研评价反馈良好,正进行临床试验[27] - 公司宫颈液基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相关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平台发表,获美国ASCCP科技创新奖[28] - 截至报告期末,FISH技术平台公司有400多个荧光原位杂交试剂,含三类医疗器械8个、一类医疗器械181个,拥有100余种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29][30] - 公司免疫组织化学(IHC)产品线发展迅速,新成立蛋白技术研究院,高通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已上市销售[31] - 公司免疫组织化学(IHC)产品线拥有200余个自产克隆原料,获2个三类注册证和442个一类产品备案证[32] - 公司构建“爱病理App+实视”专业实名制病理工作者平台,拓展病理科显微镜数字化、智能化应用[33] - 公司数字病理质控与信息管理系统可管理和控制病理科工作流程及诊疗信息,配合数据安全存储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33] - 公司拥有321个一类试剂备案证和20个一类设备备案证[39][42] - 开发出沉降式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等,完成多个通量自动化制片染色设备开发[41][42] - 爱病理APP注册用户超2万人,实视通话实现基于显微镜视野的远程互动交流咨询,“病理影像传输与通讯软件”取得医疗器械二类证[43] - “宫颈液基细胞学图像辅助诊断软件”完成临床试验并提交产品注册,宫颈细胞学辅助诊断产品启动多中心临床试验[44][45] - 病理科数字化系统支持中型医院使用,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系统取得医疗器械二类证[46][47] - 物联网软件平台完成一期开发并上线试运行,硬件部分完成内部测试[48] - 原研伴随诊断产品全面布局,2 - 3项完成开发,3项三类试剂注册中,1项CDx抗体试剂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48] - 公司完整覆盖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查两大宫颈癌筛查方法,开发出宫颈癌筛查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50][51] - 公司拥有多技术平台,覆盖数十个癌种的720多种产品,客户使用FISH探针发表文献累计90多篇,报告期内发表20多篇[52] -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蛋白技术研究院,建立蛋白瞬转表达平台,自研高通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完成注册并上市销售[54] - 公司与多家药企形成伴随诊断合作关系,部分项目已完成注册检,准备进入临床阶段[54] - 公司已设立4家控股病理中心,报告期内累计与全国17家基层病理科开展共建业务[56] - 安必平医检拥有6大核心病理检测平台,可为医疗机构提供近600项病理检测服务[56] - 公司建立覆盖全国31个省的营销网络,为全国22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其中三级以上医院1100余家、三甲医院760余家[58] - 新设蛋白技术研究院并建立蛋白瞬转表达平台,将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蛋白原料自产化,高通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完成注册上市[60][66] - 新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23项,其中数字病理平台“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免疫组化平台19个产品获一类试剂备案证[60] - 累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63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外观设计专利28项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5项[60] - 宫颈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进入三类证临床试验阶段[61] - 已累计签约17家基层病理科共建,将病理科共建业务作为战略核心业务之一[63]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为22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64] - “实视”累计装机956台,“爱病理”APP累计注册用户3.17万人,病例讲解7300多节,累计实现4万多次远程咨询[64] - 与多家药企形成伴随诊断合作关系,部分项目完成注册检准备进入临床阶段[60][66] - 先后参与迪拜和日本相关展会,部分产品在相关地区试用和销售[67] - 宫颈液基细胞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相关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平台发表,并获美国ASCCP科技创新奖[62] 研发投入情况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7,936,317.64元,上年同期31,276,582.98元,变化幅度-10.68%;资本化研发投入5,063,496.62元,上年同期无;研发投入合计32,999,814.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1%[3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为15.64%,较上年增加2.7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15.34%,较上年增加15.34个百分点[36] - PCR相关平台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494.85万元,本期投入641.21万元,累计投入3,401.84万元[37] - 荧光原位杂交平台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422.21万元,本期投入382.68万元,累计投入3,191.94万元[38] - 免疫组织化学平台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047.83万元,本期投入251.69万元,累计投入2,844.57万元[38]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7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1.35%,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921.77万元[50]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7人占3.95%,硕士研究生32人占18.08%,本科99人占55.93%[5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299.98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5.64%,同比增长5.51%[5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793.631764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3127.658298万元[181] 激励计划与可转债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完成第一次归属,激励对象99名,归属数量227,699股[68] - 公司审议通过可转债预案,用于病理共建、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产品研发[68] - 2023年4月推进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包括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调整授予价格等[89] - 2023年6月8日,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227,699股完成登记,总股本由93,340,000股变为93,567,699股[167][168] - 2023年上半年,陈吾科、梁宗胜、邓喆锋、陈绍宇因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期归属分别获股83,520股、12,272股、9,825股、8,298股[174][17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总监侯全能获授20,000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公司合计期末已获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285,705股[175] 核心产品占比 - 公司核心产品LBP和PCR系列产品占营业收入比例超50%,短期内占比仍将较高[70] 费用变动情况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81%,主要因拓展新客户及海外市场,差旅和折旧费用增加[77]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5.45%,主要因薪酬调整和股权激励成本费用增加[77] 资产负债变动情况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减少35.70%,主要因募投项目持续投入[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减少41.22%,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减少[79] - 预付款项较上年期末增加60.65%,主要因加大研发创新投入[79] - 存货较上年期末增加15.49% [79] - 开发支出较上期增加346.02%,主要是进入资本化阶段的研发项目投入增加[80] - 短期借款较上期减少55.92%,主要是报告期内偿还借款的影响[80]
安必平(688393)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