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5.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62.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82.6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1%[24] - 营业收入55,721.20万元,同比增长10.4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162.48万元,同比下降4.14%[27] -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为5.05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为4.02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1.99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96.77万元人民币[24] - 2020年营业收入55721.2万元,同比增长10.44%[101]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55,721.20万元,同比增长10.44%[12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8,231.39万元,净利润3,683.42万元[33]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162.48万元人民币[176] - 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471.99万元人民币[176] - 2018年未进行现金分红,当年净利润为6696.77万元人民币[1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7%[126] - 财务费用为负403.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1.98%[126] - 管理费用为4,585.9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1%[126] - 研发费用为1,930.6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2%[126] - 毛利率为30.90%,比上年减少3.12个百分点[126] - 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7,524.02万元,同比增长7.66%,毛利率28.36%,同比下降3.90个百分点[127][128] - 运营服务业务收入6,053.28万元,同比增长37.32%,毛利率42.48%,同比增加3.57个百分点[127][129] - 污废水资源化产品业务收入2,121.69万元,同比增长12.69%,毛利率54.79%,同比下降9.28个百分点[127][129]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6,748.76万元,同比增长70.74%,毛利率30.76%,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127][129]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11,730.74万元,同比增长44.25%,毛利率28.45%,同比增加2.07个百分点[127][12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1,809.10万元,同比增长422.64%,毛利率29.41%,同比下降16.24个百分点[127][129]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81.98%,主要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143][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水处理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7,524.02万元,占总收入85.29%,同比增长7.66%[28] - 运营服务和资源化产品收入8,174.97万元,同比增长29.95%[28] - 公司通过实施工程项目获取装备及技术解决方案收入[45] - 公司通过出售资源化产品获取污废水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45] - 公司通过收取药剂耗材费及技术服务费获取运营技术服务收入[45] - 公司通过按处理水量获取托管运营服务收入[45] - 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55,698.99万元,水处理解决方案收入47,524.02万元占比85.32%[107] - 运营服务及资源化业务收入8,174.97万元,同比增长29.95%[107] - 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7,524.02万元,同比增长7.66%,毛利率28.36%,同比下降3.90个百分点[127][128] - 运营服务业务收入6,053.28万元,同比增长37.32%,毛利率42.48%,同比增加3.57个百分点[127][129] - 污废水资源化产品业务收入2,121.69万元,同比增长12.69%,毛利率54.79%,同比下降9.28个百分点[127][129] - 污废水资源化产品销售量174.0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5.91%[133] - 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业务在手订单41,768.18万元[130] - 运营服务和污废水资源化业务合计在手订单17,088.52万元[131] 各地区表现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6,748.76万元,同比增长70.74%,毛利率30.76%,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127][129]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11,730.74万元,同比增长44.25%,毛利率28.45%,同比增加2.07个百分点[127][129]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1,809.10万元,同比增长422.64%,毛利率29.41%,同比下降16.24个百分点[127][1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5亿元,同比下降主要受大项目结算时点及BOT项目融资延迟影响[144] - 公司采用PIPP模式通过再生水销售实现"以水养水"[15] - 公司运营服务业务托管运营期一般为8-30年[43] - 公司污废水资源化产品业务项目周期一般为15-30年[43] - 公司通过在全国各地成立合作公司以贴近用户需求扩展业务渠道[162] - 公司转变以客户为中心打造铁三角组织增强客户响应[167][168] - 公司构建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业务闭环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164] - 公司打造新一代膜水厂产品计划于2021年内落地应用[166] - 新一代膜水厂产品基于超滤水厂纳滤水厂MBR水厂及新生水水厂[166] - 公司推出水厂双胞胎平台实现数字化移交和运营管理[169] - 国家政策目标2025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以上[159] - 京津冀地区再生水利用率目标35%以上[159] - 污水资源化利用市场空间近千亿元[159]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78%,同比增加0.31个百分点[26] - 研发投入总额为2109万元,同比增长20.51%[77] - 费用化研发投入1930.68万元,同比增长10.32%[77] - 资本化研发投入178.32万元,同比增长100%[7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8%,同比增长8.93%[77]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8.46%,同比增长100%[77] - 公司申请专利18项,其中11项为发明专利[74] - 新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7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已注册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71项[74] - 膜防污技术可降低直接运行费用约25%[73] - 浓缩液资源化技术可降低系统运行药剂费用30-50%,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量20-30%[7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增加因“数字双胞胎的升级换代研究”项目进入开发阶段[78] - 公司在研项目总数24个[80] - 通用膜互换平台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50.28万元,本期投入1.32万元,累计投入655.38万元[81] - 膜通用平台与纳滤组合工艺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250万元,本期投入115.01万元,累计投入204.1万元[81] - 机械清洗法对减缓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816万元,本期投入222.7万元,累计投入222.7万元[81] - 纳滤高回收率系统工艺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304.74万元,本期投入1.55万元,累计投入305.26万元[81] - 纳滤去除水中微污染物和臭味的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430.49万元,本期投入10.43万元,累计投入441.3万元[82] - 微絮凝-超滤组合工艺降低膜污染的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404.34万元,本期投入6.08万元,累计投入387.11万元[82] - 第二代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去除水中微污染物和臭味的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315万元,本期投入16.4万元,累计投入181.3万元[82] - 纳滤/反渗透预处理产品研究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834万元,本期投入140.49万元,累计投入140.49万元[82] - 研发项目总投资额为11,347.89万元,累计投入6,591.74万元[85] - 超低能耗非饱和滤池工艺研究投入635万元,累计投入428.75万元[83] - 难降解有机物去除技术研究投入550万元,累计投入386.27万元[83] - 高氟废水处理及浓水氟化钙去除研究投入358万元,累计投入128.55万元[83] - 污水深度处理中臭氧尾气回收循环利用研究投入763万元,累计投入138.06万元[83] - 生物磁去除TP/TN一体化装置研究投入521.15万元,累计投入75.51万元[83] - 新型MBR应用研究投入560万元,累计投入423.74万元[83] - 硫酸钾生产前处理工艺研究投入754.28万元,累计投入671.34万元[84] - 数字双胞胎升级换代研究投入660万元,累计投入418.14万元[84] - 金科膜管家升级换代研究投入330.94万元,累计投入345.04万元[8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6人,较上期42人增长33.3%[8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达1673.97万元,同比增长90.6%[89]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9.89万元,同比增长42.9%[89] - 近三年研发投入均占营业收入3%以上[92]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1项,总专利申请18项[104][105]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饮用水深度处理及污废水深度处理[14] - 公司专注于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及污废水资源化领域的应用[39] - 公司膜技术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占比较小[55] - 公司累计纳滤膜技术饮用水处理规模超50万吨/日[63] - 报告期内新增膜滤饮用水深度处理项目日处理规模76.28万吨/日[63] - 公司承接国内首座20万吨/日及10万吨/日纳滤膜技术饮用水厂[63] - 公司为国内少数具备20万吨/日及以上超滤膜水厂业绩的企业[63] - 公司采用双膜技术实现市政及工业污废水资源化处理[64] - 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持续增长[67] - 公司多项技术被列入京津冀工业节水推广技术及项目[60] - 饮用水纳滤膜累计处理规模超50万吨/日,居国内首位[93] - 新生水项目累计处理规模超20万吨/日[93] - 新承接饮用水处理项目规模76.28万吨/日[94] - 公司实施10万吨级以上大型膜滤项目12个[94] - 报告期新增膜法水处理规模约100万吨/日,其中单体超10万吨/日项目4个[102] - 膜技术污废水资源化项目累计日处理规模约130万吨/日[102] - 公司实施纳滤膜技术规模化应用总规模超50万吨/日[107] - 双膜技术生产优质再生水规模超20万吨/日[107] - 公司深耕膜技术水处理应用领域十余载已形成三大核心技术[160] - 公司专注于水深度处理和污水资源化细分领域具有领先技术优势[161][162] - 2019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达2,471座[55] - 2019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合计处理规模为17,863万立方米/日[55] - 2019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6.81%[55] - 中国城市县城总再生水利用率为21%[58] 订单与项目情况 - 在手订单总额5.89亿元,同比增长28.09%[27] - 装备及技术解决方案在手订单4.18亿元,同比增长31.87%[27] - 公司在手订单总额5.89亿元,同比增长28.09%[102] - 装备及技术解决方案在手订单4.18亿元,同比增长31.87%[102] - 新承接膜技术饮用水深度处理项目规模76.28万吨/日[102]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2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8.68%[137] - 客户1销售额9201.7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6.51%[137] - 客户2销售额8882.7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5.94%[137] - 客户3销售额7659.3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3.75%且为公司控股子公司[13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969.3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2.45%[139][141] 资产和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6.19%[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84%[24] - 公司总资产为1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6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474.38万元,同比下降216.2%[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98亿元人民币[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812.82%[126] - 应收账款达2.86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大幅增加83.16%[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069.44万元,当期变动11,069.44万元[38]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81.46万元,当期变动47.26万元[3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50亿元,较上期增长131.25%,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14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86亿元,较上期增长83.16%,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及未结算款项增加[147]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91亿元,较上期增长392.53%,主要因南堡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项目投入增加[147] - 预收款项减少至5167.61万元,同比下降100%[149] - 合同负债为4344.70万元,主要受新收入准则影响[149] - 货币资金受限总额1056.96万元,其中银行保函保证金1010.67万元[151] - 境外资产866.5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58%[90]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原平中荷水务总资产12573.36万元,净利润729.26万元[155] - 原平中荷净水设备公司净利润1116.42万元[155] - 唐山蓝荷科技净利润1048.61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比例14.16%[157] - 唐山蓝荷科技主营业务收入3702.45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238.61万元[157]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70元(含税)[7] - 公司总股本为102,760,000股[7] - 预计分配现金股利总额为人民币7,193,200.00元(含税)[7] - 现金股利分配额占2020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4%[7] - 公司不实施送红股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7] - 利润分配预案尚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 - 2019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750.148万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4%[173] - 2020年度拟分配现金股利719.32万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4%[174] - 2020年每10股派息0.70元人民币(含税)[176] - 2019年每10股派息0.73元人民币(含税)[176] - 公司承诺现金分红比例明确且连续两年保持10.04%的净利润分配比率[173][174] 审计与报告信息 - 审计报告由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8] - 报告期涵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0年金额为-150,462.85元[3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0年金额为1,985,057.48元[35]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20年金额为1,756,054.79元[3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020年金额为-223,466.13元[36]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2020年金额为-71,100.92元[36] - 所得税影响额2020年金额为-497,951.04元[3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0年金额为2,798,131.33元[36] 股东承诺与股份锁定 - 实际控制人张慧春及其配偶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78]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79]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及关联方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上市前股份[180] - 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将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机制[180][182][183][185][186]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的100%[180] - 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王同春配偶刘丹枫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82]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82][183][185][186] - 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贾凤莲、黎泽华承诺锁定期满
金科环境(688466)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