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亚新材(68851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SH:688519)2023-03-22 00:00

利润分配与回购 - 公司2022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以226,196,166.00股为基数,拟派发现金红利56,549,041.50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125.99%[5] - 2022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为216,003,544.53元(不含交易费用),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81.24%[6] - 该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5] - 公司启动新回购方案,资金总额1 - 1.8亿元,已回购股份6,097,484股,占总股本2.60%[41] - 公司现金分红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需满足盈利、资金需求、无重大投资等条件,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时不得高比例现金分红[197] - 2022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以226,196,166股为基数,拟派发现金红利56,549,041.50元(含税),占净利润比例125.99%[199] - 2022年度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为216,003,544.53元(不含交易费用),占净利润比例481.24%[200] 股本信息 - 截至2023年3月9日,公司总股本234,751,6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8,555,434.00股后为226,196,166.00股[5] 审计相关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余建耀、杨婷伊[22] 报告保证声明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前瞻性描述说明 - 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7] 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37.78亿元,较2021年减少10.19%[24] - 2022年扣除相关收入后营业收入37.19亿元,较2021年减少10.36%[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8.52万元,较2021年减少88.76%[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214.95万元,较2021年减少106.19%[2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5亿元,较2021年增长487.30%[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77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7.50%[24] - 2022年末总资产48.89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3.42%[25] -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19%,主要因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产品市场终端需求疲软、价格下降[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8.76%和106.19%,因原材料价格降低幅度小于产品价格下降幅度[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3,676.74万元,得益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及税费返还增加[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7.50%,系股票回购使库存股增加21,600.35万元所致[27] - 总资产同比下降3.42%,主要是股票回购的影响[27]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8.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2%,同比减少12.79个百分点,因报告期净利润减少[27] -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476.53万元,增幅15.81%,用于多领域开发新材料及终端客户验证材料性能[27]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7,034,718.57元,较2021年的41,465,675.59元有所增加[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为 -603,026,224.36元,对应收款项融资当期变动为 -21,538,120.32元[35]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77,821.13万元,同比下降10.19%;总资产488,896.63万元,较年初下降3.42%;归母所有者权益267,683.86万元,较年初下降7.50%;每股净资产11.40元,较年初下降7.69%[38] - 2022年度营业收入377,821.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19%[108]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8.5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76%[108]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2,214.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6.19%[108] - 2022年综合毛利率8.31%,较上年同期下降9.58个百分点[108]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7.78亿元,较上年下降10.19%,主要因覆铜板及粘结片售价下降[120][122] - 2022年营业成本34.64亿元,较上年增长0.28%,系销量增加、原材料价格下降综合影响[120][121] - 2022年研发费用2.55亿元,较上年增长15.81%,因在多领域开发新材料投入增加[120][12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5亿元,较上年增长487.30%,因销售现金及税费返还增加[120][121]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37.19亿元,较上年下降10.36%,主营业务毛利率8.45%,较2021年减少9.67个百分点[122] - 覆铜板产品2022年营业收入29.87亿元,较上年下降9.37%,毛利率4.08%,减少13.60个百分点[125] - 粘结片产品2022年营业收入7.32亿元,较上年下降14.18%,毛利率26.29%,增加6.48个百分点[125] - 2022年公司主营收入境内占比94.56%,境外占比5.44%[126] - 2022年覆铜板生产量2527.58万张,较上年增长9.34%,销售量2512.78万张,较上年增长10.42%[127] - 2022年粘结片生产量4839.74万米,较上年增长0.31%,销售量4774.93万米,较上年下降0.75%[127] - 电子专用材料总成本为34.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3%,覆铜板成本为2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1%,粘结片成本为5.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11%[130]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7.12亿元,占总资产14.56%,较上期增长33.65%,主要系定期存款增加所致[1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0,较上期下降100%,主要系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所致[139] - 其他应收款期末金额354.14万元,占总资产0.07%,较上期增长475.39%,主要系出口退税增加所致[139]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11.52亿元,占总资产23.56%,较上期增长83.30%,主要系募投及超募项目转固影响所致[139] - 应付票据期末金额1.28亿元,占总资产2.63%,较上期下降67.43%,主要系当期新开立应付票据较少所致[139]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金额2599.56万元,占总资产0.53%,较上期下降54.26%,主要系报告期利润下降导致绩效奖励减少所致[139] - 其他应付款为156,546,407.24元,较上期增加86.15%,主要因募集资金项目投入增加,应付工程及设备款增加[140]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9,083,153.58元,较上期增加651.90%,主要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增加[140]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327,307,130.97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和长期股权投资[140] - 报告期投资额为1,0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00元[1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00,000,000.00元,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73,262,251.49元[144]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南亚新材,代码688519[21] 保荐机构信息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签字保荐代表为林剑云、王如意,持续督导期间为2020.8.18 - 2023.12.31[22] 行业竞争与公司战略 - 2022年覆铜板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坚守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执行,为服务客户和满足市场奠定基础[37] - 公司聚焦技术、营销和管理创新,围绕5G等产业机遇研发,高频高速板、汽车板销售稳步推进,收入较快增长[39] - 公司未来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CCL行业制造与方案解决公司,总体战略是抓住覆铜板行业发展机遇,实施稳健扩张[150] 激励计划 - 公司推出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87名激励对象授予626.5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42] 工厂建设 - 江西南亚承建的N5工厂投产,N6工厂在建,期末合并设计产能达320万张/月[43]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覆铜板和粘结片等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44] 产品类型 - 覆铜板按胶系分为普通FR - 4、无铅板、无卤板等多种类型,各有不同终端应用领域[45][46] - 粘结片是覆铜板生产前道产品,其销售反映覆铜板厂商服务中高端领域综合能力[47][48] 公司运营体系 - 公司采取系统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多项认证,与多家知名PCB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51][52]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产品配方优化升级和新产品开发,采用并行工作方式提高研发效率[53] - 公司建立合格供应商评价体系,与上游知名供应商战略合作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54]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及需求预测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55] - 公司产品销售以直销为主,采取“重要策略客户为先”“重大优质项目为先”销售策略[56] 行业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00 - 2021年大陆PCB全球市场占有率从8.1%上升至54.6%,到2026年全球PCB产值预计达1015.59亿美元[58] - 覆铜板产业因5G等产业发展迎来机遇,市场需求体现在高速高频产品等多方面[60] - 预计2022年全球PCB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中国大陆同比增长0.1%,2021年全球同比增长24.1%,中国大陆同比增长25.7%,增速放缓[68] - 2021年全球PCB产值809.2亿美元,亚洲占比86.39%,中国占比54.6%;2022年预计全球PCB产值为832.56亿美元,亚洲占比86.7%,中国占比53.8%;预计到2026年,全球PCB产值预计将达到1015.59亿美元,亚洲占比85.61%,中国占比53.8%[69] - 2022年全球IC载板市场需求量177.1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了22.9%,2021 - 2026年之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3%[70] - 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73] - 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万辆和81.4万辆,同比均增长5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8%;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73] - 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达到843.1GW,预计2023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将达1055.5GW,到2030年,光伏装机量将接近5221GW,全球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约19%;到2050年,光伏装机量将接近14036GW,全球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约29%[76] 公司核心技术 - 公司在覆铜板研发生产积累丰富经验,形成核心配方技术体系和生产工艺体系,一款全新配方开发周期约2 - 5年[77] - 公司形成无铅、无卤、高频高速等一系列核心配方技术,不同技术对应不同产品类别和性能特点[78] - 公司掌握填料分散、树脂浸润等多项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应用于不同类型产品[79] - 公司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主要技术产品达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80] - 无卤覆铜板领域内资厂商市场营收份额15%,公司产品销量全球第九、内资厂第三[80] - 公司是国内率先在各介质损耗等级高速产品全系列通过华为认证的内资覆铜板企业[80] - 公司在HDI材料领域掌握配方核心技术,综合性能指标国内领先[80] - IC载板材料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内资企业占比仅1%左右,公司相关产品已通过认证有望起量[81] - 公司是内资厂商中技术领先企业之一,提升覆铜板国产化率[82] - 公司于2020年度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覆铜箔板[82] 研发成果与投入 - 报告期内公司公开发表技术论文2篇,新申请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累计获得专利87项[83]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254,593,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