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54亿元,同比增长69.0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37.88万元,同比增长83.9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25.99万元,同比增长76.21%[19] -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9.0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83.9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76.21%[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4.4332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9.02%[70]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11.602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46%[70] - 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8.378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93%[7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2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21%[70]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02%至5.54亿元人民币[81]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9.0%至5.54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3.28亿元(2020年半年度)[17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3.9%至9837.88万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5348.84万元(2020年半年度)[174] 成本和费用同比增长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6.33%至3.85亿元人民币[8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56%至2454万元人民币[81] - 销售费用同比暴涨438.10%至2352万元人民币[81]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75.57%至1263万元人民币[8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6.3%至3.85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2.32亿元(2020年半年度)[17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6%至2454.44万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1733.90万元(2020年半年度)[17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38.1%至2352.25万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437.14万元(2020年半年度)[173]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38.8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7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31.37%[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2%,较上年同期减少0.93个百分点[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8.9%至0.75元/股(2021年半年度)对比0.54元/股(2020年半年度)[17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4.43%,较上年同期减少0.86个百分点[20]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4,544,415.36元,同比增长41.56%[56][5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3%,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56] - 费用化研发投入24,544,415.36元,同比增长41.56%[56] - 研发人员薪酬及项目直接投入增加是研发费用增长主要原因[57] - 公司研发投入24.544百万元,同比增长41.56%,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3%[7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7.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62%[19]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9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9%[19] - 公司总资产1723.0276百万元,较期初增长8.62%[7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91.6264百万元,较期初增长4.79%[70]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124.51%至6.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06%,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87] - 存货增长34.28%至2.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21%,因订单增长导致原材料储备增加[87] - 合同负债增长37.72%至6676万元,反映数控机床类产品订单增长较多[87] - 应收票据增长31.86%至2.68亿元,占总资产15.54%,因数控机床订单增长且收款以承兑为主[87] - 其他流动资产下降79.93%至9547万元,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到期赎回[87]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2.77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30日的6.21亿元,增幅达124.5%[166] - 存货从2020年末的2.08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2.79亿元,增长34.3%[166]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5226.4万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5626.3万元,增长7.7%[166]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4847.1万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6675.7万元,增长37.7%[167]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末的3.75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4.34亿元,增长15.7%[16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2.48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5.98亿元,增幅达141.0%[169] - 母公司固定资产从2020年末的5986.7万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7967.7万元,增长33.1%[170] - 母公司应付账款从2020年末的2.35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2.53亿元,增长7.5%[170] - 资产总额从2020年末的15.86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7.23亿元,增长8.6%[167] - 负债总额从2020年末的3.43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4.17亿元,增长21.7%[168] - 总资产同比增长6.1%至15.35亿元(2021年半年度末)对比14.46亿元(2020年半年度末)[171]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4.6%至11.71亿元(2021年半年度末)对比11.20亿元(2020年半年度末)[171]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9.4%至3.16亿元(2021年半年度末)对比2.65亿元(2020年半年度末)[17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0.6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42.36万元实现由负转正[1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896.83%至3.70亿元人民币[8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1211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642万元)[8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1210.67万元(上年同期为-642.36万元)[17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54亿元,同比增长45.2%[1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9.05亿元,其中收到其他投资活动相关现金8.95亿元[17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35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其他投资活动相关现金5.15亿元[17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21亿元,较期初增长124.5%[17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9.07亿元,含取得投资收益2152.37万元[18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19.53万元,同比改善2257.04万元[18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422.78万元,其中分配股利支付3960万元[181] - 收到税费返还784.58万元,较上年同期155.15万元增长405.8%[178] 业务表现 - 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41.0%,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0.6%[29]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30.7%[29] - 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7%,利润总额15.5亿元[29] - 公司主要产品为金属切削类中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和装备部件三大系列[30] - 数控机床产品包括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等10余种高端系列[31] -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涵盖发动机缸体缸盖、锂电池、光伏、高铁传动部件及汽车零部件领域[32] - 装备部件业务包含定制化机床本体、精密钣焊件及铸件制造[33] - 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数控机床)和直销相结合(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及装备部件)[34] - 采用"以销定采+安全库存需求"采购模式和"以销定产"生产模式[34][35] - 自产自用装备部件及核心功能部件占数控机床制造成本比例较高[64] - 数控镗铣床主轴自制率提升至50%[72] 研发与技术 - 核心技术覆盖误差控制、可靠性、高性能装备部件、复合成套加工、二次开发与优化五大领域[37] - 误差控制技术包含几何/运动误差防止法和误差补偿法双重技术体系[40][41] - 公司拥有江苏省精密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38] - 2021年公司当选南通市智能装备商会首届理事会会长单位并入围科创板硬科技领军企业[38] - 热误差控制技术将加工中心垂直轴热伸长控制在0.02mm以内[43] - 自动在线检测技术专利号为200610040175.0[43] - 热误差控制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202011520071.6[43] - 铸造工艺监控技术获得三项授权专利2020219763528、2020219764624、2020209909773[47] - 机床主传动机构动平衡调整方法申请专利2020101354352[48] - 核心功能部件技术申请三项发明专利202010758122.2、202011097945.1、202110676297.3[48] - 开发出力矩电机直接带动螺母旋转的创新传动部件[49] - 通过新设计延长机床冷却液使用寿命并减少排放[46] - 采用型材排屑机提高效率并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46] - 新工艺采用迷营式结构解决防漏防尘问题无需打胶和满焊[46] - 报告期内新获授权专利1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2项,外观设计2项)及软件著作权3项[55] - 累计拥有知识产权268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153项,外观设计69项,软件著作权4项)[55] - 多面复合加工中心使加工效率提升40%以上[51] - 公司针对大型缸体缸盖复合成套加工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线[51] - 基于数控系统开发"程序控制软件"(软著登字第6835907号)[53] - 新申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55] - 新获授权专利16项(含发明专利2项)及软件著作权3项[72] - 累计拥有知识产权268项(含发明专利33项)[72] 研发项目与投入 - GMF-H系列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17万元,本期投入79.78万元,累计投入436.24万元,目标加工效率提升40%以上[58] - 面向大型、重型零件加工行业的五轴、五面动柱式龙门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本期投入92.29万元,累计投入363.47万元[58] - 面向精密模具行业的五轴联动桥式高速龙门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本期投入117.34万元,累计投入203.27万元[58] - MX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80.11万元,累计投入80.11万元[58] - CMV系列高效率立式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106.68万元,累计投入106.68万元[58] - IVT系列立式车削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00万元,本期投入132.15万元,累计投入260.57万元,目标车削精度提升15%[58] - HME双交换工作台卧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00万元,本期投入79.17万元,累计投入199.30万元[58] - HMG系列重切削倒T型卧式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54万元,本期投入165.18万元,累计投入396.91万元[58] - 精密中挂卧式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124.60万元,累计投入124.60万元[58] - 方滑枕130高刚性镗铣加工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55.19万元,累计投入55.19万元[58] - 公司研发项目总预算为9,368.00万元,累计投入4,816.73万元[61] - 研发人员数量达17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0.34%[6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15,295,502.33元,人均薪酬86,415.27元[63] - 高精度重载转台项目投入35.02万元,承重达8~15吨,定位精度±5″[15] - 大断面球墨铸铁工艺项目投入106.53万元,应用于风电产品[16] - 拼接式实样模项目投入99.69万元,用于降低大型机床部件模具费用[17] - 随形砂箱工艺项目投入116.02万元,旨在减少原材料消耗[18] - 高速高刚性卧镗主轴项目投入8.49万元,最高转速达3000rpm[14] - 研发人员中30-39周岁占比最高达52.54%[63] - 研发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占比49.15%[63] 子公司与投资 - 境外资产规模17.65万元,仅占总资产0.01%[88] - 新设控股子公司南通盛联迪智能科技,注册资本2000万元,持股比例51%[90] - 子公司南通国盛精密机械总资产2.06亿元,净利润1114.92万元[92] - 子公司江苏大卫精工总资产7203.4万元,净利润317.42万元[92] - 子公司南通国盛机床部件总资产7359.1万元,净利润292.67万元[92]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重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101] - 公司喷漆废气处理采用漆雾过滤器+UV光解+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102] - 公司废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102] - 公司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102] - 公司危险废物包括废切削液、废机油、废液压油、废油漆桶、漆渣、废活性炭等[102] - 子公司精密机械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达到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102] - 子公司国盛部件厂界北侧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类标准[102] - 子公司国盛部件SO2、NOx厂界无组织控制限值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02] - 公司一般工业固废处理方式:废铁屑送国盛机床部件再利用,板材边角料外售[102] - 公司所有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102] - 公司获得2020年度南通市市长质量奖[66] - 公司为客户提供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到达现场的售后服务[6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票代码688558,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17]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潘卫国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06] - 潘卫国承诺若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06] - 潘卫国承诺在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06] - 潘卫国担任董事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06] - 实际控制人卫小虎作出与潘卫国完全一致的股份限售承诺(36个月锁定期+价格保护条款)[108]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极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09] - 所有承诺方均声明不会因职务变更或离职等原因放弃履行承诺[106][108] - 承诺方均确认报告期内承诺事项得到严格履行且无未完成情况[106][108][109] - 控股股东南通协众及南通齐聚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110]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极6个月[110]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10] - 股东尚融投资、施祥贵、陈辉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110] - 间接持股核心技术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量的25%[112]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间接持股总数的25%[11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6,530,968极股,占比从75.98%降至71.03%[148]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6,530,968股,占比从24.02%升至28.97%[149]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3,712,500股,占比从65.77%降至62.96%极[148]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减少2,818,468股,占比从10.21%降至8.07%
国盛智科(688558)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