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博股份(68859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金博股份金博股份(SH:688598)2023-04-21 00:00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4,675,034.85元,上年为66,805,489.45元[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610,674,518.13元,上年为 - 637,712,732.77元[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12,902,480.35元,上年为715,778,111.61元[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3,774,207.91元,上年为291,881,403.41元[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系本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和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6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系报告期内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增加所致[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本期494675034.8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0.47%;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本期 -3610674518.13元,变动466.19%;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本期3112902480.35元,增长334.90% [71] 所有者权益变动 - 本期实收资本增加13,874,067元[6] - 本期资本公积增加3,674,917,666.70元[6] - 本期库存股增加100,038,317.43元[6]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452,346.29元[6] - 本期盈余公积增加55,542,113.86元[6]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475,574,041.07元[6] - 2022年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5.9841485678亿元,其中综合收益总额5.0109597405亿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1.3741888273亿元[18] - 2022年所有者投入普通股20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3799.998045万元,股份支付6833.5206万元[18] - 2022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91836749.74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4086124534.41元[22][23]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金额为12099185元[23]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5421138.59元[23] - 提取盈余公积金额为55542113.86元[23]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6.4466元/股,较2021年增长3.01%;稀释每股收益6.4008元/股,较2021年增长3.07%[12]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3.4598元/股,较2021年减少39.76%[1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49%,较2021年减少15.88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1%,较2021年减少20.48个百分点[12] 研发投入情况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60%,较2021年增加5.74个百分点[12] 金融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7.8405756924亿元,较期初增加21.9328508021亿元[14] - 2022年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597.886857万元,较期初减少2.6414896407亿元[14] - 2022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4393.644018万元,当期新增4393.644018万元[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2784057569.24元,占总资产40.72%,较上期增长371.26% [77]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337018571.23元,占总资产4.93%,上期为0 [77] - 应收账款融资本期期末5978868.57元,占总资产0.09%,较上期减少97.79% [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合计为28.34亿元,其中股票期末数为4393.64万元[86] - 公司对中复神鹰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4393.64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93.65万元[89] - 公司对4家私募基金累计投资5760万元,报告期损益分别为 - 34348.76元、276.53元、5617.19元、763.89元[89] - 公司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03] - 公司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两类[11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08][11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折价或溢价用实际利率法摊销[10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仅相关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作其他综合收益确认[11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11] - 当公司改变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时,对受影响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111] 营业收入与成本情况 - 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产品营业收入1431852472.28元,毛利率48.02%,较上年减少9.18个百分点[25]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6346655.70元,毛利率43.90%,较上年增加5.62个百分点[25]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1449212917.16元,毛利率47.77%,较上年减少9.50个百分点[27] - 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生产量2506.48吨,较上年增加46.90%;销售量2480.80吨,较上年增加59.74%;库存量264.50吨,较上年增加10.75%[28] - 成本分析显示,本期总成本7.5694965348亿元,较上年同期5.7156402643亿元增长32.43%,其中热场系统系列产品成本占比大且各成本项目有不同幅度增长[32][34] - 主要销售客户方面,前5名客户销售额合计6.598120655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5.52%,客户C和客户E为2022年前五名新增客户[35] - 热场系列产品营业收入14.47亿元,营业成本7.56亿元,毛利率47.74%,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8.34%,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32.44%,毛利率比上年减少9.51个百分点[62]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190.06万元,营业成本60.95万元,毛利率67.93%,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6.18%,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29.55%,毛利率比上年减少5.79个百分点[62] - 主营业务合计营业收入14.49亿元,营业成本7.57亿元,毛利率47.77%,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8.34%,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32.43%,毛利率比上年减少9.50个百分点[6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6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5.52%;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64] 公司业务与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9] - 公司依托核心技术,产品覆盖光伏、半导体、交通、氢能、锂电等应用领域,完成产业链一体化布局[40]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湖南金博投资等5家子公司,范围变化情况详见相关附注[41] - 公司已完成光伏、半导体、交通(碳/陶)、氢能、锂电等应用领域的产业布局[127] - 公司以碳基新材料研发突破为核心,全面提升碳基材料及相关领域研发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纵深布局[140] - 公司将通过定增投资建设1500吨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项目[143] - 公司锂电负极项目预计2023年二季度实现部分产能,加快推进碳/陶刹车盘装机进度[143] - 公司各项目间互相协同配套,践行循环经济[143] - 公司聚焦碳基复合材料前沿技术,加大光伏、半导体等领域投入[143] 财务报表相关基础信息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管理层评价自本期末起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42]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47]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与负债流动性划分的标准[48]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49] 风险提示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以上市企业为主,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总体良好,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可能存在货款回收不及时、应收账款金额增加的风险[54] - 公司未来为提升市场份额可能降价,或对营收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105] - 光伏领域产品销售收入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客户集中度较高,产业政策及景气度变化或影响公司经营[116] - 公司半导体、交通(碳/陶)、氢能、锂电等其它业务板块尚处拓展期,业务增长未达预期或影响公司经营[116] 重大合同情况 - 重大销售合同方面,与客户A、B、C、D、E的合同总金额分别为16亿、5亿、4亿、10亿、4亿元,合计已履行金额分别为3.0156791352亿、2.8146912404亿、3.350005819亿、2.0219718亿、1.15392亿元[29][32] 资产与负债规模变动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1226215471.55元,占总资产17.94%,较上期增长62.55% [77]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50000000.00元,占总资产0.73%,较上期减少36.65% [79]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214000000.00元,占总资产3.13%,较上期增长345.83% [79] 投资情况 - 报告期投资额为8.97亿元,上年同期为2.5亿元,变动幅度为258.76%[84] - 公司计划追加投资23亿元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碳粉制备项目”,2022年度该项目累计投入2.60亿元[85] 股本与注册资本变动 - 2022年9月5日,公司完成股权激励授予登记,总股本由9217.94万股变更为9229.94万股[92] - 2022年7 - 9月,“金博转债”5.94亿元已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数为220.78万股,总股本由9229.94万股变更为9407.41万股[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9407.41万元,股本为9407.41万股[93] 子公司情况 - 公司成立多家子公司,其中湖南金博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1月注册资本变更为7000万元[95] 票据质押情况 - 票据池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为2200万元[82] 行业数据情况 - 2022年国内主流光伏企业P型PER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3.2%,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26.10%,HJT电池转换效率创26.81%的世界新纪录[130] - 光伏产业各环节前五大企业产业集中度均在50%以上,产业链上游集中度相对更高[130] - 2022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达147.13亿平方英吋,同比增长3.9%;硅晶圆总营收138.31亿美元,同比增长9.5% [131] - 2023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渗透率有望接近5%,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整体产值超过7100亿[131][133] - 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售量约1065万辆,同比增长63.6%[134] - 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134]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134] - 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达900万辆,同比增长35%,渗透率达35%左右[134] - 2022年中国氢气供给量达3781万吨,同比增长77.56%,预计2023年产量达4332万吨左右[135] - 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为0.4万辆和0.3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05.4%和112.8%[138] - 2017 - 2022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从24万吨增长至156万吨,复合增长率达45.4%,2022年较2021年同比增长71.4%,预计2025年需求超190万吨[139] - 2022年石墨类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约98%,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市场份额约80%[139] 公司发展战略与措施 - 公司优化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吸引高层次技术人才[143] -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将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145] 股东大会与会议情况 - 2021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3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2021年年度报告》等议案[148]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11月15日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0年限 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 稿)>及其摘要的议案》等议案[148] - 2022年董事会召开14次会议,审议通过58项议案;监事会召开7次会议,审议34项议案;股东大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17项议案[181] - 2022年2月25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提名新一届董事人选[193] - 2022年2月25日公司召开第二届监事会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