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2.54亿元,同比增长50.05%[30][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增长69.59%[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亿元,同比增长722.90%[5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同比增长69.70%[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59%,同比增加2.85个百分点[30] - 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80.03万元,同比增长69.59%[58]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456.13万元,同比增长722.90%[58]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股,同比增长69.70%[58] 公司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88%,同比减少0.18个百分点[30] - 公司取得授权专利36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5项,境外发明专利17项[42] - 公司参与起草《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GB/T 40432-2021》和《电动汽车 DC/DC 变换器 GB/T 24347-2021》等国家标准[42] - 公司建立了硬件开发、软件开发、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四大技术平台[85]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磁集成控制解耦技术、输出端口电路集成控制技术等,已获得13项境外专利[88][9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80,000万元,其中液冷超充类项目投入8,000万元,无线充电类项目投入5,000万元[123] - 公司形成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涵盖电路拓扑、算法控制、结构工艺和生产工艺四个领域,与主营业务产品密切相关[114] - 公司技术平台主要包括硬件开发、软件开发、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等四大技术平台,支持满足目标产品的快速开发、量产[129]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1亿元,同比增长44.73%[13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8%,同比减少0.18个百分点[136] - 公司取得授权专利36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5项、境外发明专利17项[134] - 公司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技术已在11kW、22kW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和40kW液冷充电桩模块产品实现量产出货[134] - 公司800V高压平台产品开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小鹏G9车型,为国内首批基于800V高压平台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之一[134] - 公司车载电源全自动化组装技术实现了多品种、多批次的产品生产不停线柔性切换,提高了生产效率[134] - 公司软件快速在线升级技术通过并行数据分发处理方式,有效提升了后期刷新效率[133] - 公司超级充电桩液冷技术采用三相六开关硬件拓扑,大幅提升了散热能力、使用寿命,降低了噪声[133] - 公司双电机控制器技术采用增强型水冷散热翅片和焊接技术,解决了散热问题[133] - 公司反向预充电技术通过分段控制算法,使得现有DC/DC变换器实现了反向预充电的功能[133] - DCDC类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1,954.99万元,已进入小批量客户试用/量产阶段,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138] - EVCC类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477.28万元,处于产品与过程验证阶段,目标为满足一流整车厂需求,应用于出口新能源汽车[138] - 3.3kW充电机集成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1,896.94万元,已进入小批量客户试用验证阶段,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138] - 6.6kW充电机集成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8,815.42万元,处于产品与过程验证阶段/小批量客户试用/量产阶段,目标为打造新一代高功率密度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138] - 11kW充电机集成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5,339.06万元,处于产品与过程验证阶段/小批量客户试用/量产阶段,目标为打造新一代高功率密度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138] - 22kW充电机集成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141.81万元,处于产品与过程验证阶段,目标为满足一流整车厂需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138] - 电驱控制类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7,450.68万元,已进入小批量客户试用/量产阶段,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13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3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9.11%,较上年同期增长44.74%[14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511.59万元,平均薪酬为13.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3%[141] 公司产品与市场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电机控制器等[40] - 公司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出货量第二,市场份额为16.3%[68] - 公司在第三方供货市场(不含比亚迪和特斯拉)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30.45%[68] - 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包括3.3kW、6.6kW、11kW、22kW不同功率等级系列产品[71] - 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支持144V、400V和800V不同电压等级[71] - 公司液冷充电桩模块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多样化的充电需求[77] - 公司已向海外知名车企Stellantis集团量产销售车载电源集成产品[69] - 公司取得雷诺、阿斯顿马丁等海外车企定点[69] - 公司800V车载集成电源产品已获得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岚图汽车等客户的定点[93] - 公司已实现电机控制器、电驱三合一总成产品和"电源+电驱"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的量产出货[93] - 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支持400V和800V动力电池电压平台,输出功率分别可达6.6kW和2.5kW,并支持逆变输出功能,应用于V2X对外供电场景[97][99] - 公司液冷充电桩模块单模块支持40kW快速充电,并可支持任意多模块并联以拓展超充功率,采用液冷高效散热方案和无电解电容方案,产品寿命较长[102] - 公司电驱系列包括电机控制器、电驱三合一总成产品和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均已实现量产出货[100] 公司运营与生产 -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的生产模式,外协厂商需签订多项协议以确保质量[80] - 公司产品采取直销模式,主要客户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80] - 公司通过同步开发方式获取订单,需通过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和产品认证[82] - 公司与整车厂商客户存在寄售和非寄售两种结算方式[82] - 公司采用"以产定采,适度备货"的采购模式和"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以保障生产交付[103][106] - 公司研发活动以客户定制化需求为导向,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下游整车厂商新开发的具体车型项目的定制化需求,同步开发配套的车载电源和电驱系统等相关产品[11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17]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18] -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1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20] 公司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学历构成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4.86%,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7.50%[12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511.59万元,平均薪酬为13.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3%[141] 公司会计政策 - 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64] - 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0-30年,残值率为5%,年折旧率为4.75%-3.17%[168] - 公司在建工程按实际成本计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予以确认[191] - 公司对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预计将发生的成本[195] - 公司对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满足能够可靠计量等条件[173][174][175] - 公司对合同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详见相关会计政策[183][200] - 公司对存货的盘存制度包括包装物等,按实际成本计量[181] - 公司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包括非正常中断超过3个月时暂停资本化[192] - 公司对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199] - 公司对商誉和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98] 行业背景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90]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车载充电机(OBC)装机量达到283.93万辆,同比上升37.34%[90]
威迈斯(688612)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