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罗普特(68861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罗普特罗普特(SH:688619)2022-08-31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59,809,418.46元,上年同期125,070,655.98元,同比减少52.18%[2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9,594,905.08元,上年同期9,027,671.65元,同比减少317.05%[28]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60,437,104.76元,上年度末1,518,915,756.06元,同比减少3.85%[2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033,277,578.50元,上年度末2,312,790,160.20元,同比减少12.09%[2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 0.10元/股,上年同期0.05元/股,同比减少300.00%[3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74%,上年同期13.40%,增加19.34个百分点[3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经营性现金流入为1.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37亿元,同比增长33.33%[33]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54.62[3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5,407,312.19[35]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168,251.31[3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284,250.28[36] - 所得税影响额为935,199.70[36]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364.09[3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356,004.05[36]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9,583,585.71元,上年同期数为16,760,595.90元,变化幅度为16.84%[166]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数和上年同期数均为0[166]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19,583,585.71元,上年同期数为16,760,595.90元,变化幅度为16.84%[16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数为32.74%,上年同期数为13.40%,变化幅度为19.34%[166]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数和上年同期数均为0%[16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0.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14.60亿元[18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60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0.20亿元[185] -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958.36万元,同比增长16.84%[1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订单回款超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00万元,增幅超30%[187] - 报告期末,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4.89%,客户集中度较高[19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款项余额为132,232.57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5.71%,应收账款余额较高[8] - 2022年半年度公司流动比率为2.74,速动比率为2.45,资产负债率为27.60%[8]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1,410.50万元,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存在经营流动性风险[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款项余额为132232.57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5.71%[197] - 2022年半年度公司流动比率为2.74,速动比率为2.45,资产负债率为27.60%[197] - 报告期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1410.50万元[198] 公司业务风险与应对 - 公司存在销售季节性风险,收入不均衡,经营业绩有季节性波动风险[6] - 公司业务面临行业竞争激烈风险,将在细分领域深度布局并尝试业务外延[7] - 公司面临应收款项增长风险,若政府财政资金紧张,可能发生坏账影响业绩[8] - 公司面临回款周期长的流动性风险,将增强回款验收工作力度[10] - 公司在市场快速扩张中面临内部管理风险,将完善总部技术中台[11] - 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经营,业务机会落地延后,将加强客户需求调研[12] - 2022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公司将巩固传统业务并开拓新业务[13]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迭代、研发失败、销售季节性、客户集中、行业竞争、内部管理等风险[190][191][192][193][195][196]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应对风险,如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内部管理、完善技术中台等[190][188][196] 公司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 - 公司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牵引拓展核心技术研究[37] - 公司打造智能终端核心硬件产品和研发平台软件产品[39] - 公司构建包含IoT中台等在内的技术平台[39] - AI中台将业务所需AI能力抽象出来,实现智能处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数据流动安全化[48] - 算法融合调度平台作为算法服务入口,可实现统一访问、服务编排等功能[49] - 算法/模型仓库负责已有算法和模型的结构化存储,目前仓库内已有算法类型主要为OCR识别、场景识别等[50] - 中台支撑组件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可自动调动资源进行服务扩容[51] - 全景视频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可提升目标全程跟踪能力,应用于公路货车管控场景已取得显著效果[52] - 基于大规模并发的多引擎人像识别算法实现国内主流人脸识别算法融合二次综合分析,提升引擎算法准确性[53] - 智慧管廊人员与设备多模态安全管理算法将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应用到智慧管廊场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54] - 基于多基线优化的多源视频融合算法可实现广域全景分析,应用于边防、海防、无人岛屿[55] - 公司在边检系统应用量子加密技术,保障业务数据传输安全[56] - 大数据中台以“数据资产化”和“数据价值化”为目标,提供一站式大数据服务平台[57] - 公司大数据中台可实现海量数据从业务系统到数据治理平台的高效汇聚,提升数据采集效率[60] - 数据开发平台以项目化提供标准化流程,支持多种脚本,提高开发效率、降低使用成本[61] - 数据融合平台基于业务视角提供统一视图,实现数据重组和业务赋能[62] - 数据调度平台是大数据中台调度执行大脑,提供全流程调度能力和可视化监控工具[63] - 数据分析平台引入多种技术对数据深度分析,建立数据管理机制,为上层应用赋能[65] - 数据资产平台以目录形式管理,构建一体化体系,提升数据质量和服务价值[66] - 智能硬件中台打造开发标准和快速开发体验,具备硬件组合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支持能力[67] - 人像大数据平台结合AI与大数据,为图侦提供支撑,改变工作模式,落实国家政策[69] - 车辆大数据平台筛选异常行为和特征主体,实现交互应用,助力公安信息化建设[70] - 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具有千万级视频资源管理能力,实现视频数据统一接入和共享[78] - 多引擎融合系统算法算力池为大数据应用产品群提供多种能力,多引擎中心可提高结构化分析应用精准度[80] - 建设“城市高空AR应急指挥平台”,采用“AR+安防”理念打造超融合指挥防控体系[82] - 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三网级联的全资产多维度检测管理,降低系统潜在隐患[83] - 远距离大球聚焦多模态感知与高空智慧技术,面向多种应用场景[85] - 红光智能警戒球机集主动防御等功能于一体,防范多种案件发生[87] - 多模态广域全景设备实现环形360度、纵深3Km的立体化全景实景图像,已在多城市推广[88] - 5G智能执法记录仪实现多种功能,可应用于多个场合[90] - 多功能智慧灯杆提供整体应用解决方案,工地智慧灯杆已在多城市落地[91][92] - 区域智能控制器满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和智能运维需求[93] - 反诈骗联合指挥平台构建信息化工作平台,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犯罪提供决策依据[97] - 城市社区网格三维可视化平台开发警务网格等功能模块满足社区警务实战需求[99] - 情指勤舆一体化平台为作战平台应用提供算力、数据和基础组件支撑[100] - 智慧派出所平台建设可定制化模块设计的智能化应用系统[103] - 5G智能规范执法系统打通“前端+后台”,前端执法记录仪能自动抓拍10米范围内人像和车辆[104][105] - 执法办案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办案全流程管理[106] - 智慧公安检查站管控系统实现人、车、物要素的感知与管控[107] - 智慧社区治理管控平台结合疫情实战需求,掌控疫情发展态势[108] - 城市文明创建 - 非机动车治理系统利用AI技术识别非机动车违法行为[110] - 非机动车治理系统实现管理模式、方式和手段的转变[110] - 非机动车治理系统通过算法识别违法行为,进行多维研判和政企联动[110] - 公司发布管廊AR实景安全管控平台,已在福建、山东等地落地运行[112] - 全息态势感知数据融合实战平台可形成“全息态势感知多维立体空间全景图”,适用于不同数据规模用户[114] - 城市轨道交通立体防控系统建立四大体系,保障地铁交通平安运行[116] - 近海域全要素融合分析应用与决策系统已在海警等部门产业化推广[117] - 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可实现水环境污染溯源追踪等目标[119] - 智慧水利无人值守自动巡河平台可实现河流、水库全自动巡查监管[120] - 智慧水利AR全景指挥平台可实现异常情况自动播报等目标[121] - 智慧水利水库水雨情及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可与其他水利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122] - 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参与了福建、重庆等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127] - 公司拥有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生态环境 - AI视频综合应用平台等多个系统平台[129][130] - 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已在江西瑞昌应急管理局上线应用并获多项荣誉[132] - 森林防火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已在内蒙古、福建等地区应用[133] - 2021年公司加大AI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投入,发布超限车辆AI跟踪警戒平台V1.0,该系统已在福建长乐、福清等多地使用[138][139] - 2022上半年公司研发AI校园综合治理系统,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管理[140] - 公司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驱动,加大基础和核心技术预研研发力量,组建研究团队[141] - 公司通过技术中台研究团队打造多个中台,支撑平台软件开发,赋能千行百业[143] - 公司研发架构体系包括设立研究院技术中心、行业中心和产品技术部[144] - 公司构建总部研发 - 区域研发的扁平化研发组织架构,打造“一平台、多行业、N项目”的创新型研发模式[145] - 区域和行业中心研发侧重贴近客户一线,将创新技术和应用模块提炼给总部技术中台[146] - 公司专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与行业应用,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牵引拓展核心技术研究 [157] - 公司承接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东南分中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57] - 公司拥有六大核心技术,技术水平在公共安全和城市建设领域具有先进性,报告期内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未发生变化[162][163] - (AI+城市)存算一体AI芯片的视觉感知嵌入与智慧河湖设备研制预计总投资规模1290.00,本期投入181.27,累计投入895.77,处于研发中,目标是单次神经网络计算时间不大于40ms,单位能耗相比冯诺依曼架构技术降低50%以上[169] - (AI+生活)面向通行管控系统的测温联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预计总投资规模235.00,本期投入65.08,累计投入281.40,已完成[169] - (AI+城市)市域社会治理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示范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103.00,本期投入36.51,累计投入170.03,已完成[170] - (AI+政法)区域政法智能化应用示范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325.00,本期投入65.26,累计投入335.10,处于研发中[170] - (AI+城市)基于城市物联网AIoT感知融合基础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260.00,本期投入126.15,累计投入265.82,已完成[170] - 5G智慧杆集成应用系统研发投入300.00[171] - 基于移动数据采集分析的警务慧眼系统研发投入175.00[171] - 基于全息态势感知的社会治安防控平台研发投入245.00[171] - 面向基层网格治理的社区安全管理平台研发投入280.00[172] - 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校园周边安全预警系统研发投入215.00[172] - 智慧杆可挂载模块类型多达39种品类100项模块[171] - AI+城市硬件中台板卡研发金额为160.00,占比97.51%[173] - AI+城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研发金额为185.00,占比102.79%[174] - AI+安全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管与决策平台研发金额为205.00,占比127.83%[174] - 插件式网关可快速衍生成3个不同侧重功能的版本[173] - 公司研发的物联网关可应用于智慧路灯杆、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慧工厂、交通等行业[173] - 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可实现全市综合管廊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智慧化统一管理[174] - 公司生态环境监管与决策平台涵盖环保行业绝大多数重要业务应用及场景[174] - 公司生态环境监管与决策平台结合AI算法对污染源进行综合分析管理、预判决策[174] - 公司生态环境监管与决策平台可统一展示环境质量、监管、污染源一企一档数据[174] - 公司生态环境监管与决策平台对数据进行多种分析,找出数据间相互关系[174] 行业数据与发展目标 - 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超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 [152] - 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7.2% [152] - 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APP突破100万个,建设2 - 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高水平建成20家中国软件名园 [152] - 2022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6266亿元,同比增长10.9% [152] - 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