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浩欧博,法定代表人为JOHN LI,注册地址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纳米园C6栋101 [15]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浩欧博,代码为688656 [15]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 - 报告期内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1月13日至2024年12月31日止 [15]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3.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891.75万元,占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5.42%[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5] 审计报告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产品种类及特点 - 公司应用酶联免疫法开发的检测产品包括欧博克、食博克、食博克+、敏博克、自免诺博克 [12] - 公司的酶联免疫捕获法定量检测产品为符博克品牌产品 [12] - 公司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产品为纳博克品牌产品 [12] - 公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生产的检测产品可对组织或细胞抗原(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形态学定向检测 [13] - 欧博克可定性检测过敏原,符博克可定量检测过敏原,食博克和食博克+可定性检测食物过敏原 [13] - 诺博克可定性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纳博克可定量检测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敏博克可定性或半定量检测过敏原 [13] - 过敏产品覆盖69种IgE过敏原及80种食物特异性IgG过敏原,可检测IgE过敏原数量国内领先[24][26] - 已取得注册证进行销售、正在注册及立项研发阶段的过敏原合计94种,过敏原单点及组合检测可涵盖111项过敏检测项目[24] - 公司有过敏和自免两大产品系列,过敏产品有多种检测试剂盒,检测过敏原数量从27项到80项不等;自免纳博克有45种检测项目[28][30][31][33] - 过敏产品中酶联免疫法及酶联免疫捕获法产品已规模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化学发光过敏产品不断推出市场[37] - 自免产品收入主要来自酶联免疫法产品和化学发光法产品[37] - 公司自免检测重点是特异性抗体检测,旨在用化学发光方法产品替换进口酶联免疫法等产品[37]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32,039.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84%[1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5.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68%[1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均减少52.86%[1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44.36%[16]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957.17万元,较上年同期末略增1.24%[16]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16]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09%,较上年增加2.09个百分点[1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初余额5,011,109.04元,期末余额135,227,671.16元,当期变动130,216,562.12元[24] - 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2,039.18万元,同比略增0.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65.11万元,同比下降51.68%[117] - 营业成本11,813.63万元,同比增长19.88%,原因是推广新产品、新厂投产规模效应未显[118][119] - 销售费用7,865.65万元,同比增长15.59%,因营销团队建设及人员薪酬增加[118][120] - 管理费用3,947.47万元,同比增长26.26%,因战略投入、人才队伍建设及股权激励计划[118][120] - 财务费用113.28万元,同比增长52.70%,主要系短期贷款利息支出增加[118][120] - 研发费用3,874.11万元,同比增长21.88%,因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活动[118][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30.68万元,同比下降44.36%,因支付薪酬及购买原材料增加[118][1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386.33万元,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118][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85.33万元,同比下降102.46%,因上年收到募集资金[118][120] - 医疗器械营业收入31100.24万元,营业成本11095.65万元,毛利率64.32%,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0.60%,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21.39%,毛利率减少6.11个百分点[122] - 过敏试剂产品营业收入17667.81万元,营业成本4494.14万元,毛利率74.56%,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38%,营业成本增加14.00%,毛利率减少4.55个百分点[122] - 自免试剂产品营业收入11691.13万元,营业成本4832.29万元,毛利率58.6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5%,营业成本增加21.55%,毛利率减少4.01个百分点[122] - 国内销售收入30253.17万元,营业成本10662.53万元,毛利率64.76%,较同期收入减少0.66%,成本增加20.10%,毛利率减少6.09个百分点[122] - 国外销售收入847.07万元,营业成本433.12万元,毛利率48.87%,较同期收入增加83.31%,成本增加64.61%,毛利率增加5.81个百分点[122] - 过敏试剂生产量36.52万盒,销售量31.93万盒,库存量7.59万盒,生产量比上年增加0.16%,销售量减少4.89%,库存量增加53.02%[128] - 自免试剂生产量23.04万盒,销售量20.66万盒,库存量4.56万盒,生产量比上年增加8.27%,销售量增加8.22%,库存量增加31.79%[12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344.6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2.92%,关联方销售额为0[13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3778.4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9.66%,关联方采购额为0[132] - 2022年销售费用7865.65万元,同比增加15.59%;管理费用3947.47万元,同比增加26.26%;研发费用3874.11万元,同比增加21.88%;财务费用113.28万元,同比增加52.69%;费用合计15800.51万元,同比增加19.84%[13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30.68万元,同比减少44.3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386.33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85.33万元,同比减少102.46%[136] - 2022年末货币资金15380.36万元,占总资产16.28%,较上期期末减少65.81%;交易性金融资产13522.77万元,占总资产14.32%,较上期期末增加2598.56%[139] - 2022年末在建工程32574.67万元,占总资产34.49%,较上期期末增加152.75%;短期借款5001.24万元,占总资产5.29%,较上期期末增加149.85%;应付账款4833.01万元,占总资产5.12%,较上期期末增加334.42%[139] - 境外资产875.4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93%[139]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4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00万元,变动幅度300%[143] 财务数据变动原因 - 2022年净利润下降主要因持续加大战略投入,如湖南工厂投产、推广新产品、加强研发和人才建设、实施激励计划等[1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因支付薪酬及购买原料增加[19]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因成本费用水平上升[20] 生产与销售 - 在江苏和湖南拥有4个十万级净化生产厂房用于中试和规模化生产,2个万级净化生产厂房用于生产标准品、质控品[24] - 销售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模式,通过多种方式间接营销并增加营销投入[25] - 公司采购内容包括试剂生产研发原料和检测仪器及配件,制定采购制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并分等级管理[38] - 公司试剂生产实行“以销定产,保证安全库存量”,根据销售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41] - 公司销售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模式,通过仪器加试剂联动销售带动试剂产品销售[42][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销售和专业技术服务团队190余人,持续合作经销商600家左右,经销网络遍布30余省份[94] 研发情况 - 公司技术和产品研发由研发模块负责,下设多个部门,通过引进吸收、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研发提升竞争力[45] - 2022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4个、获得1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个,累计申请专利117个、获得43个[65] - 2022年费用化研发投入3874.11万元,研发投入合计3874.11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1.88%,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09%,较上年度上升2.09个百分点[66]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自免改进项目预计总投资2227.50万元,本期投入613.74万元,累计投入2150.94万元,部分项目已完成[66] - 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4项自免抗原更换项目预计总投资496.00万元,本期投入70.07万元,累计投入443.31万元,项目开发中[68] - 公司开发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自免项目四期12项,预计完成后在国际市场具竞争优势,补充自免产品检测菜单[69] - 追加抗MDA5抗体研发,作为肌炎临床诊断热点项目,完成后为肌炎项目组合销售提供优势[70][71] - 优化ENA Screen项目,解决批次间稳定性问题,提升检测性能,符合临床诊断预期[72] - 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过敏项目25项取证上市,涵盖多种过敏原,研发完成后达行业领先水平[73] - 继续开发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过敏中欧I期35项,丰富产品菜单,完成后达行业领先水平[74] - 酶联免疫法(IgE检测)60项为技术升级,缩短反应时间,灵敏度国内领先[75] - 酶联免疫捕获法25项补充菜单,增加过敏原,扩大筛查范围,保持国内领先[76][77] - 自免28项试剂与迈瑞仪器匹配验证,上市后带动自免市场拓宽,提高竞争力[78] - 纳博克化学发光过敏17项补充菜单,应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完成后达行业领先水平[79] - 开发全自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自免项目五期四项,补充检测菜单,未来市场潜力大[81]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469.29万元,已投入3656.77万元[87]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9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9.67%,薪酬合计2092.05万元,平均薪酬21.79万元[88]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39人、本科50人;30岁以下67人、30 - 40岁23人、40 - 50岁4人、50 - 60岁2人[89] 行业情况 - 2022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1274亿美元,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市场规模分别为281.9亿美元和97.92亿美元,占比分别为22.1%和7.7%[48] - 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增长到890亿元,2019 - 2024年将以18.8%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49] - 免疫诊断是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在过敏、自免诊断领域,酶联免疫产品是国内市场主流[49] - 公司所处行业为生物医药制造业中的体外诊断行业,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46] - 公司产品属于体外诊断中的免疫诊断,体外诊断是临床诊断信息重要来源[47] - 过敏IgE检测难度大,因人体血液中IgE免疫球蛋白含量仅为IgG的四万分之一[50] - 过敏原检测通常需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检测试剂厂家覆盖种类越多竞争力越强[50] - 自免检测领域疾病种类多、检测项目多,技术和规模化生产存在壁垒[51] - 中国有3亿以上过敏疾病患者,过敏检测市场刚起步,潜在市场广阔[89] - 自免检测市场以进口厂家传统酶免试剂为主,进口替代空间广阔[90] - 全球22% - 25%的人口曾或正受过敏性疾病困扰,我国过敏检测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大[149] - 国内IgE检测领域可检测过敏原种类不足100个,国际超600个,市场有望扩容[155] 公司优势与地位 - 公司在过敏检测领域是国内拥有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试剂种类领先的厂商之一[52] - 公司凭借产品质量、性能和综合服务能力获终端医院及第三方检验机构认可[52] - 公司是国内较早将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厂家之一,自免检测产品销售业绩持续增长,相关产品已完成欧洲市场准入并实现海外销售[53] - 公司在国内过敏诊断试剂市场保持一定领先地位,国内过敏检测市场预计年增长率超10%[54] - 公司过敏检测领域目前主要收入来源是酶联免疫法定性产品,其捕获法过敏检测产品推动定量检测产品市场推广[57] - 公司掌握酶联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捕获技术、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原材料制备基础技术[60] - 公司酶联免疫技术、酶联免疫捕获技术、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均已实现产业化[60] - 公司已成功开发多种过敏检测产品,可检测特异性IgE过敏原69种,数量国内领先[62] - 报告期末,化学发光过敏及自身免疫检测共获得
浩欧博(688656)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