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由公司负责人缪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锋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张芳保证[7]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8]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也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1.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7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9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13.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8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2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23.73亿元人民币[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50%[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6%,同比增加2.63个百分点[24] - 公司营业收入为5,177,525,376.79元,同比下降57.75%[99] - 公司营业成本为4,239,093,691.96元,同比下降58.60%[9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1,976,307.51元,较上年同期的-2,372,901,315.86元有所下降[99]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776,396.28元,同比下降89.07%[102] - 公司其他收益为117,375,251.41元,同比增长196.12%,主要由于收到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政府补助增加[102][103] - 公司投资收益为85,973,213.06元,同比增长774.46%,主要由于对两家参股公司不再有重大影响,实现了历史顺流交易抵消的利润[102][103] - 公司货币资金为2,389,903,099.03元,同比下降60.46%,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同时支付较多到期应付账款和到期票据[107] - 公司存货为1,913,116,088.68元,同比下降53.97%[107] - 公司应付账款为5,216,971,465.61元,同比下降32.08%[107] - 公司上半年存货变动主要是上年年末的部分存货在今年上半年度实现了交付[108] - 公司上半年长期股权投资变动主要是对如东和风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如东海翔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两家参股公司不再有重大影响,重分类至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11] - 公司上半年无形资产变动主要是全资子公司新购入建设厂房用土地,土地使用权增加[111] - 公司上半年应付职工薪酬变动主要是年初支付上年度计提的年终奖[111] - 公司上半年其他应付款变动主要是计提应付股利1.53亿元,以及增加计提了上半年度销售的海上订单项目的技术提成费[111] - 公司上半年长期借款变动主要是新增发行了3年期中期票据7.5亿元,归还了部分长期借款[111] - 公司境外资产为14,249,553.27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6%,主要是丹麦的欧洲研发中心[113] - 公司上半年对外股权投资额为8,064.45万元,主要包括对如东和风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如东海翔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参股公司的投资[116][117]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立陇新能源增加注册资本金64,80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400MW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16,423万元[118] - 公司主要控股公司中,上海电气风电设备东台有限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8,893.22万元,净利润为1,204.78万元[124] - 公司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130] - 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议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130] - 公司本期政府补助金额为117,375,251.41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84.78%,较上期的9.14%大幅增长[96]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研发的卓刻平台为海陆共用半直驱技术平台,支撑公司全风速段的海陆产品开发基础[14] - 公司研发的"Petrel"海燕平台专门为应对高温、高湿、高盐、台风、地震等多变复杂的海洋环境而设计[14] - 公司研发的"Poseidon"海神平台针对中国中低风速(含台风区域)开发的全新高度集成半直驱驱动链产品平台[14] - 公司积极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构建了数字化顶层设计级别的核心技术能力[34] - 公司开发的"Poseidon"海神平台首台EW8.X-230机组样机于2022年6月成功下线,旨在开发利用中低风速海域风场资源[38] - 公司开发的"Petrel"海燕平台首台EW11.0-208机组于2022年7月在广东汕头完成吊装,是中国海上风电市场最大兆瓦级产品[38] - 公司在卓刻平台上开发了5款陆上机型,其中4款已完成样机下线并于2022年7月开始批量生产[38] - 公司研发的S112超长海上风电叶片于2022年7月下线,长达112米,是国内最长海上风电叶片[42] - 公司完成预研模块化混塔模具,可适配轮毂高度为120米-180米区间内的所有陆上机型[43] - 公司提升并优化了MBC(基于模型的智能控制技术),建立了关键部件的载荷估计器,降低了机组载荷[46] - 公司在风机端和风场端全面推广和应用多款数字化产品,包括智能控制系统WT-Agent、端智能终端&远程听诊系统Edge-Agent等[46] - 公司升级了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系统 Prognostic-Agent,提升了故障预警算法准确性[47] - 智能诊断软件平台 Health-Agent 已覆盖逾千台风机,提升了对大部件"健康状态"的预警准确性[47] - 公司完成了风机与浮体的详细设计迭代,优化了漂浮式风机的运行载荷,提升了机组的发电量[47] - 公司累计完成批量安装海上风机共计约 8.5GW,各平台产品均已进入生命周期稳定运行阶段[48] - 公司完成了全新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一期部署,并进行了迭代优化[51]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114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83个[52]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77,409,158.8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6%,较上年增加2.63个百分点[55] - 公司在研项目"6MW直驱型海上风电机组系统优化设计、先进制造及验证技术"累计投入金额为10,400.71万元[58] - 公司在研项目"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穿透"累计投入金额为7,544.28万元[58] - 公司在研项目"新一代数字化和云服务平台开发"累计投入金额为16,775.04万元[58] - 公司针对陆上低风速地区开发了3.X MW级别机组,单机容量与15X米大风轮匹配,满足低风速区域市场需求[6] - 公司开发了4.X MW级别机组,针对国内陆上“三北”及海外市场,单机大容量降低开发成本,满足大型风电基地项目需求[7] - 公司推出5.X MW平台化产品,覆盖陆上70%市场区域,降低风电场度电成本,满足中、高、低风速市场需求[8] - 公司研发6MW以上陆上大兆瓦产品,覆盖90%以上市场区域,优化整机发电性能,降低度电成本[9] - 公司开发海上3-5MW产品,面向中低风速及台风区域,提升发电效率并确保机组安全性[10] - 公司推出海上6-8MW产品,针对高风速区域,采用直驱永磁技术,提升机组可靠性并节约海域使用面积[11] - 公司研发海上中低风速产品,适应山东、江苏等中低风速区域,优化叶片设计及控制算法,降低度电成本[12] - 公司开发海上大兆瓦产品,适应广东、福建等高风速区域,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大叶片技术提升发电收益[13] - 公司启动海上大兆瓦产品二期研发,适应我国全部海域,提升机组容量并降低风电场建设成本[1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总投入为257,253.17万元,已完成多个项目结题,并调整了部分项目的预算[6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3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9.1%,较上年同期的27.93%有所提升[7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068.16万元,平均薪酬为18.75万元[71] - 公司在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排名中位居第一,拥有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样本库[72][74] - 公司已开发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海陆大兆瓦风电机组,包括“Petrel”海燕平台、“Poseidon”海神平台和海陆共用卓刻平台[74] - 公司具备国内较强的整机及关键零部件设计能力,陆上产品基本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海上产品已实现自主研发[75] - 公司采取开放式研发策略,除上海研发总部外,还成立了欧洲、北京、广东、杭州、大连、西安等研发中心,并积极筹建兰州研发中心[76] - 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陆上大容量平台,首款产品已获得批量订单,并启动了12MW级以上半直驱海上产品研发[81] - 公司通过技术穿透掌握核心部件(如叶片、驱动链、塔架等)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增强了供应链掌控能力,助力成本控制和交付进度[82] 市场与订单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万千瓦,同比增长210万千瓦[30] - 公司产品覆盖2MW到11MW全系列风电机组,应用于陆上和海上场景的风力发电[31] - 公司新增订单3,443.40MW,其中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1,927.20MW,累计在手订单9,866.60MW[85] - 公司自持风场中已完成建设的装机容量为109.4MW,在建的装机容量634MW[86] - 公司参股风电项目折算资源持有量为220.65MW,其中已完成建设的装机容量为170.65MW,在建的装机容量为50MW[86] - 公司自持风场已建成的装机带来的发电收入为3,961.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8.43%[86] - 公司质保期外服务业务新接订单金额为2.31亿元,实现收入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87] - 公司持续推进资源开发合作,重点布局甘肃、四川、内蒙等区域,为后续获取订单及提升市场份额打下基础[85] - 公司通过自研技术如齿轮箱空中维修、6MW变压器空中更换等,有效降低运维作业成本、提高运维效率[86] - 公司深入布局“上大压小”风场改造市场,推进定制化风机替代、叶片梯次更换等业务模式[87] - 公司优化“十四五”战略规划,以新能源为核心主业,纵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横向打造多链共生生态[87]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包括董事金孝龙、王永青、张和平、司文培、储西让离任,王勇、张洪斌、郑刚、洪彬、夏斯成、薛伟平选举为新董事[13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岗位调整,马文勇调整为副总工程师、陆上事业部副部长,彭明调整至子公司上海之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朱志权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138] - 上海电气承诺自电气风电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153] - 电气控股承诺自电气风电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间接持有的股份[155] - 电气投资承诺自电气风电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155] - 上海电气承诺若电气风电股票在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限将自动延长6个月[153] - 电气控股承诺若电气风电股票在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限将自动延长6个月[155] - 电气投资承诺若电气风电股票在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限将自动延长6个月[155] - 上海电气承诺在限售期满后减持股份时将明确并披露电气风电的控制权安排[153] - 电气控股承诺在限售期满后减持股份时将明确并披露电气风电的控制权安排[155] - 电气投资承诺在限售期满后减持股份时将明确并披露电气风电的控制权安排[155] - 上海电气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违规减持所得将归电气风电所有[153] - 公司承诺在2021年5月19日至2023年5月18日期间不减持电气风电股份[158] - 公司承诺在2021年5月19日至2024年5月18日期间实行积极的利润分配政策[158] - 上海电气承诺在作为电气风电控股股东期间避免同业竞争,并优先让渡商业机会给电气风电[158] - 电气控股承诺在作为电气风电间接控股股东期间避免同业竞争,并优先让渡商业机会给电气风电[162] - 电气风电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设备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后市场配套服务[158] - 电气风电目前执行的光伏工程总承包合同数量少、金额小,属于偶发性业务[158] - 上海电气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投资风电投资基金,属财务性投资,不参与基金所投企业的经营管理[162] - 电气风电未来风电领域的基金投资优先由电气风电参与,上海电气投资有限公司仅作为财务性投资人参与[162] - 公司承诺在现有光伏工程总承包合同执行完成后不再从事该领域业务[164] - 上海电气承诺在分拆完成后避免非法占用电气风电的资金和资产[164] - 上海电气承诺在锁定期满后减持电气风电股票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7] - 公司承诺在股价持续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将启动股价稳定措施[16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股价持续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将启动股价稳定措施[167] - 上海电气承诺在分拆完成后尽量减少与电气风电的关联交易[164] - 电气控股承诺在分拆完成后避免非法占用电气风电的资金和资产[167] - 上海电气承诺在分拆完成后遵循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关联交易[164] - 公司承诺在股价持续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将回购公司股票以稳定股价[167] - 上海电气承诺在分拆完成后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办理有关报批程序[164] - 公司计划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营业绩[170] - 公司将严格管理募集资金使用,确保资金按原定用途有效利用[170] - 公司承诺严格执行分红政策,保障股东回报[170] - 上海电气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170] - 电气控股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170]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约束职务消费行为[170] - 上海电气承诺未履行承诺时将承担赔偿责任[173] - 电气控股承诺未履行承诺时将承担赔偿责任[173] - 电气投资承诺未履行承诺时将承担赔偿责任[173] - 公司承诺未履行承诺时将依法向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173] 诉讼与纠纷 - 公司与风电甘肃、金昌成音及其实际控制人上海成音签订《厂房租赁及回购纠纷解决及合作的一揽子协议》,风电甘肃支付2022年-2028年50%厂房租赁费用人民币1,450万元[182] - 金昌成音与风电甘肃的诉讼涉及金额为52,762,458.75元,诉讼已审理结束[181] - 武汉武船与海南东方国信风能有限公司的诉讼涉及金额为335,120,000.00元,目前二审中[181] - 公司对武汉武船的应收账款账面净值为12,510,757.63元[185]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电气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报告披露日尚未出具调查结论[186] -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诉讼事项,不存在未按期偿还大额债务或未履行承诺的情形[187] 合资公司与关联交易 - 公司与上海电气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公司出资10亿元,持股比例33.3%,上海电气出资20亿元,持股比例66.7%[193] - 合资公司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4日完成工商登记正式设立[193] - 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存款业务中,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48亿元,存款利率范围为0.350%-1.725%,期末余额为9.096亿元[196] - 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业务中,贷款额度为5.6亿元,贷款利率为4.410%,期末余额为0元[197] - 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授信业务中,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总额为14亿元,实际发生额为4.03亿元[200] - 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非融资性保函业务中,预计交易金额为77亿元,总额为30亿元,实际发生额为2.68亿元[200] - 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银票贴现业务中,总额为7亿元,实际发生额为0元[200]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全部通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责任及节能减排重大违规违纪情况[145]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噪声、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均实现达标排放[146]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41]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41]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披露环境信息内容的后续进展或变化情况[146] - 公司未
电气风电(688660)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