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公司负责人乔银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锋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张芳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表由董事会于2023年8月25日批准报出[13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55号己号楼8楼[10]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15号[10]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电气风电,股票代码为688660[11]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1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7%[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3.63%[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2.80%[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4.92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总资产为30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7.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3%[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447,268,332.74元,同比下降1,272.80%[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EBITDA全部债务比为-0.06,同比下降122%[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保障倍数为-7.70,同比下降245%[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为-37.99,同比下降不适用[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4.39,同比下降137%[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比率为0.9988,同比下降7.28%[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速动比率为0.8454,同比下降12.13%[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78.00%,同比增加1.67个百分点[1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为3,918,521,045.85元,同比下降31.01%[1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3,918,773,554.24元,同比上升27.43%[112]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17,792,870,013.46元,较去年同期的17,111,639,896.82元有所增加[114]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6,227,061,210.13元,较去年同期的5,946,327,570.01元有所增加[114] - 公司负债合计为24,019,931,223.59元,较去年同期的23,057,967,466.83元有所增加[114]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776,302,904.13元,较去年同期的7,150,018,327.50元有所减少[114]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5,935,337,260.25元,较去年同期的16,730,191,312.55元有所减少[115]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310,129,022.12元,较去年同期的11,699,017,892.83元有所增加[115] - 公司资产总计为28,245,466,282.37元,较去年同期的28,429,209,205.38元有所减少[115]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17,000,455,083.95元,较去年同期的16,530,158,103.09元有所增加[116] - 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764,962,740.64元,较去年同期的5,015,075,245.68元有所减少[116]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480,048,457.78元,较去年同期的6,883,975,856.61元有所减少[11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4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7%[11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47.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7%[11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3.77%[11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11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销售费用为3.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0%[11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4009.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94%[11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下降354.55%[11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48.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0%[12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4.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3.69%[12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股,同比下降410.00%[1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2.31亿元,同比增长38.3%[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4.92亿元有所改善[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8亿元,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至6.21亿元[1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5亿元,主要由于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至9.60亿元[1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19亿元,较期初减少17.59亿元[123]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98亿元,同比增长30.3%[124]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37亿元有所改善[124]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0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至5.89亿元[124]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6.75亿元,较期初减少17.04亿元[125]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373,715,423.37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减少369,910,154.48元[126] - 2023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减少3,724,159.16元,其中本期提取11,839,334.29元,使用15,563,493.45元[126]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2,217,999.08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增加140,233,637.50元[127] - 2022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增加11,183,852.39元,其中本期提取15,309,346.10元,使用4,125,493.71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403,927,398.83元,主要由于综合收益总额减少413,685,186.08元[128]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专项储备增加9,757,787.25元,其中本期提取18,450,384.00元,使用8,692,596.75元[1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5.34亿元,较期初增加1.11亿元[1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20亿元[1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提取盈余公积1.32亿元,对所有者分配15.33亿元[1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增加2976.43万元,其中本期提取3100.66万元,使用124.23万元[12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4%,同比增加1.28个百分点[12]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81,610,100.4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64%,较上年增加1.28个百分点[30] - 公司新增发明专利42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71个[29] - 6MW直驱型海上风电机组系统优化设计、先进制造及验证技术项目已结项,研发成果已应用于6MW机组平台,累计投入11,974.52万元[31] - 陆上大兆瓦产品研发项目累计投入9,971.13万元,处于开发验证阶段,预计覆盖陆上90%以上的市场区域[31] - 海上大兆瓦产品研发(二期)项目累计投入18,718.27万元,处于开发验证阶段,面向我国全部海域风电市场[31] - 全生命周期设计优化技术研究(二期)项目累计投入4,161.65万元,处于开发验证阶段,旨在提升风电机组可靠性[32] - 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穿透(二期)项目累计投入6,557.97万元,处于开发验证阶段,旨在提升风机可靠性和成本竞争力[32] - 新一代数字化和云服务平台开发(二期)项目累计投入3,294.59万元,处于开发验证阶段,旨在实现风机运行监控数字化管理[32] - 深远海和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三期)项目累计投入3,124.08万元,处于开发验证阶段,应用于漂浮式风机新产品的开发[3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5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1.05%,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520.28万元[33]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34人,硕士研究生273人,本科246人,专科5人[33]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114人,30岁-40岁326人,40岁-50岁109人,50岁-60岁9人[33] - 公司成功研制海上塔架一阶阻尼器,降低疲劳载荷10%以上[22] - 公司具备数字化顶层设计、智能化生产制造、整机系统等核心技术能力[21] - 公司掌握海上风电研发、供应链管理、制造和运维能力[21] - 公司S123海上叶片一次性通过静载测试[24] - 公司完成“3060”混塔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工艺开发和生产应用,全球首台6MW+轮毂高度160m在高纬度极寒地区批量运行[26] - 公司开发的风功率预测平台Windseer预测准确度可满足电网考核指标[26] - 公司完成16MW级漂浮式风电系统一体化设计,并计划推进样机车间生产及下线工作[27] - 公司构建风电储能一体化变流器控制技术,提升风电消纳能力及电网友好性[2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新开发产品平台全面切换为双馈技术路线,预计机组成本将显著优化[36] - 公司海上大兆瓦产品技术路线统一为半直驱技术路线,并加强深远海漂浮式平台技术研究[36] - 公司持续加强核心零部件穿透能力,提升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技术设计能力[36] - 公司加快建设整机及关键部件试验台,提升测试能力,保障产品可靠性[36]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产品覆盖2.5MW到11MW全系列风电机组,应用于陆上和海上场景[19] - 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为风机及零部件销售业务[19] - 公司服务业务包括风机的增值服务、风场管理优化等[19] - 公司风资源开发投资业务包括风资源开发、风电场投资及建设等[20] - 公司海上风电机组容量覆盖12MW至16MW区间,并可扩容至18MW,已完成样机装配和下线工作[23] - 公司陆上风电机组EW5.0N-202、EW5.6N-202、EW6.25N-202、EW7.15N-202已实现批量交付,EW8.0N-202样机已完成安装并正在进行测试取证[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299万千瓦,同比增长77.67%[36] - 公司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95.7万千瓦,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千万千瓦的整机厂商[34][35] - 公司2023年4月推出风轮直径达202米的卓刻平台陆上EW8.0N-202机组[34] - 公司2023年6月发布全新一代海神平台16+MW全海域平台机组[34] - 公司自研自制的叶片于2023年6月下线,集成了多项先进技术[34] - 公司通过全国性生产制造基地布局,覆盖山东、广东、江苏、浙江、海南等海上风电重点地区[34] - 公司新增订单为1,496.00MW,较上年同期减少56.55%[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在手订单为9,438.50MW,较上年同期减少4.34%[37] - 公司自持风场中已完成建设的装机容量为139.40MW,在建的装机容量为500.00MW[37] - 公司自持风场产生的发电收入为3,537.62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69%[37] - 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期末合计为9,351,282,437.10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30.37%[40]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金额为73,273,243.30元,占非经常性收益的比例较高[40] - 公司积极推进机组大型化的研发落地,优化载荷控制并提升机组平台化、模块化程度[40] - 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智能运维,打造数字化样板工程,提升精益运维质量[37] - 公司初步制定海外产品规划、市场路径、商业模式,并加强渠道建设、内外资源整合[37] - 公司实施战略采购以及自制核心部件,加速国产化进程,优化供应链[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7%[45] - 营业成本为37.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4%[45] - 财务费用大幅增加至4009.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99%,主要由于新增流动贷款10亿元人民币[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4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50%,主要由于项目借款增加[47] - 货币资金减少至39.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01%,主要由于投资活动支出较多[48] - 存货增加至2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03%,主要由于为保证后续生产交付产生备料[48]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至6.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48%,主要由于对多家新能源公司注资[49] - 短期借款增加至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02%,主要由于新增短期贷款[49] - 境外资产为1651.22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为0.05%,主要为公司在丹麦设立的欧洲研发中心[52]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股权投资额为36,038.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064.45万元增长346.9%[54] - 公司在一重上电(齐齐哈尔市)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50%,报告期内出资5,000.00万元,累计出资15,000.00万元[54] - 公司在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3.3%,报告期内出资273,78.10万元,累计出资30,375.10万元[54] - 公司在上海纳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报告期内出资3,000.00万元,累计出资3,000.00万元[54] - 公司在上海戈洛立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2%,报告期内出资660.00万元,累计出资660.00万元[54] - 公司金融衍生工具期末数为-12,971,230.23元,较期初数12,971,230.23元减少100%[56] - 公司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65,992,201.44元,较期初数463,055,124.45元减少85.7%[56] - 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12,475,000.00元,较期初数606,364,400.00元增长1.0%[56] -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东台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62.70万元,营业收入为144,055.88万元[56] - 上海电气风电如东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201.78万元,营业收入为71,263.23万元[5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入环保资金163.4万元[64] - 公司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3,067.96吨[67] - 公司首个工业园区级“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汕头智慧能源项目利用风力发电、屋顶光伏发电,并配套储能系统,实现“零碳”生产[67]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已获得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64]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噪声、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均实现达标排放[6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发生环境责任及节能减排重大违规违纪的情况[6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6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核心技术人员刘嘉明及康鹏举辞职离任[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披露其他环境信息[65] - 上海电气承诺自电气风电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69] - 电气控股承诺自电气风电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间接持有的股份[70] - 电气投资承诺自电气风电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股份[71] - 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承诺认购的电气风电股票于上市之日起24个月内不进行转让[71] - 公司承诺将严格遵守上市后适用的《公司章程》以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公司上市后前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71] - 上海电气承诺在其作为电气风电控股股东期间,不会直接或间接
电气风电(688660)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