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方光电(688665) - 2020 Q4 - 年度财报
四方光电四方光电(SH:688665)2021-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凤凰产业园凤凰园三路3号,邮政编码430205[14] - 董事会秘书王凤茹联系电话027 - 81628826,传真027 - 87401159,电子信箱bod@gassensor.com.cn[15][16]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网址为http://www.sse.com.cn[17] - 公司是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37] 审计与报告保证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负责人熊友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凤茹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毛彦敏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32.00%,2018 - 2020年复合增长率61.85%[21][24]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47.47万元,同比增长30.06%[21][24]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81.47万元,同比增长41.59%[21][24]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99.18万元,同比增长55.82%[21][24]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2亿元,比年初增长41.74%[21][25] - 2020年末总资产3.53亿元,比年初增长47.67%[21][25]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54元,同比增长41.28%[22][25]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66.01万元[32] - 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46%,较2019年减少1.94个百分点[22] - 应收账款融资期初余额为4,192,888.23,期末余额为4,742,628.61,当期变动为549,740.38[3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90.64万元,同比增长32.00%[112]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47.47万元,同比增长30.06%[112]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81.47万元,同比增长41.59%[112]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5259.07万元,比年初增长47.67%[113] - 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2167.66万元,比年初增长41.74%[11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90.64万元,同比增长32.00%[114] - 营业成本16269.63万元,同比增长36.52%[130] - 主营业务收入30456.47万元,同比增长31.64%,主营业务成本15963.43万元,同比增长36.76%,主营业务毛利率47.59%[130] - 国内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25.64%,毛利率46.43%,较上年减少1.80个百分点[133] - 国外营业收入3999.66万元,同比增92.54%,毛利率55.21%,较上年减少7.62个百分点[13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8036.6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6.10%,关联方销售额为0[13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879.5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0.20%,关联方采购额为0[143] - 销售费用本期数20801097.03元,上年同期数18692331.40元,变动比例11.28%;管理费用本期数13819438.73元,上年同期数13291448.70元,变动比例3.97%;研发费用本期数19895071.64元,上年同期数19597712.61元,变动比例1.52%;财务费用本期数914009.24元,上年同期数240270.61元,变动比例280.41%[1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73991777.12元,上年同期数47485213.04元,增长55.82%,增加2650.66万元[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17985715.07元,上年同期数-11927765.31元,减少605.79万元[1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9703277.74元,上年同期数-24054444.07元,增加1435.12万元[149]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77222973.76元,占总资产比例21.90%,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58.76%[152]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79050901.13元,占总资产比例22.42%,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90.94%[152]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49999620.90元,占总资产比例14.1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80.80%[153] - 应收账款融资期初余额4192888.23元,期末余额4742628.61元,当期变动549740.38元[15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 - 2020年粉尘、CO2、医用氧气传感器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2.37%、91.53%、14.88%[24] - 报告期内,公司在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0,347.88万元,同比增长63.63%,其中粉尘传感器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58%,CO2气体传感器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84%[62] - 2020年粉尘传感器和CO2气体传感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5.58%、125.84%[114] - 汽车舒适系统配套传感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8.85%[114] - 2020年医疗健康气体传感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43%[114] - 环境监测领域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3.29%,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4742.80万元[115] - 安全监控领域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14%[115] - 外贸市场同比增长92.54%[11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47.16%,MCU等电子料国产替代率达20.84%,激光管和风扇自产率分别达50.14%、37.63%[115] - 空气品质行业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63.63%,毛利率40.36%,较上年增加8.32个百分点[132] - 气体传感器生产量602.36万个,同比增63.01%,销售量555.01万个,同比增63.08%[134] - 环境监测行业营业收入4742.80万元,同比降33.29%,毛利率61.32%,较上年减少9.42个百分点[132] - 气体分析仪器生产量3721台,同比降72.58%,销售量4311台,同比降53.55%[134] - 医疗健康行业营业收入2297.94万元,同比增47.43%,毛利率63.31%,较上年增加5.91个百分点[132] - 安全监控行业营业收入920.01万元,同比增191.14%,毛利率55.38%,较上年减少17.30个百分点[132] 产品与技术相关 - 公司构建了基于非分光红外、光散射探测等原理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37] - 公司气体传感器产品种类持续拓展,应用于室内、车内、室外空气品质监测等领域[38] - 公司气体分析仪器产品包括烟气分析仪器、尾气分析仪器等,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等领域[40] - 公司提供从气体分析传感器模组、气体分析仪到气体分析系统的不同形态产品[40] - 粉尘传感器基于光散射探测技术,可检测室内、室外颗粒物浓度[39] - CO2气体传感器基于非分光红外技术,可检测并反馈室内、车内CO2浓度[39] - 氧气传感器基于超声波技术,可检测氧气浓度和流量[40] - 微型红外气体传感器基于非分光红外技术,可检测工农业场景下CO2、CH4等气体浓度[40] - 公司产品涵盖UV - DOAS紫外气体传感器、紫外烟气分析仪等多种仪器及系统,用于工业过程气体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等领域[42] - 公司气体传感器主要搭载于空气净化家电、汽车、医疗器械,气体传感器模组是气体分析仪等计量器具的核心部件[44] - 气体传感器模块特指集成空气品质传感器模块,是空气净化家电中的空气质量监测功能模块[45] - 气体传感器模组包含烟气分析仪模组、尾气分析仪模组等,能实现气体检测及数值输出[45] - 公司掌握微流红外气体传感、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等核心技术[71] - 公司通过自有技术实现微流红外探测器自主生产,实现微流红外气体传感器国产化[72] - 公司设计开发隔半气室微流红外探测器,提高了产品稳定性[72] - 公司通过合作研发掌握MEMS微流芯片自主制备技术,形成微流量传感器自产能力[72] - 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器测量误差为±(50ppm或5%读数)[73] - 光散射探测粉尘传感技术可适应零下3070摄氏度、095%RH的工作环境[74] - 第四代电化学甲醛传感器酒精抗干扰<1% [79] - 核心部件紫外光谱仪光谱范围扩展到200500nm,光学测量气室有效光程覆盖503000mm [79]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自主品牌经营模式,面向高价值客户群体,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实现盈利[46] - 公司采用自主创新为主的研发模式,承担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如科技部2020科技助力经济重点专项“超声波肺功能测试仪的研制”等[47] - 公司采取预先研发和同步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维持技术创新高度[47] - 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解决技术问题[47] - 公司通过优化控制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精准营销降低销售费用[46] - 公司与10余家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报告期内联合湖北工业大学共建创新平台,与4所高校开展4个新项目研究开发[48][49] - 公司原材料采购涵盖外购定制件、外购标准件和其他辅料,采取框架协议加订单执行的采购方式,建立了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50] - 公司生产采取订单式生产为主、库存式生产为辅的模式,部分非核心加工工序委托外单位加工,截至报告期末有严格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51] - 气体传感器产品整体采用订单式生产,部分库存式生产;气体分析仪器产品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会提前备货并预制气体传感器模组[51] - 公司采用以直接客户销售为主、贸易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在国内以区域销售发展大客户及核心渠道,在国际与贸易商合作,有一体化经营模式和客户投诉处理机制[52] 行业情况 - 气体传感器经历多轮技术升级,“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信息化”是发展趋势[53] - “新基建+碳中和”双擎驱动,催生各领域对气体传感器及分析仪器的市场需求[53][54] - 我国气体传感器及分析仪器行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但企业在多技术整合及上游元器件研发制造能力方面与国际领军企业有差距[55] - 行业竞争要求企业具备技术平台化实力及全环节把控能力,拥有相关实力的企业将占领市场并开拓业务领域[55] - 气体传感器和气体分析仪器行业技术门槛包括关键材料、核心部件门槛,开发难度大[56] - 2016 - 2021年气体传感器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7.3%左右,2020年我国气体传感器规模在600亿以上,占整体传感器市场近1/3[163] 知识产权情况 - 公司合计获得104项专利,其中包括34项境内外发明专利;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获得湖北省专利金奖1项[59] - 2019 - 2020年,公司连续两年荣获最具影响力物联网传感企业奖,2020年荣获最佳智慧医疗应用方案奖、最具人气企业奖[59] - 公司参与两项行业标准制定,《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激光拉曼光谱法》于2019年3月1日实施,《便携式甲醛检测仪》(T/CAQI 140—2020)于2021年2月6日实施[6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4件,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60件[83]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4件,新增软件著作权9件[83]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10个,获得数7个,累计申请数67个,累计获得数34个[84] - 报告期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6个,获得数7个,累计申请数58个,累计获得数47个[84] - 报告期内,软件著作权申请数9个,获得数9个,累计申请数60个,累计获得数60个[84] - 报告期内,各类知识产权申请数合计25个,获得数合计23个,累计申请数227个,累计获得数183个[84] 研发项目情况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9,895,071.64元,上年度为19,597,712.61元,同比增长1.52%[86]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为19,895,071.64元,上年度为19,597,712.61元,同比增长1.52%[86]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46%,上年度为8.40%,减少1.94个百分点[86] - 空气质量传感器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本期投入288.04万元,累计投入336.58万元[89] - 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与控制关键传感器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本期投入170.49万元,累计投入206.47万元[89] - 基于MEMS技术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研发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