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菱电电控(68866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菱电电控菱电电控(SH:688667)2023-04-29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5]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股本51,812,140股[5] - 以2022年末总股本为基数,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7,771,821元(含税)[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尚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审计与合规情况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董事会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6月15日召开,审议通过13项议案,无否决议案[155] -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1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2项议案[192]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2年2月21日召开,审议通过3项议案[192]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2年4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1项议案[192]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2年4月26日召开,审议通过11项议案[192]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2 - 4 - 28审议通过1项议案[193]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2 - 5 - 25审议通过4项议案[193]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2 - 6 - 15审议通过4项议案[193]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2 - 8 - 1审议通过2项议案[193] - 2022年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11次,均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94]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分别在2022 - 4 - 25、2022 - 4 - 27、2022 - 8 - 17、2022 - 10 - 26[194][196][197][198]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分别在2022 - 5 - 24、2022 - 6 - 14[199][200] - 董事王和平、吴章华、余俊法、刘泉军、田祖海、邹斌本年应亲自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11次,且均亲自出席[194] - 董事乔羽然本年应亲自参加董事会次数为6次,且均亲自出席[194] - 董事龚阳本年应亲自参加董事会次数为5次,且均亲自出席[1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总收入71,200.12万元,同比下降14.7%[13][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02.88万元,同比下降51.27%[13][1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7.46万元,同比下降64.10%[13][14] - 2022年股权激励费用较去年增加82.9%,达3,893.73万元[1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116.48万元,同比降低175.31%[13][15] - 2022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21年同期增幅比例为74.76%[1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1,845.66万元,同比增长7.97%[13][16] - 2022年末总资产191,946.04万元,同比增长8.65%[13][17]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30元,同比下降54.23%;稀释每股收益1.28元,同比下降54.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79元,同比下降66.24%[13][18]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77%,同比增加11.65个百分点[1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4.7万元、18971.64万元、16961.28万元、18172.50万元[20]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610.4万元、3241.32万元、 - 490.76万元、1341.93万元[2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749.09万元、2525.70万元、 - 916.64万元、709.31万元[2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17.33万元、 - 3650.15万元、 - 621.3万元、 - 2662.36万元[2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635.42万元,2021年为2426.72万元,2020年为775.15万元[22] - 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57594.50元,期末余额38638.20元,当期变动 - 18956.30元[23] - 结构性存及其他理财产品期初余额743369156.94元,期末余额526069955.62元,当期变动 - 217299201.32元[23]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107866672.01元,期末余额44878527.10元,当期变动 - 62988144.91元[23]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合计期初余额851293423.45元,期末余额570987120.92元,当期变动 - 280306302.53元[23] - 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71,200.12万元,同比下降14.7%[24] - 2022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6,920.82万元,上年度为10,116.74万元,变化幅度67.26%;研发投入合计16,920.82万元,上年度为10,116.74万元,变化幅度67.26%;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为23.77%,上年度为12.12%,变化幅度11.65%[101] - 2022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02.88万元,同比减少7052.34万元,下降51.27%[118]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16,920.8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77%[120] - 2022年公司前五名客户(单体口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65.51%[121]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员工人数为852人,较上年末增长28.40%[122]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净额为25,519.7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84%[123]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39,755.16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26.15%[124]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200.12万元,同比下降14.70%;净利润6,702.88万元,同比下降51.27%;扣非净利润4067.46万元,同比下降64.10%[129] - 2022年营业成本45,688.89万元,同比下降20.67%;销售费用2,681.88万元,同比增长4.8%;管理费用2,851.75万元,同比增长37.86%;财务费用 - 175.61万元,同比下降10.05%;研发费用16,920.82万元,同比增长67.26%[130]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3,116.48万元,同比下降175.3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17.02万元,同比增长103.3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167.47万元,同比下降102.58%[130] - 2022年其他收益1,438.84万元,同比下降41.4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37.92万元,同比增长292.88%;信用减值损失 - 174.39万元,同比下降54.43%;营业外收入620.76万元,同比增长44.72%;营业外支出33.64万元,同比增长189.75%;所得税费用 - 560.81万元,同比下降154.30%[130] - 产品销售收入68,752.81万元,同比减少14.12%;技术开发收入2,447.31万元,同比减少28.28%[130]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71,200.12万元,营业成本45,688.89万元,毛利率35.83%,比上年增加4.83个百分点[137] - 产品销售收入毛利率34.52%,比上年增加5.39个百分点;技术开发收入毛利率72.56%,比上年减少2.37个百分点[137]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71,200.12万元,营业成本45,688.89万元,毛利率35.83%,比上年增加4.83个百分点;国际市场营业收入为0 [137] - 直销收入71,200.12万元,较上年增长35.83%[138] - ECU生产量492,700件,较上年减少14.2%;销售量450,065件,较上年减少27.62%;库存量109,153件,较上年增加64.10%[138] - VCU生产量88,387件,较上年增长497.45%;销售量70,237件,较上年增长377.71%;库存量19,769件,较上年增长1,121.06%[138]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45,688.89万元,较上年减少20.67%[13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6,647.1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5.51%[13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9,397.6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4.87%[140] - 销售费用2,681.88万元,较上年增长4.8%[142] - 管理费用2,851.75万元,较上年增长37.86%[142] - 研发费用16,920.82万元,较上年增长67.26%[1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116.48万元,较上年减少175.31%[14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为4487.85万元,占总资产2.34%,较上期期末变动 - 58.39%[146] - 预付款项期末金额为1221.10万元,占总资产0.64%,较上期期末变动92.16%[146] - 存货期末金额为39755.16万元,占总资产20.71%,较上期期末变动130.37%[146]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与上年同期均为200万元,变动幅度为0[1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为570987120.92元[149] 业务发展与市场环境 - 2022年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18.5万辆和330万辆,分别同比累计下降31.9%和31.2%[24]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6.9%和93.4%[24] - 自2021年9月GDI乘用车混动车取得客户定点后,2022年项目进展顺利并达到相关标准和目标[24] - 2022年公司陆续获得多家造车新势力和部分自主品牌的乘用车项目定点,原定点企业从一款车型扩展至多款车型[24] - 公司拟以现金形式取得部分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在中国的非独家许可,并购买喷油器生产线资产[24] - 公司收入来自新车型匹配开发技术服务收入和开发成功后电控系统销售收入[34] - 2022年公司购买减压阀生产线,开始生产两用原料EMS系统中的减压阀产品[35] - 2022年我国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销158.8万辆和151.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64.1%和151.6%[36]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百公里油耗2025/2030/2035年目标为5.6/4.8/4L[36]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指出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比例分别为20%、40%和50%以上[36] - 2022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提前完成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规划[36] -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要求II型实验(RDE测试)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36] -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 - 2021》规定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自2021年7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准车型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36] - 2022年三合一及多合一系统累计出货量达355.5万套,占总配套量的61.15%[39]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25、2030年和2035年驱动电机功率密度分别达到5kw/kg、6kw/kg和7kw/kg[39]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42]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25年,我国P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