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石化学(68866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聚石化学聚石化学(SH:688669)2023-08-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钢[13]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雄兴工业城B6 [13] - 公司网址为www.polyrocks.cn,电子信箱为ir@polyrocks.com [13] - 董事会秘书为包伟,证券事务代表为田凯丽[15]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联系电话为0763 - 3125887,传真为0763 - 3125901 [15] - 公司控股股东为广州市石磐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 - 公司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如清远市普塞呋磷化学有限公司、广东聚石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 财务审计与会议情况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2023年4月17日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13项议案,6月26日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2项议案,均无否决议案[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8.85亿元,上年同期21.19亿元,同比下降11.05%[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8.62万元,上年同期5824.04万元,同比下降44.56%[19]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亿元,上年同期 - 1.26亿元,同比增长[1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72亿元,上年度末15.47亿元,同比增长1.60%[1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5.54亿元,上年度末40.85亿元,同比增长11.48%[1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上年同期0.62元/股,同比下降56.45%[2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04%,上年同期2.60%,增加0.44个百分点[2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6.0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579.41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投资收益 - 393.33万元,其他营业外收支 - 82.7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17.19万元[22][23]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57,235,069.36元,上年同期为55,176,359.14元,变化幅度3.73%[43]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57,235,069.36元,上年同期为55,176,359.14元,变化幅度3.73%[43] - 本期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4%,上年同期为2.60%,增加0.44个百分点[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05%;营业成本16.5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8.6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56%[63] - 2022年度、2023年1 - 6月,应收票据等账面价值合计为111,681.45万元、121,692.44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为46.96%、50.73%[7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8,559.11万元[70] - 2022年、2023年1 - 6月,外销业务收入为131,738.45万元、65,061.40万元,外销收入占同期主营业收入比例为33.44%、34.51%,汇兑损益为 - 2,474.64万元、 - 1201.86万元[7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535.71万元,同比下降11.0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228.62元,同比下降44.56%[74]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455,403.1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57,168.12万元[74]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45,808,781.65元,占总资产1.01%,较上年期末变动42.42%[78]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42,290,865.83元,占总资产0.93%,较上年期末变动 - 56.87%[78] - 长期股权投资本期期末数32,391,701.34元,占总资产0.71%,较上年期末变动34.67%[79]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501,038,209.99元,占总资产11.00%,较上年期末变动81.96%[79] - 长期应付款本期期末数69,794,687.77元,占总资产1.53%,较上年期末变动114.26%[79] - 预计负债为29764823.87元,占比0.65%[80] - 境外资产为214622835.47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71%[80] -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合计566384615.25元[80] - 报告期投资额为204042417.33元,上年同期为119068412.36元,变动幅度为71.37%[8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45.5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85亿元增长11.46%[180][18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23.9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78亿元增长0.89%[17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1.5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07亿元增长26.29%[180]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28.0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60亿元增长18.66%[18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1.3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06亿元增长6.24%[18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6.7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4亿元增长89.29%[181]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7.5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25亿元增长1.64%[182]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3.0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1亿元减少12.66%[178]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10.9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6亿元增长29.18%[180] - 2023年6月30日长期借款为5.0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5亿元增长82.00%[181] 主营业务与行业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26]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原料和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围绕化工新材料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同时布局循环、降解业务[30] - 公司化工原料板块产品包括阻燃剂、磷化学产品、液化石油气产品等[31] - 公司化工新材料板块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粒子、塑料制品等[31] - 公司其他业务板块有塑料建筑模架等的循环租赁业务[31] - 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28] - 到2025年和2030年,汽车整体较2015年要分别减重20%和35%[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光显材料制品扩散板、导光板业务报告期增长良好[27] - 2023年1 - 6月子公司常州奥智(合并)光学板材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17.86%,PS扩散板业务主要客户韩国三星电子、韩国LGE的经销商韩国NANJIN的销售收入占扩散板业务收入的14.54%、43.73%[68]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紧跟新材料行业趋势,与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储备一批前沿专利技术[32] - 三嗪有机物制备采用一步法代替多步法,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产物产率和纯度均达90%以上[36] - 环保无卤阻燃剂产量为5000(+),应用于微波炉等内部元器件[36] - 高性能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技术采用有机次磷酸盐等复配优化配比,提高阻燃效率[37] - 节日灯饰类阻燃聚丙烯技术将八溴醚体系运用到圣诞灯饰领域,取得美国UL认证[37] - 高分子材料光扩散应用技术通过调整挤出机螺杆组合和优化配方,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37] - 高分子材料导光板加工技术通过精调激光参数保证不锈钢板涂纹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37] -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通过捏合机设计控制物料热量,使固相反应更平稳可控[36] - 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技术选用特殊合金钢材制造捏合机,保证设备耐腐性等[36] - 无卤膨胀聚丙烯阻燃技术对阻燃剂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处理,提升多种性能[36] - 无卤膨胀聚丙烯阻燃技术采用侧喂料加入阻燃剂,避免其分解,使材料性能优异[36]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高分子材料透气应用技术、多聚磷酸精密过滤生产技术等,多聚磷酸精密过滤生产技术可100%去除0.01um及以上颗粒、油雾密度控制在0.01ppm/wt,五氧化二磷生产过滤技术制得纯度大于99.90%五氧化二磷[38]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知识产权项目新增申请数17个,其中发明专利12个;新增获得授权数量35个,其中发明专利18个[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知识产权项目获得授权数量362个,其中发明专利190个,实用新型147个,外观设计2个,软件著作权10个,境外专利13个[41] - PE膜研发及产业化投入350.00,已小批量向客户供货并持续改进[46]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无卤阻燃增强PPO/PS材料开发投入100.00,处于中试放大阶段[46] - 挤出级无卤阻燃聚丙烯研发及应用产业化投入500.00,进展顺利并实现产业化量产[46] - 一种新能源电池壳专用V - 2级阻燃聚丙烯研发及应用产业化投入500.00,进行市场推广[46] - 一种低成本不析出V - 0级阻燃聚丙烯马桶盖专用料研发及应用产业化投入230.00,产品验证进展顺利[46] - 建筑模板用聚LFT - G丙烯专用料研发及应用产业化投入250.00,实现产业化量产且进展顺利[47] - 汽车内饰用抗静电聚丙烯材料研发及应用投入280.00,处于中试放大阶段且进展顺利[47] - TPE材料在汽车包胶的开发与应用投入550.00,进行产业化试产并开始市场推广[47] - 聚酰胺玻纤增强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投入250.00,实现产业化量产且进展顺利[47] - 环保耐热抗紫外改性聚丙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370.00,已投入327.26,预计投入561.09,完成小批量生产并进行客户验证阶段[48] -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工业化合成及其改性产品开发项目预算970.00,已投入111.95,预计投入970.50,改性产品已产业化量产[48] - 抗菌防霉变PC/ASA汽车内饰材料研究及应用项目预算500.00,已投入80.03,预计投入509.82,实现产业化量产且进展顺利[48] - 再生聚丙烯材料回收利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400.00,已投入77.49,预计投入441.30,实现产业化量产且进展顺利[48] - 高透耐刮擦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制备项目预算100.00,已投入89.79,预计投入151.50,进行产业化生产验证,逐步小批量向客户供货并持续改进[49]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预算100.00,已投入88.56,预计投入134.46,完成实验室小试生产[49] - 自控温石墨烯电热膜研发项目预算250.00,已投入50.99,预计投入108.27,产品进行应用测试和市场推广阶段[49] - 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预算300.00,已投入73.76,预计投入127.84,完成中试生产技术可行性验证,开始市场推广且进展顺利[49] - 环保耐热抗紫外改性聚丙烯在UV - 340照射168h色差小于1.5,冲击强度65J/m,热变形温度≥125℃[48] -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系统原料分子量覆盖10 - 25w[48] - 高性能绿色流变剂项目已完成中试实验,形成对应产品标准,项目总预算6800万元,已投入1638.86万元[50] - 本期公司研发人员数量35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7.42%,上年同期数量305人,占比相同[52] - 本期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349.39万元,平均薪酬6.56万元;上年同期薪酬合计2189.11万元,平均薪酬7.18万元[52]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研究生2人占0.56%,硕士研究生39人占10.89%,本科97人占27.09%,专科121人占33.80%,高中及以下99人占27.65%[5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102人占28.49%,30 - 40岁176人占49.16%,40 - 50岁66人占18.44%,50 - 60岁14人占3.91%[52][53] - 公司以聚石研究院为研发平台,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储备一批新材料前沿专利技术[54] 公司荣誉 - 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