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0元,以51,947,770股测算,拟派发现金红利18,701,197.20元[5]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以51,947,770股测算,拟转增20,779,108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72,726,878股[5] - 公司以2022年6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3700万总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850万元,每股转增0.4股,共计转增1480万股[173] - 2022年每10股派息3.6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18701197.2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37.10%[174] 审计情况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合规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2%[21][2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1.2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25%[21][2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46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7.17%[21] - 2022年末总资产9.04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7.04%[2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9723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24.21%[21]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37%,较上年增加3.98个百分点[2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433.78万元、5593.51万元、8311.23万元、1.43亿元[23]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80.96万元、614.67万元、1044.77万元、3100.81万元[23]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4730.94万元、 - 262.47万元、1412.11万元、5558.15万元[23]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1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1.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25%;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5583.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5%[28]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662946.60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7502695.15元[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946050.72元,所得税影响额1979630.18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76870.83元[25]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中,交易性金融资产 - 银行理财产品期初余额402206721.80元,期末余额365603609.96元,当期变动 - 36603111.84元[26] - 2022年度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83.29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88.69万元[2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3,619.98万元,同比增长2.02%,营业成本19,556.97万元,同比增长3.33%,综合毛利率41.83%,较2021年减少0.74个百分点[96][105] - 销售费用1,434.44万元,同比上升22.20%,因扩充销售团队使员工薪酬上升[98] - 管理费用2,919.21万元,同比增长4.47%,与上年同期无较大变动[99] - 财务费用-225.47万元,同比下降431.22%,因汇兑波动形成汇兑收益[100] - 研发费用4,493.34万元,同比上涨45.20%,因研发团队扩充和物料投入增加[10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76.84万元,同比上升11.42%,因经营性流入大于流出[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3.10万元,同比下降99.62%,因上年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赎回[10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56.55万元,同比下降106.38%,因上期有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到账[104] - 电磁测量系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05%,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同比上升28.39%,通用测试业务同比上升35.99%,相控阵产品业务未实现营业收入[107] - 销售费用1434.44万元,同比上涨22.20%;管理费用2919.21万元,同比上涨4.47%;研发费用4493.34万元,同比上涨45.20%;财务费用 -225.47万元,同比下降431.22% [1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76.84万元,同比上涨11.4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63.10万元,同比下降99.6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156.55万元,同比下降106.38% [114] - 电磁测量系统业务材料成本18511.67万元,占总成本95.67%;费用成本108.79万元,占0.56%;人工成本729.66万元,占3.77% [108]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39,067,479.51元,占总资产4.32%,较上期期末变动681.43%[117] - 境外资产为6,065.4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71%[11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366,923,702.33元[120] - 海通年年旺5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已投资金额3000万元,报告期损益0.75万元,产品总资产7.75亿,98.58%投资于债券资产[1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开展的远期结售汇金额为583.80万欧元[122] - 上海莱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959.28万元,净利润405.60万元,持股比例100%[123] - 西安弘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3,470.80万元,净利润2,440.56万元,持股比例51%[124] 业务影响因素 - 外部环境变化使公司业务交付受影响,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扩充团队致净利润下滑[22] 业务合同 - 2022年4月公司与某客户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金额暂定为333696000元(含税),部分信息因涉及国家秘密豁免披露[27] - 某载体项目工程配套系统合同总额33369.60万元,已履行6993.44万元,待履行26376.16万元[108] 业务成果 - 公司核心产品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可实现近亿级网格量的大规模计算[28] - 电磁测量系统业务中,面向卫星有效载荷的射频测量系统业务、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开始承接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测量系统需求[28] - 公司成功研发动态散射测量系统等新产品,加大电磁测量系统关键硬件研发投入,核心硬件自主研发获突破性进展[29] - 相控阵产品业务围绕低成本方向,小型化新型相控阵天线等研制任务实现关键技术节点突破[29] 业务板块 - 公司构建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板块,服务于高端制造业[30] - 电磁仿真验证业务为产品研发人员提供性能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验证工具[30] - 电磁测量系统业务对产品复杂工作状态进行优化和测量,确保与仿真设计结果一致[30] - 相控阵产品业务研发前沿新型相控阵技术,依赖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技术[31] - 公司业务分为电磁测量系统、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相控阵产品、通用测试四大类[31] - 公司电磁测量系统面向复杂测试场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31] - 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为相控阵雷达全生命周期提供校准调试与性能测试[31] 市场情况 - 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市场需求随相控阵技术推广和前沿技术发展持续提升,公司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有望提高市场份额[33] - 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是隐身装备研制关键技术保障,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有领先技术和经验,将提高市场份额[33] - 服务低轨卫星有效载荷研发生产的射频测量系统市场需求显现且有望快速增长,子公司弘捷电子在相关领域有国内领先优势[35] - 公司已为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5G基站OTA测量系统,并跟进市场需求[35] - 公司2022年切入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市场,将关注该领域发展及需求[35] - 我国CAE软件市场总体渗透率和国产化程度低,公司作为国产厂商有望加速追赶国外厂商[37] - 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1974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7.4%[45] - 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21.9%,远超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全球占比[45] - 2025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5.6%[45] - 2019年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厂商的市场份额仅占5%左右[45] - 2021年我国CAE软件市场规模达32.1亿元,年复合增速14.6%,国内CAE市场潜力大[46] - “十四五”期间我国装备需求将持续释放,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和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需求将快速增加[46][47] - 我国低轨通信卫星行业有望进入快车道,服务于低轨卫星的测试测量市场需求快速增长[47] - 具备智能化系统开发能力和丰富工程经验的测量系统厂商有望占据低轨卫星测量市场主导地位[47] 业务模式 - 公司销售业务由项目事业部负责,采用招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41]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根据项目需求采购[41] - 公司主要业务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和集成,核心优势在算法和软件开发[41][42]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工作分为立项申请、需求与设计、成果验收、成果转化四个阶段[44]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国内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6项,新增国内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截至期末累计获国内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93项[74]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44,933,400.42元,上年度为30,944,935.92元,变化幅度45.20%[75]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44,933,400.42元,上年度为30,944,935.92元,变化幅度45.20%[76]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为13.37%,上年度为9.39%,增加3.98个百分点[76]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加主要因研发项目投入增加、研发团队扩充薪酬增加及上市后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推出授予带来研发费用增加[76] - 公司2022年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368.50万元,本期投入4493.34万元,累计投入6655.49万元[85] - 多模共口径一体化天线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715.57万元,本期投入347.15万元,累计投入347.15万元,处于持续研发阶段[78] - 电磁测量系统关键硬件及自动化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530.82万元,本期投入898.16万元,累计投入898.16万元,处于持续研发阶段[78][79] - 雷达数字化仿真设计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5133.17万元,本期投入834.28万元,累计投入834.28万元,处于持续研发阶段[79] - 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978.92万元,本期投入1413.85万元,累计投入2219.47万元,已结题[80][81] - 自动化微波测试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80.00万元,本期投入520.30万元,累计投入852.61万元,已结题[82] - 智能通信相控阵设计分析与测试验证平台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70.56万元,本期投入381.43万元,累计投入670.44万元,已结题[83] - 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859.46万元,本期投入98.17万元,累计投入833.38万元,已结题[84] - 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7.77%,上期分别为49人、41.18%[86] - 2022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885.31万元,平均薪酬38.47万元,上期分别为1848.92万元、37.73万元[86] - 公司自主研发多项核心技术,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阵测量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86] - 公司与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联合实验室,成立上海市专家工作站[87] 核心技术 - 三维全波电磁仿真技术可实现近亿级网格量大规模计算和万核以上大规模仿真计算[51] - 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技术解决传统相控阵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降低设计加工成本[53][55] - 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和多探头中场校准测试技术用于相控阵校准测试,提高测试效率[57][58] - 相控阵电磁波束能量每增加3dB,扫描探测性能增加一倍;副瓣每减少3dB,抗干扰能力增加一倍[57] - 多探头中场校准测量技术可将阵面口径1.5米的X波段机载相控阵雷达远场校准距离从约150米缩短至3米左右[60] - 多通道有源参数测量技术可实现32或64通道共同工作形成的波束扫描状态下有源参数测试[61] - 微秒级实时控制技术实现对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微秒级控制,相比传统毫秒级控制方案大幅提高测试效率[65] - 方向图综合优化技术可高效解决大型阵列(通道数>1,000)的典型方向图综合优化问题
霍莱沃(688682)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