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1亿元[1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45.39万元[13]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31.48万元[13] - 营业收入为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3.1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10.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96%[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同比下降29.17%[21]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5.5947百万元,同比上升18.96%[66] - 净利润15.4935百万元,同比下降26.84%[6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318百万元,同比下降23.45%[66] - 营业总收入14559.47万元,同比增长18.96%[78][8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3.18万元,同比下降23.45%[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10.83万元,同比下降17.96%[78] - 营业总收入从122,386,063.57元增至145,594,741.12元,增长19.0%[177] - 公司净利润为1549.35百万元,同比下降26.8%(2020年同期为2117.62百万元)[17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3.18百万元,同比下降23.5%(2020年同期为1976.79百万元)[178] - 营业利润为1675.21百万元,同比下降27.6%(2020年同期为2314.41百万元)[17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同比下降29.2%(2020年同期为0.24元/股)[179]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833.40百万元,同比增长24.2%(2020年同期为671.07百万元)[181] - 母公司净利润为1431.27百万元,同比下降7.3%(2020年同期为1544.52百万元)[1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01.7008百万元,同比增加26.83%[66] - 营业成本10170.08万元,同比增长26.83%[80] - 销售费用458.95万元,同比增长87.65%[80] - 管理费用1273.76万元,同比增长32.55%[80] - 财务费用145.91万元,同比下降475.74%[80] - 研发费用946.18万元,同比增长38.42%[80] - 研发费用从6,835,538.18元增至9,461,797.55元,增长38.4%[1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和利润在公司所有业务中占比最高均超过30%[36] - 子公司飞航防务2020年防疫口罩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9081百万元,毛利6.8041百万元[66] - 公司产品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等航空核心部件[63] - 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七大军工集团[43] - 公司进入丰田、大众等知名企业供应链体系[6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0%,同比增加0.91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946.18万元,同比增长38.42%[5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0%,同比上升16.28%[52]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5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50][51]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46.18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52][53] - 超高强度钢结构件复合加工工艺处于试样阶段,可提升军用飞机起落架产品良品率[48] - 高精度超大长径比深孔加工技术已批量应用,提高加工效率[48] - 浮动装夹工艺装备快速换装系统实现批量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48] - 复杂结构件生产线信息采集与监控技术批量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控制生产线健康状况[48] - 特殊成型切削刀具设计技术批量应用,建立刀具数据库满足复杂结构件制造需求[49] - 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4万元,本期投入73万元,累计投入196万元[55] - 航空发动机整体涡轮盘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95万元,本期投入64万元,累计投入164万元[55] - 飞机起落架主架体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2万元,本期投入71万元,累计投入191万元[55] - 航空发动机转轴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8万元,本期投入94万元,累计投入242万元[55] - 铝合金导管项目累计投入金额超出预计总投资规模27.3%,达196万元[55] - 航空发动机转轴项目累计投入金额超出预计总投资规模16.3%,达242万元[55] - 四个研发项目本期总投入金额为293万元[55] - 四个研发项目累计总投入金额为801万元[55] - 航空发动机转轴项目本期投入金额最高,达94万元,占四个项目本期总投入的32.1%[55] - 所有研发项目均处于"部分达到试制阶段"[55] - 航空发动机进/放气电磁阀研发项目预算175万元,累计投入62万元,累计收益174万元,部分达到试制阶段[56] - 航空发动机对开机匣研发项目预算190万元,累计投入64万元,累计收益64万元,部分达到试制阶段[56] - 雷达天线制造工艺技术研发项目预算200万元,累计投入66万元,累计收益66万元,部分达到试制阶段[56] - 钛合金飞机结构件工艺研发项目预算183万元,累计投入60万元,累计收益60万元,处于小批量生产应用阶段[56] - 研发投入总额为2480万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949万元,费用化金额为1552万元[58] - 研发人员数量为10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32.26%[5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830.4万元,平均薪酬为8.3万元[59][60] - 通过高效加工技术使加工效率提高至原来的1.5倍(即提升50%)[57] - 加工周期缩短约20%[57]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20%,大专占比41%,大专以下占比39%[59] - 30-39岁研发人员占比63%,是研发团队的主力年龄层[59] - 研发项目"加工动态特征复杂结构件切削技术"投入资金188万元[57] - 研发项目"远程控制模块及系统"投入资金200万元[58] - 研发项目"便携式扩孔设备"投入资金152万元[58] 公司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采用订单拉动式生产模式并执行合格供应商审核制度[33] - 公司采购模式由采购部统一采购并建立了供应商考核体系[32]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少量采用经销模式[34] - 航空航天零部件定价依据工艺复杂程度和预估工时等因素协商确定[35] 行业特点与公司技术能力 - 军品定型周期较长且不具有周期性特征[40] - 行业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下半年占比相对较高[40] - 军品具有个性化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定制化程度高[40] - 航空零部件制造需要取得AS91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1] - 航空零部件制造存在技术资金和资质三大行业壁垒[41][42] - 公司是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43] - 公司已掌握机匣、整体涡轮盘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起落架主架体的加工制造能力[43] - 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12项核心技术,其中11项为自主研发取得[47]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弱刚性薄壁金属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技术和航空航天专用高温合金多轴高效加工技术[47] - 航空零部件制造涉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及钛合金等特种材料加工[44] - 航空零部件高性能制造需满足透波、传热、导流、动力学等高端性能要求[44] - 航空零部件制造正向数字化(如MES管理系统)和智能化(如物联网智慧工厂)发展[45] - 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有限开放行业,民用领域无相关限制[46] - 行业准入制度完善及政策利好将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航空零部件领域[46] - 公司建立了荧光无损检测、X光无损检测等特种工艺能力[68] 现金流量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4.62万元[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4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1.39%[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0.1%至14.75亿元[1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长57.6%至15.3亿元[1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55.8%至4211万元[18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激增146.4%至2.28亿元[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654%至2.45亿元[185]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收入增长172.1%至7803万元[188]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增长400%至3000万元[188] - 母公司吸收投资收到现金2.2亿元[188]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增长1073%至2.28亿元[189] - 汇率变动导致现金减少23.32万元[185]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公司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为8.68亿元[13] - 公司2021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78亿元[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14%[20] - 总资产为8.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1%[20] - 公司总资产84550.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2611.80万元[78] - 货币资金24548.58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48.28%[81] - 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98.88百万元增至2021年6月的245.49百万元,增长148.2%[1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5.00百万元,2020年底无此项[169] - 应收账款从177.07百万元增至210.38百万元,增长18.8%[169] - 存货从44.68百万元增至50.58百万元,增长13.2%[169] - 流动资产总额从373.67百万元增至560.00百万元,增长49.9%[169] - 资产总额从662.58百万元增至845.51百万元,增长27.6%[169] - 短期借款从32.24百万元降至0元,减少100%[170] - 应付账款从60.94百万元增至77.81百万元,增长27.7%[170] - 长期借款从61.10百万元降至56.50百万元,减少7.5%[170]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662,575,018.04元增长至2021年6月30日的845,507,251.07元,增幅27.6%[17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431,447,769.71元增至643,659,665.20元,增长49.2%[171] - 货币资金从80,268,421.62元大幅增加至227,883,352.11元,增长183.9%[173] - 应收账款从130,205,937.95元增至154,866,004.39元,增长18.9%[173] - 存货从32,767,887.23元增至43,362,431.34元,增长32.3%[173] - 短期借款从17,218,318.06元降至0元,减少100%[174] - 实收资本从83,900,000.00元增至111,866,667.00元,增长33.3%[171][175] - 资本公积从197,616,418.09元增至366,849,730.87元,增长85.6%[171]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年初的83,900,000.00元增加至111,866,667.00元,增长33.3%[191][192] - 资本公积从年初的197,616,418.09元增加至366,849,730.87元,增长85.6%[191][192]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115,860,586.53元增加至130,992,400.59元,增长13.1%[191][1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414,267,785.15元增加至626,117,996.91元,增长51.2%[191][19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431,447,769.71元增加至643,659,665.20元,增长49.2%[191][19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5,131,814.06元[191]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资本197,199,979.78元[191]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481,582.08元[191] - 少数股东权益从年初的17,179,984.56元增加至17,541,668.29元,增长2.1%[191][192] - 专项储备从年初的5,153,718.84元减少至4,672,136.76元,下降9.3%[191][19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年初83,900,000元增至期末111,866,667元,增长33.3%[199][200] - 资本公积从年初194,752,368.83元增至期末363,985,681.61元,增长86.9%[199][200]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105,633,555.20元增至期末119,946,289.26元,增长13.5%[199][20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401,176,704.56元增至期末612,207,836.32元,增长52.6%[199][20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4,312,734.06元[200] - 所有者投入资本为197,199,979.78元,其中普通股投入27,966,667元,资本公积投入169,233,312.78元[200] - 专项储备从年初5,153,718.84元降至期末4,672,136.76元,下降9.3%[199][20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887,267.80元,使用1,368,849.88元[200]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年初与期末均为11,737,061.69元[199][200] - 其他综合收益从年初5,153,718.84元降至期末4,672,136.76元[199][200] 其他收益与损失 - 政府补助为225.04万元人民币[24] - 利息收入为473.02百万元,同比增长51.0%(2020年同期为313.16百万元)[178] - 其他收益为2265.11百万元,同比下降49.0%(2020年同期为4438.30百万元)[178] - 信用减值损失为-13.73百万元,同比改善98.9%(2020年同期为-1210.27百万元)[178] - 资产减值损失为-425.90百万元,同比改善88.1%(2020年同期为-3572.24百万元)[17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8,169户[157] - 第一大股东张友志持股48,000,000股,占比42.91%[159] - 第二大股东伊犁苏新投资基金持股7,822,000股,占比6.99%[160] - 第三大股东苏州新丝路中安创业投资持股4,500,000股,占比4.02%[160] - 前十名股东持股均处于无质押/无冻结状态[159][160] - 张友志所持48,000,000股限售期至2024年5月13日[162] - 员工持股平台苏州航迈投资中心持股3,000,000股,占比2.68%[160] - 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刘洋持股量最高,为150,783股[160] - 航迈投资与航飞投资为张友志一致行动人[161] - 智信创骐与航飞投资存在基金管理关联关系[161] - 员工战略配售持股计划持有2,796,666股,锁定期为上市日起12个月[163][164] 公司承诺与治理 - 2020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88] - 2021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90]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监高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98] - 控股股东张友志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01] - 张友志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1] - 张友志承诺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01] - 张友志承诺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01]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25%[101][105] - 股东航飞投资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发前股份[103] - 航飞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3] - 核心技术人员巨浩承诺自
迈信林(688685)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