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2%[20]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320,719,681.94元,同比增长11.12%[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96.2万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4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962,035.15元,同比下降0.46%[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671,255.93元,同比下降7.97%[29]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股,同比下降16.39%[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下降22.64%[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6%,同比下降4.03个百分点[22] - 公司营业总收入320,719,681.94元,同比增长11.12%[84][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962,035.15元,同比下降0.46%[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218,722,078.09元,同比增长18.77%[85][86] - 财务费用2,500,647.34元,同比增长71.73%,主要因日元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85][8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13%,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13%,同比下降10.22%[60] - 费用化研发投入16,449,237.51元,同比减少0.24%[60] - 研发投入总额16,449,237.51元,同比减少0.24%[60] -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成本11.94亿元,同比增长25.03%,占总成本比例54.60%[92] - 整体结构件及装备成本4.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19%,占总成本比例20.03%[93] - 电子连接器件成本4.15亿元,同比增长58.48%,占总成本比例18.97%[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94.9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304,254.61元,同比增长94.93%[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274,364.02元,同比下降709.87%[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59%[21] - 总资产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6%[2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64亿元,较上期增长167.06%,占总资产30.48%[10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7000万元理财产品,占总资产8.08%[103][108] - 应收账款下降14.02%至1.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17.57%[103] - 短期借款归零,较上期减少100%[103] - 实收资本增长33.33%至1.12亿元,资本公积增长87.13%至3.70亿元[104] - 在建工程减少99.69%,主要因工程完工转固[103] 各业务线表现 - 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和利润在公司所有业务中占比最高,均占到公司总收入和总利润的30%以上[43] - 公司形成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基本形成"军品为主、民品为辅"的两翼发展格局[36][38]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汽车、民用电子四大领域[43]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毛利率44.80%,同比下降12.03个百分点[88] - 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毛利率18.09%,同比上升27.33个百分点[88] - 公司整体结构件及装备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10.83%,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1.93个百分点至52.28%[89] - 电子连接器件业务收入4.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07%,毛利率提升8.74个百分点至16.86%[89] - 精密结构件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19.35%,毛利率显著提升36.65个百分点至18.74%[89] - 电子连接器件生产量309.71万件,同比下降67.61%,销售量299.18万件,同比下降68.55%[9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国内业务收入30.57亿元,同比增长13.74%,但毛利率下降11.09个百分点至32.33%[89] - 国外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下降24.35%,毛利率大幅下降38.00个百分点至21.03%[89]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13%,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22] - 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12项核心技术,其中11项为自主研发,1项为引进吸收[54] - 核心技术包括弱刚性薄壁金属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等12项,多数处于批量应用阶段[54][55][56] - 报告期内工装设计技术新增3项实用新型专利[56] - 弱刚性薄壁金属结构件加工技术新增1项发明专利[56] - 高温合金多轴高效加工技术新增1项发明专利[56] - 高精度超大长径比深孔加工技术新增1项发明专利[56] - 特殊成型切削刀具设计技术建立刀具数据库并与国际刀具制造商合作[56] - 不锈钢、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电阻焊技术满足高性能卡箍产品制造需求[56] - 智能数控编程与在线检测技术解决小批量大型复杂结构件生产工艺难题[56] - 大型薄板反射天线类高精度位置保障工艺满足中国电科大型阵列天线制造要求[5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57]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87项[57]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9个,获得数7个[57] - 报告期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13个,获得数14个[57] - 费用化研发投入16,449,237.51元,同比减少0.24%[60] - 研发投入总额16,449,237.51元,同比减少0.24%[6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13%,同比下降10.22%[60] - 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54万元,本期投入135万元,累计投入258万元[62] - 航空发动机整体涡轮盘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95万元,本期投入121万元,累计投入221万元[62] - 航空发动机转轴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208万元,本期投入183万元,累计投入331万元[63] - 钛合金飞机结构件工艺研发使产品整体加工时间降低20%左右[64] - 钛合金飞机结构件工艺研发通过高效加工刀具使加工效率提高至原来的1.5倍[64] - 编码器点胶机工艺研发实现0.5-1秒点一个点的高效率[65] - 研发人员数量为9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37.45%[6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427.50万元,平均薪酬为15.19万元[69]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18人,专科45人,高中及以下29人[6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30人,30-40岁54人,40-50岁9人,60岁及以上1人[69] - 研发项目"自动检测机的研发"投入117万元,目前处于试制阶段[66] - 研发项目"料头机器回收利用改造技术的研发"投入126万元,目前处于试制阶段[66] - 研发总投入为2850万元,资本化金额为1645万元,费用化金额为2248万元[66] - 多个航空领域研发项目包括航空发动机整体涡轮盘和飞机起落架主架体等已达到试制阶段[67]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七大军工集团[51] - 公司进入丰田、大众等民用企业供应链体系[51] - 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军工集团,并进入丰田、大众等知名企业供应链[7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6954.9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2.87%[96][98]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6107.14万元,占比19.04%[98]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用订单拉动式生产模式,综合客户长期订货计划、客供料来料预期及客户当期实际配套需求组织生产[41] - 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和考核体系,主要评估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供货价格、交货时间等[40] - 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均采用直销模式,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以直销为主,少量采用经销模式[4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485.1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1.15%[99][10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张友志[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江苏蓝天机电有限公司[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苏州飞航防务装备有限公司和苏州佰富琪智能制造有限公司[11] - 公司参股公司为苏州金美鑫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股东包括伊犁苏新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及苏州新丝路中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等多家机构[11]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为苏州航飞投资中心和苏州航迈投资中心[11] - 公司持股苏州飞航防务装备有限公司77.2%股权[109] - 公司持股苏州佰富琪智能制造有限公司80%股权[109] - 公司持股苏州金美鑫科技有限公司25%股权[109] - 公司全资持有江苏蓝天机电有限公司100%股权[109] - 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5000万元(佰富琪)、2200万元(飞航防务)、2000万元(金美鑫)、20000万元(蓝天机电)[109][110] - 张友志通过航迈投资、航飞投资、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股3,021,303.01股[136] - 张建明通过航迈投资、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股411,346.12股[136] - 薛晖通过航迈投资、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股716,602.42股[136] - 巨浩通过航迈投资间接持股100,000.00股[136] - 水佑裕通过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股107,564.08股[136] - 沈洁通过航迈投资、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股465,128.15股[136] - 赵辉通过航迈投资间接持股75,000.00股[136] - 焦仁胜通过航迈投资间接持股12,500.00股[136] - 赵耿龙通过道丰投资间接持股5,132.25股[136] - 张友志担任苏州航迈投资中心执行事务合伙人[137] - 公司控股股东张友志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197] - 公司股东航迈投资和航飞投资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持有的首发前股份[200] - 公司监事及核心技术人员焦仁胜股份限售期为自2020年6月24日起12个月内[194] 管理层与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54.26万元[133] - 董事长张友志持股48,000,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83.82万元[133] - 董事兼财务总监张建明税前报酬44.85万元[133]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薛晖税前报酬68.73万元[133] - 董事兼市场总监巨浩税前报酬65.75万元[133] - 监事会主席沈洁税前报酬38.03万元[133]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56.19万元[141]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98.07万元[141]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19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52人,合计251人[151][152]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95人(37.8%),技术人员94人(37.5%),销售人员32人(12.7%),行政人员21人(8.4%),财务人员9人(3.6%)[152]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硕士2人(0.8%),本科37人(14.7%),大专79人(31.5%),高中/中专及以下133人(53.0%)[152]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7人[152] 重要事项与投资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4] - 公司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11,977,564.97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58,955.58元,占全年净利润47%[24]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0,290,779.22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10,448,163.78元[26][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122,718,985.91元,大幅扭转前三季度表现[24] - 报告期内新增折旧费用8,535,489.13元,主要来自新厂房和新设备投入[3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82,194.50元,较2020年亏损1,318,310.48元明显改善[26]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221,613.1元,较2020年164,736.70元显著增长[27] - 公司收入通常下半年占比较高存在季节性波动[47] - 新厂房和新设备投入使用导致新增折旧费用8,535,489.13元[84]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蓝天机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94] - 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蓝天机电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2亿元[107] - 苏州佰富琪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7369.04万元,净资产5694.66万元,净利润77.91万元[109] - 苏州飞航防务装备有限公司总资产6468.83万元,净资产3801.19万元,净利润1184.74万元[109] - 苏州金美鑫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2441.42万元,净资产1750.80万元,净利润亏损153.42万元[109] - 江苏蓝天机电有限公司总资产181.47万元,净资产171.43万元,净利润亏损28.57万元[109] - 公司2020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128] - 公司2021年度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暨关联交易[128] - 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28] - 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公司类型及修订《公司章程》[128] - 公司于2021年8月2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143] - 公司于2021年5月3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募投项目金额及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143] - 公司于2021年3月1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的议案[142] - 公司2021年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涉及关联交易[142]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142] - 公司续聘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度财务审计机构[142] - 公司2021年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其中现场会议1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7次[145] - 公司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审议了年度、季度财务报告及审计机构续聘等议案[148] - 公司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审议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议案[149] - 所有董事均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无缺席或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情况[144]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决策程序完备[157]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47] - 公司2021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962,035.15元[158] - 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62,632,480.20元[158] - 公司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20,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蓝天机电[158] - 公司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0,014.34万元[158] - 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35,550.00万元[158] - 公司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方案[158] - 公司募集资金不足部分将使用自有资金补足[158] 行业与风险 - 航空零部件制造需取得AS91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8] - 航空零部件加工材料多为钛合金、铝合金等专用材料[48] - 行业需投入昂贵设备对资金规模要求较高[50] - 航空零部件制造向高性能制造方向发展[52] - 行业应用MES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车间管理[53] - 军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有限开放行业[53] - 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暂无行业准入限制[53] - 公司面临技术创新风险,若无法在新产品、新工艺取得进步可能导致研发不及预期[77] - 应收账款比例较高,但报告期内未发生坏账事项[80] 其他 - 公司2021年度共消耗电力271万千瓦时[168] - 公司2021年度共消耗水8,880立方米[168] - 公司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17二级标准[167] - 公司2021年对外
迈信林(68868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