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0年12月18日变更为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溪虹路1009号[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股本111866667股[5] 财务状况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560000.1元(含税),现金分红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9.01%[5] - 2022年营业收入324,010,490.5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3%[27][2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73,606.4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66%[27][2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205,438.8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90%[27][2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09,644,454.57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6.67%[27] - 2022年总资产903,636,692.66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4.3%[27]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25.49%[28]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8,700,609.09元,为各季度最高[29] - 2022年营业总收入324,010,490.58元,同比增加1.0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473,606.42元,同比减少16.66%;扣非净利润34,205,438.84元,同比减少15.90%[32] - 2022年营业总收入324,010,490.5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73,606.4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205,438.8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90%[121]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5.20%,管理费用增长20.36%,研发费用增长24.66%,财务费用变动比例为 -155.68%[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7.2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82.4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20.71%[12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15,641,085.7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0%;主营业务成本213,453,850.1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9%[123][124][125] - 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毛利率43.95%,较上年减少0.85个百分点;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毛利率10.95%,较上年减少7.14个百分点;口罩毛利率 -163.67%,较上年减少86.69个百分点[124] - 整体结构件及装备生产量14,542件,较上年减少8.36%;销售量15,030件,较上年增加13.41%;库存量3,588件,较上年减少11.97%[125] - 高精度壳体生产量108,387件,较上年增加58.18%;销售量108,461件,较上年增加50.85%;库存量649件,较上年减少10.24%[125] - 管路系统连接件生产量512,237件,较上年增加47.87%;销售量520,039件,较上年增加48.12%;库存量12,088件,较上年减少39.23%[125] - 专用标准件及组件生产量1,118,111件,较上年减少27.87%;销售量1,463,232件,较上年增加9.37%;库存量767,681件,较上年减少31.01%[125] - 电子连接器件生产量2,611,929件,较上年减少15.66%;销售量2,711,322件,较上年减少9.37%;库存量158,618件,较上年减少38.52%[125] - 精密结构件生产量2,579,477件,较上年减少41.77%;销售量2,691,668件,较上年减少51.12%;库存量55,403件,较上年减少66.94%[125] - 口罩销售量18,000个,较上年减少94.90%;库存量130,250个,较上年减少12.14%[125] - 营业成本增加主要系收入增长对应成本增长,以及新厂房投入使用导致成本费用增加[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期末减少64.29%,应收票据减少34.55% [131] -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期期末增加122.93%,其他应收款增加458.68% [131] - 存货较上期期末增加38.39%,其他流动资产增加560.68% [132] - 在建工程较上期期末增加2450.29%,无形资产增加23.97% [132] - 短期借款较上期期末增加100%,应付票据增加22.81% [132] - 应付职工薪酬较上期期末增加203.34%,应交税费减少22.76% [13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7000万元,本期购买金额1.26亿元,期末数1.71亿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2500万元[135] - 郑州郑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56.845%,净利润45.92万元[136] - 苏州飞航防务装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7.27%,净利润256.26万元[136] - 苏州金美鑫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5%,净利润 - 303.03万元[137] - 江苏蓝天机电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净利润 - 73.45万元[137] - 公司每10股派息3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33560000.1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79.01%[193] 财务指标变动原因 - 收入增加原因系收购郑飞机械及医疗检测站项目收入增加[28] - 利润减少原因系新增折旧费用4,619,594.77元及研发费用增加4,056,351.47元[28] - 收入增加因收购郑飞机械和医疗检测站项目收入增加;利润减少因新增折旧费用4,619,594.77元和研发费用增加4,056,351.47元[32][33] - 收入增加原因系收购郑飞机械增加业务收入及医疗检测站项目收入增加;利润减少原因系新增折旧费用4,619,594.77元及研发费用增加4,056,351.47元[121] - 营业收入变动因下游行业需求增长,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来料加工订单增加[122] 业务经营 - 收购郑飞机械部分股权,拓展航空航天零部件板块产品范围,其主要产品为飞机悬挂系统零部件及组装服务[33][35] - 决定注销子公司佰富琪,保持与医疗企业合作,加大半导体发展力度,应用于光器件封装和大功率IGBT封装领域[33] - 公司业务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两大板块,航空航天业务客户覆盖多家央企集团,民用业务加大半导体零部件加工业务力度[44] - 公司是具备机体、发动机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2019年以来拓展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领域业务[44]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集中在四大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和利润占比均超30%[41] - 公司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央企集团,上半年在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与医疗、半导体企业合作[101] - 2022年公司完成对郑飞机械部分股权的收购,与医疗研发企业合作,加大半导体业务发展力度[101] - 注销涉及传统燃油车业务板块的子公司佰富琪,取消汽车板块业务,拓展半导体业务[12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6475.3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1.71%,第一名客户占比51.19% [128][12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349.4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7.47% [130][131] 行业情况 - 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上游为原材料等,下游包括整机制造等三部分[41] - 军品定型周期长且无周期性,受下游交付影响行业收入下半年占比高[41] - 军品定制化程度高,供应商与军工客户合作关系通常较长期[42] - 行业在资质、技术、资金等方面壁垒较高,取得资质考察周期长[42] - 航空零部件制造属精密制造,加工材料特殊、零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42] - 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需求对零部件制造提出高性能要求,制造方法向精准保证高端性能转变[45] - 航空零部件制造需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应用MES管理系统,有望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45] - 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46] 核心技术与研发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12项核心技术,其中11项自主研发,1项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吸收,报告期无新增[47]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弱刚性薄壁金属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等多项,成熟程度有批量应用、小批量应用、试样阶段等[47][48][49] - 弱刚性薄壁金属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控制技术可保证弱刚性薄壁金属材料加工能力并提升工艺水平[47] - 航空航天专用高温合金多轴高效加工技术可实现高温合金高效、低变形量加工,提升产品良品率和性能[48] - 超高强度钢结构件复合加工工艺在多方面形成技术突破,能满足军用飞机起落架主架体生产性能要求[49] - 公司拥有工装设计、天线面板高精度位置保障等多项原始创新且可批量应用的核心技术[53][54][55][56][57][59] -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在研项目聚焦提升与再创新核心技术,如浮动装夹工艺装备快速换装系统设计等[60]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截止期末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128项[33][61] - 报告期内公司知识产权新增申请28个,获得28个,累计申请107个,获得174个[62]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20505588.98元,较上年度16449237.51元增长24.66%,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从5.13%提升至6.33%[63] - 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组件研发预计总投资154万元,本期投入228万元,累计投入586万元,处于试制阶段[63] - 航空发动机对开机匣制造工艺研发预计总投资190万元,本期投入173万元,累计投入296万元,处于试制阶段[65] - 钛合金飞机结构件加工时间降低20%左右,加工效率提高至原来的1.5倍[67][68][69] - 复杂结构件数控加工可根据切削力监测数据调整工艺保证稳定性[70] - 拟解决航空薄壁环形件加工精度问题,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生产[71][72][73] - 优化大型壳体密封槽加工工艺,提升精度和效率[74] - 大型薄壁异型壳体类产品加工工艺大幅缩短加工周期,减少人工测量时间[75][77][78] - 解决航空铝合金模锻件变形问题,实现精加工[79] - 解决半导体精密件形位公差、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及切削效率问题[80] - 防水连接器从多方面设计满足防水要求,防止溢漏[81][82] - 智能电磁屏蔽控制柜保障防水防尘,解决电磁波干扰问题[83] - 高速共晶贴片机实现激光器件芯片共晶贴片工艺高质量、高效率生产[84] - 高精密螺纹压铸件终端连接器与公头可拆,公差控制在0.01mm内,自动冲字机有防错和感应报警装置[86] - 薄壁零件钻孔支撑装置承载稳定性好,可适应不同直径圆柱形零件,结构稳定且便于搬运[87] - 航空材料用更换刀刃的圆柱形硬质合金铣刀刀杆与刀头可拆卸,能降低加工成本,有散热组件[89] - 数控机床用薄壁零件抓取装置支臂为可变形平行四边形框架,能提高工件夹持稳定性[92] - 细轴杆径向孔加工工装可实现细轴杆径向孔加工,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效果好[95] - 四个在研项目立项时预计总投入420万,累计实际投入413万,报告期末已全部研发完毕[97] - 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4.17%,上期分别为94人、37.45%[99] - 2022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756.02万元,平均薪酬15.14万元,上期分别为1427.50万元、15.19万元[99] - 公司形成了12项核心技术体系,包括面向生产线的智能数控编程与在线检测技术等[99] - 2022年“江苏省航空航天核心部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获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101] 公司运营管理 - 优化MES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可追溯化管理,丰富特种工艺种类,扩充市场开拓方向[33] - 2022年5月获航空工业下属主机单位特种工艺能力证明函,具备卡箍等成品生产交付条件[33]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结合公司发展与员工成长,提升组织活力和企业竞争力[33] - 关注成本效率指标,通过采购、工艺降本等措施掌握成本波动,推行精益生产模式[34] - 强化订单到货款回收环节闭环管理,关注应收账款变动和资金回收[34] - 公司研发包括工艺设计和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如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等[37] - 公司采购由采购部统一进行,依据订单等情况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询议价采购[37] - 公司采用订单拉动式生产模式,部分工序委外并严格管控质量[38][39] - 公司航空航天及民用多行业业务以直销为主,不同业务定价参考多因素协商确定[39][40] - 公司持续投入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推动技术和装备融合[10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坚持市场主导、研发先行战略,在航空航天领域推行垂直整合模式,拓展其他应用领域[139] - 2023年公司围绕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大收入规模[140] - 2023年航空航天业务跟进军品客户需求,民用多行业业务以半导体为着力点加大研发和市场协同[141] - 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研发体系,创新与提升12项核心技术[142] - 2023年公司
迈信林(688685)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