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代码688707,简称振华新材[2] - 公司中文名称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代码为688707[22][24] 产品定义 - 中镍指50%≤Nimol%<60%的三元正极材料[16] - 中高镍指60%≤Nimol%<80%的三元正极材料[16] - 高镍指80%≤Nimol%<90%的三元正极材料[16] - 超高镍指Nimol%≥90%的三元正极材料[16]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上年同期为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8,365.16万元,较上年同期544,017.66万元增长161.09%[2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606.02万元,较上年同期15,106.09万元增长340.92%[2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617.88万元,较上年同期14,678.25万元增长347.04%[2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232.73万元,较上年同期1,645.20万元增长825.89%[27]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8,274.57万元,较上年度末292,741.92万元增长18.97%[27]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80,140.10万元,较上年度末695,218.61万元增长12.22%[27]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1.504元/股,较上年同期0.455元/股增长230.55%[2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017.66万元,同比增长161.09%[6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606.02万元,同比增长340.92%[6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65,617.88万元,同比增长347.04%[62]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80,140.10万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12.22%[62] -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48,274.57万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18.97%[64]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36%,相较报告期初的57.89%,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6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32.73万元,同比增加825.89%[64] - 本期营业收入为5,440,176,592.71元,上年同期为2,083,651,608.31元,变动比例为161.09%[81] - 本期营业成本为4,423,564,517.68元,上年同期为1,762,284,929.20元,变动比例为151.01%[81] - 本期销售费用为6,824,908.12元,上年同期为9,350,674.43元,变动比例为 - 27.01%[81] - 本期管理费用为38,162,516.25元,上年同期为28,366,865.64元,变动比例为34.53%[81] - 本期财务费用为46,964,987.92元,上年同期为42,966,304.76元,变动比例为9.31%[81] - 本期研发费用为137,828,493.32元,上年同期为44,147,890.84元,变动比例为212.20%[81]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327,290.03元,上年同期为16,451,998.06元,变动比例为825.89%[81]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96,954,158.21元,上年同期为216,227,848.06元,变动比例为 - 237.33%[8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高镍8系产品销售收入为183,447.22万元,占NCM三元材料整体销售收入比例为35.45%[27]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881,410.12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60,459.04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0,777,001.86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96,756.64元,所得税影响额1,031,889.34元[31] 行业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24.7万辆,同比增长122.4%[34] - 2022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10.1GWh,累计同比增长109.8%;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5.6GWh,占总装车量41.4%,累计同比增长51.2%[34] - 2021年下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已连续多月超过三元电池[64] - 2021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屡创新高[68] 公司业务进展 - 截止半年报披露日公司已具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条件,且已向客户小批量出货[34][35] - 截止半年报披露日公司建成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可调整产线兼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35] 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授权15项[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其他(注册商标)4项[4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2个,各类知识产权累计申请数36个,获得数24个[48] 技术优势 - 一次颗粒大单晶镍钴锰三元材料合成技术对三元前驱体适应范围宽、工艺兼容性强,能实现从中镍到高镍大单晶三元材料批量生产,产品在循环寿命等方面更具优势,中高镍6系及高镍8系产品因钴含量低成本相对较低[41] - 大单晶无钴层状结构镍锰二元材料合成技术去除钴元素,完善材料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产品可实现对应三元材料同等比容量,成本低于含钴材料[41] - 高电压钴酸锂材料合成技术可提高能量密度及高电压循环性能,产品应用电压高、循环寿命好,采用常规小四氧化三钴作原材料成本更低[41] - 多晶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合成技术将钴酸锂与三元材料共同烧结,提高调浆稳定性能,产品一致性更好,虽成本相对较高但客户认可度增强[41] 研发投入情况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37,828,493.32元,上年同期44,147,890.84元,变化幅度212.2%;研发投入合计137,828,493.32元,上年同期44,147,890.84元,变化幅度212.2%;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12%增加0.41个百分点至2.53%[49]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1,696.00元,本期投入金额13,782.85元,累计投入金额24,148.94元[53] - 本期公司研发人员数量276人,上年同期217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12.22%提升至14.22%;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813.48,上年同期1,540.44;研发人员平均薪酬6.57,上年同期7.10[56] 研发人员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本科占比52.54%,专科占比35.87%,硕士研究生占比1.81%,高中及以下占比9.78%,博士研究生占比0.00%[56]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 - 40岁(含30岁,不含40岁)占比48.55%,30岁以下(不含30岁)占比40.94%,40 - 50岁(含40岁,不含50岁)占比8.33%,50 - 60岁(含50岁,不含60岁)占比2.17%,60岁及以上占比0.00%[56] 研发目标 - 公司为强化技术优势,充实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打造有性价比优势的正极材料[50] 在研项目情况 - 废旧电池及材料回收制备三元前驱体工艺技术开发处于中试阶段,目标是开发回收原料制备三元前驱体新型工艺,降低前驱体成本[53] - 大单晶中高镍低钴三元材料开发部分产品批量销售,部分产品下游客户论证中,目标是提高产品能量密度,降低原料成本,提升产品综合性价比[53] 资产受限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21,795.76万元,受限原因是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账面价值10,751.28万元,受限原因是票据质押[90] - 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应收款项融资815,732,810.5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亿元[91] 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情况 - 贵阳新材为子公司,持股比例100%,注册资本30,000万元,总资产279,071.72万元,净资产133,244.59万元,营业收入130,696.35万元,净利润16,571.78万元[92] - 义龙新材为子公司,持股比例100%,注册资本30,000万元,总资产528,953.41万元,净资产191,851.46万元,营业收入438,074.46万元,净利润46,972.09万元[95] - 红星电子为参股公司,持股比例34%,注册资本6,850万元,总资产19,796.70万元,净资产13,942.11万元,营业收入36,194.72万元,净利润6,671.52万元[95] - 南京卡睿为参股公司,持股比例10%,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5,305.46万元,净资产4,544.79万元,营业收入338.22万元,净利润 - 825.43万元[95] 股东大会及选举情况 - 2022年召开三次股东大会,分别为1月14日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4月28日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6月29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98] - 2022年6月29日选举侯乔坤等四人担任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程琥等三人担任独立董事;选举田云等两人担任第六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98] - 2022年6月13日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张佳为职工代表监事,与非职工代表监事共同组成第六届监事会[98] 环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建立污染环保设施,报告期内环保设施运行良好,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危险废物管理合规,建设项目环评等手续合法,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自行监测结果达标[104][105][106][107][108] 社会责任情况 - 公司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60%,回收原材料使用占比达20%,相较于基准年,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降低20%[113] - 公司依托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累计招聘到岗149人[114] - 子公司义龙新材累计发放职工薪酬4592万元,人均薪酬达6861元/月[114] 股份限售情况 - 振华集团、中国电子等相关方自2021年9月14日起36个月进行股份限售[117] - 向黔新、董侠等相关方自2021年9月14日起12个月进行股份限售[117] - 鑫天瑜投资、鑫天瑜六期、国投基金自2021年9月14日起12个月进行股份限售[117] - 发行前除部分股东外的其他股东自2021年9月14日起12个月进行股份限售[117] - 鑫天瑜投资、鑫天瑜六期、国投基金等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不由公司回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123] 董监高股份转让限制 - 公司董事、监事等人员在担任相关职务期间,每年转让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本人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21] - 公司董事、监事等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21] - 自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之日起4年内,公司董事、监事等人员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减持比例可累积使用[122] 减持价格及条件限制 - 控股股东等限售、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本次发行价,有除权除息事项须相应调整[127] - 控股股东等在公司或自身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处罚未满6个月,或被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等情形不减持[128] - 董事等限售、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本次发行价[133] - 董事等在公司或自身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处罚未满6个月,或被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等情形不减持[133] - 其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锁定期满后拟减持,应遵守规定审慎制定计划逐步减持[135] - 其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在公司或自身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处罚未满6个月,或被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等情形不减持[138] 稳定股价预案 - 公司、控股股东等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三年内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启动稳定股价预案[139] - 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稳定股价预案,对回购股份决议投赞成票(如享有表决权)[140] 承诺事项 - 公司承诺积极履行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措施,违反承诺将公告并采取补救措施[141] - 控股股东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不侵占公司利益[14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控制职务消费,不挪用公司资金[143] - 公司将严格遵守利润分配政策,决策时考虑独立董事和公众投资者意见[147] - 控股股东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利润分配具体方案将投赞成票[148] - 实际控制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不谋求特殊权利,减少关联交易[149] - 控股股东承诺规范关联交易,不占用公司资金
振华新材(68870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