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25.71亿元,同比下降2.01%[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1亿元,同比下降40.46%[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6亿元,同比下降36.18%[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同比下降84.41%[8] - 2022年末总资产为152.59亿元,同比增长2.68%[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4.71亿元,同比下降0.01%[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同比下降39.58%[8]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5%,同比下降4.69个百分点[8]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570,517,605.95元,同比下降2.01%[3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024,592,681.00元,毛利率为8.49%,同比下降2.16%[3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1,858,459.52元,同比减少84.41%[38]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8,339,303.94元,同比减少1115.99%[38]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17,096,364.65元,同比增长184.52%[38]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54,252,146.91元,同比减少138.54%[38] - 2022年投资收益为556,955,091.9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21.71%[39] - 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02,890.4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0.04%[39] - 2022年每10股派息数为2.5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429,952,711.25元(含税)[103] - 2022年现金分红总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85.83%[104] - 2022年未分配利润为4,442,740,983.53元[10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22.93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27.31亿元有所减少[19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99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24亿元有所增加[19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21.92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9.51亿元有所增加[19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为13.39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1.43亿元有所增加[19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71.39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75.10亿元有所减少[19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81.20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73.51亿元有所增加[19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为152.59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48.61亿元有所增加[19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52.12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51.05亿元有所增加[19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5.76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2.44亿元有所增加[19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4.71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85.12亿元有所减少[199] 分红与股本 - 公司计划以总股本1,719,810,84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3] - 公司股份总数为1,810,552,111股,占总股本的100.00%[174] - 有限售条件股份为1,614,709股,占总股本的0.09%[173] - 无限售条件股份为1,808,937,402股,占总股本的99.91%[173] - 人民币普通股为1,761,118,487股,占总股本的97.27%[173] - 境内上市外资股为47,818,915股,占总股本的2.64%[173] 行业数据 - 2022年汽车行业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14] - 2022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14] - 2022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达到49.9%[15] - 202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15]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渗透率提升至25.6%[17] 产品与生产模式 - 公司产品覆盖重、中、轻、微型商用车和高、中、低档乘用车等系列车型[19]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19]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19] - 底盘系统产量4,896.81万件,同比增长18.95%;销售量4,824.89万件,同比增长18.56%[21] - 汽车电子系统产量273.20万件,同比增长37.56%;销售量221.35万件,同比增长14.27%[21] - 制动与传动系统产量37.40万件,同比减少54.69%;销售量39.14万件,同比减少51.95%[21] 市场与订单 - 公司外销占比显著提升,市场结构逐步完善,传统乘用车在宝马、吉利等市场积极抢占配套路线[24]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获取了比亚迪、蔚来汽车、宁德时代、高合汽车等优质订单[24] - 公司重点布局电动车电驱动总成的逆变器产品,以大众MEB平台逆变器和红旗逆变器项目为载体[24] - 公司2022年新增订单生命周期收入预计达到378亿元,其中外部市场订单达到148亿元,占比接近40%[27] - 2022年新增订单中,新能源类订单占比接近60%[27] -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取了大众MQB第五包、红旗新能源等大型项目的产品订单[27]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获取了比亚迪、蔚来、高合、宁德时代、爱驰、理想等多个优质项目订单[27]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研发体系聚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关键核心产品,加速核心技术突破[28] - 公司推进上海智研公司建设及能力提升,逐步完善热系统、EPS、CDC减振器的团队建设[28] - 公司底盘事业部完成了客户电动车底盘系统的开发任务,获得量产订单[28] - 公司铝合金轻量化技术研发项目已为客户自主品牌实现量产配套[28] - 公司2022年突破了105项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157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25] - 公司自主研发的防抱死液力缓速器产品已形成产业化方案[2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已完成实车验证,空气弹簧产品已完成样件试制[29] - 公司自动泊车控制器C样已开始试生产,双联屏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29] - 公司电池壳体产品成功进入宁德时代(CATL)市场[29] 地区收入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为6,221,368,498.39元,毛利率为9.52%,同比下降2.81%[33]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1,484,594,950.99元,毛利率为6.76%,同比增长63.47%[33] 库存与销售 - 底盘系统销售量同比增长18.56%,库存量同比增长36.91%[33] - 热系统库存量同比增长69.97%,主要由于新增佛山工厂项目[34] - 制动与传动系统产销量分别减少54.69%和51.95%,库存量减少65.91%[34] - 汽车电子系统生产量同比增长37.56%,库存量同比增长2605.53%[3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7,350,689,091.0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8.47%[36]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236,309,344.8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4.13%[36]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为443,329,843.83元,同比增长16.66%[36]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43,329,843.83元,同比增长16.66%[3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3%,较2021年增长0.57%[38] - 研发人员数量为1,034人,同比增长3.71%[37]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2.80%,较2021年增长0.10%[37] 季度数据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第一季度2,714,014,726.23元,第二季度2,837,454,627.39元,第三季度3,702,418,537.92元,第四季度3,316,629,714.41元[1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第一季度23,860,427.65元,第二季度88,724,744.20元,第三季度178,748,499.71元,第四季度209,627,850.65元[1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第一季度13,838,214.63元,第二季度74,110,186.48元,第三季度160,692,049.41元,第四季度187,343,044.17元[1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第一季度-297,504,616.44元,第二季度116,073,664.20元,第三季度-43,047,732.78元,第四季度506,337,144.54元[11] 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64,978,027.52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2,874,355.11元[12] 公司治理 - 公司2022年度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53] -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监督机构严格按照规范运作规则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决策和实施监督控制,“三会”运作规范有效[53] - 公司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披露有关信息,增加了公司透明度[53]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做到了严格分开,具有独立完整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55]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系统和独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各项业务均独立于控股股东[55] - 公司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体系,拥有独立的员工队伍,高级管理人员均专职在公司任职并领取薪酬[55] - 公司资产完整、独立、产权关系明晰,不存在资产被控股股东占用的情况[55] - 公司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拥有独立、完整的组织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独立行使职权[55] - 公司拥有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建立了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开设有独立的银行账户,依法独立纳税,依法独立进行财务决策[55] 股东大会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35%[56]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持股变动,持股数均为0股[6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增持或减持股份[6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股份增减变动[6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任期内离任或解聘情况[6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新任职或离任情况[6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新任职或离任情况[6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新任职或离任情况[6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新任职或离任情况[6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新任职或离任情况[64] 薪酬与津贴 - 2022年支付独立董事津贴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70] - 2022年支付除独立董事外的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为640万元人民币[70] - 2022年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70万元人民币[71] - 2022年公司董事长张丕杰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60万元人民币[71] - 2022年公司财务总监赵玉林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8万元人民币[7
富奥股份(00003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