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诉讼与纠纷 - 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与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案金额49727.29万元,已进入执行阶段[1] - 中信银行银川分行与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案金额35176.99万元,已进入执行阶段[2] - 华夏银行北京奥运村支行与公司金融借款纠纷涉案金额24498.58万元,已进入执行阶段[2] - 华夏银行北京奥运村支行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涉案金额84037.9万元,直接进入执行阶段[2] -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涉案金额95793.87万元,直接进入执行阶段[5] - 泰兴一建建设集团与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涉案金额21479.31万元,调解结案,暂未进入司法执行阶段[5] - 中国建设银行长沙华兴支行与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案金额7913.75万元,调解结案,暂未进入司法执行阶段[5] - 陵水黎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与公司纠纷涉案金额48490.79万元,调解结案,暂未进入司法执行阶段[5] - 2022年9月,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华融资产债务纠纷涉及本金8.80亿元[55] - 北京市三中院要求公司及子公司履行清偿义务,执行标的为重组债务本金及重组收益共90698.67万元等费用[25] - 北京市三中院于2023年2月13 - 14日拍卖湖南华建持有的长沙银行139157122股股票[25] - 2023年5月,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公司原全资子公司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56] 关联交易 - 公司与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采购商品关联交易金额为122.83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56%[9] - 公司与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出售物业服务关联交易金额为42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24%[9] 担保情况 - 公司对芜湖新华联文化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额度从4000万元到20亿元不等,实际担保金额也各有不同[19][20]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0,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4.59万元;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3.85万元,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9.38万元[52]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0,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4.59万元;报告期末已审批的担保额度合计为179.36万元,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40.88万元[52]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856.37%[52] 股份情况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66,225,占比0.00%;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896,624,195,占比100.00%[2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8,348,新华联控持股比例60.83%,质押1,082,721,557股,冻结1,112,352,587股[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18.9669042亿元,有限售条件流通股66,225股占比0.00%,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896,624,195股占比100.00%[87] 财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2,414,857,366.00元,上年同期为12,769,916,687.78元[3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35,920,244,981.02元,上年同期为32,650,168,632.25元[3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228,684,444.51元,上年同期为5,820,612,670.06元[39]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为39,148,929,425.53元,上年同期为38,470,781,302.31元[39] - 2023年少数股东损益为 - 5,632,555.17元,上年同期为2,263,404.28元[42]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64,377,782.41元,上年同期为4,037,088.66元[42]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1,163,052,069.51元,上年同期为 - 986,697,263.91元[4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64元,上年同期为 - 0.52元[42]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0.64元,上年同期为 - 0.52元[4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32亿元,2022年同期为6078.2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37万元,2022年同期为2541.64万元[4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7.35万元,2022年同期为18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750元,2022年同期为51.70万元[45] - 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16.64亿元,2022年同期为26.54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42亿元,2022年同期为43.38亿元[48][49]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886,300,597.99元,较年初1,707,467,729.71元减少[69] - 2023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2,854,649,876.23元,年初为0 [69]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723,711,034.74元,较2022年半年度2,120,724,643.73元下降[73]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3,078,252,338.34元,较2022年半年度3,128,619,504.38元略有下降[73] - 2023年半年度财务费用131,031,295.26元,较2022年半年度60,517,244.94元大幅增加[7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3年为351,715,454.38元,2022年为 - 10,288,244.21元[7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3年为 - 690,354,698.05元,2022年为 - 296,874,007.93元[7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53,167,041.86元,2022年为 - 317,729,072.72元[77] - 2023年末未分配利润2,134,344,715.28元,较年初658,946,625.49元增加[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263,750.00,上期为1,283,042.46[7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0.00,上期为 - 26,700,000.00[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29,953.93,上期为 - 593.89[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29,814.91,上期为127,963.67[78] - 利息收入本期为 - 373,050.93,上期为5,808,028.21[103] - 其他收益本期为41,795.51,上期为55,511,633.62[103] - 投资收益本期为1,627,339,280.55,上期为37,800,000.00[103] - 营业利润本期为1,475,391,089.79,上期为12,850,284.00[103] - 净利润本期为1,475,398,089.79,上期为12,850,197.07[103] - 2023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62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6.62亿元[104] - 2023年半年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291.14万元,2022年半年度为1957.86万元[104]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1.48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8.21亿元[104]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8.62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8.32亿元[104]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 - 1048.28万元[104] - 2023年半年度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为3.96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9.62万元[104] - 2023年半年度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为3828.31万元,2022年半年度为1048.44万元[104] - 2023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增加14.75亿元[109][1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2.22亿元[133]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7.24亿元,上年同期21.21亿元,同比减少18.72%[143][15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22亿元,上年同期 -9.93亿元,同比减少23.04%[1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为2.86亿元,上年同期 -1048.28万元,同比增加2827.76%[143][15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88.93亿元,上年度末393.15亿元,同比减少1.07%[15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16.45亿元,上年度末 -7.42亿元,同比减少121.71%[150]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合计17.24亿元,上年同期21.21亿元,同比减少18.72%[173] - 商品房销售本报告期收入7.82亿元,占比45.37%,上年同期14.79亿元,占比69.75%,同比减少47.13%[173] - 文旅综合行业本报告期收入6.16亿元,占比35.74%,上年同期3.26亿元,占比15.37%,同比增加89.02%[173] - 北京地区本报告期收入5.32亿元,占比30.85%,上年同期2.87亿元,占比13.53%,同比增加85.30%[173] - 湖南地区本报告期收入4.06亿元,占比23.56%,上年同期9.01亿元,占比42.48%,同比减少54.92%[173] - 河北地区本报告期收入0.44亿元,占比2.57%,上年同期0.20亿元,占比0.93%,同比增加123.45%[173] - 广东地区本报告期收入0.51亿元,占比2.95%,上年同期1.82亿元,占比8.60%,同比减少72.10%[173] - 安徽地区本报告期收入1.01亿元,占比5.85%,上年同期0.78亿元,占比3.69%,同比增加28.96%[173] - 青海地区本报告期收入1.62亿元,占比9.41%,上年同期0.90亿元,占比4.24%,同比增加80.27%[173] - 境外本报告期收入0.12亿元,占比0.69%,上年同期1.86亿元,占比8.78%,同比减少93.60%[173] 业务经营 - 公司文旅业务将提升服务水准、扩大二销品类等提升景区内涵及运营水平,还将提高提成标准等改善经营业绩[118] - 文旅综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9.02%[13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5.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5.55亿元,结算面积8.04万平方米,结算金额7.82亿元[13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开复工面积82.8万平方米,竣工24万平方米[137] - 2023年文旅产业迎来复苏契机,公司文旅景区围绕客流和收入双增目标制定细则取得较好成绩[133] - 公司地产业务创新营销手段、优化策略,在大宗资产处置方面取得突破[133] - 公司下属三大景区入园人数及经营收入创同期新高,各景区开展特色活动并提升游客体验[134] - 公司举行两轮营销竞赛,部分项目如唐山、惠州、三亚、西宁等实现业绩增长[134] - 公司推进唐山铂尔曼酒店转让工作,优化资产结构、压降负债率、降低成本[135] - 公司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统筹,强化工程进度和品质考核,确保工程质量及成本控制[137] - 公司坚持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战略布局,拥有多个景区和二十余个房地产项目[138] - 公司自有旅行社湖南海外旅游深耕湖南市场,与多家影视拍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38] - 公司形成了日趋完善的产业链结构,能发挥战略协同效应[138] - 公司建成经验丰富、管理卓越的团队,完善了企业治理和内部管理体系[139] - 公司多个项目和子公司荣获行业相关奖项,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不断提升[13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67,211,932.84 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 -14,353,716.91 元,债务重组损益为 396,568,048.95 元,其他营业外收支为 -138,7
*ST新联(000620)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