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鲁西化工(000830) - 2020 Q4 - 年度财报
鲁西化工鲁西化工(SZ:000830)2021-03-23 00:00

收入和利润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为175.92亿元,同比下降3.37%[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亿元,同比下降52.22%[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9亿元,同比下降22.20%[12] - 营业收入175.92亿元,同比下降3.37%[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5亿元,同比下降52.22%[43]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75.92亿元,同比下降3.37%[6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55.15亿元[1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3.54亿元[1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公司营业成本147.31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直接材料占比60.52%,同比下降6.26%[66]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89.43%至6,559.86万元,主要因运输港杂费调整至合同履约成本[73]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2.12%至6.457亿元[75] 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11亿元,同比下降5.39%[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11亿元,同比下降5.39%[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115亿元,同比大增103.43%[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78.38亿元,同比增长78.22%[77]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化工新材料行业收入123.05亿元,占总收入69.95%,同比下降4.03%[60] - 基础化工行业收入36.77亿元,占总收入20.90%,同比增长17.04%[60] - 化肥行业收入15.30亿元,占总收入8.70%,同比下降23.11%[60] - 其他行业收入0.81亿元,占总收入0.45%,同比下降68.20%[60] 地区收入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164.64亿元,占总收入93.59%,同比下降3.35%[61] - 国外销售收入11.29亿元,占总收入6.41%,同比下降3.74%[61] 主要产品产销及价格 - 辛醇销量388,117.17吨,收入25.39亿元,下半年平均售价7,877.09元/吨,同比上涨1.49%[63] - 尼龙6切片销量266,124.80吨,收入24.97亿元,平均售价10,645.56元/吨,同比下降19.47%[63] - 聚碳酸酯销量156,916.04吨,收入18.81亿元,下半年平均售价14,581.32元/吨,同比下降5.89%[63] - 二甲基甲酰胺销量138,426.14吨,收入7.45亿元,下半年平均售价7,257.63元/吨,同比大幅上涨34.17%[63] - 化工制造业销售量425.91万吨,同比增长1.63%,库存量8.39万吨,同比增长10.83%[64] - 化肥制造业销售量119.91万吨,同比下降16.54%,生产量120.01万吨,同比下降15.68%[64] - 化肥产品年出口量26万吨,以硫酸铵和硝酸铵钙为主[59] 产能及利用率 - 己内酰胺设计产能30万吨,产能利用率达115.32%,在建产能30万吨[49] - 尼龙6设计产能30万吨,产能利用率90.35%,在建产能30万吨[49] - 甲酸设计产能40万吨,产能利用率66.92%[49] - 双氧水(折百)设计产能25万吨,产能利用率116.02%,在建产能15万吨[49] - 多元醇设计产能75万吨,产能利用率97.10%[49] - 甲烷氯化物设计产能22万吨,产能利用率108.77%[49] - 聚碳酸酯设计产能26.5万吨,产能利用率60.30%[49] 资产和投资变化 - 2020年末总资产为318.74亿元,同比增长3.0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2.61亿元,同比增长25.83%[12]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0.53亿元,较期初减少1.35亿元,减少比例72.05%[41]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15.15亿元,较期初增加2.53亿元,增长比例1.19%[41]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19.22亿元,较期初增加4.33亿元,增长比例29.11%[4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1.67亿元,较期初增加2.79亿元,增长比例9.67%[41] - 货币资金36.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67%[81] - 存货增加至18.91亿元,同比增长1.72个百分点[81] - 长期股权投资5255万元,同比下降72.05%[83] 采购和原材料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丙烯、纯苯、双酚A、甲醇、甲苯和原盐等,主要向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有生产企业集中采购[39] - 原材料A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20.70%,下半年平均价格7,342.92元[46] - 原材料B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9.84%,下半年平均价格12,170.02元[46]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4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5.9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7.88%[7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为6.46亿元,占平均净资产5.00%,占营业收入3.67%[74] - 研发人员数量1,460人,同比增长11.88%,占比11.67%[75]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2.12%至6.457亿元[75]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聊城鲁西聚酰胺新材料科技总资产36.5亿人民币,营业收入37.65亿人民币,净利润2.13亿人民币[91] - 子公司聊城鲁西多元醇新材料科技总资产22.4亿人民币,营业收入50.72亿人民币,净利润2.37亿人民币[91] - 子公司聊城鲁西聚碳酸酯总资产29.6亿人民币,营业收入19.25亿人民币,净亏损1.24亿人民币[91] - 子公司聊城鲁西甲胺化工总资产5.99亿人民币,营业收入15.06亿人民币,净利润3.18亿人民币[91] - 子公司聊城鲁西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总资产15.94亿人民币,营业收入8.35亿人民币,净利润1.43亿人民币[91] 非公开发行与股权变更 - 公司向中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439,458,233股,发行价格为每股7.50元[8]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295,936,747.50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6,647,010.82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289,289,736.68元[8] - 2020年12月25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新增股本人民币439,458,233元[8] - 2021年1月21日新增股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由鲁西集团变更为中化投资[8]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2.96亿元用于偿还公司有息负债及补充流动资金[43]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2.96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6]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439,458,233股募集资金32.96亿元[155] - 总股本由14.65亿股增至19.04亿股增幅29.9%[155]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439,458,233股,发行价格每股7.5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295,936,747.50元[158] - 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6,647,010.82元(不含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289,289,736.68元[158] - 非公开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由1,464,860,778股增加至1,904,319,011股,增幅30.0%[159] - 中化投资通过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直接持股比例增至23.08%,间接持股比例降至25.85%,合计控制股份比例增至48.93%[159] - 公司控股股东由鲁西集团变更为中化投资,变更日期2021年1月21日[159][165] - 公司向中化投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439,458,233股,发行价格每股7.50元[168]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295,936,747.50元,净额为人民币3,289,289,736.68元[168] - 鲁西集团持股比例从33.60%被动稀释至25.85%[169] - 中化投资直接持股比例增至23.08%[170] - 中化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鲁西集团55.01%股权[17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变更日期为2020年6月15日[168]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85,062户,较上年末增加11.4%[160] - 第一大股东鲁西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2,248,464股,占比33.60%,其中质押196,300,000股[16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4,203,352股,占比3.70%,为第二大股东[161]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9,124,000股,占比2.67%,为第三大股东[162] - 自然人股东唐杰晖持股30,000,000股,占比2.05%,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162][163] - 公司总股本从2019年末的1,464,860,778股增至2020年末的1,904,319,011股[110] 关联交易与财务资助 - 公司应付鲁西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助债务期末余额为17.36亿元,利率3.85%[130] - 公司应付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关联借款期末余额为12亿元,利率3.70%[130] - 公司本期新增鲁西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助金额30.97亿元[130] - 公司本期新增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关联借款金额33亿元[130] - 公司本期支付鲁西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资助利息4856.01万元[130] - 公司本期支付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关联借款利息873万元[13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0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904,319,011.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2]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总分配股利952,159,505.50元[110] - 公司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总分配股利732,430,389.00元[109] - 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总分配股利732,430,389.00元[109] - 2020年现金分红总额为9.52亿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13] - 2020年可分配利润为67.52亿元[113] - 2020年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息5元(含税),股本基数为19.04亿股[113]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109]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董事长张金成自2004年5月起任职至今[178] - 公司原董事总经理焦延滨于2020年6月20日退休离任[17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税前年度报酬总额为1055.94万元[185] - 董事长张金成税前报酬为73.62万元[186] - 董事兼总经理焦延滨税前报酬为48.79万元[186] - 董事长张金成期末持股398,664股[175] - 公司监事会主席王福江持有公司股份42,100股[176] - 职工监事李书海持有公司股份1,000股[176] - 监事刘玉才持有公司股份0股[176] - 监事金同营持有公司股份100股[176] - 职工监事马蕾持有公司股份0股[176] - 董事会秘书李雪莉持有公司股份0股[176] -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闫玉芝持有公司股份0股[17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1,043,147股[176] - 公司独立董事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8次[200] - 独立董事以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8次[200] - 独立董事现场出席董事会次数均为0次[200] - 独立董事委托出席董事会次数均为0次[200] - 独立董事缺席董事会次数均为0次[200] - 独立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0次[200] - 公司治理状况与证监会规范性文件不存在重大差异[196] 员工情况 - 在职员工总数12,511人,其中母公司3,405人,主要子公司9,106人[189] - 生产人员8,303人,占比66.4%[189] - 技术人员2,874人,占比23.0%[189] - 销售人员370人,占比3.0%[189]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4,700人,占比37.6%[190] - 中专及专科学历人员6,258人,占比50.0%[190] - 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1,553人,占比12.4%[190] 安全环保与投入 - 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覆盖多种化学品包括碳酰氯、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93%硫酸有效期至2022年9月26日[53] - 公司监控化学品许可证涵盖碳酰氯有效期至2022年7月26日[53] - 公司排污许可证涵盖废气包括氯气、光气、氯化氢、尘及危险废物有效期至2023年8月3日[53] - 公司2020年安全生产投入实际使用11,361万元[142] - 公司拥有421名安全管理人员和2,313名持证特种作业人员[142] - 公司下属危化品单位全部为二、三级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142] - 2020年度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固危废安全处置率100%[150] - 氯碱化工分公司COD排放浓度14.1mg/l远低于60mg/l标准限值[144] - 氯碱化工分公司氨氮排放浓度0.144mg/l远低于10mg/l标准限值[144] - 氯碱化工分公司COD年排放总量11.97吨低于核定235.62吨[144] - 氯碱化工分公司氨氮年排放总量0.134吨低于核定47.92吨[144] - 动力分公司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47mg/m³低于35mg/m³超低排放标准[145] - 动力分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浓度33.68mg/m³低于50mg/m³标准限值[145] - 动力分公司烟尘排放浓度0.874mg/m³低于5mg/m³标准限值[145] 行业与市场信息 - 2020年中国聚碳酸酯产能达到180万吨,较上年增长37万吨[22] - 中国光气法聚碳酸酯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80%[22] - 全球多元醇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262亿美元增至2024年3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6%[24] - 中国甲烷氯化物行业产能截至2020年6月底达305.5万吨,较2019年底上涨3.39%[26] - 中国甲烷氯化物装置有72万吨/年产能正在或计划投建[26] - 中国PTFE产能截至2020年底达14.71万吨,出口占比超20%[26] - 空调产量从2010年11,220万台增长至2020年21,065万台[26] - 2020年冰柜产量因疫苗运输需求大增[26] - 全球聚碳酸酯产能中光气法占比近80%[22] - 2020年制冷剂价格除R22外均大幅上涨[26] 产品与业务描述 - 公司基础化工产品包括二甲基甲酰胺,由甲醇和液氨生产,应用于聚氨酯、医药、染料、石油提炼剂等领域[32] - 公司化工新材料产品包括聚碳酸酯,上游原材料为双酚A,应用于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食品包装、光学材料等领域[31] - 公司化工新材料产品包括己内酰胺,上游原材料为纯苯,应用于毛纺、针织、机织、渔业、轮胎、工程塑料、薄膜以及复合材料等[31] - 公司化工新材料产品包括尼龙6,由己内酰胺生产,应用于民用丝、工业丝、工程塑料,最终用于制造袜子、内衣、衬衫、运动衫、帘子布、传送带、缆绳、渔网、地毯、床单、窗帘等[31] - 公司多元醇产品包括正丁醇,上游原材料为丙烯,应用于制取涂料、油漆溶剂、增塑剂等酯类产品,以及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选矿剂和溶剂[32] - 公司多元醇产品包括辛醇,上游原材料为丙烯,应用于生产增塑剂、涂料溶剂、塑料稳定剂润滑油添加剂、十六烷值改进剂等酯类产品,以及香精和化妆品添加剂[32] - 公司甲烷氯化物产品包括二氯甲烷,由氯气和甲醇生产,应用于制冷剂、医药、农药、胶粘剂、聚氨酯发泡、清洗、锂电池隔膜、食品添加剂等领域[32] - 公司甲烷氯化物产品包括三氯甲烷,由氯气和甲醇生产,应用于制冷剂、医药、油漆稀释剂等领域[32] - 公司化肥产品为复合肥,上游原材料为磷酸一铵、硫酸钾、硝酸铵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