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众合科技(00092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众合科技众合科技(SZ:000925)2023-04-25 00:00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2022年继续深入推进“一体双翼”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推动行业数字化标杆落地[8] - 公司2022年实现创新业务的突破,智慧交通业务行业地位稳固,半导体单晶硅业务“一个核心,多个亮点”异彩纷呈[8] - 公司2022年产业数智化创新探索不断深入,小步快跑,打开多个不同业务场景突破口[8] - 公司2022年通过打磨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沉淀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在数智化业务拓展中表现不凡[9] - 公司战略升级为“1+2+N”,聚焦智慧交通和半导体两大基石产业,构建数字化业务应用场景[35] - 公司2023年经营要点包括智慧交通、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和产业数智化领域[157] - 智慧交通业务计划保持技术先进性,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并加快业务拓展,优化收入结构[157] - 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计划加快产品升级迭代,完善产品结构,并加快市场拓展,争取行业头部客户准入[157] - 产业数智化领域计划提升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度,拓展产业应用场景纵深,争取行业头部客户[15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5.60亿元,同比下降11.93%[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39.37万元,同比下降71.89%[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82.33万元,同比下降87.29%[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0亿元,同比增长0.64%[13] - 2022年末总资产为73.06亿元,同比增长0.51%[1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72亿元,同比增长3.69%[13]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05亿元[16] - 2022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5.75亿元[16]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50亿元[16]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29亿元[16] - 2022年公司轨道智慧交通业务新增销售合同额指标全面完成[19] - 2022年公司实现整体营业收入约25.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93%[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39.3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1.89%[64] - 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2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23%[64] - 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40%[64] - 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6%[64] - 半导体业务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1.53亿元,较上年增长16.50%[64] - 产业数智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0.29亿元[6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5.59亿元,同比下降11.93%[86] - 智慧交通业营业收入为18.81亿元,同比下降26.40%[86] - 泛半导体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64亿元,同比增长11.06%[86] -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营业收入为16.24亿元,同比下降24.01%[86] - 自动售检票系统营业收入为2.57亿元,同比下降38.58%[86] - 数智产品销售量增长10.01%,达到26,326,821.1元[89] - 其他业务销售量增长12.68%,达到26,326,821.1元[89] - 国内销售收入增长27.39%,达到2,417,619,840.29元[89] - 国外销售收入增长38.50%,达到141,941,970.60元[89] - 智慧交通业销售量减少26.40%,为1,880,777,109.42元[90] - 泛半导体制造业销售量减少11.59%,为996.27万片[90] - 数智化业务销售量增长12.51%,达到26,326,821.19元[9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970,920,799.6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7.93%[96]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538,177,516.4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0.51%[97] - 研发费用减少8.21%,为216,620,162.52元[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337,390,991.65元增加到2022年的339,544,556.09元,增长0.64%[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159,222,188.56元减少到2022年的-116,932,441.77元,增长26.56%[1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218,762,384.88元减少到2022年的-4,557,057.13元,减少102.08%[1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1年的393,010,277.97元减少到2022年的225,632,709.53元,减少42.59%[124] - 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1,304,651,573.04元减少到2022年的1,169,787,920.92元,减少1.94%[132] - 合同资产从2021年的973,969,445.01元增加到2022年的1,095,157,201.68元,增长1.59%[133] - 存货从2021年的261,979,207.69元增加到2022年的264,442,998.76元,增长0.02%[134] - 其他流动资产占比从1.13%增加到1.71%[141] - 长期待摊费用占比从0.08%增加到0.24%[141] - 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从1.11%减少到0.20%[141] - 应付票据占比从3.76%增加到4.94%[142] - 其他应付款占比从6.22%减少到0.93%[14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占比从3.14%增加到4.34%[143] -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例较高,其中持有众合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资产规模为19996.22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90%[144] - 金融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20,000,000.00元,期末数为14,000,000.00元[14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147,896,666.29元,期末数为182,636,474.75元[145] - 报告期投资额为384,452,810.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28%[14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15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151]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52]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153]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股权[154]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16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相互独立,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164] - 公司2022年召开了四次股东大会,包括2021年度股东大会、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166][167][168][16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包括董事长兼任CEO潘丽春、副董事长李志群、总裁赵勤等[170][171]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涵盖了2018年至2024年的董事和监事任职情况[17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显示,2022年和2023年有多位高管职务调整[172]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和主要工作经历详述[172] - 潘丽春自2007年10月起任公司董事,2012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长兼CEO[173] - 李志群自2020年8月起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1年5月18日起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174] - 赵勤自2017年8月7日起任公司总裁,2018年5月起任公司董事,2023年3月14日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继续担任公司董事职务[175] - 何昊自2022年2月起任公司执行总裁,2023年3月14日起任公司总裁、董事[176] - 边劲飞自2023年3月14日起任公司执行总裁、董事[177] - 师秀霞自2018年1月12日起任公司副总裁[178] - 何俊丽自2020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2021年5月起任公司副总裁[179]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提及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3] - 潘丽春在多个公司担任董事或执行董事,包括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国科众合创新集团有限公司等[192] - 李志群在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192] - 赵勤在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并在多个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董事[193] - 公司主要高管包括赵勤、何昊、边劲飞、师秀霞、何俊丽、杨延杰、王美娇、Steven He Wang、周志贤、姚先国[194][195][196] - 赵勤担任多家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和股东,包括厦门众熠科技、杭州芯亿惠科技、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众芮企业管理等[194] - 何昊担任多家公司董事和执行董事,包括浙江通商融资租赁、申能环境科技、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等[194] - 边劲飞担任众合智行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和经理,以及多家公司董事和执行董事[195] - 师秀霞担任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众芮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股东[195] - 何俊丽担任多家公司董事,包括浙江元应科技集团、浙江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等[196] - 杨延杰担任四川众合智控科技董事兼总经理,以及多家公司董事和股东[196] - 王美娇担任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以及多家公司董事和财务负责人[196] - Steven He Wang担任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和董事[196] - 周志贤担任宁波睿策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股东[19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和确定依据在2021年4月27日通过的薪酬方案中明确[199] - 非独立董事在公司任职的按照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确定,未在公司任职的每年领取10万元(税前)津贴[200]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年10万元(税前),根据专业素养、胜任能力和履职情况确定[20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智慧交通业务涵盖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AFC/ACC/MLC)、系统集成等,构建了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37] - 通用CBTC系统已应用于杭州3/5/6/7号线、西安6号线、金义东线等线路,后续应用于温州S2、西安6二期等线路[38] -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应用于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后期将应用于宁波3号线二期、郑州12号线、宁波6号线、西安8号线、重庆18号线等线路[38] - 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南京、杭州、苏州、徐州等18个城市的46个AFC项目,覆盖800多个车站[39] - 线网清分系统已在全国16多座城市广泛应用[39] - 多元化支付系统已在全国多座城市广泛应用[39] - 都市圈跨城票务互联互通清分结算系统已应用于杭州都市圈(杭州地铁8号线、杭绍城际铁路、杭海城际铁路)以及广佛同城都市圈等[39] - 泛半导体业务以浙江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半导体级材料业务为核心,涉及半导体设备、红外热成像芯片/探测器、陶瓷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等领域[40][4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3-8寸半导体级单晶硅锭、研磨片和抛光片,应用于中高端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等[42] - 众合科技“芯元事业部”已完成功能安全芯片的研发,应用于轨交信号系统和工控安全领域[43] - 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主营半导体专用设备,包括前道铜互联电镀设备、后道先进封装电镀设备等,已实现200mm以上全自动电镀机台国产化[44] - 浙江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陶瓷薄膜元器件及延伸产品,应用于5G、自动驾驶、激光制造等领域[45][46] - 浙江焜腾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高端光学气体成像、VCSEL激光器等,主要产品包括制冷型红外热成像芯片、超中波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等[47] - 数智化业务以“一苇数智平台”和“一叶感知平台”为基础,涉及算力服务、智能硬件等六大核心内容,支撑交通、能源、城市治理和大健康四个行业的业务发展[48] - 公司通过子公司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算力服务、交通、大健康和能源煤炭、城市治理等细分领域开展具体业务[49] - 产业数智化业务产品包括交通数字化产品、城市治理产品、智慧能源产品等[50] - 交通数字化产品包括线网指挥中心NCC、数字化智慧大脑解决方案等,应用于杭州、苏州等地[51] - 城市治理产品包括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平台、应急平台等,应用于杭州、苏州等地[52] - 公司研发完成煤矿综合管控一体化平台,并在试点应用中[53] - 公司研发完成矿区矿车运输监控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