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资产总额为4,359.26亿元,较年初增长8.89%[2] - 存款余额为3,230.70亿元,较年初增长5.70%[2] - 贷款余额为2,201.31亿元,较年初增长4.77%[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4亿元,较上年增长10.71%[2] - 不良贷款率为1.71%,拨备覆盖率为194.99%[2] - 公司共有员工4,200余人,下辖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15家、支行158家[2] - 公司连续十一年荣获省长金融奖,连续多年获得AAA级主体评级[2] - 公司在《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321位[2] - 公司战略目标包括轻型化、数字化、绿色化三大转型方向[3] - 公司资产规模达到4,359.26亿元,同比增长8.89%[14] - 存款余额为3,230.70亿元,同比增长5.70%[14] - 贷款余额为2,201.31亿元,同比增长4.77%[1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4亿元,同比增长10.71%[14] - 不良贷款率为1.7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14] - 拨备覆盖率为194.99%,较年初上升3.11个百分点[14] - 新增对公客户2.07万户,新增个人客户26.53万户[14] - 信用卡有效用户快速增长,兰银惠付码牌商户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增长339.99%和221.29%[14] - 理财业务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11] - 全行有息负债成本总体下降8个BP[11]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4,359.26亿元,同比增长8.89%[27] - 2022年末,公司存款规模达到3,230.7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27] - 2022年末,公司贷款规模达到2,201.31亿元,位居全省第二位[27] - 2022年末,公司拥有超过600万客户,品牌认可度高[28] - 2022年末,公司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801.74亿元,同比增长18.16%[28] - 2022年末,公司共有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15家、支行158家,总资产规模达到287,470百万元人民币[71] - 2022年末,公司共有员工4,223人,其中管理人员910人,营销人员1,145人,运营人员1,812人,保障人员199人,其他人员157人[118] - 员工教育程度方面,研究生及以上548人,大学本科3,522人,专科及以下153人[118]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600人[118]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7,450,247千元,同比下降4.92%[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3,765千元,同比增长10.71%[19] - 资产总额为435,926,402千元,同比增长8.89%[20] - 负债总额为404,006,769千元,同比增长8.80%[20]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20,131,224千元,同比增长4.77%[23] - 吸收存款总额为323,069,781千元,同比增长5.70%[23] - 不良贷款率为1.71%,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23] - 拨备覆盖率为194.99%,同比上升3.11个百分点[23] - 流动性比例为54.26%,同比上升0.37个百分点[23] - 流动性覆盖率为121.10%,同比下降32.59个百分点[23] - 2022年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26,642,493千元,同比增长11.79%[24] - 2022年末,公司一级资本净额为31,668,153千元,同比增长9.78%[24] - 2022年末,公司资本净额为35,432,076千元,同比增长10.27%[24] - 2022年末,公司风险加权资产为314,375,002千元,同比增长13.12%[24] - 2022年末,公司杠杆率为6.87%,较上季度略有下降[25]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359.26亿元,较年初增长8.89%[30] - 2022年末,公司存款余额为3,230.70亿元,较年初增长5.70%[30] - 2022年末,公司贷款余额为2,201.31亿元,较年初增长4.77%[3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达到17.74亿元,较上年增长10.65%[31] - 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34亿元,较上年增长10.71%[31] - 2022年,公司对公客户新增2.07万户,对公贷款投放净增136.56亿元[31] - 2022年,公司普惠型小微贷款净增6.99亿元[31] - 2022年,公司个人客户AUM余额达到2,566.46亿元,新增301.26亿元,增幅13.30%[31] - 2022年,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7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31] - 2022年,公司拨备覆盖率为194.99%,较年初上升3.11%[31] - 2022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3718.84亿元,同比增长6.29%[35] - 净利差为1.65%,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35] - 净息差为1.58%,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35] - 利息收入为185.91亿元,同比增长1.21%[36]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为111.84亿元,同比增长0.15%[36] - 贴现及同业业务利息收入为20.46亿元,同比增长17.94%[37]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32.73亿元,同比增长7.02%[37] - 利息支出为127.03亿元,同比增长2.81%[37]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为96.20亿元,同比增长5.61%[37] - 非利息净收入为15.62亿元,同比下降14.32%[38]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合计为440,439千元,同比下降4.04%[39] - 业务及管理费为23.24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员工费用增加5.51%,折旧及摊销减少12.29%[39] - 信用/资产减值损失为32.33亿元,同比下降16.68%,主要由于发放贷款及垫款信用减值损失减少20.28%[40] - 所得税费用为-0.81亿元,同比减少0.21亿元[40] - 资产总额为4,359.26亿元,同比增长8.89%,发放贷款及垫款占比50.50%,增加4.77%[41][42] - 发放贷款和垫款为2,201.31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0.50%,同比增长4.77%[42] - 公司贷款和垫款本金为149,248,149千元,同比增长10.96%[42] - 个人贷款和垫款本金为56,982,420千元,同比下降6.83%[42] - 其他收益为2,022千元,同比下降44.97%,主要由于政府补助收益减少[41] - 汇兑收益为-37,973千元,同比下降691.55%,主要受到汇率波动影响[41] - 公司贷款规模为1,49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7.45亿元,增幅10.96%,占贷款总额的65.88%,较上年末提升3.66个百分点[44] - 个人贷款规模为569.8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1.76亿元,下降6.83%,占贷款总额的25.15%,较上年末下降3.14个百分点[44] - 票据贴现规模为203.1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08亿元,下降1.01%,占贷款总额的8.97%,较上年末下降0.52个百分点[44] - 金融投资总额为1,289.81亿元,较年初增加70.89亿元,增幅5.82%[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369.20亿元,较报告期初增加31.97亿元,增幅9.48%,主要为基金投资规模增加[47] - 债权投资余额为614.47亿元,较报告期初增加50.24亿元,增幅8.90%,主要为债券投资规模增加[47] - 其他债权投资余额为306.06亿元,较报告期初减少11.33亿元,降幅3.57%,主要为部分债券投资到期[47]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余额为243.93亿元,较年初增加36.99亿元,增幅17.88%,占资产总额的5.60%[48] - 同业资产余额为504.93亿元,较年初增加144.51亿元,增幅40.10%,占资产总额的11.58%[48] - 吸收存款总额为3,230.70亿元,较年初增加174.15亿元,增幅5.70%,占本行总负债的79.97%[49] - 公司定期存款增加18.25亿元,增幅16.85%[50] - 个人存款增加175.06亿元,增幅9.08%[50] - 个人活期存款增加64.49亿元,增幅26.77%[50] - 个人定期存款增加110.58亿元,增幅6.55%[50] - 向中央银行借款减少76.59亿元,减幅43.68%[50] - 同业负债增加210.30亿元,增幅70.42%[50] - 应付债券增加20.47亿元,增幅12.96%[50] - 股东权益增加29.11亿元,增幅10.04%[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32.22亿元,减幅25.74%[5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66.99亿元[54] - 公司贷款总额为2,265.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9%[56] - 不良贷款率为1.7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56] - 正常类贷款占比提高0.3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0.29个百分点[56] - 非不良贷款小计为222,672,859千元,占比98.29%,较上年末增长0.02个百分点[57] - 不良贷款小计为3,873,054千元,占比1.7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57] - 公司贷款和垫款占比为74.85%,较上年末上升3.14个百分点[57] - 个人贷款和垫款占比为25.15%,较上年末下降3.14个百分点[57] - 贷款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贷款总额的10.54%、8.58%和8.48%[58] - 贷款主要投放于兰州地区,占比为68.79%,非兰州地区贷款和垫款占比为31.21%,较去年末提升1.17个百分点[59] - 逾期贷款为111.39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为4.92%,主要为逾期3个月(含)以内的贷款,余额为76.22亿元,占比3.36%[60] - 逾期贷款合计为11,139,641千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4.92%[61] - 客户贷款总额为226,545,913千元,较2021年的216,186,125千元有所增加[61] - 前十大借款人贷款总额为17,175,000千元,占当期贷款和垫款的7.58%[61]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75.52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减值余额为75.51亿元[62] - 抵债资产净值为10.91亿元,较2021年的994,355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下降1.10%[86] - 2023年公司计划实现稳定健康发展,预计宏观经济将实现稳定健康发展[86] - 2023年公司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自身改革,推进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效率提升[86]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6月28日召开,参与比例为61.88%,审议通过了多项议案,包括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财务预算报告等[9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变动[92] - 2023年1月,总审计师、副行长李小林因退休离任[93] - 许建平自2019年3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93] - 蒲五斤自2021年2月起担任公司行长,自2021年3月起担任董事[93] - 赵敏自2019年3月起担任公司董事[93] - 苏如春自2011年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94] - 韩庆自2011年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94] - 王文银自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董事[94] - 李黑记自2011年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94] - 刘麟瑜自2011年2月起担任公司董事[94] - 公司董事、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袁志军先生自2010年7月至今任办公室主任,2020年2月至今任党委办公室主任,2016年9月至今任董事[95] - 公司独立董事王世豪先生自2016年6月至今任独立董事,现任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等职务[95] - 公司独立董事崔治文先生自2016年6月至今兼任独立董事,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95] - 公司独立董事
兰州银行(00122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