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银行(001227)

搜索文档
兰州银行2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完毕
北京商报· 2025-08-14 19:49
债券发行情况 - 兰州银行成功发行"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 [1] - 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 [1] - 债券品种为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 [1] - 票面利率1.80% [1] - 债券于2025年8月12日簿记建档,2025年8月14日发行完毕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投向科创领域 [1] - 具体用途包括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等 [1] - 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1] 政策依据 - 资金投向依据《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规定 [1] - 资金使用需符合适用法律和监管机构批准 [1]
兰州银行(001227) -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8-14 18:45
债券发行 - 兰州银行于2025年8月12日簿记建档,8月14日完成科技创新债券发行[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20亿元[1] - 本期债券为5年期固定利率,票面利率1.80%[1] 资金投向 - 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支持科技创新业务[1]
兰州银行跌0.8% 涨幅垫底银行板块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1
公司表现 - 兰州银行股价下跌至2 49元 跌幅0 80% [1] - 兰州银行股价涨幅在银行板块中表现最差 [1] 行业表现 - 银行板块整体上涨 涨幅为0 96% [1]
兰州银行拟发行20亿元5年期科技创新债券 获AAA评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15:17
债券发行计划 - 兰州银行计划发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 [1] - 债券期限为5年期 [1] - 簿记建档日为2025年8月12日 [1] 信用评级 -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评定兰州银行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级 [1] - 本期债券信用评级同样为AAA级 [1]
11亿蹊跷贷款,兰州银行、华明装备等3家A股公司卷入局中局
凤凰网财经· 2025-08-01 21:48
核心观点 - 文章揭露了一起涉及11亿元贷款的复杂资本局,牵涉兰州银行、国城集团、三维汇成等多方主体,通过壳公司贷款、关联担保、债权转让等手段进行隐蔽操作 [3][4][9][21][46] - 事件暴露出银行风控缺失、公司治理缺陷、信息披露违规等多重问题,形成完整的"壳公司输血-关联担保-接盘美化-选择性追责"链条 [46] 壳公司贷款操作 - 2017年5月兰州银行通过3家支行向杭州荷修、杭州都昂、杭州木东3家壳公司发放11亿元贷款,期限3年,由16个担保方提供担保 [9] - 3家壳公司均存在异常:注册资本低(50万/3万/2.68亿)、社保缴纳为0、注册地址虚假或空置 [10][13][15][17] - 贷款名义用途为流动资金和建新集团重组,实际资金流向与国城集团关联密切 [18][20] 担保网络与关联方 - 担保方包括3家上市公司(*ST天成、*ST银河、华明装备)和2家退市公司,以及多名自然人 [9][26] - 国城集团虽未直接出现在贷款方或担保方名单,但通过壳公司、资金流向、人员关联等方式深度介入 [20][30][31] - 未被起诉的担保方包括银帝集团等与国城集团关系密切的主体 [27] 债权转让与IPO关联 - 2020年12月三维汇成从兰州银行原价受让11亿元不良债权,不同于同期其他不良资产2.5折的转让折扣 [22][23] - 转让时正值兰州银行IPO关键阶段,被质疑用于调节不良贷款率 [21][25] - 证监会曾就类似原价转让行为对兰州银行提出质询 [24] 银行风控问题 - 兰州银行向壳公司放贷、原价转让不良债权、向关联方克州亚星发放10亿元贷款等行为不符合正常商业逻辑 [39] - 2024年底不良贷款率1.83%为A股上市城商行最高,可疑类贷款迁徙率高达95.17% [41] - 关联授信余额达170.81亿元,多名大股东股权被质押或冻结 [42] 资本运作与重组背景 - 贷款最初与建新集团破产重整相关,国城集团作为重整方最终获得建新矿业(后更名国城矿业) [18][21] - 国城集团正筹划将国城实业(预估值55亿元)注入国城矿业,但面临资金和质押问题 [36][37] - 兰州银行与建新集团历史渊源深厚,曾为前十大股东 [18]
11亿蹊跷贷款,3家A股公司卷入局中局
财联社· 2025-08-01 15:24
核心观点 - 文章揭露了一起涉及11亿元贷款的复杂资本运作事件,牵涉多家上市公司、银行及关联方,暴露出银行风控、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的严重漏洞 [5][6][51] - 事件核心围绕兰州银行向3家空壳贸易公司发放贷款,后通过债权转让及选择性诉讼等手段掩盖风险,形成完整利益输送链条 [9][23][36] - 国城集团作为隐形操盘方深度参与贷款资金流向,与银行、担保方存在多重关联关系 [20][35][39] 贷款背景与结构 - 2017年5月兰州银行通过三家支行向杭州荷修、杭州都昂、杭州木东三家贸易公司发放11亿元贷款,期限3年,由16个担保方提供担保 [9][10] - 三家贸易公司均为空壳公司:杭州荷修实缴50万元且无社保记录,注册地址虚假;杭州都昂实缴3万元且注册地为医院;杭州木东注册资金2.68亿元但无实缴记录,注册地址为虚拟办公点 [11][14][16] - 三家公司共用同一联系电话(151****0723),工商登记邮箱与国城集团关联企业一致 [18][22] 资金流向与关联方 - 贷款名义用途包括流动资金借款和建新集团重组,后者为破产重整的矿产资源企业,曾为兰州银行前十大股东 [20] - 杭州荷修2亿元贷款经办人鲍根青为国城集团董事,资金全部转入关联企业杭州舞蔻;还款利息来源宁波泽广机电前法人为国城矿业高管 [21] - 国城集团通过上海石沣实业控制克州亚星51%股权,后者2020年获兰州银行10亿元5年期贷款,利率仅5.4% [37][39] 债权转让与诉讼 - 2020年12月三维汇成原价受让11亿元不良债权,而同期兰州银行其他不良资产包转让折扣低至2.5折 [24][25] - 三维汇成发起三起诉讼追讨本金(2亿、3亿、6亿),但选择性起诉担保方:未起诉刘建民、银帝集团等与国城集团关联密切的担保方 [29][30] - 担保方质疑选择性追责违反《担保法》,导致责任承担失衡 [31][33] 银行角色与风险 - 兰州银行在IPO关键期(2020年)完成债权转让,此前证监会已关注其类似原价转让不良资产的行为 [26][27] - 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高于同业:2024年末1.83%为A股上市城商行最高,可疑类贷款迁徙率2025年一季度骤升至95.17% [45] - 关联授信风险突出:2024年末关联方授信余额170.81亿元,前十大股东中多家存在股权质押或冻结 [46] 资本运作链条 - 国城集团通过控制壳公司获取银行贷款→资金用于建新集团重组→取得国城矿业控制权→启动新一轮资产注入(国城实业预估值55亿元) [20][40][41] - 兰州银行配合完成"发放贷款→转让债权→新增授信"循环,向关联方克州亚星发放10亿元低息贷款 [37][39] - 整个链条涉及虚假信息披露、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贷款三查失职等违规行为 [47][51]
A股银行股集体上涨,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涨超2%
格隆汇APP· 2025-07-30 10:16
银行股集体上涨 - A股市场银行股集体上涨,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涨幅超过2% [1] - 青农商行、渝农商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兰州银行、交通银行、张家港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涨幅超过1% [1] 个股表现 - 邮储银行涨幅2.67%,总市值6917亿,年初至今涨幅6.39% [2] - 平安银行涨幅2.11%,总市值2445亿,年初至今涨幅11.07% [2] - 青农商行涨幅1.99%,总市值199亿,年初至今涨幅21.86% [2] - 渝农商行涨幅1.78%,总市值781亿,年初至今涨幅19.19% [2] - 中信银行涨幅1.35%,总市值4580亿,年初至今涨幅20.19% [2] - 农业银行涨幅1.30%,总市值21769亿,年初至今涨幅21.71% [2] - 南京银行涨幅1.29%,总市值1455亿,年初至今涨幅12.38% [2] - 北京银行涨幅1.24%,总市值1383亿,年初至今涨幅11.59% [2] - 兰州银行涨幅1.20%,总市值144亿,年初至今涨幅6.66% [2] - 交通银行涨幅1.18%,总市值6813亿,年初至今涨幅4.41% [2] - 张家港行涨幅1.10%,总市值112亿,年初至今涨幅9.75% [2] - 贵阳银行涨幅1.09%,总市值238亿,年初至今涨幅14.05% [2] - 工商银行涨幅1.08%,总市值26766亿,年初至今涨幅13.08% [2] - 江苏银行涨幅1.06%,总市值2099亿,年初至今涨幅22.36% [2] - 苏州银行涨幅1.05%,总市值387亿,年初至今涨幅9.25% [2] - 招商银行涨幅1.02%,总市值11246亿,年初至今涨幅18.37% [2]
年内“二永债”发行近900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7-18 09:00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 截至7月15日商业银行年内已发行"二永债"合计8945.6亿元,发行数量达57只 [1] - 二季度发行43只规模达6387亿元,一季度仅发行9只1738.6亿元,一季度不及二季度发行量的三分之一 [2] - 国有大行担当发行主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发行400亿元永续债,农业银行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500亿元永续债,中国银行发行500亿元二级资本债 [2] 发行加速原因分析 - 监管要求趋严推动银行主动补充资本,巴塞尔协议Ⅲ实施使资本充足率考核日益严格 [2] - 信贷扩张和不良资产管理压力下需要提升资本水平 [2] - 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导致资本消耗加速 [3] - 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点 - 中小银行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 [4] - 二季度近20家中小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包括兰州银行50亿元永续债等 [5] - 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12.96%,明显低于国有大行17.79%的水平 [5] - 中小银行面临内源性补充不足和外源性渠道狭窄的双重压力 [5] 发行工具优势 - 二级资本债计入银行二级资本,永续债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7] - 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减轻对股权融资依赖 [7] - 发债融资程序简便审批周期短能及时响应需求 [7] 未来展望 - 下半年资本工具发行量有望增加但不同类型银行供给将继续分化 [8] -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压力缓解发行动力可能下降 [8] - 中小银行仍将是"二永债"市场主要参与者但面临资金成本更高认购较弱等问题 [8]
“红包雨”来了!30余家上市行年度分红“到账”,哪家出手最阔绰?
新浪财经· 2025-07-16 08:40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度分红情况 - 2024年7月以来A股上市银行迎来分红高峰期,已有三十余家完成年度分红,另有数家银行发布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1][3][4] - 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总派息额位居上市行之首,民生银行派发现金红利约84.06亿元 [1][3] - 招商银行向全体A股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000元,合计派发504.40亿元,其中A股现金红利达412.58亿元 [4] - 六大国有银行2024全年累计分红金额合计超过4200亿元,较上年有所提高 [2][4] - 工商银行1097.73亿元 [4][6] - 建设银行1007.54亿元 [4][6] - 农业银行846.61亿元 [4][5][6] - 中国银行713.60亿元 [4][6] - 交通银行281.46亿元 [4][6] - 邮储银行259.41亿元 [4][6] 银行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表现亮眼,浦发银行以34.89%累计涨幅居首,青岛银行以32.43%涨幅紧随其后 [12] - 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等8家银行上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20% [12] - 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上半年涨幅均超过12% [13] - 部分银行表现相对靠后,如郑州银行上半年累计下跌1.9%,邮储银行、兰州银行、华夏银行累计涨幅不足5% [13]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 - 多家上市银行已启动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包括招商银行、沪农商行、杭州银行、长沙银行、常熟银行等 [1][7][8] - 长沙银行拟以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限进行中期分红 [8] - 常熟银行已审议通过《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8] - 杭州银行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8] - 沪农商行2024年已首次实施中期分红,现拟安排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9] - 招商银行董事会已审议通过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系该行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10] 股东增持情况 - 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等计划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股份,因定期报告窗口期与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暂未实施 [13] - 成都银行因股价持续超过增持价格上限等因素,股东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尚未增持股份 [14][15]
兰州银行(001227) -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15 18:30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0.51元(含税),不送股不转增[2] - 香港投资者等每10股派0.459元[3] 股权信息 - 公司总股本5,695,697,168股,权益分派前后不变[3][4]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2025年7月21日,除权除息日7月22日[5] - 业务申请期间为2025年7月14日至7月21日[8] 其他 - 实施完成后将调整最低减持价格限制[10] - 咨询电话0931 - 8449687,传真0931 - 4600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