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38.51亿元,较2020年增长6.24%[1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较2020年增长38.22%[1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1亿元,较2020年增长105.70%[1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5亿元,较2020年下降28.41%[13] - 2021年末总资产71.8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5%[1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3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4.77%[14]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13亿元、10.49亿元、8.36亿元、10.52亿元[16]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358.93万元[17]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7亿元[17]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161.30万元[18]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4.28亿元,占营业收入11.12%,同比增长24.37%[46]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1亿元,同比增长6.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8.22%,扣非后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105.20%[5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8.51亿元,同比增长6.24%,毛利率29.23%,同比增长0.88%[56] - 产品销售2021年营业收入29.89亿元,同比增长23.69%,占营业收入比重77.61%[57] - 华东地区2021年业务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加37.23%,主要受益于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57][61] - 西北地区2021年业务收入5980.73万元,同比减少43.15%,主要因上年同期存在项目性收入[58][61] - 服务业务收入2021年为6.50亿元,同比下降32.67%,主要因对境外非全资子公司不再享有控制权[57][61] - 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业务收入2021年为7.28亿元,同比下降27.82%,主要因对境外非全资子公司不再享有控制权[58][61] - 芯片及数据服务2021年生产量3.65亿元,同比增长82.58%,主要因市场对定位芯片需求旺盛[61] - 2021年产品销售金额20.9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7.01%,同比增长29.41%[63] - 2021年销售费用2.48亿元,同比增长26.65%;管理费用4.84亿元,同比增长2.38%;财务费用0.22亿元,同比降低49.94%;研发费用2.78亿元,同比增长22.50%[70] - 2021年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72.47%,人工成本占比18.08%,折旧占比2.35%,动力占比1.57%,其他占比5.53%[63]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60,782,349.86元,同比增长8.59%;现金流出小计4,155,879,413.43元,同比增长12.87%;现金流量净额304,902,936.43元,同比减少28.41%[77]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33,823,692.39元,同比增长2,021.12%;现金流出小计469,829,670.74元,同比增长15.23%;现金流量净额-136,005,978.35元,同比增长65.30%[77]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19,807,432.89元,同比减少59.29%;现金流出小计542,949,195.80元,同比减少46.78%;现金流量净额76,858,237.09元,同比减少84.70%[78]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31,389,551.23元,较2020年减少56.60%[78] - 2021年投资收益18,076,966.8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04%;资产减值-17,977,729.69元,占比-8.99%[79] - 2021年末货币资金1,832,407,425.00元,占总资产比例25.51%,较年初增加3.44%[80] - 2021年末存货970,000,571.06元,占总资产比例13.50%,较年初增加2.15%[81] - 2021年末商誉640,820,030.67元,占总资产比例8.92%,较年初减少5.39%[81] - 报告期投资额为408,959,672.85元,上年同期为265,704,721.78元,变动幅度55.10%[84] - 本报告期实现效益为2498.59万元[94] - 面向低功耗应用的北斗/GNSS SOC单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88.89万元[93] - 面向高精度高性能应用的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15万元[93] - 基于云计算的定位增强和辅助平台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07.66万元[93] - 5G通信用小型化终端器件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16.97万元[93] - 5G通信用射频模组基板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342.49万元[93] - 高精度高性能高集成度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27.58万元[93] - 收购Rx Networks 100%股权并增资项目本期实现效益507.66万元[97] - 5G通信用小型化终端器件项目本期实现效益716.97万元[97] - 5G通信用射频模组基板项目本期实现效益342.49万元[97] - 高精度高性能高集成度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本期实现效益227.58万元[97] - 各项目合计本期实现效益1794.7万元[97] - 2021年12月8日出售东莞云通股权,该股权贡献净利润 - 803.64万元,出售股权贡献净利润占比0.10%[101] - 2021年12月9日出售银河微波股权,该股权贡献净利润1359.72万元,出售股权贡献净利润占比9.49%[101] - 华信天线收入2.61亿元,同比减少7%,净利润2275.01万元,同比增长13%[104] - 和芯星通营业收入5.44亿元,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17%[105] - 重庆北斗营业收入19.37亿元,同比略增1%,净利润 - 4020.19万元,同比下降32%[105]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领取的报酬总额为1695.92万元[147][148] - 董事长、离任总经理周儒欣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0.82万元[147] - 董事、总经理、离任副总经理高培刚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26.6万元[147] - 独立董事许芳、刘国华、刘胜民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均为7.2万元[147] - 监事会主席王建茹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1.7万元[147]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3.88万元[147] - 副总经理徐林浩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68.45万元[148] - 副总经理黄磊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66.88万元[148] - 副总经理姚文杰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4万元[148]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399,893.5小时,支付报酬总额为7,177,616.35元[164] - 现金分红金额为29,707,599.83元,可分配利润为30,410,063.48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565.0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1128%[168] - 首次授予453.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932%;预留111.5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2196%,预留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19.7345%[168] - 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35人[168] - 首次授予登记人数为232人,首次授予登记数量为447.00万股,首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170] - 董事、总经理高培刚新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60,000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170] - 董事、副总经理尤源新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0,000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潘国平新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80,000股,授予价格为21.24元/股[170] - 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考评结果与个人年度绩效及公司/业务单元经营业绩完成情况相关,高级管理人员激励薪酬合计750,000元,考评比例为21.24%[1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8.97%,其中芯片业务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37.31%[52] - 报告期内导航产品业务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1.12%[54] - 报告期内陶瓷元器件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8.65%[54] - 报告期内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智能网联业务收入14.34亿元,同比增长33.39%[54] - 报告期内汽车电子业务获得累计融资总额2.3亿元[54] - 芯片及数据服务2021年营业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8.97%,毛利率62.10%,同比下降3.10%[56] - 导航产品2021年营业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1.12%,毛利率35.62%,同比增长3.00%[56] - 汽车电子2021年营业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1.03%,毛利率12.40%,同比下降1.90%[56]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512,199,997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8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 - 除特殊情况外,公司每年以现金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最近三年以现金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65] 报告期相关时间 - 报告期为2021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6] - 期末为2021年12月31日[6] 行业发展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是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20] - 2020年北斗产值超过40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产值突破万亿,全球市场份额翻一番[25] - 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开展北斗系统应急管理能力示范创建[21] - 2022年2月工信部发布意见,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21] - 2022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表示,开展下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深化研究和技术攻关[21] -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规划,加快北斗等信息技术在渔业领域转化应用[21] - 2021年12月国务院规划,促进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应用[21] - 2021年12月交通运输部推动,在多个领域推广应用北斗三号终端[23] - 2021年12月中央网信办规划,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23] - 国家大力扶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为公司产品规模化应用提供增长空间[26] - 到2025年,综合时空服务将形成5 - 10亿个/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19.6%[28] - 2021年中国汽车类零售额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107] - 截止2021年12月底,全球78个国家/地区中200家运营商至少推出一项符合3GPP标准的5G服务,投资5G的运营商覆盖145个国家/地区,数量达487家,正式推出5G移动服务的运营商达187家,覆盖72个国家/地区,已发布5G设备1257款,其中智能手机614款,较2020年底上涨120%[107]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 - 2015年公司启动精密单点定位的技术研发,布局高精度云服务业务[33] - 2017年公司完成加拿大从事全球辅助定位专业公司Rx Networks的收购[33] - 2020年公司成立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公司——真点科技[33] - 2021年5月公司发布TruePoint“全球高精度云服务平台”[33] - 公司是我国首家获得北斗系统运营服务分理资质单位[33]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高精度模组及板卡出货量连续四年翻一番[31] - 新一代基于22nm制程的高精度芯片已开始应用,有望在2022年提前实现跃升期目标[29] - LTCC陶瓷元器件年产能大幅提升[29] - 汽车电子业务出货量进入国内前三[29] - 北斗船联网入网用户超5万个,伴随手机用户超15万个,监控系统1300余套[36] - 导航产品业务是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包括天线产品、国际代理产品、信息装备产品、数据采集终端等[36][37][38] - 陶瓷元器件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包括陶瓷元器件和陶瓷基板,应用于多个领域[39][40][41] - 汽车电子业务包括汽车智能网联业务和汽车工程服务业务,智能
北斗星通(00215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