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斗星通(00215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北斗星通北斗星通(SZ:002151)2023-03-28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负责人为周儒欣,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张智超,会计机构负责人为方小莉[1] - 董事会秘书为潘国平,证券事务代表为姜治文[21]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联系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丰贤东路7号北斗星通大厦南二层,电话为010 - 69939966,传真为010 - 69939100,电子信箱为BDStar@BDStar.com[21]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巨潮资讯网,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21] 利润分配 - 公司以507,766,579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送红股0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 财务数据整体情况 - 2022年营业收入38.16亿元,较2021年减少0.90%[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较2021年减少28.31%[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14.02万元,较2021年减少47.97%[2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39亿元,较2021年减少178.29%[24] - 2022年末总资产76.09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5.92%[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36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2.15%[2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较2021年减少27.50%[24]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0.28元/股,较2021年减少22.22%[24]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2%,较2021年减少1.37%[2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26] - 2022年全年实现收入38.16亿元,同期下降0.9%,剔除并表因素影响,收入增长约为19.31%[9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6亿元,同比下降0.90%[106]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28.31%[117] - 2022年销售费用2.53亿元,同比增长1.76%;管理费用4.37亿元,同比下降9.77%;财务费用0.92亿元,同比下降57.94%;研发费用4.37亿元,同比增长57.29%[130]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34.32%,较2021年增加3.27%;硕士数量262人,较2021年增长23.00%[134]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466人,较2021年的1185人增长23.71%,其中本科人数884人,较2021年的689人增长28.30%[154]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89亿元,较2021年的4.28亿元增长37.5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42%,较2021年的11.12%增长4.30%[155] - 2022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为1.52亿元,较2021年的1.50亿元增长0.95%,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25.78%,较2021年的35.11%下降9.33%[155]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57亿元,较2021年的44.61亿元下降15.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9亿元,较2021年的3.05亿元下降178.29%[16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70亿元,较2021年的3.34亿元增长70.8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6亿元,较2021年的-1.36亿元下降154.29%[16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65亿元,较2021年的6.20亿元下降24.9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亿元,较2021年的0.77亿元下降315.87%[160]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33亿元,较2021年的2.31亿元下降416.79%[160] 分季度财务数据 - 2022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第一季度7.6021340076亿元、第二季度7.5122885768亿元、第三季度9.4841980157亿元、第四季度13.5621563678亿元[39] - 2022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第一季度4582.921561万元、第二季度4318.057190万元、第三季度2748.540508万元、第四季度2872.031664万元[39] - 2022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第一季度3298.315765万元、第二季度2449.236464万元、第三季度1005.862994万元、第四季度60.608662万元[39] - 2022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第一季度 - 1.6392130601亿元、第二季度 - 8409.763925万元、第三季度 - 7602.662456万元、第四季度8534.422563万元[39] 行业数据 - 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较2020年增长16.29%[58] - 到2025年,综合时空服务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将达5 - 10亿个/年,复合增速19.6%[75] 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46.153364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354.546045万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53.959801万元,债务重组损益为1058.137508万元[5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芯片与数据服务、卫星导航、陶瓷元器件、汽车电子业务四个板块[45]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卫星导航、5G陶瓷元器件和汽车智能网联三个领域,包括芯片及数据服务、导航产品、陶瓷元器件、汽车电子[77] 业务优势与机遇 - 芯片业务是公司核心优势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地位[49] - 北斗三号规模化应用为公司带来机遇,公司将研制基础产品,加速融合技术迭代,加强供应链建设[58][59] - 北斗与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可产生多种能力并打造精品应用,行业应用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46][48]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新一代基于22nm制程的高精度芯片已开始应用,正加大消费类和物联网市场开拓[76] - 公司募投项目使LTCC陶瓷元器件年产能大幅提升,正拓展消费市场[76]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一体两翼”战略持续落地,出货量进入国内前三,正拓展合资客户和海外市场[76] - 公司推动芯片、云服务、天线、惯导、汽车智联“五子”联动,构建“位置数字底座”[76] - 公司2015年启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研发,2017年收购Rx Networks,2020年成立真点科技,2021年发布“全球高精度云服务平台”[79] - 云服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等产品和服务,重点市场为消费类、行业类、智能驾驶和数字城市类等新兴智能市场[80] - 公司国际代理产品应用于测绘等行业,正加大集团内和自主产品推广[70] - 数据采集终端服务于快递物流等行业信息化市场,提供硬件到软件系统整合服务[71] - 北斗船联网拥有入网用户超5万个,伴随手机用户超15万个,监控系统1300余套[81] - 公司结合形势变化优化迭代2022 - 2024年发展规划,形成“云+芯”和“GNSS+惯性”业务布局[89] - 佳利电子LTCC全系列产品线设备月产能超亿颗[90] - 北斗智联成为同时具备汽车电子前装研制量产能力和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服务优势的汽车电子Tier 1,进入智能座舱第一阵营[90] - 公司利用加拿大子公司技术等优势,结合国内导航芯片优势,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准位置服务[92] - 数据服务方面,云服务数据源获取取得重大突破,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昆仑北斗[93] - 携手高通推出智能手机高精度解决方案[93] - 下半年增资真点科技,落实“云+芯”业务格局发展战略[93] - 汽车智能网联业务合作客户有长安、吉利、上汽大众等[87] 分业务财务数据 - 分行业来看,芯片及数据服务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28.44%;导航产品收入7.15亿元,同比下降28.12%;陶瓷元器件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11.51%;汽车电子收入19.85亿元,同比增长2.50%[106] - 分产品来看,产品销售收入34.61亿元,同比增长15.80%;系统应用收入1.98亿元,同比下降6.33%;服务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75.88%[106] - 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631.71%,华东地区增长25.10%,华南地区增长25.22%,华中地区增长31.13%;华北地区下降26.83%,西南地区下降7.11%,西北地区下降35.09%,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下降61.02%[106] - 分销售模式来看,直销收入32.23亿元,占比84.46%,同比下降7.56%;经销收入5.93亿元,占比15.54%,同比增长62.97%[108] 业务量数据 - 导航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31.59%,主要因2021年处置子公司,涉及金额1.05亿元[124] - 汽车电子销售量同比增长4.30%,生产量同比增长9.93%,库存量同比增长39.15%[123] - 服务业务收入及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77.94%、61.02%,主要因对境外子公司不再享有控制权[112] - 西北地区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5.09%,主要因上年同期有项目性收入;东北地区收入上升631.71%,因辽宁地区项目验收增加[112][113] - 芯片及数据服务、汽车电子库存量同比增加37.32%、39.15%,经销收入同比增加72.36%,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备货增加[123] 公司投资与设立 - 2022年6月公司投资设立融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7.69%[126] - 2022年12月,北斗智联设立全资子公司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127] 成本结构 - 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从2021年的72.47%升至2022年的89.73%,人工成本从18.08%降至5.29%,制造费用从9.45%降至4.97%[125] 采购与销售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1.8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4.28%[13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6.8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4.10%[139] 研发项目进展 - 工规/车规级高精度芯片和产品研发项目已实现工规、车规级芯片量产销售,完成两款高性能定位模组产品开发和发布[131] - 高精度定位模组开发项目完成多款模组产品增量设计、开发和发布,已实现量产交付[131] - E04平台化项目研发正在进行平台搭建,全功能开发中,首发商业化项目已定点[135] - 驱动仪表、中控两块屏幕项目已实现功能,正在开发二期新增功能,已开展与目标客户推广和技术交流[135] 公司注销 - 2022年6月,北斗星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完成注销手续[138] 财务数据变动原因 - 研发投入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37.51%,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4.3%,主要因对芯片及数据服务等重点业务板块加大投入且战略性投入暂未形成营收[147][1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78.29%,因2021年预付货款影响回款、战略性投入增加及战略备货量增加[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54.29%,因上年同期收到处置银河微波股权转让款1.9亿元[1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315.87%,因上年同期北斗智联收到融资款2.3亿元[148] 投资收益与资产减值 - 投资收益2672.3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3.37%,主要是债务重组收益[150] - 资产减值 -2976.7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37.17%,因存货及商誉减值[150] 资产结构 - 货币资金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6.29%,较年初下降9.22%,因保供备货、增加研发投入、回购股份消耗现金[150] - 应收账款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7.94%,较年初增加6.61%,因销售规模增加,未到结算期的应收款项增加[150] - 存货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6.05%,较年初增加2.55%,因芯片与数据服务及汽车电子业务板块业务量增大,备货增加[150] - 固定资产年末占总资产比例13.23%,较年初增加4.12%,因重庆智能产业园项目在建工程转固[150] 金融资产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88.09万元,期末数为224.04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5.95万元[16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3.99亿元,期末数为3.46亿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2516.81万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407.29万元[166]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推进低介电高频LTCC材料等开发与优化,开展器件产品研发,新增年产12亿只5G通信用LTCC射频元器件生产能力[152] 投资与股权变动 - 2022年公司收回北京中关村北斗股权投资中心投资款,冲减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