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373.5亿元,同比增长62.57%[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106.78%[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70.14%[28]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73.50亿元,同比增长62.57%[83]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6.78%[83] - 基本每股收益0.43元,同比增长104.76%[28] - 稀释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85%[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2%,同比提升4.62个百分点[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50.85亿元,同比增长64.17%[83] - 销售费用1.10亿元同比增长46.03%[106] - 管理费用3.02亿元同比增长23.57%[106] - 财务费用1.35亿元同比增长26.67%[106] - 研发费用12.24亿元同比增长55.84%[106] - 金属材料原材料成本336.5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95.93%,同比增长65.55%[93] - 高端装备制造原材料成本3.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6%[93] - 铜基材料原材料成本32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7%[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先进铜基材料和军工碳材料两大板块[51] - 先进铜基材料板块营收364.28亿元,同比增长62.6%[61] - 精密铜带产量30万吨,同比增长29.77%[61] - 天鸟高新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49.84%[62] - 顶立科技营收3.14亿元,同比增长83.4%[63] - 军工碳材料板块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61.67%[83] - 金属材料研发制造业务收入占比97.53%,达364.28亿元[85] - 高端装备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收入9.21亿元,占比2.47%[85] - 铜基材料营业收入354.7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4.97%,同比增长63.48%[89] - 钢基材料营业收入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52%[89] - 高端装备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营业收入9.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67%[89] - 铜基材料销量达65.07万吨,同比增长20.94%[83] - 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销量29.83万吨,同比增长28.28%[83] - 金属材料制造销售量814,145吨,同比增长16.36%[92]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371.8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9.55%,同比增长62.11%[89] - 国外销售收入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0.41%[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年产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30万吨,居全国首位[38] - 公司铜合金产品再生铜综合利用比例达60-70%,行业领先[39] - 公司为C919碳刹车预制件唯一供应商[45] - 高铁碳/陶刹车盘批量应用将带来旺盛市场需求[44] - 公司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67] - 精密铜带产品产量30万吨位居国内第一[61][66] - 飞机碳刹车预制件为国产大飞机C919唯一供应商[62] - 再生原料使用占比全国同行业最高[66] - 碳纤维热场预制体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释放产能[62] - 全国设立30多个营销平台覆盖终端市场[67] - 研发投入集中在新能源电缆及特种电缆领域已完成6个重点项目[107][110] - 公司形成年产5万平方米国产T800碳纤维织物的稳定生产能力[116] - 医疗器材管项目年产量目标2,000吨[125] - 公司战略并购江苏天鸟高新以延伸碳材料产业链[193] - 年产15万吨高端铜导体材料项目变更以推动公司实现五年国内前三、十年行业第一的战略目标[190]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有效专利683件,其中发明专利206件[51] - 公司开展首台套、新产品等成果认定共29项[51] - 公司主持及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47项[51] - 公司参与省部级及以上横向课题8项[51] - 公司黄铜板带厚度公差稳定控制在±0.03mm以内,确保不超过±0.04mm[116] - 公司黄铜板带表面粗糙度达到Ra0.20-0.25μm,硬度HV50-55[116] - 公司黄铜板带侧边弯曲度≤1.5mm/m,毛刺高度小于0.02mm[116] - 公司变压器铜带维氏硬度HV45-65,导电率≥98%IACS[116] - 公司变压器铜带抗拉强度≥185mpa,伸长率≥35%[116] - 公司变压器铜带侧边弯曲度≤2mm/m[116] - 公司薄壁异形预制体研制项目完成50%[116] - 公司FGR纤维预制体制备技术研发项目完成30%[116] - 公司扩张段预制体研制项目完成30%[116] - 高表面要求外壳料铜带表面粗糙度控制在0.25-0.3μm,厚度≤0.3mm时公差≤±0.005mm,厚度0.3-0.6mm时公差≤±0.0075mm,抗拉强度420-490MPa,维氏硬度HV20-150,延伸率δ≥12%[119] - 空心PIN针用黄铜带材厚度0.6mm/0.7mm/0.8mm公差控制在±0.03mm内,抗拉强度372-471MPa,延伸率≥23%,硬度HV110-130°,耐盐雾测试≥48小时[119] - 轻触开关用黄铜带材产品符合RoHS标准及欧盟有害物管控限定要求[119][122] - 蜂鸣片用黄铜带材0.3-0.6mm公差控制在±0.007,Y2状态下杯突值6.5-8.5N/mm²[122] - LED产品侧弯性能提升研究处于小试阶段[122] - 均温板用紫铜带氧含量控制研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减少氧含量[122] - 新能源行业用紫铜带工艺研究处于小试阶段,目标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工艺标准[122] - 硅黄铜产品生产工艺研究处于研究阶段,目标实现批量化生产[122] - 有机废气在线收集回收技术处于中试阶段,目标实现酒精废气有效回收利用[122] - 镀锡铜导线锡膜厚度控制技术研究处于小试阶段,旨在解决电镀层分布不均问题[122]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51.88%至12.24亿元[128]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4.34%至1,483人[125]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2.58%至38人[125]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降至0%[12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5亿元,同比改善70.07%[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63.53%至429.43亿元[1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53.85%至12.44亿元[1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70.07%至-1.25亿元[1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8.64%至9.39亿元[129] - 存货增加9.28亿元导致经营现金流差异[132] 投资与并购活动 - 公司报告期投资额2.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145] - 公司子公司天鸟高新注资5000万元完成对芜湖天鸟的出资[145]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安徽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146][150]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人民币2000万元设立清远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146][150] - 全资子公司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人民币1400万元设立芜湖楚江合金铜材供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146][154] - 全资子公司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设立安徽楚江高新电材供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146][154] - 控股子公司江苏鑫海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人民币2500万元设立江苏鑫海高导新材料销售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146][156] - 控股子公司天鸟高新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完成对其子公司芜湖天鸟的注资,持股比例90%[156]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总额达人民币2.39亿元[159] - 公司对宁波丰年君盛合伙企业累计投资人民币804.4万元,报告期内实现收益人民币40.07万元[160] - 全资子公司使用1.075325亿元募集资金收购江苏鑫海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57.78%股权[180] - 收购后公司合并持有鑫海高导80%股权[19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33,633.01万元,累计使用138,462.74万元[168] - 2018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72,768.55万元,累计使用69,818.59万元[168] - 2019年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181,562.4万元,累计使用68,953.54万元[168]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57,000万元[168] - 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33,633.01万元[171] - 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累计直接投入募集资金项目94,031.87万元[171] - 2018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72,768.55万元[171] - 2019年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81,562.40万元[171] - 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项目累计投入78,365.12万元,投资进度达104.06%[174] - 飞机碳刹车预制体扩能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8,082.12万元,投资进度达94.18%[174] - 碳纤维热场预制体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22,204.02万元,投资进度达98.25%[174] - 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投资进度仅6.04%[174] - 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投资进度仅0.81%[174] - 募集资金专户2021年末余额合计为39,897.09万元(含三个募投项目)[171] - 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一期)投资额48,000万元,累计投入22,580.99万元,进度55.29%[177] - 年产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投资额8,000万元,累计投入仅8.78万元,进度0.11%[177]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72,243.14万元,完成率100%[177] - 承诺投资项目总投资389,533万元,累计实际投入277,234.87万元[177] - 年产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因疫情及市场结构变化影响进度延缓[177] - 超募资金金额1,518.55万元,截至2021年底尚未确定用途[177] - 铜合金板带产能置换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楚江新材及清远楚江铜业[177] - 智能热工装备及特种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投资规模由3.69亿元增加至5.2017亿元,增幅41%[180] - 年产15万吨高端铜导体材料项目一期调整为年产12万吨铜导体材料项目,投资总额下降[180] - 铜合金板带产能置换项目先期自筹资金投入2229.74万元[180] - 智能热工装备项目先期自筹资金投入156.87万元[180] - 年产30万吨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一期)实施主体变更为新设子公司安徽鑫海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180] - 智能热工装备项目原实施地点湖南省长沙市暮云经济开发区变更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产业基地[180] - 全资子公司以自有资金置换前期借款方式投入智能热工装备项目的募集资金,项目提前终止[180] - 控股子公司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前期已投入自筹资金[180]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总额不超过4.7亿元,其中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部分不超过0.2亿元,2018年配套资金部分不超过0.5亿元,2019年可转债部分不超过4亿元[183]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实际使用2019年可转债募集资金3.45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12月归还9000万元至募集资金账户[18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5.7亿元[183] - 截至2021年底,2019年可转债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余额为3.42亿元[183] - 变更后项目"年产12万吨高端铜导体材料"投资进度达98.52%,累计投入1.57亿元[187] - 收购鑫海高导57.78%股权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08亿元,投资进度100%[18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募集资金3.37亿元,投资进度100%[187] - 募集资金置换前期自筹资金1285.22万元[183] - 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107.83万元[183] - 2018年配套募集资金专户余额4614.76万元[183] - 顶立科技募投项目终止因实施地点位于生态绿心地区[190] 主要子公司财务表现 - 清远楚江铜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428万元,营业收入为40.5亿元[198] - 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7198.6万元,营业收入为22.84亿元[198] - 安徽楚江特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97.97万元,营业收入为9.55亿元[198] - 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净亏损1.296亿元,营业收入为85.66亿元[198]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659.84万元,营业收入为3.14亿元[198] - 清远楚江铜业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5.14亿元,净资产为6.57亿元[198] - 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77亿元,净资产为3.64亿元[198] - 安徽楚江特钢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45亿元,净资产为1.7亿元[198] - 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4.04亿元,净资产为3.71亿元[198]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9.88亿元,净资产为6.5亿元[198] 衍生品及套期保值投资 - 公司投资收益为-3174.41万元,占利润总额-4.45%,主要因套期保值无效导致-2285.40万元损失[133]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为14,745.21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2.26%[165] - 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2,152.99万元[165] - 套期保值铜合约初始投资金额25,154.8万元,期末投资金额12,454.77万元,占净资产1.91%[162] - 套期保值锌合约初始投资金额41.67万元,期末投资金额1,359.62万元,占净资产0.21%[162] - 套期保值钢合约初始投资金额895.65万元,报告期实际损益-2,024.37万元[165] - 套期保值锡合约期末投资金额97.27万元,占净资产0.01%[165] - 公司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2.41万元[140] 其他财务数据 - 2021年末总资产132.62亿元,同比增长17.94%[28] - 第四季度单季收入101.75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2] - 政府补助2.25亿元,占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部分[33] - 综合毛利率6.06%,同比略有下降[83] - 公司其他收益为3.37亿元,占利润总额47.21%,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36] - 公司资产处置收益为7110.98万元,占利润总额9.97%[136] - 公司货币资金增至25.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98个百分点至19.07%[137] - 公司存货增至25.0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78个百分点至18.85%[137] - 公司短期借款增至34.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37个百分点至26.19%[140]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41亿元,较期初7.41亿元减少[14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7.3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0.00%[103]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15.7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21%[10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14.0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1.31%[103]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36.2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9.94%[103] - 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78%[103] 行业与市场数据 - 2021年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1990万吨,同比增长4.9%[37] - 国内铜带材前10家企业产量约120.6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2.92%[38] - 2021年国内碳纤维产量2.43万吨,较2020年上涨30.07%[41] - 2021年国内碳纤维进口量3.3万吨,较2020
楚江新材(002171) - 2021 Q4 - 年度财报